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战斗机图片,还有必要再等涡扇?
说到底“涡扇-10B”也是第三代航空发动机,其性能是赶不上第四代“涡扇-15”航空发动机的。涡扇-10B并不适合歼20,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涡扇-10B的推力不够大;第二:涡扇-10B的涵道比较大,对超音速巡航有不利的影响。所以说,歼20还是有必要等涡扇-15发动机的。
涡扇-10B航空发动机的推力不足,不能够满足歼20的需求。
航空发动机一直以来是我国航空工业的短板,诸多战机的性能就是因为受制于发动机,而无法完美的体现出来。而歼20作为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对超音速性能有极为苛刻的要求,发动机推力不足,就限制了歼20的性能。目前来说,涡扇-10B发动机的加力推力仅为132千牛,军用推力为86.3千牛,推重比超过8。而涡扇-15发动机的加力推力为17吨,军用推力为11吨。可以说,涡扇-15的推力比涡扇-10B整整大了4吨左右。换上了涡扇-15之后,歼20可以轻松进行超音速巡航。其实换装涡扇-15之后,歼20的机动性,航程都会有所提升的。
发动机推力增大以后,歼20的能量就会更加充沛,无论是中距空战还是近距格斗都具有较大的优势。能量大也就意味着动能和势能大,而动能就是以速度来体现的,势能就是以高度来体现的。在中远距空战时,歼20较快的速度可以给霹雳-15一个较高的初速度,其射程就会更远。在到达预定位置时,霹雳-15就不必消耗过多的能量,而增大导弹的机动性,扩大敌方战机的不可逃逸区。
在近距格斗时,两机都是对向飞行,拥有较高能量的战机可以在交汇的瞬间拉高爬升,而能量低的战机则跟不上能量高的战机的动作,而落得较为被动的局面。能量高的战机占据高度的优势时,就可以在垂直方向上来一个滚转,进行俯冲将对方纳入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从而取得空战的胜利。而换装涡扇-15的歼20无疑就是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先敌占据有利的高度,再配合霹雳-10导弹的大离轴发射能力,在近距格斗时将占据有利的地位。
涡扇-10B发动机的涵道比较大,不利于超音速巡航。
航空发动机的涵道比就是指外涵道空气流量和内涵到空气流量的比值。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截面比较大,产生的阻力也比较大。小涵道比发动机的界面小,产生的阻力较小。涡扇-10B的涵道比为0.78,而F119的涵道比仅为0.3,F135的涵道比仅为0.57。涵道比越大的发动机风扇转的较慢,也就是说响应慢,小涵道比的发动机风扇直径小,运动就快,响应就快。此外,小涵道比发动机的喷气速度快,适合超音速飞行,比较费油。大涵道比发动机的喷气速度慢,适合亚音速飞行,较为省油。而歼20对超音速性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涡扇-10B的涵道比较大,不太适合歼20。所以说,涡扇-15肯定是小涵道比发动机。
综上所述,歼20是必须等待涡扇-15发动机的。目前来说,可供选择的国产发动机也就只有涡扇-10B了。为了不被卡脖子,即便涡扇-10B不是歼20最合适的发动机,也得尽快装机试飞。(图片来自网络)
印度LCA这种翼型是不是要比歼10挂载能力要强一些?
我在这方面是外行。我试着用一般常识作以下回答,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给予纠正和补充。我个人认为挂载能力除与飞机的用途、发动机的功率、机体的大小、机体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强度与重量比有直接关系外,与翼形也有很大关系。不一定机翼面积大挂载能力就强,而是要看机翼形状是否有利于布局挂载物。比如三角翼机翼面积与条形机翼面积相同情况下,长条状的机翼挂载能力或着挂弹数量强于三角翼,因为条形翼比三角翼的翼展要长,所以挂弹位置远多于三角翼。这就是我的粗浅看法,不知对否?
如何去辨别歼系列国产战机?
悟空首答,希望大家留个关注
1. 歼5
机翼明显靠前,机头进气,单发动机,水平尾翼在垂尾上
2. 歼6
机翼明显靠前,机头进气,双发动机,注意屁股区别,水平尾翼在机身上
3. 歼7
机翼居中,机头进气,进气口有尖椎,单发动机
4.1 歼8
机翼居中,机头进气,进气口有尖椎,双发动机
4.2 歼8M/F/II
两侧进气,双发动机
5.1 歼10/歼10A
单发动机,采用鸭翼布局,机腹进气
5.2 歼10B
注意进气道与歼10A区别,
注意垂尾上EMC装置与歼10A区别
下图,黄色的是歼10B,灰色是歼10
5.3 歼10C
上图里,上面为歼10B,下面为歼10C,主要注意机背卫星与UHF/VHF通讯天线
6.1 歼11/苏27
这是原版第一代歼11
6.2 双座版歼11/苏27
6.3 苏30MKK
此为空军
6.4 苏30MKK此为海军
6.5 歼11B
6.6 歼15
6.7 歼16
6.8 歼11D
6.9 苏35
7. 歼20
太明显,不细说
初来悟空,希望大家支持,知乎同名snapdragon
如何看待有网友说歼10B在珠海航展上做的眼镜蛇和落叶飘在实战中无用的言论?
