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本论坛,大一新生在买笔记本电脑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关于大学生买笔记本这个问题,可能已经有无数大神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了,其中有很多大神的观点都是非常独到的。在此,小编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给各位大学生们一点帮助。
不管是任何人选择笔记本,都必须了解自己的需求。哪怕是不差钱的土豪,也应该了解自己需求的是性能还是轻薄。否则买了几万块的轻薄本发现打游戏还没别人几千块的游戏本畅快,那多尴尬啊。
所以,大一学生挑选笔记本尤其要谨慎,毕竟这是要陪你度过四年时光的好伙伴。喜欢游戏的以追求性能和散热为主;喜欢颜值的追求轻薄为主;图形设计类的最好选择移动工作站,预算不足的话,可以选择好点的显卡配个多核性能好点的U;喜欢外出游玩的,就选轻薄加续航好的;不玩游戏也没啥性能需求的,买个上网本就好……
笔记本发展到现在,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发展方向:性能和轻薄。像我们常说的轻薄本、超极本、商务本、全能本等都属于走轻薄路线的;性能路线的一般就是游戏本和移动工作站。当然,这里还有一些入门的低端机可能既不轻薄,也没啥性能。
大学生挑选笔记本应该注意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从品牌、性能、外观、价位等多方面去讨论这个问题。
一、品牌
说实话,笔记本的性能和质量跟品牌的关系其实不大,因为大家都是拿配件组装的,私模的可能还自己设置一下主板形状及电路之类的,直接用公模的其实跟贴牌的并没什么区别。所以,品牌直接的差距在于模具和做工。
所以,除非有品牌信仰,否则在同一配置下,哪个品牌性能都不会相差太远,品牌对质量影响真不大。
二、性能
购买笔记本,性能是最多人关注的,而影响笔记本性能的因素也非常多,例如CPU、内存、显卡、硬盘、屏幕、散热等。
目前笔记本CPU大多都是Intel的,只有极少数搭载AMD的,所以主要讲的也是Intel的。目前Intel已经发展到第八代带产品了,产品型号一般为i3/i5/i7/i9 8***U/H/HK。例如i3 8130U、i5 8300H、i7 8750H以及i9 8950HK。其中i3/5/7/9为系列,一般情况下,数字越大性能越大;第一个数字8表示第八代产品;后面三个数字为SKU,数字越大,性能越好,但差距不明显;二后缀字母U表示低压产品,性能有所缩水;H表示BGA封装不可拆卸,在第八代产品中,还有表示标压的意思,性能较强;HK中,K表示可超频,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就是两个字母所代表的意思:BGA封装,标压,可超频。
内存目前主流是8G,高端16G,发烧级32G,起步起码是4G,低于此数值,直接pass。除非主板不支持,否则尽量选DDR4标准内存。频率为 2133 2400 2666 3200等,数字越大越好。
笔记本显卡主要有两个品牌NVIDIA和AMD的,其中NVIDIA占据了绝对优势,NVIDIA的显卡分为前缀字母+数字+后缀这样的格式,例如GTX1080,GTX1070ti,GTX1060MAX-Q,GT940M等。其中GTX表示高性能,GT表示普通性能;10**以及9**中的数字表示第几代产品,10表示10代,9表示9代;倒数第二位数字表示性能基本,越大,性能越强,一般1~3为入门,4为低端,5为中端,6~7为高端,8为发烧级;后缀为ti表示加强版,MAX-Q和M为移动版。
硬盘可以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的优势在于容量大、寿命长、价格低;固态硬盘的优点是速度快、静音。如果不是有特别多的资料存储需求,尽量选固态硬盘,读写速度比机械硬盘要快很多,主要可以体现为开机速度极快,软件打开速度几乎秒开。
屏幕尽量选IPS屏,分辨率选1920*1080以上的,有高端需求可以上2K甚至4K屏,1366*768的PASS掉。色域看价位5000以内可以接受45%NTSC标准的,超过此价位的必须要72%NTSC标准的。喜欢玩游戏的屏幕刷新率起码120Hz以上,最好选144Hz以上的。
散热是笔记本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散热不好,再好的配置也是白搭。散热好不好可以到拆机论坛看改机的散热结构,专家的店铺,网友的评论等。
三、外观
笔记本外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将跟你度过漫长的几年时间,如果长得丑或者不符合你的审美观,肯定会影响体验的。所以,大学生挑选笔记本一定要注意,长得丑的不能要。
一般来说,轻薄的肯定比厚重的好看,金属外壳的肯定比塑料外壳的好看。
四、价位
对于大学生来说价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家庭环境,每个人购买笔记本的预算是不一样的。
预算3000以内
这个价位基本没啥性能可言了,基本上只能满足日常使用所需,例如看视频、听音乐、上网浏览、轻度游戏(网页游戏、小游戏、QQ游戏、上限是LOL)、轻度办公(office系列,上限是PPT)。喜欢性能好点的,可以选择皓勤Vastking、酷比魔方、麦本本等小众品牌的;喜欢大厂商的可以选联想联想IdeaPad330、惠普(HP)246 G6、宏碁Acer TMB118-R-C6JV等。
预算3000~5000
这个价位要玩游戏只能上船(神舟)了
喜欢轻薄的选华为荣耀magicbook、华硕a豆、联想小新潮7000等
预算5000~7000
喜欢性能的可以选择联想拯救者7000、宏碁暗影骑士等
喜欢轻薄可以选择联想小新air、华为MateBook、戴尔灵越
预算7000~10000
喜欢性能的可以选择华硕飞行堡垒、惠普暗影精灵4等
喜欢轻薄的可以选择戴尔的XPS、华硕灵耀、惠普星系列
预算10000+
喜欢极致性能的可以选择外星人、微星、机械革命等
喜欢轻薄的可以选择苹果MacBook、微软Surface、联想ThinkPad X1等
喜欢性能又喜欢轻薄的可以选择雷蛇灵刃、玩家国度冰刃等
通过对品牌、性能、外观、价位四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广大学子挑选到自己合适的笔记本。
董明珠没有杨元庆懂科学?
