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遇冰淇淋山怎么去,古时候的夏天有多热吗?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刚刚过去的7月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7月之一。 破纪录的高温,从七月“烧”到了八月。8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这是我国高温最高级别预警。
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八年是中国历史上近三百年来被记录下来的最热的夏天,著名的气候学家竺可桢认为中国在1900年以前历史上总共出现过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而乾隆八年正处于竺可桢所提出的四个“温暖期”中的第四个温暖期。
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记载,乾隆八年这场高温天气波及到了半个中国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整个华北地区都是极度高温。看看下面的地方志中如何记载:
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
——《续东华录》
天津:“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
——《续天津县志》
河北高邑:“(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高邑县志》
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浮山县志》
山东高青:“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
——《青城县志》
可以说这些地区都是赤日千里,非常的炎热,而且还有不少普通民众为此而热死,可想而知这温度有多高。
根据这些地方志记载来看,连铅和锡这类的重金属都被高温烤化了,土石皆被烤焦,隔着房屋家具都被烤坏,有些人忍受不了而逃离家乡,结果在半道上被热的脱水而死。可以想象当时的华北地区的情况有多惨。
其实乾隆八年这场酷暑完全算是一场热灾了,可是热灾在历史记载中是十分罕见的事情,不过就这么罕见的事情就被乾隆皇帝遇到了。
乾隆向来自傲自负,但是遇到这种天灾人祸乾隆也只得向老天低头,一向自负的乾隆被这场热灾逼得下了罪己诏,把天降酷暑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并向全国人民道歉。
京师自五月以来。天气亢旱。且风暑炎蒸。甚于往岁。明细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忧惕。莫释于怀。皆因朕躬之阙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
——《乾隆上谕》
不过乾隆没有对外明确这是罪己诏,但从这道上谕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乾隆其实在上谕中所表达的就是罪己之意。
但是乾隆也只限于向全国颁布了这道上谕,然后乾隆又写了一首怜悯百姓的诗:
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
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除了一道上谕和一首诗之外,就是又命钦天监赶紧开坛设法祈雨,除了这些之外乾隆还唯一能做的对老百姓有实质性帮助的就是减免掉受灾地区的赋税,除此之外乾隆面对这等酷暑也是别无他法。
以乾隆为首的清政府官员对这场热灾可以说是束手无策,水灾可以修堤坝,这个热灾清政府除了祈雨和免税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当然,清政府还是可以替一些中暑死难者收敛遗体。
酷暑爆发后,清政府没有对水价进行管控,很多地区赤日千里,水井枯竭,很多黑心商人借此大发国难财,借机屯水,大肆上涨水价,导致了当时水比油还贵。
据史料记载,当时一碗井水已经涨到了10文钱以上,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说,10文钱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10元人民币,而10文钱只能买到一小碗井水,那时候的一碗井水可比现代的矿泉水贵多了。
