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店赚钱是真的吗,你们身边有什么开饭店赚到大钱的例子吗?
题主这样问其实更多是想找点心理安慰,以加强自己开饭店的决心。
同时也暴露出了题主开饭店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型,更多是头脑一热想开饭店。
每一个行业都有赚钱的和亏本的,别人的成功可以借鉴但不能复制,因为不同的人自身能力,掌握的资源,机遇都不同。
开饭店维持生活比较容易,但想赚大钱建议考虑好开店资金来源,店铺选址,菜品特色等要素后再做决定。
开彩票店真的很挣钱吗?
在我住的周围500米内,就有3家彩票店,今年3月份,由于新冠疫情,就已关闭了一家,彩票店是否赚钱,有很多因素影响,首先是地段要好,地段好人流就大,相对来说买彩票的人才会多,我一个朋友就是开彩票店的,他在一个老旧小区附近开了8年,房子有两套,开始我也不明白,在一个穷小区附近,彩票的销售不会很多,事实却相反,越是穷的地方,买彩票的人越多,这些人都想通过买彩票来致富,还有就是这些地方退休的人居多,有闲钱,每月用于买彩票的就有几百元。
我朋友的彩票店不大,估计就30平米左右,有一个阁楼,两口子就住在阁楼上,几乎一年360天都没有关门,除了彩票中心通知放假。房租一年5万,8年要赚100多万(两套房子),每年需要至少纯赚20万以上才行。彩票店的收入主要是销售收入提成和兑奖的提成,销售提成是8%,兑奖提成有2%,如果按照每年有20万的纯收入,每天的纯利则最少需要500元以上,如果是光卖彩票则需要销售超过6万,这些年该彩票店没有中过大奖,二等奖有几次,所以2%的兑奖提成不多。每天要卖6万以上的销售额,难度还是不小,如果是中过1000万的大奖,则有20万的提成。
总体来说,只要位置不错,有稳定的彩民群,店主在环境上、为人处世上等方面多与彩民交流,两个人打理,每人3-4千元的收入还是有保障的,特别是该店已改变了销售模式,到店购买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在微信下单,报上号码,支付后金额,店家马上打印彩票,做好记录,用手机拍照,并及时发送在你手机上,中奖后,彩票店会在第二天,通过微信把奖金打给你,极大的方便了上班人群,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和异性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
题主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我在卧铺车上的经历。十几岁的我,和一个同样十几岁的护校女孩,共同拥有的那段“有味道”的旅程。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还在上高中。一年暑假,我到云南旅游,被家在香格里拉迪庆的同学邀请去玩。我心里高兴,却囊中羞涩。没钱买机票,只好搭上了从昆明前往香格里拉迪庆的卧铺车。
那会道路交通不方便,这趟卧铺车要开一天一夜才能到香格里拉,车上也没有空调,司机光着膀子数着车票,等车塞满了人,就一声长笛驶出了昆明客运站。
那时的卧铺车不像现在,为了多拉人,是两床挨在一起,车宽正好容下四床,中间有一排过道,上下首尾相连。
虽然卧铺号称是床,但其实宽也就是不到一米,两床加起来也比家里正常的单人床宽不了多少。
我第一次坐卧铺车,看什么都好奇,早早就上了车。直到临开车,我旁边的邻居才上了车。是一个看上去很乖巧的女孩子。
女生估摸十八九岁,身材很苗条,穿了一件清爽的白衬衫和宽腿裤,头发简单的扎了个马尾,大大的眼睛似笑非笑,一脸娇憨,看上去很可爱。
第一次见面就是床上见,总是有点尴尬,不过女孩是本地人,对这样的“亲密接触”也不陌生,所以很利索的就脱鞋上床,弓着身子从我床上爬过,很快就到了里侧的床上,反倒是我紧张的有点口干舌燥。
姑娘和我年纪相仿,正是活泼的年纪,躺到自己的床位后,很自来熟的和我聊了起来,说她是在护校上学,回家探亲,听我从北京来,也好奇的问了我许多事情,聊到兴起时把马尾也散了开,荡出一股洗发水的香味。
不知不觉,天色慢慢暗了下来,随着车辆颠簸,车里也逐渐安静,人们都昏昏睡去了。姑娘也说累了,渐渐眯上了眼,还不忘约我下车后要去同吃同玩。
女孩的呼吸渐渐平稳,身体随着车辆的颠簸也离我一会远一会近,最后头埋在我身侧沉沉睡去。闷热的空气中,似乎也因此有了一丝清凉微风,间歇的吹过我的耳畔。
怀着旖旎的心境,我也昏昏睡去。睡到半夜,迷迷糊糊中,我突然觉得有人在轻轻的推我,力气弱弱的。我睁眼一看,正是那个女孩。
她好像已经醒了一段时间,拿外套挡着口鼻,只露出一双眼睛,见我醒来,她趴到我耳边,悄悄的说:“你闻见了吗?特别特别臭……”
让她一说,我的嗅觉似乎也跟着醒了过来,是昨天剩的饭坏了,还是这车上有死老鼠?
