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是什么,it行业以后被淘汰吗?
It行业以后是不会淘汰的,因为物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了社会生产力构成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组成部分,服务于社会上分工的许多情景。
而且从目前来看的话,it行业正处在一个上升期,虽然不是彻底的蓝海市场,但是发展潜力仍然是有挖掘空间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IT还是互联网行业?
1、互联网定义 - 互联网,是由基础网络设备和无数计算机终端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网络组合起来的网络,其主要特点就是网络内各个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 互联网行业,指的是在以网络为范畴的相关科研、商业等行为的各类企业
2、IT行业定义 - 涉及计算机开软硬件开发、应用、维护的行业企业
3、区分 - 相同的是都是围绕计算机为服务体 - 不同的是互联网行业要依赖互联网,而IT行业不完全依赖互联网
都说IT行业工资高但非常辛苦?
这个问题缓缓有话说:
缓缓是数据分析师,所在it行业,在我理解里,it行业就是互联网,工资确实会比传统行业高很多,基本也都是室内工作,因为程序员出差去干啥呢,又没有产品要卖。
当然,it行业中除了程序员,其实还有很多角色,而且薪水并不低于程序员,下面缓缓可以逐一介绍,尽量用通俗简单的话让大家看懂^_^
首先介绍程序员程序员就是it行业最显著的一类人,每天的日常其实是改bug,工作压力大,薪水也挺高,加班也很凶,主要从事项目的开发工作。
一句话概括吧:程序员就是实现需求的那个人。
不管你用什么语言,什么环境,接到需求就是需要这样一个功能,例如增加筛选查询模块,好,那记得三天内开发出来哦。时间截止也有了,那就开始写bug。
然后是产品好多人问我,缓缓我要是不想那么辛苦做程序员,我能做什么?如果你真的不想编程,又想进入互联网获得较高薪酬,可以考虑做个产品。
但现在大厂的产品要求也很高了,毕竟最厉害的程序员最后都成为了产品呀,比如说小马哥,比如说张小龙。
那么产品的具体做什么?一句话概括:产品就是提需求的那个人。
比如说,你想在页面上做一个怎样的功能,那你画好原型图,然后让程序员去开发。听起来是不是超开心的?不过沟通是门好功课,因为哪怕想的再好,沟通不好,很多程序员大佬会说,抱歉,这个功能开发不了~
最后说设计设计其实也是it行业中需求很大的一种,不管是人物美术还是界面设计,只要有项目,就需要有对应的形象,那么就需要设计。
因为产品的原型图多半不够美观,程序员又只负责功能,需要的效果都是设计来完成的。
一句话概括:设计就是美化需求的那个人。
需求出来后,里面所有跟交互和界面相关的东西,都会由设计来完成。就比如头条app上也有很多内容摆放,那用什么颜色都是设计来管的。专人专项,效率才高。
最后,it行业中也有hr、运营等职位,但这种职位基本上其他行业也都有,就不再展开了。总体来说,在it行业薪水都是挺好的。
欢迎关注缓缓,缓缓是500强工程师,985硕士,北上广年轻人,与你一起成长~目前IT的前景怎么样?
IT行业的方位很广,能就业的方向也很多。
软件类:JAVA程序员,C语言程序员,VC程序员 等等很多
硬件类:单片机编程,嵌入式编程等等
维护类: 服务器维护,大数据维护等等
看你要往哪个方向发展了,是软件类还是硬件类,还是维护类。个人觉得,软件类还是不错的选择。首先软件学习投入的资金是比较少的,只要有一个电脑就可以搞定。干个几年有经验了,在北上广深,挣个2万不成问题。
学习硬件吧,投入的资金是比较多的,各种实验设备,仪器仪表,还有元器件,反正是要想学好硬件,就得自己搭建电路,才能真正的学习好。还有一个问题,以后都集成化了,就需要几个芯片就可以,而芯片的外围电路芯片厂家都提供好了,也不需要设计了。只要按照厂家提供的图纸,绘图,制版就可以了。
关于维护类的,服务器维护,大数据维护,都是比较辛苦的,年龄大了,是干不了的。
看你自己需求了,不过干IT行业是不会失业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多的。
以后会有好多行业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只有干技术类的工作,不需要重复的工作才有可能不被淘汰。所以我觉得做IT行业还是不错的选择。
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以后都会有不错的发展,您可以考虑下这三个方向,当然是大方向,你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细分领域。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IT行业前景怎么样?
