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点案,你知道历史上最艰难的战役是哪一场?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在阵地战,坑道战和最后的反击战中取得胜利,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
1952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这个时候双方都开始在谈判桌上大显神威。联合国军方面为了迫使志愿军屈服,决定在战场上打一次给接下来的谈判增加筹码。于是谈判陷入僵持,得知了联合国军的意图之后,志愿军方面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不要让敌人越过三八线的原则,决定采取持久战,采用袭击、伏击和反击相结合的的战法,大量杀伤联合国的有生力量,双方决战的地点是朝鲜五圣山地区的上甘岭。
五圣山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江原道金化郡,在五圣山主峰东南约4处,有个小山村,叫上甘岭;在上甘岭北面还有个小山村,叫下甘岭。上甘岭和下甘岭,两者相距1千米。在上甘岭两侧,有两个小山头,右边是597.9高地,左边是537.7高地北山。597.9高地,联合国军称之为“三角形山”。537.7高地北山,联合国军称之为“狙击兵岭”。在该高地上,志愿军曾以冷枪冷炮杀伤很多敌人,“狙击兵岭”的名字就是因此而来。它与联合国军占领的537.7高地共处一个山梁。
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总面积约3.7平方千米,正面宽2.5千米它们分居上甘岭左右两则,互为犄角,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是上甘岭的天然屏障,又是志愿军五圣山主阵地前的两个连的支撑点。这两个高地十分突出,自然楔入敌方防线直接威胁着敌军之金化防线。假如上甘岭这两个高地被攻占,敌人就能直取五圣山,其背后3千米的平川就无险可守,志愿军将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
正是看到了这两个高地与五圣山主峰之间的利害关系,志愿军确定兵力部署时,把第45师战斗力最强的第135团放在五圣山主峰,并让第135团战斗作风最顽强的第1连和第7连分别负责坚守537.7高地北山和597.9高地。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苦心经营的所谓“金化攻势”展开了。美军集中了16个炮兵营的300门大炮,还有40架飞机,向五圣山前沿的597.9和537.7高地北山开始了规模强大的火力准备。志愿军阵地内,平均每秒钟落炮弹6发,终日落弹达30万余发,敌飞机投掷炸弹500余枚。敌人的火力准备之后,597.9高地和537.7北山表面阵地大部被毁,山上的岩石都变成了粉末。
4时30分,美军第7师、南朝鲜军第2师各1部共7个营的兵力,在空中和炮兵火力、坦克的支援下,兵分6路向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猛烈进攻。与此同时,敌以4个营的兵力向我西方山和芝林方向前沿阵地实施牵制性进攻。一时间,阵地上硝烟弥漫,粉尘飞扬,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便开始了。
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在仅有的15门山炮、野炮、榴弹炮的支援下,进行了顽强抗击。从5时到8时,防守597.9高地的志愿军部队先后打退了敌人7次冲击。敌人攻击受挫后,又集中了4个营的兵力,在10余辆坦克的配合下,由东南两面夹击597.9高地主峰阵地。志愿军指战员坚决扼守各个阵地,与敌展开反复争。
