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c27,appleimac27寸一体机优缺点?
appleimac27寸一体机优点,它使用了最简洁的优化线路,只需要一根电源线就可以完成电脑的开关机,无需音箱线、 视频线 、键鼠线等,集成度高、体积小、比传统的台式机更省空间,它是体台式机所有为一机,外观时尚,更加的节能,耗电比传统台式机省电三分之二
缺点,价格高
希望大家能够推荐一款和它相配的桌子?
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桌子,关键是大。
另外椅子也比较关键,找一个可以调高低的。这么大的屏幕要找到合适的高度,脖子就不累了。我一般调到眼睛平视,显示器中间偏高的位置。传了张我的桌子照片给你参考,就是个普通的160x80的桌子, 放一个imac27加另一个20“显示器和音箱,正好。桌子上尽量少放杂物, 不然会干扰视觉, 影响整体感觉。7700k的CPU吗?
换不了的,你选择6700K好了,性能跟7700k只有主频的差距,那个差距很小的。
bios也是有的,苹果从开始用x86就不再是以前的苹果了,只要是x86电脑就有bios,但这个苹果不给你更新的。
苹果iMac选27还是215?
我是ux设计师,首先这两个里相比较,建议你选择21.5的512ssd 。
2017imac 27低配intel i5-7500(3.8GHz),可加到顶配i7-7700k(4.5GHz)2017imac 21.5高配i5-7500(3.8GHz),可加到顶配i7-7700(4.2GHz),imac 21.5中低配不考虑
i5处理器其实做平面也够用,不过要想用Ae和C4D,i7 处理器在渲染、多任务处理上能够发挥更好的性能,imac 21.5可以加到顶配i7-7700,注意这不是i7-7700k,这是我目前使用的款。
选择imac 21.5高配是因为它配备RP560图形处理器,4GB显存,搭配4k Retina屏完全足够了,自己把cpu ,内存和固态加到合适的位置,就是顶配。
问设计师为什么不选27寸5k 屏,多大多爽
原因主要还是自己不适应27寸的大屏工作,对我来说23-24左右刚刚好,体验过27寸,由于屏幕太大,导致视觉中心浮动也会加大,会连带头和脖子,所以很累不适合长时间使用,就放弃了,这也是很多用过27寸人的感受。
并由于imac 21.5的4k Retina 屏的清晰度很高,所以mac上内容的屏占比很低,应用也都很简洁小巧,所以视觉上是能达到比同尺寸PC更大的视觉效果。
当然这是自身的不适应,不知道真正使用半年会不会习惯,有的还反馈头晕…如果能保持视线始终距离屏幕60公分左右,也可以尝试27,至于为什么60公分这里就不展开了。
再一个是适配性,目前1080P满街跑,4k还没有普及,更别说5k 。很多资源,软件都发挥不出5k屏的显示效果,相反在5k显示下放大化还会不如人意,5k屏更适合去做剪辑4k视频的工作,因为在4k视频完全显示情况下,屏幕能有空间放置更多操作button,这点也是官方说明的。
最后重点还是配27需要的米会多出不少,考虑到整机得木桶化配置才合理,imac 27 至少要CPU 上到i7 ,内存上到16+,固态512+感觉才舒服,可这配置还是贵了不少,当然壕随意,这里只说性价比。
这里说一下关于桌面级i5和 i7
imac的i5是物理四核四线程,i7是物理四核八线程,最大区别就是i7具有超线程技术。关于超线程是什么?目前i5 已经足够应付日常所有的需求了,对于专业级用户i7 是更好的选择,i7 的超线程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cpu 性能。打个比方,超线程工作就好比1个人的砖2个人去同时搬,当然后者更有效率。其实真正原理是在你同时进行多项任务时,他能充分利用cpu的闲置资源,然后给你逻辑虚拟出一个核,在这基础上并行,就不会造成cpu 单核压力过重,卡顿,延迟带不起来的现象了。目前虽然不是所有的软件都对多核多线程有优化,但这肯定是趋势,优化的会越来越多,i7 的意义也就更能体现了。如果你打算电脑使用的价值在3-5年,一台imac怎么也得奔着5年跑吧…还是建议i7 ,不会更早的过时淘汰。游戏的话其实i5 就足够了很少用到i7,不过既然用mac 那肯定也不会是为了游戏性,所以根据工作性质,尤其是还会涉及渲染,再次推荐i7 。
关于内存的选择
16G ,这点没什么可细说的,32G 太贵也浪费,通常8G 一般足够,但还是想留余地…就16了。
最后说下苹果的fusion drive
我的建议,别用!!!最新1tb 的fusion drive 只包含32GB 固态,2/3tb fusion drive 包含128GB 固态,意义不大。固态硬盘的性能在256G是个分水岭,256+固态除了容量的差别,还有很小的寿命差别,容量越大写入次数越大寿命越长,但性能上没什么差别,反观128,与256+比起来性能差距大太多,这里也不展开了。都用mac 了,还上什么机械,你能忍受mac 上有半点卡顿吗?我不能,果断纯固态。256一般就足够了,我选的512,只因为觉得台式机,256太可怜了…哈,纯个人感觉。
其实和i5 够用却选更好的i7 道理一样,256也够用,却选512,因为选购一台imac 或者其他电脑,应该考虑到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包括技术的发展,可能今后某一个你需要的软件或技术的诞生,最终因为当初选择配置低了而种种受限,那就不是人们总强调的性价比和提升一级配置+1000rmb 这么小的问题了。米够前提下,就往合理的高度选吧。一台imac 的寿命也是比较久的,配得上前期的投入。
还有人喜欢买低配,等不行了自己换,自己加。
首先自己换,换的成本远比直接买高配高。自己加…最容易加的也就是内存条这些了。其实mac 的用户都会有些完美主义,尤其设计师,不太会允许mac 里安装着其他第三方硬件,因为涉及到兼容性的问题,跳频等等。很多硬件的更换,得需要拆卸,对于imac一体机的拆卸再安装难度…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拆卸的工具,顺序,第三方硬件的选购都需要足够的了解,小白还是算了吧,而且也是需要成本的。重点还是兼容性,苹果设备的高度集成化导致所配置的硬件都是针对产品本身进行优化过的,力求做到最合理完美的解决方案,再好的第三方硬件,即使一样的参数,也会存在不一样的地方,而引起你察觉不到的问题哈。威锋论坛上太多自行更换配置后出现的问题也是看着就头疼…
选择21.5,i7 3.6-4.2Ghz,RP560图形处理器4GB显存,16G内存,512固态,教育优惠了1300+rmb并送了2000rmb多的beats solo 3,觉得足够了。
选购imac ,在4k 5k Retina 都能满足视觉要求下,1看预算2看配置,配置要遵循木桶选择,合理平衡搭配,才能发挥更好的性能。
手机码了这么多…基本这些了,个人经验分享而已,
有说的不准确不对的别告诉我,我不听我不听!~
2019imac27寸支持9代i7么?
支持的。
新版iMACR提供21.5和27英寸两种版本。设计上与上一代产品基本相同,经典不改。21.5寸款选择视网膜 4K 显示屏;27寸款则搭载视网膜 5K 显示屏,画质鲜活、靓丽。
内核方面的提升相当明显,21.5英寸iMac的处理器搭载第八代四核处理器,并首次可选配搭载全新的六核处理器,性能提升60%,而显卡则可选配更新成为Radeon Pro Vega,图形处理能力提升80%。而27英寸iMac除了标配六核处理器外,最高支持第九代i9八核处理器选配,这也是有史以来iMac产品线第一次支持8核处理器。速度达到5GHz,表现提升了2.4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