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17,却不参加CES这种世界性的大会?
首先大致介绍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简称CES),由美国电子消费品制造商协会主办,旨在向公众展示尖端电子技术和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
CES始于1967年。到目前为之,以成为全球各大电子产品企业发布产品和高科技技术的窗口。
2018年1月9日到12日,第51届CES大会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举行。
阿里是一家以电商平台为主的企业,而腾讯这是一家以社交为主的企业。虽然都归为科技型企业。但两家公司主营业务不在消费电子类产品。
所以虽然两家企业也有参加CES的展会,但并不是显得很注目。媒体的焦点并不在这两家公司身上。
不过既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类产品和科技技术展,这两位IT届大佬肯定不会缺席。
事实上,阿里巴巴派出了一整支AI军团。包括智能音箱天猫精灵,阿里云,钉钉,支付宝(alipay)都到了ces的现场
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实现和苹果一样,识别错误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并且据称阿里的人脸识别技术加入了眼纹识别。在实验室里已经能成功识别和区分开双胞胎。如果阿里能在手机上实现这一功能。可以说在人脸识别技术上阿里会胜苹果一筹。
IOTConnect:躺着就能指挥所有的智能设备
阿里的蓝牙IOT芯片,可以将家里不同品牌,不同平台的智能电器共有同一套接入标准
ALios:智联网汽车
2017年搭载ALios的智联网汽车已经超过了40万台。这种智联网系统 可以实现自行加油和结算油费。语言控制车内的任何开关,中控系统。在未来5G普及的时代还可以实现自动驾驶。
阿里云:当城市也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
智能城市也是智能AI的一个方向。未来的智能城市可以自助调配各项公共资源,根据拥堵程度控制交通信号灯的时长。根据城市里各个景点的人数给你为提供出行计划等等。
实时翻译功能,阿里自行研发的实时翻译软件,利用阿里云的计算能力。可以为跨境电商中买家和卖家提供实时的翻译。
而腾讯方面
也积极布局AI,9日下午,腾讯在CES现场举办了发布会,推出“腾讯叮当生态伙伴计划”,宣布通过AI助手的方式,向硬件厂商开发AI语音技术端口和平台共享。以此构建自己的生态圈链条。
目前为止,优必选机器人,1More运动耳机,国光电器,长虹,TCL等已经和腾讯签署了战略伙伴协议。
汽车方面,腾讯的车联服务,包括了产品“腾讯我的车”,“叮当语音助手”和“腾讯车载地图”以及基于科恩实验室开发的车联网安全体系。都已经在布局和实施过程中。
在所有科技企业都看好的人工智能AI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腾讯和阿里也是不甘人后的。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AI和自动驾驶方面的发展会是相当的迅猛的。
你有什么最想向科技大咖们提问的?
我是数码达人“千机問問”,欢迎大家关注。我想相对大咖们提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能不能实现纯的云应用,而不是目前小程序这种伪云应用。
我所谓的云应用,顾名思义,将APP云化,把APK所需的数据包、APK储存的数据都放在云端,而手机上安装的只是一个简约的APK甚至只是一个图标,点击即可去云端读取数据,然后在手机上运行出来,这样就摆脱了固有的应用安装模式,毕竟云游戏都已经在电视盒子上实现,类似极品飞车这种超大型的游戏,数据包都是1G以上,而将这些数据存在云端,给手机节省了大量的占用运存及内存。、
如果你说你不玩这类大游戏,那我就给你说腾讯QQ,它在你内存里缓存的,是你用手机QQ浏览过的所有图片,发过的语音,朋友的头像,以及很久以来所存的聊天记录。别小看这些,那天我清理了下我半年的数据,基本就有1G多,而这些数据估计80%的人都不会删,也不知道能不能删,所以很多女生都在抱怨没下什么东西内存就满了,其实就是缓存的数据太多了,如果把这些数据全部存在云端,那能给我们节省好多空间。
微信目前推出的小程序就是这样的概念,在大家越来越注重手机内存的时代,APP轻量化云端化是必然的发展,但是要全面普及这样的云应用,还要多久啦?到底何时我们才能摆脱目前这种所有数据手机端一份,云端一份的尴尬地步啦?
今年TCL将会带来哪些黑科技?