一、行业前景光明
过去五年,中国IT产业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
IT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实惠。
IT行业早已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所有行业中就业前景最为光明的行业。
二、人才需求量大
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最近几年我国对IT行业人才的需求增速一直保持在10% 左右,引领所有行业。
每年IT人才缺口均达到百万级,随着软件开发市场的日渐火热,软件开发类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将更为巨大。
三、薪资待遇高
目前,IT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薪10万左右,有经验、有技术的资深IT工程师年薪更是以百万来计算。
此外,IT行业福利待遇之优厚也是外界津津乐道的。
特别是每年一些IT公司的年会,各种现金大奖、购物卡、旅游券以及豪华轿车等,疯狂发放员工,让其他行业望尘莫及。
四、发展潜力大
根据CNN调查显示,在最具潜力的薪酬职业中,前二十位里有5个职业属于IT行业,而前五十个中有14个属于IT行业。
特别是前端开发工程师、网络或系统安全工程师以及数据分析师等当下最热门的职业,发展潜力更是不可估量。
当然,在这里我要说一句:行业前景再好,自身水平不高,高职高薪也是与你无缘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专业技术精湛,前途一片光明!
5G革命的三大利器
本次MWC上海以“势在人为”为主题,展示了移动通信技术革命浪潮将如何驱动全球机遇与创新,乃至重塑世界。大会期间,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分享了最新的华为5G技术与垂直行业创新应用进展,于是脑海里浮现出5G的三大革命路线,交织延伸,通向未来。
1
打破上下行不平衡的革命
从1G到4G,蜂窝通信技术都是按单频段进行设计的,FDD频段上下行成对,TDD上下行共用一段频段,总之,手机与基站在上下行方向上是绑定在一起的,不可分割。
但是,这种设计一直存在一个问题——上下行不平衡。
宏基站的发射功率可以达到上百瓦(50dBm),而手机的发射功率仅在毫瓦(20dBm)级别。手机发射功率太小,这是覆盖的短板,限制了小区覆盖范围。为此,我们不得不想办法来弥补覆盖差异,例如孙正义发布高功率终端(HPUE)来改善上行,或者通过增加基站侧天线的接收增益来补偿上行链路。
但到了5G时代,使用的频段越来越高,加上基站侧因规模阵列天线增益(Massive MIMO)、TDD模式下时隙配比差异,将会导致这种上下行覆盖不平衡的现象越发严重,网络投入成本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5G将引入一项新技术——上下行解耦。
因此,在今年的3GPP会议上,华为与业界合作伙伴共同提出了通过上下行解耦,以实现5G 3.5GHz能与现网LTE中低频共站部署同覆盖的目标。
对于上下行解耦,个人的理解是,网络可对上行和下行独立管理,举个例子,一个3.5GHz和1.8GHz同站站点,5G下行通过3.5GHz频段发送数据,而5G上行则通过1.8GHz替代3.5GHz接收数据,这种方式可有效消除3.5GHz上行瓶颈,拓展3.5GHz整体覆盖。该方案主要有两个技术关注点:
1)1.8GHz频段上行主要为LTE使用,如何实现用1.8GHz承载5G上行?
对于1.8GHz上行资源,可通过频谱资源共享实现5G和LTE并存, 由于LTE FDD频段上行资源较为空闲,因此可根据LTE FDD空闲程度灵活分配给5G上行使用,如此在提升3.5GHz整体覆盖的同时还可提升FDD频段的频谱利用率,一举两得。
2)网络和终端如何实现不同频段间的上下行数据解耦?