战机的良好机动性永远是战机最后保命的绝招,从当前空战的演进来看更多的是看不见的超视距空战,既然彼此都不见面了那么那么多胡里花哨的机动动作也就失去了意义。事实真的是这样么,当然不是虽然不见面的空战概率在增大,但是并不能完全排除目视范围内的空战,真到了这一步如果是一架机动能力差的战机,那么必然会成为活靶子。
对于宣扬机动性无用论的人,可以给他们讲述这样一个道理。都说当今的战场是飞机、导弹、坦克、大炮等武器装备的天下,那么作为单兵装备的枪支是否就可以不再进行装备了,相信所有人都不会认为枪支是无用的。倘若真有人想试试,最好建议那些说战机机动性能无用的人去感受一下,战机的机动性就相当于普通人员必备的枪支一样重要。
必须承认的是国内还真有一般子捣乱分子,他们的言论逻辑只有一条就是以贬损自己的祖国为目的。常见的言论就是当中国没有某项技术时,这帮子就开始吹嘘这样的技术只有外国人才可以玩得转,中国人还是歇歇吧,出高价买就对了。当这项技术被中国人攻克了之后,这帮子人又会说中国剽窃了国外技术或者拾人牙慧。还有更可恶的言论就是中国人一旦某项技术领先世界,这帮子的嘴脸就变成这破技术就是又费钱又没用的技术,还不如把钱花到改善民生的领域。
在技术领域中国目前大家都知道的高铁、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等技术,就不断的受到这帮子人的诋毁抹黑,其实这帮子人在国外的主子正在背地里跳脚呢,怎么中国又跑到我们前头了。这帮子人好像就是大家常说的网络喷子吧,对于这帮喷子的奇谈怪论大家一定要分辨清楚,不要被这些喷子给带到沟里了。
歼十B矢量版所做的超机动展示无疑就是中国战机这些年来最大的突破,以前我们老看人家的战机在天空上纵横捭阖自由飞翔,今天我们自己也可以了,大家把酒言欢就是了,我们的战机终于与世界最强空军可以齐头并进了,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歼20是歼10的升级版吗?
歼-9和歼-8是兄弟,歼9儿子是歼10、孙子是歼20,一脉相承,开枝散叶。这么解释不知道会不会被喷,先把回答写完。歼-20和歼-10不仅是多一个发动机、简单的升级版区别,更是一种经验、技术积累的传承关系。两型战机的发展都要从歼-9开始讲起,1962年,在意外获得12架米格-21战斗机后,使用中发现滞空时间短、高空高速性能差、缺少雷达、高空机动性差等问题。仅过一年空军就提出研制一种新型歼击机用于替代米格-21/歼-7(歼-7于1966年首飞)。
1964年,沈飞提出米格-21改进方案,拉长机身单发改双发,发展成后来的歼-8系列。考虑到技术储备的需要,也为了以后多样化选择。1965年4月,三机部正式向601所(沈飞)下达《关于开展歼9飞机方案设计》的通知。
1966年,确定了歼-9研制方案,设计指标:最大马赫数2.4,升限21000米,最大爬升率200米/秒,最大航程3000千米,作战半径600千米,续航时间3小时。601所总计做出4种气动布局方案:前缘后掠50度的后掠翼、后掠57度的三角翼、前缘后掠55度的后掠翼、以及双前缘后掠角的双三角翼。
通过风洞实验对比,淘汰了前三个方案,将三角翼的前缘后掠角改为55度,正式命名“歼-9Ⅳ”。
到1967年初,经风洞实验发现“歼9Ⅳ”机动性不够,于是提出了无尾三角翼方案,命名为“歼-9V”方案(类似“幻影”布局战机)。机动性增强,但操纵困难问题却难以解决。
由于歼-8沈飞全力投入研制歼-8,到1969年,三机部决定将歼-9试制任务交给成飞。根据空军最新要求,最大马赫数要达到2.6,升限达到26千米。针对新要求,最终为歼-9选用鸭式布局,腹部或两侧进气的方案,称之为“歼9Ⅵ”。
到此为止,歼-9的气动造型已经和歼-10基本没什么差别。1978年,由于成飞承担的歼-7Ⅲ设计工作要求紧迫,以及当时科研及基础工业水平落后。1980年,随着国民经济调整需要,歼-9项目中止。
歼-9项目虽然中止,但是研制过程所积累下的经验和技术并没有消失,在成飞下一代机型中得到充分应用。随着科研实力越来越强,水到渠成,歼-10、歼-20自然在原有基础上快速到得发展。这款是歼-9其中一款气动布局方案,是不是和歼-20很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