谢谢邀请,虽然不是行业大咖,但是自认为对国内家电行业还算比较了解,我亲叔叔是国美电器管家电的小经理,才咨询过叔叔,为婚房添置了电视。话不多说,讲一讲我被TCL电视种草的几个黑科技吧。
1、人工智能。阿尔法狗都已经能战胜柯洁了,这是一个电脑是比人脑还智能的时代。AI的热潮也在今年迅速席卷了家电行业,TCL做为时代的弄潮儿自然不会落后。叔叔给我推荐的TCL C5都市蓝调电视,内置人工智能小T,通过应用语音识别、用户画像等先进技术,让人机交互更自然、内容获取更便捷。无需遥控器即可实现对电视的操控,只要一句话,无论是想听歌还是看剧,只要念出这首歌或剧的名字,小T就能找出来,再也不用在家里四处找遥控器了。对了,TCL还实现了息屏听歌,这功能对喜欢听歌的我来说,简直是福音。
2、量子点电视。其实2014年TCL就生产了量子点电视,2017年TCL与三星联合开展了量子点嘉年华,面向消费者展出了两家最新的量子点电视。我相中的是TCL X6 XESS私人影院,足足有85寸大,应用的最新量子点材料,背光源是目前色彩最纯净的,全色域显示,最真实还原图像色彩。现场体验过真的是还蛮震撼的,不愧是私人影院。另外,跟OLED相比还不灼屏,使用寿命还长。
有国产的电动汽车能在技术上超越特斯拉吗?
科技新风拉开新年帷幕,每年一度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 CES 2018 将于1月9日-12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召开。钛媒体作为CES官方合作伙伴,也将进行一系列的专题报道。
虽然从名称来看是一场关于消费级硬件的盛会,但是近两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CES 越来越受到汽车行业企业的青睐,他们非常愿意把CES作为一个向世界展示的窗口,以这种方式来贴近消费者和产业链。
此次CES,预计将有近4000家厂商、近20万公众参展,规模空前。本届CES上将展出大量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车联网等相关技术。各大汽车公司正取代IT公司成为CES的主角。来自全球各地的老牌汽车厂商、造车新势力、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科技互联网公司都将展示其最新的出行产品或者自动驾驶相关技术。
如日产将发布IMx零排放概念车、BYTON拜腾的全新概念车迎来首秀、NVIDIA 会展示其自动驾驶平台的最新成果、英特尔公布收购Mobileye后的最新进展、百度也将借此机会发布 Apollo 2.0 版本、顶级供应商博世和大陆也都将展示与自动驾驶相关的产品,大家对于这场展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未来的汽车长什么样?它会像手机一样变成智能终端吗?无人驾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普及?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创业公司开始造车?燃油车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吗?
带着这些疑问,钛媒体CES特派小组梳理了本届展会期间的关于汽车科技的最有意思的几大看点,涵盖新产品、新技术等多个维度,为大家奉上最权威的逛展攻略。
BYTON拜腾
在国内众多造车新势力中,有着德系血统的BYTON拜腾算是产品进程相当快的一家创业公司,其全新概念车也将于本届CES期间进行全球首秀。
BYTON拜腾品牌定位为“下一代智能终端”,产品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及创新的智能人车交互系统,其产品形态正如起定位那样相当具有未来感。此次亮相的首款概念车将具备以下五大核心亮点:
亮点一:BYTON拜腾创新地在车内配备多块显示屏,传统中控台由一块长125厘米、高25厘米的共享全面屏(Shared Experience Display)取代,方向盘位置还配备了驾驶员触摸屏(Driver Tablet)。
亮点二:BYTON拜腾概念车可提供五种人机交互方式。除了语音识别、触摸控制、生物识别及必备的物理按键之外,还支持先进的手势交互功能。中控台中央位置为手势传感器,前排和后排乘客均可以通过手势控制车内共享全面屏。
亮点三:BYTON Life 数字云平台可以实现车内与外界的无缝互联,帮助用户充分利用出行时间在车内进行办公、娱乐、社交等功能。BYTON Life能够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使用偏好自动调整相关配置。
亮点四:BYTON概念车采用了不同于传统汽车解锁方式的感应进入(BYTON Intuitive Access)。镶嵌在B柱上的脸部识别摄像头可识别驾驶员信息,开启车门。
亮点五:BYTON拜腾将数字元素视觉化地呈现在外观内饰的设计当中。例如,利用车辆前、后部的LED灯带和发光LOGO组合成独特的智能表情(smart surfaces),可以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如不同的电量状态、车辆解锁以及行进期间),开启不同的显示模式,与用户和行人进行“对话”。
与其他造车企业的战略路径相似类似,BYTON拜腾的首款产品同样定位豪华智能中型SUV。基于概念车打造的量产版本将于2019年底在公司位于中国南京的工厂下线,并正式推向市场。
小鹏汽车
前不久,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年终内部信中表示“上市量产版2.0即将亮相美国的CES展”,有传言称有网友在美国拍到了运输途中的小鹏汽车2.0版,这也对应了此前公布的消息。