每一次攻击受挫后,敌人的炮火就像发疯似地向志愿军阵地猛烈射击,其航空兵则集中封锁志愿军纵深指挥所、观察所和炮兵发射阵地。志愿军防守部队则利用各隐蔽发射点内的轻、重机枪,对密集冲击的敌人猛烈射击,并以炮火控制阵地前沿敌人可以利用的山谷、要点。经过激战,志愿军连续击退敌人1个连到1个营十几次的冲击,并击退敌人3次总攻击。战至13时30分,597.9高地表面工事全被推。当时因反击注字洞南山的师、团火炮不能及时变换阵地进行支援同时第二梯队也因反冲击道路被敌炮火严密封锁,不能及时支援战斗。
至17时,597.9高地表面阵地除1号阵地外均被敌攻占。志愿军防守部队随即转入坑道坚持作战。在537.7高地北山阵地上,从4时30分开始,南朝鲜军1个营在炮火掩护下,分3路向志愿军阵地进攻。志愿军第135团第1连以步枪、机枪火力大量杀伤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4次击。8时,敌人又以1个营的兵力强攻。坚守阵地的勇士们与敌人进行激烈争夺,在伤亡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
11时,敌人又以1个营的兵力,发起多路冲击。指战员们英勇奋战,沉重地打击敌人。机枪手陈治国在机枪射击台被打坏后,毅然用自己的双肩代替射击台,让副班长射击,给进攻的敌人以重大杀伤。但陈治国却不幸中弹牺牲。战士孙子明身上4处负伤,坚持不下火线,接连把手榴弹、爆破筒投敌群,毙敌80余人。最后,为掩护战友战斗,他入敌群,拉响3颗手榴弹,与2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至13时许,因表面阵地全被打坏,第135团第1连的200多勇士在与敌人先后3个营的兵力激战9小时、击退敌人10余次进攻后,自己也打得只剩下20来人,已无力再战,随即退守坑道。
这样,除9号阵地外,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全部被南朝鲜军占领。当日20时,志愿军第15军乘敌立足未稳之际,以4个步兵连,在全部炮火支援下,分4路向敌人发起反击。在反击597.9高地2号阵地的战斗中,第135团第7连战士易才学,领战斗小组,以惊人的勇敢和练的技巧向前猛冲。他一个人用手雷、手榴弹炸敌人7挺重机枪和5挺轻机枪,连续毁敌人4个火力点,为反击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该连突击排排长孙占元,带领全排与敌人争夺阵地,不幸腿被敌炮弹炸断,但他仍然顽强地指挥战斗。当敌人从侧后反扑过来时,他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向敌人射击,连续打退敌人两次冲锋,毙伤敌80余人。
在子弹用尽之后,他紧握一枚手榴弹,向正在奋勇杀敌的战友们高呼:“同志们,狠狠地打呀,胜利是我们的!”当敌人扑到他身边时,他毅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正在这时,战士王玉明和王明瑞冲了过来,端起冲枪向四周的敌人猛扫,并把手榴弹和炸药包投向挤成一团的敌人。志愿军反击部队在坚守坑道部队有力配合下,战至22时,全部恢复阵地。10月15—18日,敌我双方形成了拉锯式的反复争夺战。白天,联合国军使用大量兵力发动进攻,占领表面阵地;而到了夜间,反击部队在坑道中的坚守分队配合下,发动反击。但是反击部队要从较远的几千米以外接敌,经常遭到敌强大的火力截击,伤亡过大,致使进入攻击出发位置后的力量不够,导致阵地得而复失。为减少伤亡,18日起志愿军暂停反击。
于是志愿军决定,利用黑夜将5个连的兵力秘密潜入坑道和攻击位置准备于第二天发动反攻。1952年10月19日17时30分,在103门山炮、野战炮和榴弹炮的混合火力准备后,早已经埋伏在坑道中的部队分兵两路,同时向占据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之敌实施反击。激战到午夜,全部恢复了地面阵地。
这次的战斗中,在打下597.9高地4号、5号阵地后,由于0号阵地上敌人火力点非常猛烈,进行疯狂射击,使得前进的志愿军部队受阻,几次爆破未能成功。在此情况下,第135团第2营营部通信员黄继光主动请缨,带领战士肖登良、吴三洋2人,去执行爆破任务。在炸掉敌人几个堡垒后,由于敌火力过于猛烈,吴三洋中弹牺牲,黄继光、肖登良身负重伤。