清政府非但没有调控好水价,反而带头屯水的正是清朝的这些王公贵族,这些人屯水并非是为了炒高价去卖,而是担心自己的饮用水不够,所以才屯水,不过王公贵族借机屯水也让这些黑心商人发现了商机。
那么乾隆八年这一年到底温度有多少?法国的传教士A.Gaubil(中文名宋君荣)记录下了这一年的最高温度。
温度计在公元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当时已经由欧洲传教士传入清朝,宋君荣就是当时法国来华的传教士,他正好带来了欧洲的温度计,于是这一年的夏天他就在北京监测到了最高温度。
根据宋君荣的监测记载这一年的高温从公历5月份就开始显露出苗头,到了7月13日就开始爆发高温天气,而宋君荣监测记载的温度到公历7月25日这一天达到了最高点,用当时温度计换算成现代的摄氏度为44.4摄氏度。
按照宋君荣的记载温度达到44.4摄氏度,那么地表温度大概就会达到65摄氏度左右,可以想象一下这一年夏天可怎么活。
据宋君荣的日记中记载,这一年京城中不少中下层平民和身体肥胖的人都因此而死,他们都是在干活或者行路中突然去世,肥胖的人则可能都是坐在家中而死,在当时街道上或者房屋内很多人都热死了,宋君荣等欧洲传教士则帮着清政府收敛遇难者遗体并为之祷告。
在清朝官方史料中记载,这场酷暑持续了大概十多天,导致了京城内外共计11400遇难而死。这还只是记载了京城这一片区域的遇难人数,加上其他各省份地区的话,估计遇难人数至少在10万人以上,而且这还是官方记载,实际遇难人数可能会更高。由此也能看出乾隆八年这场酷暑真的是一场很大的灾难。
乾隆八年的这场酷暑,远比现代中国的两场高温都高得多,进入1900年以来,中国华北地区共出现过两次高温天气,分别是1942年的夏季最高温度达到42.6摄氏度和1999年的夏季最高温度达到了42.2摄氏度,但是都远不及乾隆八年这场酷暑高温。
乾隆八年这场最高温度达到44.4摄氏度,且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极端高温天气是中国历史上近三百年来最高温的天气,从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至今270多年时间中,乾隆八年的极端高温纪录都没有被打破,至今未被超越。
我们现代人有了空调当然不惧酷暑高温,但是在没有空调的古代,高温是真的可以要人性命的灾难。现代劳动法都有规定,当室外温度超过40℃时,就要停止一切室外工作活动,也就是说40℃就已经是临界点了。
现代有劳动法有政府部门监管,在超过这个温度时我们都必须停止室外工作休息了,但是在乾隆时期可没有这些劳动保障,王公贵族当然没事了,在屋里扇着扇子,吃着冰镇西瓜都没问题,可是底层的劳动人民却不行,要知道当时的人如果半个多月不出去工作一样会被饿死,所以当时那些穷苦百姓为了生活也得冒险出去工作,结果不少人就被热死了。
相比之下以乾隆为首的这些清朝政府官员贵族,他们则几乎没有受到高温影响,当时乾隆的朝廷内部还存在着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的党争,也是在这一年的年初还爆发了仲永檀案,鄂尔泰一党的左副都御史仲永檀泄密给鄂尔泰之子鄂容安,被张廷玉一党所弹劾,仲永檀被下狱,鄂容安被流放,鄂尔泰由于是接受雍正临终顾命的顾命大臣,被乾隆所宽恕。
而在这场高温酷暑爆发时,正是仲永檀被抓下狱时期,作为朝廷重臣的大学士张廷玉正忙着指使党羽继续弹劾仲永檀,想借着仲永檀深挖鄂尔泰一党,并将鄂尔泰也牵连定罪,最终仲永檀莫名其妙死在了监狱中,鄂尔泰也得以没有被乾隆继续追责。
看一看在乾隆八年这场高温爆发时清政府的高层表现,还在忙于党争,高层官员哪有心思救济百姓。
乾隆除了发了一道类似于罪己诏的圣谕之外,就是写了一首诗怜悯一下百姓,可以说清政府在这场酷暑热灾中几乎是没有作为,唯一的作为可能就算是收敛遇难者遗体了。不过也是毕竟乾隆他们这些王公贵族享还能受着冰镇西瓜,而底层民众的疾苦他们是无法想象到的。
酒肉和尚苏曼殊有绝世才华却出了家?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
一、苏曼殊身世非常离奇。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苏杰生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杰生在日本经商时,娶了一位名叫河合仙的日本女子做妾。