与今年第一批下线的车型相比,小鹏汽车2.0版与1.0版的大灯有了很大的变化,新款车型采用了分体式大灯设计,远近光采用了全LED光源,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由三条LED光带组成的造型,既独特又不失格调。
不过在车型方面,小鹏汽车2.0版依然延续1.0版的SUV车型,这次送去参展的展车为红色,运动感十足,车顶采用悬浮式设计,并且车辆尾门有一个极具个性的“鸭尾”,这种设计不仅可以降低风阻系数,而且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2.0版车型的双色轮圈非常有特色,采用了半封闭式的造型,想必是经过了工程师精细的设计和计算,希望在有效降低风阻、油耗的情况下,还能增加进风量,帮助刹车片更好的散热。我们通过图片还看到了充满战斗气息的红色卡钳。
作为互联网车企,小鹏汽车顶着明星公司的光环自创立之初就一直备受关注,其在产品力上与同级别的豪华品牌车型也不相上下,这次CES展示非常令人期待。
此外,曾是特斯拉自动驾驶机器学习技术领军人物的谷俊丽博士,已经加入小鹏汽车,以此推断本次新版本车型亮相的同时其自动驾驶技术或许也会公布细节。
百度
百度宣布将在CES期间召开AI技术全球发布会,届时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及对话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将发布全新技术和硬件产品。来自东方的AI技术将在国际舞台闪耀登场,与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展开同台竞技。
2018 CES展会期间,正值Apollo平台正式发布半年整。半年来Apollo实现了两次版本迭代,于今年7月发布Apollo1.0,9月份发布Apollo1.5版本,持续开放赋能合作伙伴。今年11月16日百度世界大会上,Apollo开放平台重磅发布了Apollo小度车载系统和Apollo Pilot两款量产产品,标志着Apollo平台从技术创新走向产品创新,向产品化、量产化、解决方案化迈进,发展模式愈发清晰。
据透露,百度Apollo将于美国正式发布Apollo2.0版本,同时平台全线产品也将首次正式亮相全球。Apollo2.0版本将具备最开放、最完整、最安全的自动驾驶能力,支持简单城市道路自动驾驶。
同时,Apollo众多海外合作伙伴、更全面更经济的传感器方案、更多样化的参考车型也将逐一揭晓。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硅谷前沿技术学习平台Udacity、微软、高通、TomTom等企业将作为Apollo生态合作伙伴出席,并有超级重量级嘉宾出席并演讲。
沃尔沃
在自动驾驶领域,2017年12月沃尔沃汽车在瑞典正式开展了全球首个真人自动驾驶测试项目Drive Me,两个志愿家庭将在瑞典哥德堡的公共道路上对沃尔沃自动驾驶汽车开展测试。2021年,沃尔沃汽车将推出SAE第4级的高度自动驾驶量产车,是全球首家提出这个目标的汽车厂商。
随着电气化、智能互联、自动驾驶、汽车共享等趋势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工业将站在全球科技变革的最前沿,汽车将成为全球科技发明应用的主要载体。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需求也将越来越个性化。
作为一家在自动驾驶、全面电气化、智能互联、汽车共享等前瞻领域持续推进的老牌车企,沃尔沃正在努力从传统汽车公司转向高科技、高技术智能汽车转变。
CES 2018 期间,钛媒体记者将肉身前往沃尔沃北美研发中心,为大家解读沃尔沃的创新基因以及面对全球智能化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为便于通过CES和消费者对话最新科技、验证行业趋势,钛媒体也将与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产品部副总裁吴震皓August对CES 2018进行现场直播,与各位钛媒体的读者粉丝一同交流观点。
NVIDIA
北京时间2018年1月8日中午12点,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于拉斯维加斯美高梅酒店会议中心发表主题演讲,并将在主题演讲中展示NVIDIA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这使得NVIDIA历届主题演讲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历届CES期间,NVIDIA 每次发布会的信息量都足以引起整个产业界的关注,如早前发布 DRIVE PX AI自动驾驶计算平台、SHIELD游戏平台、以及与奥迪达成自动驾驶汽车合作等等。
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又过了一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落地应用,目前已经有超过 145 家初创公司正在研制基于 NVIDIA DRIVE 的自动驾驶汽车、卡车、高清制图以及服务,还战略投资了由前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王劲创办的公司景驰,NVIDIA 可谓是在自动驾驶领域卯足了劲,不知道今年又会带来什么惊喜呢?