于是,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身体,慢慢地匍匐爬行,在接近敌人地堡射击点的时候,勇地跃起来扑向敌人最后一个火力点,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顿时碉堡哑火了。在敌人火力点哑了时刻,后续突击队们马上冲了上去,砸开地堡的大门,直接扔了手榴弹进去,这个地堡终于被消灭了。突击队顺利夺回了敌人占领的阵地,用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铸就了一座顶天立地的丰碑。20日凌晨,山头上的敌人全部被消灭了,红旗插上了0号阵地。3号阵地随后也恢复了。597.9高地上爆发出胜利的欢呼声。第45师的另支防守部队也在炮火掩护下,以迅速勇猛的动作,恢复了537.7高地北山地面阵地。
从10月14日至20日的7天7夜里,敌人先后投入17个营的兵力,每天轮番攻击使用的兵力平均约4个营,最多时达六七个营。面对敌人的轮番攻击、猛烈的炮火射击和密集的飞机轰炸,我表面阵地虽然全被摧毁,但志愿军第45师依托坚固的坑道顽强抗击,坚决与敌反复争夺,毙伤敌人7000余人,使敌人一次又次遭到惨败。一但凶残的敌人并未甘心失败,继续调动兵力,准备发动更大的攻势。10月20日,第15军向全体指战员发出号召:“紧急动员起来,粉碎敌人报复性进攻,争取更大的胜利。”10月20日,志愿军第3兵团根据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司令部的指示,决定以刚从金城前线撤下来正陆续开往谷山地区休整的第12军,担任上甘岭的战役预备队,陆续开往上甘岭地区,准备参加决定性反击作战。同时,指示防守部队,以坚守坑道为主,并集结力量,补充粮弹,为进行决定性反击做准备第15军根据志愿军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抓住敌成营成团冲击这一有利时机予以大量杀伤”的指示,令第45师重点转坚守坑道作战,准备进行决定性反击。
同时,以第15军第29师接替第45师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外的全部防务。为了大反击的胜利,还给第45师补充1200名新兵,以充实和重建战斗连队。从10月21日开始,联合国军围攻志愿军坚守坑道的部队面调整部署,将遭重创的美军第7师在汉滩川以东的防务和进攻597.9高地的任务交给南朝鲜军第2师,美军第7师则西移,以防志愿军从汉滩川以西向其侧翼出击。10月21日—29日,敌人用尽各种毒辣手段破坏志愿军坑道,用炸药包炸用喷火器烧、用铁丝网围、用土石块堵、用毒气熏,妄图切断坚守坑道的第45师部队与后方的联络和供应。敌人的残酷破坏和围攻,使坚守坑道的志愿军部队每时每刻都经受着严峻考验,忍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当时,坑道外气温已降至摄氏0度以下,坑道内穿单衣还直冒热汗。
炮击的震动使坑道内连煤油灯都点不着。硝烟、血腥、屎尿和汗臭味混在起,使空气污浊得令人室息。但坚守坑道部队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团结一致,克服缺粮、缺弹、缺水和空气污浊的困难,誓与阵地共存亡,始终保持了高昂的战斗热情,同敌人展开了破坏与反破坏的斗争当敌人投掷手榴弹、炸药包,企图炸毁坑道口时,指战员们就前仆后继,数十次接连冲出坑道与敌斗争。
同时敌机轰炸,切断了五圣山至前沿坑道的所有道路,致使上甘岭各个坑道中粮弹告,滴水无存。以牺牲生命为代价送到坑道中的饼干,指战员们却无法下咽。因为他们的口腔里已分泌不出一丝唾液,饼干到了嘴里,即怎么也咽不下去。迫不得已,一些战士只好往嘴唇上抹牙膏,还有的战士趴到石壁上舔那湿润的岩石。有的坑道派人出去抢水,常常水没抢回来人却牺牲了。
到最后,实在受不了了,有人打破害羞,提出可以用尿解渴。这个提议立即被采纳,为了保持体内水分,还规定每次只能一人尿,大家轮着喝。干部带头端起来,说“喝,就当它是光荣嘛秦基伟军长得知此事后,眼眶湿润了。他给第45师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把物资送进坑道。”并特意叮嘱,要“多送萝卜,既解渴又顶饥。”于是,火线运输员一拨一拨派出去,却拨一拨倒在封锁线上,最后送进坑道的物品微乎其微。
