有学者声望,休假多年的流浪汉被热捧为大师?
流浪大师的半百年岁命运多舛:被精神病被病退被抛弃被流浪被网红被大师被消费被喊嫁!
超级网红沈巍沈先生沈大师,现在其爆红程度肯定超过了任何一个一线明星!人称十条抖音九条沈,还有师娘身后跟!
就连上海滩大腕红京金九爷也专程赶来,为的是一睹大师尊容!
但是,随着渐渐明朗的沈先生的身世信息,大师之谜已经慢慢破解了,一条清晰的生活经历路线图浮现在吃瓜群众们的眼前:
被精神病,被病退,被抛弃,被流浪,被网红,被大师,被消费和被喊嫁!
一被精神病和被病退
沈先生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徐汇区审计局当公务员。工作期间,他看到卫生间的垃圾(注意是卫生间)里有可用的,就捡起来;在外出坐船时,也捡报纸。据说是被女同事反应到领导那里,领导就找沈先生谈话,可能是怀疑沈先生精神有问题,让沈先生回家待岗,也就是被病退至今。
下面我们来探究沈先生在徐汇区审计局上班期间,捡垃圾分类的不合理性:
下面是一位网友评论沈先生工作时间是否适合捡垃圾,我觉得挺有道理,摘录如下:
以沈先生为例,他在审计局上班,那么就得接受审计局这样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人文环境。捡垃圾的行为虽然没有触犯规章制度,但明显与人文环境相抵触。试想,你周围有一位同事,总是收集一大堆被当成垃圾处理的文件放到办公桌等等地方,谁能够受得了。尤其还有卫生间的垃圾!
首先, 垃圾不能说你觉得不是垃圾他就不是垃圾吧!这不是明显干涉别人的行为空间吗?其次 ,即使垃圾还有别的用处,那也是由处理垃圾的人员来进行处理,这明显不是他的工作范畴。
所以,有这两点,沈先生显然是无法在那个单位工作下去的。他没有认识到这两点,而是陷入一种自以为是的执念当中,忽略了一些朴素的道理,其实是需要有具体的环境条件做约束的。节约不浪费当然没有错,但也要在自己的工作范畴之内,他完全可以自己在使用办公文具的时候,注意一下就好了啊,这才是一个人正常的行为模式。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他得到的肯定不是领导谈话,而应该是同事的夸赞了。
二被抛弃和被流浪
沈先生的父亲和奶奶都指责他脑子坏掉了,加上房子要拆迁,沈先生就和家人远离住在临时住所里。后来,房子拆了,沈先生就开始了流浪,捡垃圾,读经典的生活。
这期间,沈先生有两次被送进精神病院进行治疗,谈起这件事沈先生很是抵触!
三被网红和被大师
在2019年3月,沈先生一夜爆红,不仅是网红而且还被称为大师!
网红是关注度高,确实是这样,在2019年3月19日晚上8点,抖音号“沈先生”粉丝80多万,3月20日晚上8点,粉丝就达126万,一天自然涨粉46万。其中最火的一段视频,点赞数超232万。现在,沈先生的粉丝数仍在惊人地增长!
沈先生怎么就成了大师了呢?
我认为一个人流浪正常,一个人研究国学经典正常;但是,如果一个人既流浪又研究国学经典就不正常了!
现在一夜爆红的大多是不正常的,比如草根大衣哥朱之文唱美声,脑瘫妇女余秀华写诗,都火得一塌糊涂!
现在的网络上,越离奇,越不可思议,越有人关注,所以一直有人说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要的就是错位的,吸引眼球惊掉下巴的效果!
还有就是现在的人,很少读书,尤其是国学经典类书籍。沈先生读这类型的的书就靠近大师了,如果沈先生讲的是网络书籍,或是游戏类型的,可能网友就不能称其为大师了。
四被消费和被喊嫁
追网红的,前些年原始单纯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能是崇拜吧。但是,现在几乎全民自媒体,追网红大多就是消费网红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也成为网红,涨粉或卖东西!