我环顾四周,突然发现,在我们俩的脑袋顶上,有四只袜子破了洞的大脚,正生机勃勃的散发着臭味。
由于卧铺车都是首尾相连,所以大家自觉的都是头对头,脚对脚,可我们上风口这两位乘客,居然睡反了位置。
我冲女孩抬眼比划了一下,示意她抬头。女孩一仰头,也被这两双袜子都破了洞的大脚吓了一跳,满脸苦色,把盖住口鼻的衣物捂得更紧了一点,满眼都是无辜可怜。
路见不平要拔刀相助,路见美女碰恶臭……也不能默默忍受。我在黑暗中爬起身,想走到后排去推醒上风头的乘客,让他们换个方向睡。
可走到跟前一看,两位大哥赤膊短打,胳膊上都是纹身,四仰八叉的正鼾声连天,脚边还放在几只酒瓶子,看来是醉倒了。
要是我自己,这味道我就忍了,可想想姑娘那可怜的眼神,我还是壮着胆子,上去推了推他们。
可这两位大哥,除了翻个身以外,一点反应都没有。
对了,他们一翻身,还又“排了气”……
我只好辣着眼睛回到床上,跟女孩说了情况,然后也默默的把外套围在了脸上。
第二天,也许是被臭气搅得一晚没睡好,也许是昨天说的太多失去了兴致,我们俩都没再说话,各自带着随身听直听到下车,再无交集。
如今已过去了20多年,我们的道路交通越来越发达,卧铺车也早已鸟枪换炮,不再有那样恶劣的环境。可我有时候还是会想起,那“冰火两重天”的夜晚。
唉,可怜我第一次和异性的“亲密接触”,就生生的被这两双脚搅黄了。
一个熟人在3线城市的茶叶店去年营业额1000万?
别说是3线城市,就是一个特别小的县城,一年都可以做到7、8百万的营业额,不过里面的水相当的深。
如果你以为只是单纯的靠每天坐在店里等顾客上门就能实现千万营业额。直接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我有一个朋友专门做普洱销售。直到我把疑问告诉他才明白,实现千万营业额不是难事,但前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而且里面的道道真是太多了。
茶文化在中国可谓是渊源流长,但是真正懂茶喝茶人确是少数,虽然家家户户都有茶叶,但好茶少之又少。平时招待客人只要有点颜色不是白开水就行,所以很少有人专门跑到茶叶店去买。
茶叶专卖店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高档的地方,它面对的消费群体也是偏高端人群,茶叶质量也主要是中高端市场!
品茶试喝是每个茶店吸引客户的主要方式。大家都知道每个茶叶店里店主都会摆一个大的茶盘,有事没事就喜欢泡上一壶香茗,茶香四溢,特别诱人。
品茶试喝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引导顾客了解和品鉴茶叶并学习茶道,一来可以提高客户的重复购买率,二来提高顾客对茶叶店及店主的认知和信任。说出来有人可能不信,有的店主通过喝茶、品茶结交了很多政客及社会朋友,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及销售额!
当有顾客上门选茶叶时,除非有些多年喝茶经验的人,他们到店内绝不犹豫。否则,店老板都会让其品尝推销高端一些的茶叶。
如果有需要送礼的,老板都会问清楚送谁,一般朋友选择普通茶叶但是包装精美的;如果送官商则选取一些特别昂贵的茶叶。
政府和企业采购送礼消耗掉一大部分!我们单位每年六月份都会发一次降暑福利,茶叶两袋加一些其他的日用品。一袋绿茶的价格是50元,两袋就是100,我们单位是300多个员工,这一下就是30000。不仅我们单位,其他很多企业单位都有这种需求。
政府部门每年也会采购一批上等茶叶供内部招待用,加上平时个人消耗,数量也是非常惊人,像这种一般都属于大客户级别,茶叶店老板都会特别重视,想尽各种办法搞好关系,如果能成为自己的忠实客户,那1000万销售额根本不成问题。
一般像这种茶叶店都会有供顾客品茶、聊天及娱乐的私密空间!它的性质和茶楼有点类似,但是又和茶楼的开放性有着特别大的区别。朋友有一个长期供货的茶叶专卖店。别看进去以后也就30几平的店面,但是二楼才是别有洞天。二楼竟然有五个单间!里面麻将桌、扑克牌和几个小型的会客室,装修特别豪华。
一般的顾客是不会接待的,除非关系很熟的老客户,基本都是一些领导和老板们,喝完酒谈事的最佳去处。店老板说:每年他都会托人进一批上等的好茶供这些客户品尝,有时候他们一晚上的消费都在1万多,而且这类客户特别多。
茶叶的利润空间非常大,销售形式多样化!不了解不知道,真是隔行如隔山,一分茶三分钱,众所周知,茶叶是一个暴利行业,同一种茶叶即可以卖到50,也可以卖到500,这是对于懂行与不懂行的人来说。
其次,现在很多茶叶店都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做起来新零售的方式,做的成功的店老板了每年可以带来几百万的收入。
其次,现在很多茶叶店都有自己专属的批发渠道,为一些商超和茶楼供货。一年也会带来不少收入!
写在最后:
其实,经营好一家茶叶店并非容易的事,想达到千万营业额也更是难上加难,这不仅对茶叶店的选址、装修有严格要求,对店老板的个人能力也是一种非常大的考验。
这不仅要求店老板有超高的茶艺知识,包括选茶、鉴茶、品茶,最重要的是你的茶店主要服务于哪种客户。针对客户需求去服务,能搞懂这里面的弯弯道道,那真就厉害了,不怕你的茶不好卖,就怕你供不应求。
还有哪些头条自媒体大咖?
自从有了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广西也出现了很多网红大咖。
第一来自广西玉林陈三废,粉丝有2700多万。
第二来自广西贺州许华升有2600多万粉丝。
第三来自广西柳州朱容君,粉丝2300多万
第四来自广西北海康仔农人,粉丝有2200多万
第五来自广西贵港覃进展,粉丝有1800多万
第六来自广西钦州三哥覃祖铭,粉丝1200多万
第七来自北海的暴走吉吉,粉丝大约有800多万
第八来自广西南宁叫我三炮,粉丝有700多万
第九来自广西玉林陈婷粉丝有560多万
第十来自广西桂平光头哥粉丝有500多万
还有很多不一一细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