英特尔& Mobileye
过去一年中,英特尔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那桩惊天收购举世瞩目,斥资 153 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并与英特尔的自动驾驶事业部(Automotive Driving Group)合并,形成新的自动驾驶部门,由Mobileye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阿姆侬·沙书亚(Amnon Shashua)领导。
作为一家错失了移动互联网领域风口的芯片行业巨头,英特尔正在积极布局以自动驾驶、无人机、5G等为代表的下一代智能技术。
Mobileye 被收购后无疑将加大英特尔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力,这家公司在英特尔内部的整合也备受关注。在本次CES期间,Mobileye 将举办一场自从收购事件后最重要的一场发布会,将公布其 EyeQ5 芯片等产品的最新进展等重磅信息。
安波福-来福车
提供领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安波福与美国用车服务行业巨头来福车(Lyft),将在CES 2018 期间联手推出史无前例的全自动驾驶点对点用车服务,乘客将可乘坐自动驾驶汽车去往20多个目的地。
安波福-来福车CES 2018自动驾驶体验服务依托安波福在过去几届CES上开发的自动驾驶路线,其中包括一条在2017年打造的总长度达6.3英里的路线,包括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安波福的自动驾驶汽车完成了复杂的日常驾驶挑战,如高速公路合流、从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旁边驶过以及顺利穿行隧道。
安波福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无缝集成到任何车辆设计中,与当今道路上的许多其它自动驾驶汽车不同,在车身外面看不到明显的笨重的各种传感器。安波福计划于2019年开始量产该系统。
安波福-来福车CES 2018自动驾驶体验服务包括:
将展示安波福自动系统和来福车的使用平台,可将体验者送至遍及拉斯维加斯的20多个目的地。来福车乘客可前往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的Golden Lot,要求体验该自动驾驶。在体验自动驾驶之前,乘客将参观一个信息量颇大的展览,了解自动驾驶对人们的生活和所在社区带来的正面影响。在自动驾驶过程中,一名安全驾驶员及一名车内向导将共同为乘客带来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安全乘车体验。这一自动驾驶服务将于2018年1月9日至12日期间向来福车用户开放。
博世
作为世界顶级Tier 1供应商的身份,并没有直接面向消费端的产品,但博世也正在CES展上寻找自己的存在感,CES 2018期间,博世将展示互联与自动泊车领域的多种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社区泊车和自动代客泊车,当汽车沿着路边行驶时,它将自动识别并测量已停泊车辆之间的空隙距离。这些信息被实时传送到电子停车地图中,司机可以通过该地图找到最近的空位。帮助车主找到住宅区和市中心难寻的停车位。
其次,博世也将展示为新一代汽车提供极具未来感的驾驶舱,观众可以体验到全新的终端界面以及操控理念,到底是怎样的体验是还请关注钛媒体详细报道。
为什么各大公司都要抢做智能音箱?