后来,秦基伟又听说,坑道里的战士们吃萝卜多了感到烧心便命后勤部的人员星夜赶往平壤采购了几万斤苹果。可是敌人的炮火实在太猛了,没有一筐的苹果通过封锁线。最后,第135团第5连19岁的运输员刘明生,背着沉重的弹药,带着一个苹果,冒着敌人的炮火,进到了坑道中。就是这一个苹果,大家谁也舍不得吃,每人一口,转了几个圈,还是那个苹果。
电影《上甘岭》里,老王送苹果到坑道的一节,就真实反映了这个动人事敌人的严密封锁,也使得滴酒精、一团药棉也进不了坑道。无药可医的伤员们,只有任伤口溃烂、疼痛。他们只有靠坚强的意志坚持、坚持、再坚持,等待着胜利。为了抢救伤员,坑道里的卫生员尽了最大努力。他们冒死爬出坑道拣敌人照明弹上的降落伞做绑带;扯敌人死尸上棉衣里的棉花做药棉和急救包;找断枪管和锹把做夹板,给伤员固定断肢。在10月底的朝鲜,已是严冬,鹅毛般的雪花掩盖了上甘岭。可在拥挤不堪的坑道里,志愿军指战员们穿着衬衣还是汗流浃背。坑道中的勇们,苦放在生与死的临界点上,顽强地与死神和敌人抗争。10月29日,3个火线运输员拼死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来到597.9高地的1号坑道,他们不仅带来了坑道中急需的食品,而且还带来了两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一是祖国人民慰问来到五圣山前线慰问第15军的勇士们;二是上级决定于30日晚对上甘岭两个高地上的敌人进行决定性反击。
听到这一喜讯,坑道里群情振奋。“打出去,打出去,消灭敌人,消灭敌人!”激动的喊声在坑道中回响。这些英雄们终于盼来了反击的一天。于是,第15军决定,在反击目标上不采取“两个拳头一起打”的办法,而是先集中全力夺回597.9高地,待巩固后,再夺回537.7高地北山。志愿军总部根据战场态势,决定第15军左右邻的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65军向当面的联合国军的10多个重要目标发起猛攻,以配合第15军在上甘岭方向的作战。从10月28日起,志愿军开始向597.9高地进行炮火准备,摧毁南朝鲜军第2师的地堡和其他防御设施,并以迫击炮进行监视射击,阻止敌人恢复工事。为了迷惑敌人,同时对537.7高地北山进行试射。到10月30日反击发起前,597.9高地上敌人的碉堡、工事大部分被摧。10月29日夜晚,志愿军第15军2个连隐蔽进入坑道,准备同坚守坑道的部队一起反击597.9高地之敌。10月30日20时,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以往志愿军都是在黄昏时分发动反击,而那天天已黑了,志愿军那边还是不见动静,南朝鲜军第2师的官兵以为已熬过了“黄昏关”,纷纷躲进地堡里避风养神。他们哪里知道,就在他们暗自庆幸又可以过个安稳之夜时,第15军133门大炮,正从五圣山后的山沟里悄悄地抬起了头,瞄准了早已测定好的目标。
21时许,志愿军配属给第15军的1个“喀秋莎”火箭炮团,也从隐蔽的山沟里开了出来,占领阵地,准备进行两次齐射。22时,133门火炮齐声怒吼。成千上万的炮弹从不同的角落里飞出,向597.9高地覆盖过去。597.9高地受惊般地震动了一下,旋即便被烈焰烟尘吞没。5分钟的炮火急袭后,按预定计划,炮火向纵深转移,志愿军反击部队则是又打枪,又打信号弹,佯装进攻状。南朝鲜军第2师官兵不知是计,以为志愿军发起进攻。在指挥官尖利的叫骂声中,南朝鲜兵一个个钻出地堡,进入阵地。然而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刚刚拿起枪后,志愿军猛烈的炮火又折了回来,对他们一顿猛轰。
这还不算,“喀秋莎”火箭炮团开始发声了。仅仅7秒钟时间,350多发火箭弹就全部倾泻至南朝鲜军第2师的阵地上。战后查明,火箭炮团的这次齐射,把南朝鲜军第2师的第二梯队和炮兵群杀伤殆尽。22时25分,一线部队步话机的耳机里突然发出丝丝的声响,接着传出了指挥员的口令:“开火!”这是发起反击的密语信号。坑道里的指挥员急忙摘下耳机,立即发出了人人渴望已久的命令:“反击!”