现在的人,精明得很,他们深知网红是有有效期的,且很短很短,也就几天,或者十几天吧。过期就会弃之如敝履,毫无用处的。
我们从视频看到的情况是现在的上海滩街头,可谓是围追堵截看大师,人山人海拍大师,美女俊男蹭大师,刷屏爆款谈大师,发财涨粉想大师,等等不一而足!
沈先生也明明白白,面对人山人海喊你们就是拿我当猴子,你们就是要赚钱!
更有甚者,众多美女不再扭扭捏捏,不再嫌脏怕臭,不再暗送秋波,而是直接靠着老沈拍照,身边的美妇直接命名网名为师娘,最最直接的是大胃王女士当众举牌,牌上写“流浪大师,我要嫁给你!”
哎!从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怎么就变成了大师仍在流浪小丑蹭流量!
北大数学大神韦东奕?
我的回答是决不会嘲笑他,相反,我会向他学习。如果我是宣传部长,我会号召所有的年轻人,以韦东奕为榜样,学习他在这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能坚守初心,艰苦朴素心无旁骛,奋勇登攀的精神!
这不是有无资格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现代的文明人决不可有的行为。对身边的任何人我们都无权嘲笑,况且韦东奕的数学天才如明星在天边闪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们有何资格嘲笑他?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被喻为现代陈景润的青年才俊韦东奕。他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第49届和第50届满分金牌第一名,又获国内数学最高荣誉: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数学是基础,没有坚实稳固的先进数学逻辑,其他科学难以有更高的发展。由此可见数学人才对国家的强大是多么重要。
近日,已是北大助教的韦东奕接受记者采访,意外在网络上爆红。采访中他抱着矿泉水瓶提着馒头不修边幅的样子,说话也有些不善言辞,不少人看后在网络上调侃:说他“不帅不酷",不配称之为“韦神”。
为什么会有这些小家雀的杂音?因为这些三观不正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早就被娱乐圈中不男不女的奶油明星带歪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认为这样的顶尖人才就得像圈中的明星那样坐豪车,穿名牌,吃几百上千的配餐伙食。此时,你还笑韦东奕吗?他不修边幅是为了节约钻研时间,他不思美酒佳肴是心里装满了数学问题,容不下其他了。
他们那里知道韦东奕能够留下来报效祖国是多么的不容易,因为美国好多名校早就向他抛来了橄榄枝,而且特意为他降低入校门槛,给予优厚待遇,而他不为所动,挡住了诱惑。而北大这些年培养的四位数学天才:张伟、恽之玮、朱歆文,还有回国6年又走了的许晨阳,他们都是我国屈指可数的数学奇才,可是至今全在为美国的大学或科研机构服务。全部忘记了祖国的恩情,却找着多种为不回国的理由。
科学无国界,可是科学家心里应该有祖国!此刻,当美帝国主义为了他们的好日子,却非不让我们过平安日子,我们只有像韦东奕一样,子不嫌母丑,心无旁骛,不计个人得失,与祖国人民一道,上下一心克服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战胜一切来犯之敌!我们伟大的民族复之梦才能实现!
都挺好里的苏明哲毕业于清华?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里有个迷一样的人物——苏家大儿子苏明哲。
愚孝、废话多,这些就不说了。他身上最关键的一个迷——清华毕业,美国斯坦福留学,突然在40岁左右失业了,然后压根找不到工作。突然一下子,全家陷入经济危机,紧接着一路糟心,几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这个桥段,看得很多人都很郁闷。如果清华、斯坦福毕业都混成这样,那这日子还怎么过。也有很多人安慰自己,毕竟是电视剧,都是瞎编的,不用太担心。网上也确实有很多文章,Diss这个剧情,说不真实。
那么问题来了,苏明哲的情况,是瞎编的吗?
电视剧中有一段夫妻俩的吵架,其中苏明哲老婆的一段话,血淋淋的真实。她说:“你虽然名校毕业,但是年纪这么大了,你学东西的速度,能跟那些年轻人比吗?大环境不景气,你的工资是年轻人的好几倍,人家凭什么用你?你的性格,又不适合做管理,上不去,下不来,你怎么能找到工作?”具体的台词我记不清楚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你仔细玩味一下这段话,你还觉得这个剧情是瞎编的吗?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不会干掉这个薪水超高、成长有限、做不了管理、拖家带口的苏明哲呢?