如果是3.5GHz和1.8GHz同站部署,实现上不同频段的上下行解耦应该不是难事,关键在于上行不同频段间的切换和终端配合,当手机处于3.5GHz上行覆盖区域时,可选择在3.5GHz发送上行数据,当手机脱离3.5GHz上行覆盖时,可选择切换到1.8GHz发送上行数据。相信如果上下行解耦技术一旦在3GPP标准中被定义,终端支持本特性那是迟早的事情。
如果按照上面的理解,假设站点 A为3.5GHz,站点 B为1.8GHz,下行数据通过站点 A传送到终端,而上行数据通过站点 B传送到网络,这样既解决了上行覆盖受限的问题,又最大化利用了频率资源;既享受了3.5GHz高频段下行容量,又解决了高频段覆盖能力不足的问题。
覆盖和网络成本是5G的关键挑战,这不仅解决了覆盖,还极大的节省了基站主设备、土建、租赁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在今年年初,华为与业界合作伙伴提出了5G上下行解耦方案,以打破上下行绑定与同一频段的传统限制。该方案一经提出,便在3GPP 5G标准会议上得到行业的广泛支持。 日前,3GPP正在制定详细计划,完成上下行解耦的协议标准化。
2
网络切片革命
蜂窝移动网络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服务于手机。5G面向万物互联,服务多样化,连接数量成指数上升,一方面网络越来越复杂,甚至是拥堵,另一方面,还要灵活敏捷以应对不同特点、需求的网络服务。
网络切片,是蜂窝移动通信史上的一次革命,也是5G的必选项。
5G定义了增强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物联网(mMTC)和低时延高可靠物联网(uRLLC)三个不同类型的应用场景,那么同一张网络里至少要灵活实现这三大切片。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交通分流管理,以缓解城市拥堵。
网络切片是一个端到端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种繁杂的网络接口配对、并存的新老旧设备、编排与自动化管理等,相当复杂,极具挑战。
北京怀柔5G测试,通过切片+云化的网络架构,华为在同一张网络里同时实现了eMBB、mMTC和uRLLC三大切片。
在此次测试中,100MHz带宽里面基于5G NR、3GPP框架技术,10分钟实现1000多万连接数/2.88MHz,同时用户峰值速率达到了14Gbps,整个网络的时延达到0.4毫秒。这些指标是在一个系统里同时达到的。一些指标已超出ITU定义的指标要求,速率可达到它的3倍,时延低一半,连接数比ITU定义要求多10倍。
3
生态革命
只是速率快,是没有用的。从GPRS的100Kbps到现在的千兆LTE时代,网速提升了万倍,但过去10年,全球运营商的ARPU下降了47%,收入与网速背道而驰,这显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如果一个行业无法可持续发展,一定是生态出了问题。除了技术创新,5G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场生态革命必须同步进行。5G是为服务不同行业而生,只有广泛与各行业、垂直领域合作,共同激发创新,才能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
以车联网为例,2年前华为就开始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等开展了5G自动驾驶方面的联合研究试验合作,成功实现了自动编队驾驶等未来车联网关键应用场景技术的展示。在本次上海世界移动大会期间,在上海嘉定同济车联网实验区,华为与上海汽车集团、中国移动共同完成基于5G网络的远程驾驶外场测试,其利用5G高清视频实时传送和超低时延,实现50km时速下保障0.1m的刹车距离。
在未来的智能制造领域,5G切片网络要满足机械臂的超低时延协同控制、大规模传感器监控连接、生产辅助系统的增强现实高宽带应用等,连接类型多样化,需求千差万别。
5G是一场革命。它以技术为驱动,从人与人的连接延伸到万物互联,从个人和家庭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进而为社会经济、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势在人为,创新突破,5G加速,正在一天天走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