顿时,坑道里的3个连迅即冲击坑道,向敌发起冲击。坑道外第45师的5个连和第29师的2个连也迅速进入战斗,对敌实施两面夹击。志愿军急风骤雨般的炮火和潮水般的冲锋,把南朝鲜军第2师打乱了套。597.9高地上南朝鲜军的电台里传出一片惶恐的呼救声。
激战到凌晨2时左右,最后一个反击连队第134团第7连,冒着敌人的炮火,怒潮般冲上1号、3号阵地。他们来得正是时候,此时南朝鲜军的2个连正拼命向这两个阵地反扑。第7连的勇士们了一阵猛打,将其打退,并乘勢一阵追杀,顺手收复了7号阵地。至此,30日夜的大反击暂告一段落。反击虽然没有全部收复597.9高地的表面阵地,但主要高峰和其他几个主要阵地都已被15军的45师牢牢控制住了。当日夜间,共歼敌1500,将一个南朝鲜的建制营打废。
10月31日,凌晨4时,敌人发动更大一级别规模的反扑。由南朝鲜军和埃塞俄比亚营充当主要攻击力量。在一天之内敌人共发动了40多次进攻,一天后,南朝鲜军第31团便报废了。11月1日-5日,联合国军每日发动1-6个营的兵力,对597.9高地展开猛烈进攻,曾经一度打入阵地。于是,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的两个营先后投入战斗,与相邻的第45师防守部队紧密配合,粉碎了联合国军的多次进攻。
1月11日16时25分,第31第92团以2个连,在110余门火炮支援下,分两路发起冲击,激战至11时,回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夜,该团增强兵力,抢修工事,加强防御。11月12日至14日,打退南朝鲜军2个营至1个团兵力的多次攻击。14日夜,第93团主力加入战斗。至1日,又打退南朝鲜军1个排至1个团兵力的冲击70余次。
1月18日,第34师第106团接替第93团加入537.7高地北山作战,激战至25日,打退南朝鲜军多次进攻。敌人由于伤亡惨重,被迫停止进攻,上甘岭战役遂告结束。上甘岭也因此成为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伤心岭”。美军不得不悲哀地宣布:“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上甘岭)上是打败此役。”
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表明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对抗击强大火力的突击、增强防御稳定性有着巨大作用。上甘岭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组织起大规模的进攻,朝鲜半岛的战线基本稳定在了三八线附近,也为之后的谈判获取了更大筹码。在朝鲜出版的地图中,找不到五圣山地区,却标出了上甘岭。
而参战的15军45师原本是二等部队因为上甘岭一战而进入一等主力的行列。据说15军就对38军万岁军很不服气,跟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商量能否将“万岁军”给他了,彭总笑笑不说话。后来中国在组建空降兵部队的时候,特意让空军司令刘亚楼挑选一支部队,刘亚楼司令特意挑选了15军,他的意思是15军打出了国威,也要让全世界知道有个15军。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圣山,改为攻打西方山谷地,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共军两个主力师(15军46师和38军的112师)也抵挡不住的,为什么偏偏败给了籍籍无名的15军45师?他们只能解释,上甘岭的失败似乎不是输给了人力.而是输给了天意,冥冥之中神秘莫测的天意。他们当然不知道电脑模拟出的只是机械的数字,永远也无法衡量一个民族觉醒后迸发的精神力量!
历史上哪些小事件?