老路是肯定会干掉他的,我保证。
2018年底,很多公司都裁员了。我听到一个消息,一个颇有名气的大互联网公司,对85年以上(也就是33、34岁以上的),没有升到M序列(也就是管理岗位的员工),一刀切,依法赔偿,温柔劝退。
这样的裁员,和我们通常的认知不太一样。
过往的辞退,都是末位淘汰。换句话说,无论你自己认不认账,至少我裁你,是因为我觉得你是最差的那一个。而这样的裁法,根本无视员工的绩效和贡献,只要你年纪够大,还没有能升到管理岗,那么你就算再优秀,再努力,加再多班,我都要跟你说再见。
我完全无意兜售焦虑,也知道这样的做法,毕竟是个例。
但是,老路今年36岁,身边有很多同龄人真的陷入了这样的困局——上不去,下不来,房贷车贷,二胎三胎,一个小小的波动,再难找到工作,直接陷入经济危机。那种无力感,作为外人的我,远远地看着,都觉得沉重,都觉得喘不过气来。
有一句话,还是有很切身的体会:很多时候,中年危机,只跟中年有关,甚至跟你无关。
他们不努力吗?他们不拼命吗?不是!我看到的情况,越是努力的,越是挣扎。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努力,给他们挣下了一小片家业,房子、车子、孩子,全都有了。但是一旦稍有不顺,这些本来给他们带来幸福感的东西,都一下子从资产,变成了负债。他们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决定了他们没办法弯下身子大幅降薪。因为赚得少了,就不够家里支出了,就不够还贷款了。所以,他们困在中间,举步维艰。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我们应该赚多少钱?我们到底值多少钱?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当然地以为,这些跟我们的学历挂钩,跟我们的能力挂钩,跟我们过往的成绩挂钩。但是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我们值多少钱,只跟我们的「不可替代性」唯一相关。
为什么?我们拿薪酬举例:
老板决定你的薪水的时候,心里面有一杆秤:秤的左边,是你现在的收入;秤的右边,是你「此刻」的「价值」。注意,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此刻」:不是你一年前的价值,不是你过往的总价值,就是你此时此刻的价值;第二个词,是「价值」,注意,不是贡献。贡献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你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业绩;而价值,是说这个事儿,如果我不用你,我现去大马路上招一个人,最少得花多少钱。
我举一个夸张的例子,2018年上半年,一个区块链的技术工程师,在北京用5万块钱月薪招不到人。同样一个人,1年前的2017年,他可能1万块钱也拿不到,1年后的今天,他肯定1万块钱也拿不到。但是2018年初,他至少值5万。他没给这个公司做过任何贡献,一分钱都没赚过,但是2018年初,他至少值5万。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你大概能get老路的意思了吧?
有一件事儿,跟你赚多少钱没有关系,就是你过往的成绩和贡献。我们太多的人,犯了这个职场大忌,就是把过往的贡献,等同于应该拿到的回报。拿不到的时候,就心生怨念,觉得老板亏欠自己。
对不起,这里可能有一点儿残忍。假设你过往给公司赚过1个亿,假设你现在的工资是1万块。只要,只要我能从市面上找到一个人,我给他1万块钱,他能够很好地完成你现在的工作。那么,你就值1万,我不会觉得欠你的,更不会给你更高的薪水。
这么长一段话,翻译过来就是,你到底可以被多大的代价替代,你就值多少钱。
打工的薪酬如此,自己创业,投资人决定给你投多少钱,也是如此。无论你是打工还是创业,你值多少钱,都只取决于替代你的那个代价是多少。
这个有点儿残酷的真相,你看得清吗?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是不可替代性呢?怎么提升呢?
