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爹的游戏,滴滴平台租车跑滴滴合算吗?
这个要看你所在的城市,二线以上城市因为人口密集,单量还算有保证。
首先看你从哪里租车,像滴滴自己是没有自营车的,只有从租赁公司,或者其他个人滴滴车主手里租车子。这样租的车子大可不必担心,因为这些车子的证件,手续都是齐全的,完全符合新政要求的。我所在的城市是南京,滴滴已经发最后通牒了。这是七月一日滴滴向私家车主发的通知,虽然在一年前政府就勒令滴滴和其他网约车公司禁止接入私家车,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真正实施整整等了一年。期间,运政部门联合交警曾多次查处非法网约车,并对其做出处罚,基本都是人民币一万元。但滴滴会把这个钱报销掉,这样的话,私家车主就有恃无恐了,不管你谁查,我该怎么跑还是怎么跑。所以导致真正的合法网约车的市场份额被私家车刮分掉很多。
其次,网约车并不只有滴滴一家,只是滴滴的业务涵盖较广,市场份额较大,所以很多人都习惯性的把网约车成为滴滴。滴滴有顺风车,快车,优享,专车(舒适型,商务型,行政级,豪华型。豪华型只有北京,上海,深圳有)。其次,滴滴专车在六月二十九日升级为礼橙专车,有意与其他业务区分开来,提高其整体形象。其他的网约车公司还有美团(目前只有快车业务),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易到出行。美团和滴滴早期发现基本相同。神州和首汽以专车业务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有自营车,开自营车就和上班一样,打卡上班,到点下班,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乘客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你是不能下班的。
抛开其他的不说,只说滴滴的快车和专车业务。目前南京车辆的租金在三千到五千不等,主要还是车型的区别,三千的只能跑快车,五千的可以跑专车。南京已经限制新增网约车牌照三个月了,加之前面的通知,所以南京网约车的租金还有可能进一步上涨。
再来计算一下跑滴滴到底能赚多少钱。以我跑滴滴两年还有其他朋友分享的经验来看。快车是比专车赚钱的,相对而言,快车比专车更累。快车有两个优势,价格低,用户量大。所以快车跑起来天气稍微差一点是停不下来的。有的时候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这是昨天一朋友的,去掉一百多油钱,吃喝,租子,剩个四百块是没有问题的。一周七天正常跑的话,加奖励能跑到四千左右,一个月一万多,刨去租子,油钱能剩个大几千块钱吧。挣的并不是很多,只能说自由一点,比打工强罢了。
专车我就不多说了,同样的在线时长,很难比快车赚的多,而且车子要求B级以上车型,租子肯定也更贵。如果七月二十号之后,真的禁止私家车出来跑,那么租个正规网约车开开还是可以的。
你是什么时候入坑穿越火线的?
小编记得当年玩穿越火线的时候是在2011年的夏季,那时候玩了好几个号,可惜没有一个达到V(等级)那时候升级也实属不易,再后来13年这样子吧,玩江苏二区的号充100块钱买了半年大炮,升到三个V(等级)玩了大概三四月吧,之后小编就初中毕业了,也就正式脱离这款游戏,在然后于2015年正式开始游戏,一直玩到现在,也是对这个游戏有了感情,现在的穿越火线平民玩家福利也有很多,很多回忆装备都在免费送给我们广大的玩家,希望穿越火线能越做越好。
哪一年的愚人节最为成功?
点关注贼啦酷,感谢您的阅读,记得给老搬长点个关注哦!
记得是从2013年开始,DNF有了愚人节的活动,当年策划除了把所有的角色都改动成了怪物之外,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还是有创意的。
2014年,“超强力史诗项链”你还有没有?相比较去年,2014年的愚人节很有意思,策划送给了所有玩家一份“惊喜大礼”
没错,正如道具上说描述的,绝对没有骗你!!
只是这属性感觉有点不对啊,这真是+15的吗?
2015年,一觉的插画丑到没朋友。当年的愚人节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给每个职业的一觉都更新了新的的插画。只是那个画风,艾玛,自己感受吧!
2016,粉红大叔来袭而最让玩家印象最深刻的,还属一个叫消灭粉红大叔的特别任务,完成这个任务之后,玩家的一绝插画都会变成粉红大叔,那种恶意,满满的伤害啊。
不仅如此,每个职业都有个特定的技能在刷图时会变大,这个巨大化技能消耗还是挺受欢迎的,虽然在伤害上没有变化,不过全屏的效果还是有的。
2017年,对赛利亚的信任彻底碎了一地。老搬长认为最成功的当属2017的愚人节活动了,策划出了一个只要刷图就给一个称号任务,当时真的是骗到了不少玩家。
乍一看,哇哦!这称号是真的吗?带上这样的称号是不是会强到没朋友啊?很多手快的玩家还没等看明白怎么回事,就激动的冲昏了头脑,当即打上了宝珠。然而让人绝望的是,就像道具上所说的一样眼见未必为实,超高的四维只在站街有效果,进图之后加的那点属性,简直让人想哭。
感谢您的阅读,记得给老搬长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感谢!你觉得王者荣耀里面的宝箱?
幸运英雄宝箱丨单价1200金币
打开有机会获得英雄小乔、狄仁杰、曹操、88~188符文碎片、1000金币、英雄体验卡3天等任意一种。
说一下三个英雄的价格 小乔5888 狄仁杰8888 曹操13888。
算起来15次是1次体验卡,4次英雄(小乔+敌人杰+10个英雄碎片),3次钱(3000钱),7次符文(696个)
这里有玩家要问了,怎么会开出英雄碎片呢?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一个狄仁杰等于5碎片,所以最后会有十个英雄碎片。你有的英雄就直接兑换成5个英雄碎片了。
愤愤不平,决定再卖两个宝箱碰碰运气!