1982年,韩国警察禹范坤血洗5个村子,怒杀了61人,而让他愤怒的原因,竟是一只小小的苍蝇。
禹范坤,1955年2月24日出生于釜山东区忠明洞245号。虽然当时朝鲜战争才结束2年,釜山还在战后重建中。但是,禹范坤的童年却没有受到影响,在父母的呵护下,他有一个完整地幸福地童年。
受到父亲的影响,禹范坤自小就憧憬着自己成为一名警察。到了高中时,父亲因结肠癌不幸去世,这让禹范坤深受打击。正处在叛逆期,十分敏感的他,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他的母亲性格懦弱,根本管教不了他。
所以,禹范坤对学业失去了兴趣,变得好勇斗狠起来,逃课打架更是家常便饭。1978年8月,23岁的禹范坤在庆南工业大学毕业后,直接到海军陆战队服役。在服役期间,禹范坤的各项考核都名列前茅,尤其射击成绩更是突出。
正是因为他出色的成绩,使得他能够被青瓦台所看重,成为首尔101卫队的一名安全警卫员,负责保护重要官员。但是,因为禹范坤酗酒闹事的缘故,使得他在任职8个月后便被调离,来到庆尚南道宜宁郡警察局,成为一名乡下巡警。
从首尔市到宜宁郡,落差很大。而且,禹范坤也从不反省自己酗酒闹事的行为,反而把一切都归根到社会的不公平。而且,因为经济状况,他到了宜宁郡后便一直居住在女友家,支出很大部分都是靠女友来维持。在这样的情况下,禹范坤一度变得很自卑和敏感,脾气也越来越大。
1982年4月26日,因为晚上还要巡逻值班,所以禹范坤吃过午饭后便睡觉了。突然,在他旁边的女友看到有一只苍蝇在禹范坤的胸前停落,她想都没想地一巴掌拍了下去。被弄醒后,禹范坤大发雷霆,很生气地和女友吵了一架,并问她是不是也看不起自己。
两人大吵一顿后,禹范坤摔门而出,到一间酒吧喝酒,心中更是越想越气。在晚上19点30分,他带着满身酒气回到女友家,和女友再一次吵了起来,期间还把女友及其前来劝架的姐姐暴打一顿。
听到吵闹声后,周围的邻居跑了过来劝解。对此,禹范坤也发的觉得邻居们的举动对他是一种侮辱。于是,他一把推开邻居走了出门,嘴上还一直喃喃自语地说要杀光他们。来到警察局后,趁着当时警员们都在开会的情况,他偷偷地跑进武器室,拿了两支卡宾枪和180发子弹,以及7枚手榴弹。
21点30分,禹范坤带着全身武器走进了邮电局,枪杀了3名接线生,以及一名男性搬运工。随后,他又切断了电话线,让消息没能够传达出去。在22点左右,禹范坤再一次回到女友的家。进门后,他抬枪就是一阵扫射。之前来劝架的邻居还未彻底离开,被一阵扫射后,当场便有5人被杀死,他的女友在后来被送去医院抢救时,5天后便因伤势过重去世了。
22点30分,结束了对女友的报复后,禹范坤又挟持了一名18岁的青年,要他去杂货店把自己买一瓶饮料。迫于他手上的卡宾枪和手榴弹的威胁,这名青年只好去帮他买了饮料。当然他想不到的是,饮料买回来后,禹范坤却不打算放过他。
开枪将其杀死后,禹范坤持枪对着杂货店的老板射击。当时,杂货店老板的一家被杀,只有杂货店老板腿部中弹后侥幸逃脱。之后,禹范坤并没有停止杀戮,他持枪对着周围的人进行扫射,18人因此丧命。
随后,禹范坤来到了下一个村庄,在进村的时候,他被人发现了。看着拿着枪,穿着警服的禹范坤,屋主本能的上前去询问发生了何事。没想到的是,禹范坤这时并没有开枪,而是说自己正在追捕一名来自北韩的间谍。
闻言,屋主便没有多言,而是邀请他进屋吃饭。在吃饭中,禹范坤向屋主抱怨,说警队最近升职和调薪,其他人都升了官,只有自己保持不变。此外,他还说了自己从首尔调来这里的事情,很抱怨社会的不公。
就在这时,有人问禹范坤手上的武器是不是真的,而且还调侃说拿着空枪来追人。听完这句话后,本来脸色还还好好的禹范坤,瞬间变脸,直接端起枪就射击。最后,屋内的12人被杀,在杀完人之后,他还朝着屋内丢了一枚手榴弹,而后又在这个村庄继续杀了。
就这样,禹范坤从这个村庄杀到另一个村庄。而在他开始杀人时,当地警方便察觉了,而后又有两位村民前来报案,但是警方花了近一个小时,才组织起了一个只有37名警力的小组。等到首尔方面的警察得知此事时,已经是凌晨1点40分了。
在警察抵达禹范坤所在的村子后,因为光线暗,看不清周围的情况,他们没有轻举妄动,而是蹲守在村口的位置。而在这期间,禹范坤并没有停止杀人,村子里时不时地响起枪声,以及村民的惨叫声。
在禹范坤持枪杀人8个小时候,他被警方围困在第五个村子的一间农舍里。最后,在逃脱无望的时候,禹范坤引爆了两枚手榴弹,和屋内的人质同归于尽。在8个小时中,禹范坤杀了61人,重伤6人,还有36人轻伤。
这件事情爆发后,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广泛关注。最后,迫于舆论压力,内政部长许廷和被迫辞职,相关警务负责人被开除。而且,禹范坤所在的警察局总长也被指控组织犯罪。
1982年5月1日,检察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向每一位死者的家属补偿了1900万韩元;而总统全斗焕还下令严整警风警纪。
互联网中的商战可以残酷到什么程度?