「不可替代性」这个词最近很火,但是很少有人能明确定义,老路今天就尝试定义这个词。
不可替代性,由三种核心优势定义,分别是“技术碾压” 、“跨界碾压”、“认知格局碾压”。
这三个层级的不可替代性,也是逐级碾压,越往后,越难以被替代。
第一层“不可替代性”,叫做技术碾压。
阿里巴巴有个传说中的人物,花名叫“多隆”,就是鹿鼎记里面被周星驰整得团团转的多隆。从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以来,他就只做一件事儿:敲代码,解决问题。即使目前他在阿里的职级已经是P11(高级管理),多隆依然坚持在一线写代码。
在阿里,工程师多隆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被称为阿里的“扫地僧”。淘宝的第一行代码,就是他敲下的。阿里的工程师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问题,找多隆”。
多隆的不可替代性,就是他的技术碾压。技术碾压很好理解,在一个专业的领域,以五年十年为人生刻度,专注进去,成为专家,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解决不了的,你能解决。
但是,在技术优势这里,有三个常见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叫做“付出就有回报”:就是我们在商学课第一季的76课讲过的“一万小时定律”。这个概念,坏就坏在这个名字上了。看这个名字,很人多会以为,任何事儿,只要专注进去一万个小时,就一定能成为大师。其实这个概念,最早是《异类》这本书中提出来的,当时的说法就很清楚:“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你看,人家说了,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想成为大师,至少需要一万小时;不是只要投入一万小时,就一定能成为大师。
第二个误区,叫做“天赋是一种能力”:打造自身的技术优势,最难的,不是后期的坚持,而是早期的自我洞见。洞见什么?洞见自身的天赋。洞见天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为天赋是隐性的。有一个关于天赋的误区,认为天赋是一种能力,实际上,天赋是一种潜力。天赋不是你做得最好的那个事儿,而是你学1个小时,等于别人学10个小时的那件事儿。每一个人都有天赋,区别仅仅是你找没找到。
第三个误区,叫做:“天赋就只有能力天赋”:老路初入职场时,就发现自己在销售方面缺乏天赋。我自己反思,按道理说销售需要的能力,我都有啊:跟人说话不怵,倾听需求、客户思维、销售技巧,这些我都不差啊。后来我想明白了,我就少了一件事儿——“意愿”。所以,除了能力天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叫做意愿天赋。
判断一件事儿,你有没有意愿天赋,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是不是一上来就特别有信心,是不是本能上就兴奋,是不是很容易专注进去,是不是做好了特别有满足感。满足了这四条,说明在这件事儿上,你除了有能力天赋,更有意愿天赋。
这是我们说的第一种“不可替代性”,叫做“技术碾压”。走这条路,要想清楚了,洞见自己,找到最有意愿天赋和能力天赋的那一个点,像多隆一样,五年十年不动摇,外面风吹浪打,你这里闲庭信步。
第二层“不可替代性”,叫做跨界碾压。
我自己,确实没有经历中年危机,回头来看,是做对了什么呢?
截至今天,《用得上的商学课》第一季,全网的订阅用户数已经超过了65万人。按照付费人数来看,说全网遥遥领先,恐怕问题不大。
那么,这个课,是内容最有深度的课程吗?是有什么最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的商业洞察吗?又或者是揭露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商业秘密吗?
都不是。
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内容上,我们更像一个搬运工,把已经验证的商学知识,简单、有趣地讲给大家,目的是让你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做得到。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搬运的课程,居然比其他课程都卖得好得多,原因在哪里?
我们自己总结,就是跨界碾压。什么意思呢?