说白了董就是个投机分子,类似于奸商,什么赚钱她就想玩什么,对于市场需求技术难度,从不做深入调研分析,头脑一热就狂干,比如手机市场本以达到了供大于求,这时在来做手机,若没有超越同类级别产品的新功能技术,在性价比优于同类产品,就很难有市场。电动汽车她只看到了有前景,没看到短期内有多大的市场,所造的车技术是不是当今最先进一流的技术,是否能打开市场,想她自己心中也没多大数,所造车市场前景如何,她心中只有一个自想情愿的数据,今年我要造多少台车,要卖多少车,要收获多少利润,明年后多要造多少车卖多少车,赚好多钱,其实一切皆在不现实的梦中。在说造芯片,高端芯片家用电器根本用不上,研发开发新的更难,这种技术格力没有,更没有这种技术的各类专业高端的研究开发人才,根本就不现实。若她研究开发低端的家用电器芯片,研发开发生产出来成本比买都贵,因这跟需求量大小决定,若只是格力一家用,因量产少成本要高于市场,若想推向市场,一个小公司研发的新产品,没在市场上流通用过,其它厂商难愿买账,因新器件要经过很多很长吋间实验,才能开发出来新系统,对今天高速发展换代升级的家用电器来说,开发吋间太长,芯片和控制系统是否稳定,都还有不确定因素,所以就难与其它品牌企业竟争,难占领市场。
笔记本电脑是买游戏本还是商务本好?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小武电子爱好者每天更新数码电子类视品,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简单来说游戏本有游戏本的好处,商务本有商务本的好处,商务本比较稳定,游戏本性能比较好。
1、功能方面:商务笔记本注重的是功能多,提升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安全稳定性是商务笔记本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行业用户最为看重的指标。游戏笔记本都必须配置高性能的CPU,游戏本的综合处理能力稍差一点。
2、外观方面:游戏本往往具备夸张的外观设计及出众的性能体验,笔记本厂商也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推出了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笔记本系列,使外观更加靓丽,尽显身份和品味。而商务本往往是具备轻薄纤细的身材及出众的续航能力,性能主要面对办公所需,难以应对大型游戏的考验。
3、能耗方面:游戏本强调影音游戏性能表现,显卡和散热会更符合用户游戏应用需求,所以能耗相比较与商务本更高。
HTC手机还能有救吗?
【业界有句话:“生女当如王雪红”】
她的父亲是台湾首富台塑集团王永庆,但王雪红却不是普通的富二代。
王雪红初涉商海,就被骗去70万美元,被逼闯荡欧美市场,认识了在硅谷做芯片集成电路研发的陈文琦,瞄准高集成性价比的方向成立威盛创业。
1990年代,王雪红带领自己的第一家半导体公司威盛,进入大陆市场。
那时候联想还在卖倪光南研发的汉卡。而靠着政府的支持引荐,柳传志的联想搭上了王雪红的威盛,两者一拍即合,要打造低价高性价比计算机。
1994年3月,杨元庆带着整个技术部与威盛开始对接研发。靠着威盛的芯片组支持,两家用40天的时间研发出了4款“Economic”E系列计算机,售价压到了16000元,比当时的产品低了一半!在这次合作研发中,联想刘军立下了大功(刘军现任妻子是名模姜培琳)
直到1999年威盛被Intel发动专利战之前,威盛还与联想合作,由刘军主导研发的台式电脑“天禧”,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为三年后联想启动收购IBM PC业务打下了基础。
威盛的芯片组是联想能够以低价快速占领市场的核心原因,也是倪光南力主打造自有芯片遭遇反对的原因。同时,王雪红的威盛芯片组拿下了全球70%的市场占有率!