互联网的竞争残酷到一句话:我不靠产品卖钱,产品赠送,我把投资和产品当成我引流的手段,并且我还给予你提供完美的服务!这是传统生产型企业无法想象的,所以很多实业的企业家惊呼:这种商业行为其实是在杀鸡取卵,最终还是要由市场和整个经济来买单吗?
比如很多互联网的公司,为了抢夺流量会员和粉丝资源,资本市场炒概念,炒资本市场的概念,大量的融资a轮b轮,然后烧钱去买流量,烧会员量和粉丝量,比如你只要关注就返你五块钱,你推荐分享,还能返你三块钱,免费看内容,免费获得产品限期的体验,体验产品还能够分享赚钱,这种套路的本质其实就是在玩资本,那么结果大大损伤了同类产品的供应商,生产商,影响了实业产业正常的运营,那这种模式和这种全新的互联网竞争思维,对于整个经济能否带来好处呢?
互联网的竞争,拼的不仅仅是低价格,拼的还是认知上的主导,比如明星和大平台合作,明星和品牌大平台供应链直播,这不仅在拼价格,更是在拼认知,拼垄断,拼品牌,拼资本,烧钱,烧到最后,把竞争对手逼到绝路,逼到边缘,自己就占有和垄断了这个份额,这种现象太残酷了,早已让普通的创业者无法承受和想象了!
我是孙洪鹤,社交化商业营销专家,如果认同我的内容可以关注我,更多的作品可以关注我的主页,欢迎交流。
但却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罕见事实?
双胞胎之间的奇异“心灵感应”。
可爱的双胞胎
一、从老师的视角看来。(一)上课表现相同。
1、一个打瞌睡,另一个也在打瞌睡。
2、一个用手支着头在发呆,另一个也正用手支着头在发呆。
(二)考试成绩出奇的相同。
1、2001年的高考中,江苏扬州市的双胞胎姊妹童茳、童葶,取得一模一样成绩:600分。
2、2004年的高考中,上海的双胞胎姊妹陈修文、陈修明,取得一模一样成绩:479分。
二、从家长的视角看来。如果有一个生病了,不出三天,另一个也会生病。
无论如何预防,也不行。
三、从自己的视角看来。1、有一对双胞胎,龙凤胎。
在走路时,在闲坐时,经常会同时唱起相同的一首歌。
不仅如此,往往都会从相同的那一句歌词唱起。
而且,连“唱错”或“改词”也会“不约而同”。
2、有一对双胞胎姊妹,上初中时在一个寝室里住宿。
早上,姐姐向一位室友讲起来她昨晚做的一个恶梦。
妹妹听了,咦?大吃一惊,原来她昨晚与姐姐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恶梦。
3、有一对双胞胎姊妹,有一天分别与朋友去逛街。
到了晚上,回家一看,双方不约而同,分别在不同的商场,买了相同品牌、相同款式、相同颜色的两个包包。
4、一个朋友的一个战友,是个双胞胎。
他的战友在一天晚上,刚刚冲完凉,突然觉得浑身火辣辣的疼,疼的直跳。
大家看看他的身上,也没有什么伤口之类的,都觉得他在恶作剧。
可是到了第二天,一封加急电报发过来,他的战友看后,当场就昏倒了。
大家一看电报,都傻了眼:原来,就在昨晚,他的战友老家失火,战友的双胞胎弟弟被烧死了。
5、有一对双胞胎兄弟。
一天上班,哥哥突然觉得腹部疼痛难忍。
跑到医院去检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便回了家。
第二天,他老家的妈妈打来电话,说他老家的双胞胎弟弟昨天做了一个阑尾炎手术,手术不大,所以事先也没有给他说。
他一问做手术的时间,大吃一惊,竟然正是他腹部剧痛的时候。
6、有一对双胞胎兄弟。
有一天中午,哥哥突然觉得大拇指剧痛,他看了看,也没有什么伤口呀,自己也没有通风呀,可就是很痛。
没有办法,也只有忍着。
等晚上回家,才知道他的双胞胎弟弟,在中午切菜的时候,划伤了自己的大拇指。
哥俩好
7、有一对双胞胎兄弟。
有几天,哥哥的头部持续疼痛。
于是到医院检查,透视结果,一切正常。
但正好,做检查的医生是这位哥哥的朋友,知道他们是双胞胎,很有经验,就建议哥哥让他的双胞胎弟弟也来做个检查。
果不其然,弟弟来一检查,脑部肿瘤。
后来弟弟很感谢哥哥,认为是哥哥先知先觉,救了他。
为什么电脑在杀毒软件的收费时代经常中毒?