苏曼殊的生母若子,则是河合仙的妹妹,因为在姐姐河合仙家帮忙,被苏杰生偶然看到胸口有一颗红痣。古代相书说女子身上有红痣,必生贵子。
后来苏杰生与若子珠胎暗结,生下了叫三郎的儿子。儿子出生三个月,若子就离开了苏家,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苏杰生已经有了一妻二妾,现在又有一个私生子,怕传出去败坏名声,就谎称苏曼殊是河合仙所生。
6岁那年,父亲将河合仙和苏曼殊带回香山老家,与嫡母黄氏、大陈氏共同生活。不久,河合仙因为受不了家族人的冷落,独自回了日本,后改嫁他人。
因为有一半东瀛血统的关系,苏曼殊一直生活在家族人的歧视和凌辱之中,没有正常温暖的疼爱,成年后的苏曼殊说“家庭事虽不足为外人道,每一念及,伤心无极矣。”
二、苏曼殊诗书画译样样精通。苏曼殊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都取得了成就。
苏曼殊的诗和书法的功底深厚,尤其是七绝写得好。他得到过陈独秀、章太炎等的悉心指导,诗句诗意渐至佳境。
比如在他的《本事诗》中,有几首广为流传: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
“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
“鸟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苏曼殊与陈独秀合作翻译过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更名为《惨社会》,以文言文章回小说的形式,在《国民日报》连载,让当时处在悲惨社会中的民国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苏曼殊精通日文、梵文、英文和法文。他首次翻译了拜伦、雪莱、歌德等人的诗,并且还用梵文翻译过印度女诗人陀露哆的《乐苑》。苏曼殊与严复、林纾并称清末民初三大翻译家。
1912年苏曼殊在李叔同主编的《太平洋报》发表了自传体小说《断鸿零雁记》。之后又陆续创作发表了《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另有《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这些作品都对后来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苏曼殊还编撰了《梵文典》八卷,由章太炎、刘师培作序,填补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页空白。苏曼殊还以一己之力编写了《汉英词典》、《英汉词典》和《粤英辞典》。
苏曼殊从未上过任何艺术类学校,也从未师从任何大师仅凭着爱好来绘画。苏曼殊并不轻易为人作画,无聊时“以绘画自遣,绘竟则焚之”,故传世作品很少,画作多寒山孤僧,萧疏淡雅,韵味浓郁,运笔精妙。
然而,大画家黄宾虹却这样评价苏曼殊的画作:“曼殊一生,只留下了几十幅画,可惜他早死了,但就凭那几十幅画,其份量也就够抵得过我一辈子的多少幅画!”
三、苏曼殊有暴饮暴食的生活习惯,并严重嗜食糖,最终死于肠胃病。
青少年时期的贫困与困窘,在苏曼殊的灵魂深处刻下烙印,让他患上了嗜酒暴食的毛病,就连喝凉水也能一次性喝6斤。
苏曼殊最喜欢吃牛肉、糖。有人听说苏曼殊是大胃王,有一次特地找上门来,下赌注要苏曼殊吃下六十个肉包子。苏曼殊当即同意要赌,六十个包子下肚后,苏曼殊直接昏死过去,被抬往医院抢救。救是救了回来,但医生特地叮嘱,以后切不可再如此吃东西,不然身体早晚得出事。
但苏曼殊不听医嘱,依然继续暴饮暴食的生活习惯。也有人这样分析苏曼殊,说他终生对自己离奇的身世无法释怀,内心非常痛苦,因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觉得这样活着还不如早死,这种分析或许有一定的道理。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在上海广慈医院病逝,年仅35岁。死于肠胃病。遗物只有数枚糖果,一只破旧的箱子,几盒胭脂和香囊。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1924年6月9日,在苏曼殊离世6年后,由孙中山出资千金,由陈去病、柳亚子出面,将苏曼殊的遗骨,葬于杭州西湖孤山,离他的坟墓不远处,就是鉴湖女侠秋瑾墓和一代名妓苏小小墓。
著名诗人刘半农(字大白)在拜访了苏曼殊墓后写诗道:“残阳影里吊诗魂,塔表摩挲有阙文,谁遣名僧伴名妓,西泠桥畔两苏坟”。
你会发现哪些秘密?