传统的学者、研究者,虽然肚子里有货,但是往往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讲得特别无聊,听起来让人昏昏欲睡;善于讲解的大学教授、畅销书作者,却往往没有互联网思维,不知道用户在碎片时间学习的需求,一味地填鸭式灌输,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用不上;大量互联网自媒体从业者,虽然互联网思维不差,但是因为缺乏积累,内容干货不足,只会空讲道理,缺少案例支撑,也缺少理论深度。
所以,这么看下来,《用得上的商学课》的火爆,就是因为老路是“厨子里最好的司机,司机里最好的搓澡师傅”。
我十多年的互联网背景,对于互联网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加上一年150多场线下讲课积累的演讲能力,让我做这个线上的知识付费产品,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一下子有了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换句话说,我跨界打劫了老师学者们该干的事儿,但是他们却替代不了我。
也因此,自从商学课爆炸了之后,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从业者,都研究了我们的课程,但是却没人能做出第二款这么爆的产品。
这样的跨界碾压,有足够的壁垒,不是努力就可以填平。就像当年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中提到的“connecting the dots”,正是跨界的积累,打造了苹果视觉体系的「不可替代性」。
第三层,也是最高一层的不可替代性,叫做“认知格局碾压”。
这里,我先讲一个商业案例:
2013年,美团想要进入外卖市场,当时面临一个选择,是投资已有的平台,还是杀进来,自己做。
当时整体的市场情况是日均几百万单。已有平台主要的价值,是给已经有外卖业务的餐厅,和已经有订外卖习惯的用户,做了一个连接的平台。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商业逻辑需要判断了:这个市场能够发展多大,是不是取决于,有多少人有订外卖的习惯呢?在王兴眼里,这是一个虚假命题。外卖市场的机会,不只是现有的外卖更方便,而在于说服不做外卖的餐厅做外卖,吸引不叫外卖的用户叫外卖。
王兴认为,如果这个逻辑是正确的,国内外卖市场的日订单规模,至少是一千万单,而那个时间点的市场,远远没有占满。于是,美团大力开拓三四线城市,帮助餐厅接入外卖业务,同时收购大众点评,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订餐入口。结果呢,4年时间,美团完成了上市,如今日订单量在2500万单左右,占到60-7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了行业第一。
所以,这就是认知格局上的碾压。这个事儿,你认知到这个层级了,你就想得到,别人就没办法跟你竞争;你没认知到这个高度,你就想不到,你的位置,你的价值,就有可能分分钟被别人替代。
关于认知格局,也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把“认知”这个词,误认为是“点子”。
什么叫点子呢?就是灵机一动,就是突发创意,就是你可能有这个点子,他可能有那个点子,就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有的想法。
但是认知格局,不是,这是必须要大量的积累、大量的思考、大量的实践堆砌出来的。还是拿上面美团这个例子来看,我这么讲出来,你可能觉得这有什么高级的:就是有很多人,还没有订外卖嘛,让他们订了外卖,生意就一定可以做大了嘛。
但是,我们扪心自问,当你面对这样重大的商业决策的时候,你的认知格局,真的能支撑你看清楚吗?
傅盛讲,最核心的认知,只存在于每个行业最TOP的几个人的脑中,所以,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想获取更高级的认知,除了跟这几个TOP大脑碰撞以外,别无他法。在这之前,需要大量的学习、大量的沉淀,来积累足够的认知格局,以让你能够有机会,跟这些TOP的大脑碰撞。
有些人的格局,能够顺应历史,有些人的格局,能够创造历史。
比如说手机行业,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如果没有诺基亚,也会有诺猫亚、诺狗亚……制造出差不多的手机,整个行业不会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如果没有乔布斯,可以确定的是,不会有苹果。
比如说马云,我知道啥事儿都提马爸爸,有点儿俗。但是我们仔细想,如果没有马云这个人,中国的电商会是今天的样子吗?很大概率不会。因为很多国家直到今天,电商都没能对实体造成任何冲击,比如新加坡,比如印度。换句话说,电商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这取决于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做的特定的事儿。马云一定不是靠技术碾压,又或者跨界碾压,那么这个别人替代不了的,就是马云的认知格局的碾压。
同样的例子,适用于张小龙。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相信,即便不是腾讯,也会有其他人做出QQ这样的产品,因为毕竟ICQ早就有了。但是,微信不太一样,大家都看到移动IM这个趋势了,仅仅是腾讯内部,就有几个团队PK着做这款产品。今天的微信,有十亿用户,北美的WhatsApp和东亚流行的Line,都跟微信有着量级上的巨大差距。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张小龙,我倾向于相信,微信不是长今天这个样子,微信的生态不会强大到今天这个地步。
我可以百分百确定,即便张小龙的行政级别只是腾讯的高级副总裁,上面还有Pony马化腾和CEO Martin等等,即便张小龙经常不参加高管的早例会,即便微信团队在腾讯内部也不给很多事业部面子,即便有无数的人在觊觎张小龙的位置,但是,张小龙不会被替代,这就是认知格局上的「不可替代性」。
上面这一组,都是马后炮。我想表达的核心思想是,这个层级的人,想要卓越的成功,一定是靠着“认知格局”这个维度的不可替代性做到的。
那么我们普通人,怎么提升自己认知格局上的不可替代性呢?