大家先别急着祝福!看清楚,开出的是曹操体验券!体验券啊!关于这次幸运英雄宝箱的测试大家有目共睹了,相信不用小编多解释了吧。爆率小编只能说一声,呵呵了
市场营销专业怎么样?
你做十年营销,并不代表你懂营销原创
能写出痛点的文案人,能叫做一个营销高手吗?
能策划一场疯狂活动的人,能叫做一个营销高手吗?
能找到一个品牌定位的人,能叫一个营销高手吗?
能设计一个绝佳商业模式的人,能叫做一个营销高手吗?
那么什么才叫一个营销高手?那么不同段数的营销的区别在哪里?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接触文案的时候,你看到别人渲染怎么通过文字的力量,影响别人,让消费者更容易受到影响,更容易说服客户行动。
如:“随时随地能听歌”
变成
“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
如:“为专属的你,定制独一无二的衬衫”
变成
“人的体型有成千上万,而衬衫只有10种——xx定制”
此时,这些学习文案的人会觉得,“太对了,文字力量把对方的痛点说出来了,这样才能转化客户”。他们会高估自己技能在成交上的作用,认为文案好坏能直接或者大概率预测出这个营销是否会成功。
研发部说,如果不是我产品研发的产品好,怎么会那么受欢迎?
文案部说,如果不是我们的文案写的好,消费者怎么会有欲望购买我们产品?
市场部说,如果不是我的终端渠道铺的漂亮,怎么打败竞争对手?
为什么每一个人都会高估自己在营销上的作用?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也被称为易得性偏差或易得性偏见,是启发式偏差的一种。指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如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过于看重自己知道的或容易得到的信息,而忽视对其他信息的关注
慢慢地,他们会盲目追求这些文案的技巧性,说服性,陷入一个局里面。我相信如果他一直研究下去,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的文案人,但是如果某天他出来创业,他可能会拜得一塌涂地。
同样,当我们看到疯狂卷席朋友圈的刷屏活动,如“四小时逃离北上广”、“柏拉图性格”或者看到西少爷肉夹馍疯狂的排队或者看到某某公号半年涨粉500百万。
我们看到这些身边的例子,我们也会陷入概论可得性偏差,认为能否设计出一个非常给力的活动才是营销成功的关键。
甚至有时候我们看到互联网新玩法的设计,比如按前端+后端、免费模式...我们此时又会发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只要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信息,然后就就会让你产生一个错觉。如果你关注的是文案,自媒体文案就会一直站在文案的角度去阐述他的成功;如果你关注的是模式,自媒体文案就会说这是趋势,这是互联网新的打法,
一直站在模式的角度去阐释他的重要性;如果你关注的是运营,那么这些号一直会站在活动的设计去分析对方的成功。
所以,在你可得性的资讯里,你会陷入一个认知偏差,会产生一个错解,这个错觉会阻碍你的成长,怎么样才能够跳出?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叫“布局思维”,如果是下象棋的话,走一步算一步和走一步把未来10步都想好了的人,谁会更容易击败对手,我想你的答案会很明确。
无论我们是文案、活动策划、定位...其实这些都和走一步算一步的下象棋很类似。韩信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有”七擒孟获”其实这里面都是布局。
营销的三大境界,
第一,局
第二,布局
第三,局中局
第一,局——新手阶段
会设计一场营销活动,从宣传、客源、信任、促使行动整个流程都跑一遍,这个叫做局。在一般人眼里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在营销的世界里还是处于新手阶段。
如:将军打出一场非常漂亮的丈;或者类似怎么让一个地区的人普及支付宝
第二,布局——中级阶段
这样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更类似于从0到1的品牌活动,每一次的活动看似实现一个单独的目的,但是实质上这些目的都是相互关联的。
如:美国电影,每次都会为了下一个续集做个引爆点,然后串起来;或者类似于怎么通过一次次接连的活动,让所有人都用支付宝
第三,局中局——高手阶段
这一个境界不只是需要强大的布局能力,还需要走一步看百步的能力,而且还要做到隐秘,用户不知不觉陷入你的圈子里。
如:马云的阿里巴巴商业帝国,生态。
而,单独研究某一个技能,会陷入可得性偏差,高估自己的作用,也会限制自己的视野,往往不知道成功的真正原因,这种视野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营销的三大境界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思维:“可持续性”,商业上的可持续性是《精益创业》这本书的核心。我们经常看到昙花一现的模式,在那个过程当中我们会捧,说他是因为满足了xx条件,抓住了用户的XX痛点,然后成功了。但是火不久,也就消声灭迹。
如:脸萌软件、炒作火起来的网红..太多太对这些突然火起来的人或物,在他们还没想好怎么持续性获得关注,怎么持续性盈利的时候就失败了。
接着这些机构又开始分析这些人对的失败,因为XX原因,所以才失败的,他们就不会脸红,成也是你,输也是你。
如果我们把话题放在时间轴,放在更高维度去看问题,我们可能会看得更透彻。营销有三大境界,你想处于哪个境界?你就要为哪个境界做出努力,
不要单独看某一项技能在一个事件中的重要程度,要知道这个是一个多米诺的过程,请谨慎,不要陷入可得性偏见当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