1.网络女主播的联系方式很容易要到,但联系背后的那个人,不是女主播,是抠脚大汉。
2.钻石的实际价值非常低。别购买,别收藏。它的价格属于商业炒作。世界上有很钻矿,多到钻石不值钱!
3.塑料袋选白色的,别选黑色的。白色的是新料,黑色的是回收料。
4.医疗美容行业,假货很多,比如:注射的药剂。
5.眼镜行业是暴利行业。成本几块钱,敢卖几百块。
6.采购会在暗地里拿回扣,这是公开的秘密。很多采购都是老板的亲戚,就是这个道理。
7.不要在电影院秀恩爱,电影院的监控可以看清每个观众的行为。
8.数据线别绕圈圈,容易搞断铜线。数据线得了内伤就用不了了。
9.幼儿园老师知道很多家庭的秘密,这些都是孩子告诉她的。
10.烧烤搞得越辣,顾客点的饮料就越多。
11.医生问病人有没有恋爱,其实就是想知道病人有没有性生活。
12.猪肉加上牛肉添加剂,可以冒充牛肉,而且很难发现。
13.电影院的爆米花非常挣钱,装爆米花的桶都比爆米花还值钱。
14.钢琴质量好不好别问弹钢琴的,问修钢琴的。
15.对小区保安礼貌一点,小区的车位你随便停。
16.油炸食品的油没炸黑前,店家不会换。
17.朋友圈代购的国外产品,基本是假货。
18.娱乐节目的观众是请来的托,工资日结,管饭一顿。
19.年末买车非常贵,年中买车最优惠。
20.老师比学生还期待放假。老师这份工作,看似轻松,其实特别累。
21.男装店里多美女,因为男人爱美女、好面子,他们在美女面前会显得很大方。
22.在大学里面开店能挣大钱,在大学旁边开宾馆,也能挣大钱。
23.超市里的水果拼盘,都是削坏水果削出来的。
24.收废品、摆摊卖早餐,都能挣大钱,年入30万不是梦。
25.有些志愿者能得到报酬。有些志愿者,想做还得交费。
26.买菜刀就买老板手里握着的那把刀,质量杠杠滴,
27.在饭店吃饭别得罪小二。得罪了赶紧撤。别再来了。
28.街边摊子前的奇怪小动物都是用来吸引顾客的。
29.顾客要老板介绍最好的货,老板会给顾客介绍最挣钱的货。
30.包子的肉基本都是劣质肉,最多是新鲜肉、劣质肉混合。
31.如果你看到两家店,一家生意极好,一家生意特别差。那这两家可能是同一个老板开的。
32.成年人用品店越偏,生意越兴隆。
33.买床最好买样品,质量特别高,质量不好成不了样品。
34.工资招人,写工资3000—5000一个月,其实就是3000一个月。
35.想涨工资,单努力不行,还要找老板谈,老板可不会主动给员工涨工资。
36.去国外读书,钱到位即可,成绩没那么重要。
37.卖茶叶蛋,与其说:“要不要来一个”,不如说:“来一个还是两个。”
38.奶茶店的队伍可能是托。售楼处的看楼人,也可能也是托。
39.在球场上穿名牌球鞋、球衣的人,打球一般都很菜。
40.屠夫卖的猪大肠可以灌水,水灌进去以后,再怎么挤也只能挤掉一半。
41.鱼首肉尾。买鱼要买早,新鲜。买肉可以晚一点,肉反而更整齐,更有瘦肉。
42.算命先生从不给亲人、亲戚算命。
43.修电脑、手机时别走开,小心被换掉好的零件。
44.尽量不买二手房,手续非常繁杂。
45.娱乐圈有潜规则?这是真的,比大家想象的还疯狂。
46.有些麻将馆有托,三个人嬴一个人。
47.衣服错开季节买更便宜。
48.澡堂不仅仅会提供搓澡服务。
49.做红娘、月老很挣钱,也容易挨骂。
50.不要对领导知无不言,会吃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光遇喷泉的隐藏任务?