我个人的经验,就是一条,把一句话变一变就行。什么话呢?就是当你遇到一件事儿的时候,从本来的疑问:
“这件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改成:
“这件事儿,和我的未来有什么关系?”这一句话的改变,会让你从故步自封,只顾眼前,逐渐地发生改变,走到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轨道上。我们知道,一旦进入一个轨道,那么走起来,就不那么费力,就会很轻松,不可替代性的提升,也变得顺其自然。
举个例子,当然,这个例子,有广告的嫌疑:假设你就是个职场小职员,看到一个课程叫做《用得上的商学课》,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我一个刚毕业的小职员,商学跟我有什么关系?”
好了,我们来尝试改一下:“我的未来,会跟商业彻底没有关系吗?无论我是打工做高级职业经理人,还是自己创业做老板,商学思维是我可以在未来逃得掉的东西吗?我可以一辈子都不跟商业打交道吗?这个商学课,和我的未来有没有关系呢?”
当你问了自己一大串这样的问题后,你就明白这样的课程是不是应该去听一听了。这样的过程,就是打开我们的认知格局,提升我们的不可替代性,进而让我们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生活的,本质中的本质,底层中的底层。
(文中插图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后我们来一起简单小结一下,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不可替代性」是决定我们价值的唯一原因。
那怎么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呢?无外乎三个维度,分别是技术碾压、跨界碾压和认知格局碾压。这三层也是逐级提升,最大的不可替代性,来自于认知格局。
我们普通人提升认知格局,方法就是把“这件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句话,改成:“这件事儿,跟我的未来有什么关系”。
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少呢?你做好准备来提升它了吗?
欣赏诸葛亮的原因?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他不仅凭借超人的军事智慧完成统一全国的伟大壮举,而且他在战略实践中表现出色,以全新的理念解决当时的军事问题,这种能力被认为是史上罕见的。
此外,他还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能以及巧妙的策略,能够精准的把握时机,利用行动分散敌军力量,巧妙的处理政治关系,让自己的势力受益良多。
最后,他是一位勤奋的学者,他有超凡的敏锐性,可以从非常复杂的形势中寻求出路,解决实际问题,他的丰富知识也被当代人所推崇。
在二本院校跟着长江学者读博如何?
二本的长江学者?!哇,在二本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高校系统里,虽然有职称序列,讲师、副教授、教授,但这个标准是根据学校定的,不是通用标准。比如,大家会认为清华的教授水平会高于郑州大学的教授,甚至有些清华的副教授也比郑州大学的正教授水平要高。郑州大学还是211大学。至于二本,里面的教授说不定到清华连讲师都评不上。
但长江学者不一样。长江学者的名头是全国通行的。现在有几个大家都认可的人才头衔。第一,不用说,肯定是院士。第二,就是长江学者,还有千人、杰青等。这三个基本都是同一档次,升入院士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一个学校的长江学者不多的。清北这种层次的比较多,清华物理系有9个长江学者。深圳大学用钱砸,招了不少人,官网上说有26个长江学者,不过有20个是短聘的,就是说深圳大学自己可能只有6个长江学者。对于二本来说,大概也就是1~2个的水平,大部分二本是0个。
现在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化了,事实上好的教育也应该类似学徒制的,尤其到博士阶段。如果要研究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履历,会发现很多人的师承是非常厉害的。一个好的老师能培养出好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因此,到了博士阶段,老师非常重要。
长江学者在二本肯定实验室是最先进,资金最多,水平也最高。跟着这样的导师读博,当然好处很多。我认识一个人,他导师不是长江学者,是那个小学校的第一个博士点的博导,刚开始很艰苦,但随着他导师的学术声望的提高,他也混得风生水起。后来他导师混到了院士,他也当上了那个实验室的主任,混成了教授、博导。不过,这个是运气,导师上升速度很快,自己也足够努力。因为,还说不定另有一种可能性,长江学者一堆学生,平常特别忙,连人影都见不到,读完博士就成鸡肋了,二本的博士在就业市场上完全没有竞争力。
所以,不要看名头,要仔细调查,跟老师交流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否则,二本的博士不读也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