阿里不惜损失几亿也要推广智能音箱,其实是为了抢占物联网语音交互的入口。
为什么要抢占入口?“入口”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谷歌和百度为什么市值那么高,为什么百度现在其他方面已经完全落后于AT,大家仍不敢忽视它?因为它们都占据着搜索的入口。搜索是用户活日活量最高的入口。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甚至微信看一看都在大力扶持内容创作,也是为了抢占另一个入口——资讯入口。
只要成功卡位住一个领域的入口,就能成为快速成长为独角兽,在搜索、资讯入口的玩家都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大家的注意力纷纷来到另外一个入口——语音交互入口。
语音交互入口结合了智能硬件、AI、物联网,真正从线上渗透到生活中的使用场景,想象空间远远大于搜索入口和资讯入口。但语音交互的技术实现难度太高,需要开发出成熟的智能语音交互平台,所以目前国内互联网科技巨头推出的产品都只是雏形而已,像小米推出的“小爱同学”,喜马拉雅的“小雅”,阿里的“天猫精灵”,百度的“raven H”……
双11阿里低价推广99元的智能音箱,就是想大幅提高天猫精灵的市场占有率,先把铺货量给做上去。
抢占入口除了铺货量还需要什么?想象一个场景:你买了99元的天猫精灵回家,一开始由于新鲜感,每天时不时就跟它对话,一天总数大概100次,但过了不久你就发现,这个智能音箱不好用,只能实现最基本的对话,一旦涉及复杂一点的需求,这个音箱就满足不了,所以你用它的次数越来越少,到最后,智能音响只剩下“音箱”的功能了。
这就是用户的日活量问题。铺货量上去了,很多人家里都有了智能音箱,但要实现音箱的价值,还是做好日活量,而日货量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智能语音对话平台的成熟性,能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满足你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如果智能音响的日活量是悬崖式的暴跌,那铺货量再大,这个产品也是失败的。
我们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像对话、叫外卖、问天气、购物等,这些功能手机也能够实现,为什么我们非要买个智能音箱来实现这些手机也能实现的功能呢?
换句话说,智能音箱如果要成功,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就要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功能,而目前国内这些智能音箱有吗?
暂时还没有。但国外有一款智能音响做到了,我们来看看。
智能音箱的鼻祖——亚马逊EchoEcho在亚马逊目前已经累计买了600多万部了,能这么受欢迎,主要是Echo做到了以下几点:
1、硬件做得好
国内的互联网科技企业,除了小米,其他的像百度、腾讯、阿里、京东,都没有做硬件的经验,而亚马逊做了很多年的Kindle,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硬件体系和团队,所以Echo音箱在硬件制作上有很大的优势。
2、语音智能平台+内容生态
亚马逊作为全球第一电子商务平台,在多年的运营中积累了庞大的数据库,对用户的喜好、习惯等都非常了解,同时,亚马逊拥有硅谷顶尖的技术研发团队,在很早期就开始进行语音互动技术平台的研发,所以在语音互动智能化已经领先国内科技企业不少。另外,亚马逊拥有完善的内容生态,图书、音乐、网剧等都是在自己的平台内运营,可以直接和智能音箱打通,方便用户的购买和使用。
3、互联家居
看过Echo宣传片的同学都知道,Echo能对家里的家居电器进行控制,比如你可以通过对Echo下指令,控制家里的电器,比如开哪个房间的灯,关闭窗帘,打开电视等,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智能音箱的独特优势。
但要实现家居互联,不仅关乎智能音箱,更关乎与其他家居品牌的合作。像亚马逊在市场上已经有大量的硬件在使用,亚马逊有足够的话语权去与其他家居企业签订互联协议,有了与家居企业的合作,才能通过Echo控制它们。
而目前国内厂商,还没有哪个互联网科技企业有这样的话语权,虽然小米自己也造智能硬件,通过小米的智能音箱“小爱同学”可以控制小米的家居产品,但毕竟小米家居产品市场占有率太小了,大家用得更多的还是索尼、松下、夏普、格力、美的这些传统家电品牌,而小米又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去与他们签订互联协议。
所以,现在国内的智能音箱都只能实现最基本的手机也能实现的功能,没办法做到真正的智能。而要进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变成一个区别于手机存在的智能硬件,就必须和其他家居产品联通起来,为用户打造一个全智能化的家居环境。
所以,阿里双11推出99元的智能音箱就是要扩大铺货量,在这场抢占物联网语音交互的入口战争中取得优势,这次效果也不错,天猫精灵卖出了超过100万台,可能是国内智能音箱卖出最多的了,但后续要怎么样稳定用户日活量,怎么样真正在智能音箱的领域中立足,还要看智能语音交互平台的优化和对家居的互联,我觉得这两者才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谁能先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就能在国内智能音箱的争夺战中拔得头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