为什么电脑在杀毒软件的收费时代经常中毒,而在免费时代基本就没毒了?
★我们都知道,早些年计算机技术发展缓慢,系统漏洞百出,国内外出现了一批以通过电脑漏洞入侵别人电脑的技术人员,这些人侵入企业电脑窃取资料对企业和个人进行敲诈勒索,他们被我们称为黑客。
★再者,不是现在免费了就使电脑没毒了,而是更狡猾了。为了经济利益就为所欲为,钻法律的空子,犯罪成本低,随后自导自演形成了今天灰色、黑色的产业利益链条,病毒和木马做的更隐蔽,更倾向于利益输送,经常以浏览器劫持、流氓软件、各种插件、挖矿病毒等形式出现,手法更隐蔽,取证难度很大。所以,不是病毒少了,病毒更智能化、更有针对性,是隐藏在普通人看不见的战线。
★随着中国网络安全法和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一定程度抑制了之前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互联网早年快速发展阶段催生了很多技术爱好者,比如早年的红客联盟就是诞生于当时那个时期,病毒的出现很大程度是基于兴趣好玩,炫耀技术。
强中还有强中手,各大系统软件操作平台不惜重金挖掘黑客高手来充实自己的系统,经常监测系统出行的漏洞进行修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及健康运行。
例如现如今大家购买的电脑或笔记本中,系统自带的win10自带的安全软件后卫,让我们的电脑系统都处于实时保护开启状态,并使病毒和间谍软件定义处于最新的更新状态。
这样系统会随时监测我们传输的文件、浏览器网站下载的文件的病毒情况。而且,win10自带的边缘浏览器具有很高的安全防护性,能自动监测不可靠网站、文件、自动隔离、清除杀掉。
可以说win10系统自带的安全软件后卫杀毒的功能该有的都有了,十分的齐全、安全性是没问题的,毕竟没有任何一个第三方安全软件比微软更了解和熟悉Windows系统。
★何况病毒只是工具和手段,很多大厂都洗白白了靠数据盈利,因为DT时代,数据就是黄金、石油,数据霸权可以控制未来。
★说起杀毒软件,不少人首先会想到360安全卫士,作为国内杀毒行业的代表,360安全卫士曾经掀起了杀软行业的革命,计算机正式进入国内以后,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和金山毒霸等国产杀毒软件公司也迅速崛起,360安全卫士首先提出对用户永久免费的口号,成为杀毒软件行业的搅局者。
360提出免费以后,国内外其他杀毒软件用户数量纷纷缩水,大批用户涌入360安全卫士,这也逼迫其他杀毒软件不得不免费,一些杀毒软件公司被逼无奈不得不转型,搞得360与同行者们官司缠身。
不过后来被同行者和广大使用者认为360杀毒软件是彻头彻尾的行业“搅局者”,5亿用户的背后,360为什么被称为流氓软件,大家心照不宣,少数刚入门电脑使用者使用它,而更多的高级电脑玩家们都不屑一顾360杀毒软件。因为360浏览器特别鸡肋的弹窗广告,就像牛皮癣,经常在你使用中出现,让人大跌眼界。
知足常乐2021.12.31日于上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