晨岛:爱心湖,彩虹桥,龙穴云野:左边图顶部的大平原,定时出现的蘑菇圈(每个小时的第50分钟),云野神庙顶部
雨林:地底湖,蓝色云,紫色云与梅花桩,遥鲲蛋
霞谷:千鸟城,黄金之桥
暮土:冰激凌山
禁阁:日月岛与蜡像馆
风暴眼:樱花海(这个貌似还有地图也有的)
蘑菇圈是每小时的最后十分钟会出现。
雨林下午5点到5点半在亭子上能看到彩虹(不进去隐藏图,左边的亭子)(时间我记不太清,不过国服魔法工坊要有彩虹魔法了到时候可以放着玩)。
什么人是狠人?
1、30岁还是“处”男。
2、三天不碰手机。
3、一年不过夫妻生活,关键还能管住下半身。
4、工资5000,能存5500。
5、三十年的烟龄,说戒就戒掉了。
6、大学毕业不分手,最终领证。
7、身处长江流域,冬天不穿秋裤。
8、不管怎么吃,170的身高,女人体重不超过90,男人体重不超过130。
9、别人手机不离手,他却书不离手。
10、“全马”跑完,跟玩一样。
11、男人不碰游戏,女人不去逛街。
12、没有一张信用卡,从不超前消费。
13、喝酒不吃菜,白酒一斤下肚,花生米还剩一盘。
14、内裤外穿,把自己当超人。
15、光膀子打领带,穿西服配解放牌胶鞋。
16、除了挣钱,对女人没有任何兴趣,娶老婆也只是为了传宗接代继承家业。
17、大庭广众下裸奔,只为了一个承诺。
18、2022年夏天,不开空调。
19、看文章只看评论,不看内容。
20、男人在电子厂打螺丝,没有遇到美女,还能不跳槽。
21、长得矬,还能娶到美娇妻,关键头顶还没有大草原。22、为了订单,一杯白酒直接一口闷,吐了继续喝。23、送上房的女人,能坐怀不乱。24、跟有夺妻之恨的人,能坐下来谈生意。25、直播敢素颜出镜,不开美颜滤镜特效。
26、身处安逸区,丰衣足食,但还是要跳出来折腾。
27、家里是拆迁户,还骑小电驴去上班,哪怕领导骂也不顶撞。
28、从不喝饮料,只喝白开水。
29、身价千万,对任何人都是客客气气的,完全没一点架子。
30、上班十年,从不迟到,在脑袋没有迟到这个选项。
31、平时不发火,但火起来,谁都怕。
32、从不吃烧烤,哪怕这是人生的乐趣。
33、一年考一个证,总有一天用得上。
34、家里的跑步机是跑垮的,不是放坏的。
35、为了一份工作,花几十万去整容。
36、不差钱,但还是会跟菜贩子抹掉零头。
37、从不定闹钟,但每天起床时间都是6点前。
38、哪怕中秋节也不吃月饼。
39、三胎是女儿,一定要接着生,不生儿子不罢休。
40、生病了,从不打针,不到万不得已不吃药,完全靠身体扛。
41、喜怒不形于色,哪怕老婆坐上别人的车。
42、从没有进过洗脚城,哪怕免费的也不去。
43、再晚也要回家睡,不管男友说什么,对天发誓也不管用。
44、上厕所都不玩手机。
45、朋友圈,从不给任何人点赞,也不发任何信息。
46、手机只要能用,坚决不换,手机号10年没换过。
47、从不找任何人借钱,再苦再难也不求人。48、完全不靠父母,30岁买套房。49、白天上班,晚上跑外卖,一天工作20小时。50、开豪车、住别墅,一心只赚钱,不碰老婆以外的任何女人,哪怕老婆很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