Intel创始人安迪·葛洛夫亲自约见王雪红,要求其退出芯片组市场。
1997年,Intel力推Rambus公司研发的RDRAM高速内存技术。威盛认为可行性较差,便第一个着手支持SDRAM技术,Intel警告其他联盟厂商不许推出兼容设备产品。
1998年,Intel研发的i820主板,在RDRAM内存上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而搭载SDRAM技术的威盛Apollo Pro133芯片大获成功。
1999年,Intel选择重新支持SDRAM内存技术,宣告了RDRAM全面失败。随后威盛被Intel以知识产权的名义打压,市场份额大幅下滑。Intel选择用RDRAM的内存专利技术版权起诉威盛,还要求其他公司不得使用威盛的产品技术,发起了长达三年的专利诉讼。
2003年,威盛与Intel和解,互相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
威盛开拓UMPC上网本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由于猪队友微软没能适配出专门的精简系统,未能尽心优化,导致上网本产品体验过差。随后给了苹果Mac产品抢占市场的机会。此时,Intel与微软组成Wintel联盟正在力推高性能PC产品,UMPC上网本被微软坑到了边缘市场。
不过这时的王雪红,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智能手机市场。
1997年,王雪红成立了宏达电子即现在的HTC,专门研发智能手机。隔年HTC便研发出了优秀的PDA产品。2000年HTC的iPAQ平板设备火遍欧美。
2002年,HTC与微软合作,研发出了世界上首款智能手机。到2008年,HTC的多普达品牌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了高端智能手机的代名词。
比尔盖茨评价为什么愿意与HTC保持持续合作时说过:因为HTC的创新总是在我们前面,我们是追着HTC的。
由于微软对Windows Mobile软件开发生态的不重视,导致其软件生态一直萎靡不振。加上HTC CEO周永明与Android创始人安迪·鲁宾密切的私人关系,于是在Google收购Android之后,HTC便第一个站出来合作支持。
2008年,HTC为Google定制了第一款Android系统手机:HTC Dream G1手机。打响了Android的第一炮!
HTC负责完善硬件驱动、Linux系统底层与UI体验设计,Google负责开发应用软件生态、开发者工具。两家的良好合作促进了整个Android生态的发展。
但眼看着Android这么大一块蛋糕,Google其他部门却不能调用任何资源,内斗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2013年,Android创始人安迪·鲁宾被调任冷门的机器人项目,出局。,
2013年,Google像当初的微软一样,没有为HTC One的双摄像头技术进行合作适配,HTC与Google之间的合作全面破裂。
王雪红辗转于亚马逊、微软WP、大陆政府,希望能得到系统生态上的合作支持。最后亚马逊学着做了一款FirePhone,推出了WP版的HTC One W10,王雪红又陪着大陆政府玩了一把联彤COS国产自主操作系统后,均以失败告终。
更憋屈的是在微软、Nokia、黑莓接连对HTC进行知识产权控告之下,Google没有施以任何援手!
HTC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是这一领域最早的玩家。却败在了智能手机的专利案之下,似乎有点说不通。这与台湾地区弱势的国际地位,国际上复杂的知识产权法律政策有关。
王雪红2015年重新担任HTC CEO,立志要做自己的软件生态,HTC的重心全面转向VR领域,并且将市场重心从原来的欧美国家转到了大中华区,特别是大陆。无论是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还是博鳌亚洲论坛,到处都有王雪红的身影,与之相应的是大谈特谈HTC Vive将要打造的软硬件开发平台。
前HTC CEO周永明加入大名鼎鼎的数字王国任执行副总裁。这个数字王国就是当年卡梅隆导演为了拍摄《阿凡达》而成立的顶级影视特效公司,周永明的加入就是为了给HTC Vive招徕开发者、内容资源,组建完整生态。王雪红还拉来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合作,在郭台铭儿子郭守正的三创创意园区里,入驻了整套HTC Vive VR馆,郭守正也为此频频亲自站台。
国内也开放了主机游戏市场,其中王雪红的功劳不小。
HTC要重新来过,愈挫愈勇的铁娘子王雪红还会带来什么样的奇迹?
男生有多喜欢买数码产品?
我就算是一个喜欢买数码产品的人,不仅喜欢买,买回来还十分爱惜,也不倒卖的人
今年我买了一部xs,和小米10,
我现在又打算买苹果12Pro了,虽然我是学生党,没啥钱,但我还是想买,我也喜欢收藏老手机,一些经典的手机,有时候也倒卖二手,买一部二手,用一段时间,再出并不会亏多少,但玩电子数码终究还是败家,每年开支也不少,在学校天天吃灰
耳机,我买了AirPods二代,小米圈铁Pro,Sonyh900n
电脑是大学大学宿舍少有的台式,宏碁144hz电竞屏,i5-9400、RTX2060
至于为啥这么喜欢买,其实我以前读小学就埋下了喜欢电子产品的种子,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体来说我买的电子产品只有一半是实用的,其他都不怎么实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