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oud.com,iCloud是什么?
说到iCloud,这是苹果产品用户们的老熟人。可是因为这个纯英文的名字,让很多中国用户一头雾水,望而却步。
就像苹果产品的很多功能一样,有很多用户很少使用,甚至没用过、不会用,让这些功能闲置、沉睡。
这是个挺遗憾的事,乔布斯泉下有知,会很伤心的。
那么iCloud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实际功能?怎么使用呢?
Cloud的意思是“云”,“cloud computing”即云计算,是互联网上的一种资源利用新方式。
iCloud的意思就是“苹果云”,是苹果公司提供的云端服务。它由苹果公司在2011年正式发布。
众所周知,“云计算”是近些年才流行的科技。而苹果公司在十余年前就关注、发布,由此可见苹果公司的前瞻性和科技引领地位。
当时还在世的乔布斯的设计观点是,iCloud是一个与以往云计算不同的服务平台,苹果提供的服务器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存储介质,它还应该带给用户更多。
iCloud的特点和功能优势具体是什么呢?
其一,无线传输数据信息。
iCloud是苹果公司为苹果用户提供的一个私有云空间,目的是方便用户在不同的苹果设备之间共享个人数据。
说的通俗点,iCloud就是“云盘”,类似于百度云盘之类的。
相比苹果传统的iTunes方案需要数据线连接,iCloud是无线传输数据,更容易操作,用户体验更便捷、高效。
例如为了节省设备上的空间,用户拍摄的全分辨率照片原图会自动上传至 iCloud。设备上会为每张照片保存尺寸较小的版本,用户在需要时可以下载照片原图。
其二,所有苹果设备共享信息。
说得通俗、实用的话,iCloud可以将苹果用户的个人信息存储到苹果的服务器,然后通过无线网络,这些信息会自动推送到用户手中的所有苹果设备上,包括iPhone、iPod Touch、iPad、Mac电脑,形成苹果设备之间的内部生态共享圈。
也即,苹果产品的用户,只需在苹果任一个设备上存储信息,那么无需从第一个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从其它苹果设备就可以提取所存储备份的信息,实现无缝对接。这样就使得提取信息更便捷、高效。
也就是说,iCloud是个中转站、共享仓库,让你在苹果设备之间随时随地随心、畅快地提取、享用信息。
小到通讯录、日历、提醒事项、邮件、Safari 浏览器等,大到文档、图片、文件、电子书、音乐、视频、从 App Store 购买的应用软件等,都可以实现苹果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传输、共享、存取。
例如,你在iPhone上建立了一个文档,那么这个文档会自动传输到iCloud。然后你可以在苹果其它设备上找到这个文档,进行阅读、编辑。iCloud则可以继续实时储存你的最新阅读、编辑记录,供你在其它的苹果设备上继续阅读、编辑。
再如,你通过苹果的APP Store购买了一款应用软件,安装在你的 iPhone上。后来,你想把这个应用软件安装在你的iPod touch 上。那么,你通过登陆iCloud ,可以查看购买记录。
由于你已购买过这个应用软件,因此无须再次支付费用,可以直接将这个应用软件下载、安装到你的其它苹果设备上。
而且,有了这个功能,就可以随时随地与其他人协作,共享、编辑文档。只需发送一个私人链接,对方就能即时访问你选择共享的文件夹和文件。你可以设置他们查看、共享或编辑每个文件的权限,还能随时更改这些设置。
其三,保持自动更新、存储信息。
用户对文件信息做出的每一次更改,会自动在自己名下所有苹果设备上同时更新、存储。
例如你通过iPod,从 iBookstore 下载了一部电子书,iCloud 则会自动储存,并将它推送到你其它的苹果设备上,无需支付额外的费用。
那么,你可以在iPad 上阅读、编辑,iCloud 也会同时自动更新你的阅读、编辑记录,你可以在任意一部苹果设备上继续阅读、编辑。
其四,空间可以扩容。
按照苹果公司的设计,每位用户有 5GB 的iCloud免费存储空间。
当然,用户还可以随时升级到 iCloud+。升级到 iCloud+ 后,可以拥有更多储存容量空间。
而且,升级到 iCloud+之后,你还能享用隐藏邮件地址功能,以及扩展的 HomeKit 安防视频支持。
HomeKit 安防视频的摄像头,可以录制、分析并随时随地查看你的家庭安防影像。而且录制的视频不会占用iCloud 的存储用量。
另外,所有 iCloud+ 方案均可通过“家人共享”,与家庭成员共用同一个订阅,并保持各自的照片、文件等内容不共享。
其五,恢复数据文件。
除了同步存储、传输信息之外,iCloud还有个重要功能就是恢复数据文件。
例如当你误删手机里的数据和信息后,或者因为手机损坏而无法查看数据和信息时,就可以对手机进行数据恢复。
再如,你的苹果设备丢失或者购买了新的设备,仍能从icloud找回存储的原始信息。
方法很简单,就是登陆icloud,调阅之前同步存储在icloud的信息。
这是不是个意外的惊喜呢?!
其六,手机版、电脑版、网页版本都有。
而且,iCloud不仅有手机版还有电脑版,使得商务办公、生活休闲更便捷。
用户可通过 iOS 和 iPadOS 上的文件 app、Mac 上的“访达”、Windows PC 上的“文件资源管理器”,或者通过 iCloud.com ,访问存储在iCloud的自己的所有文件。
说了这么多的功能,苹果用户们赶紧把iCloud开通、用起来吧,不要让它闲置在你的设备里。
icloud?
找到iCloud ID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具体可以看自己的需求如果是手机找iCloud ID,可以打开手机设置-Apple ID-名字、电子邮件等信息中就包含了自己的iCloud ID;
如果是电脑找,可以打开iCloud网页版,登录自己的iCloud账号,查看账号信息即可;此外也可以通过其他第三方工具软件来查找;总而言之,找iCloud ID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法,只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iCloud ID的
iCloud到底有什么用?
iCloud到底有什么用?很多苹果用户都有这样的问题。iPhone这么贵,作为iPhone特色服务之一的iCloud一定要用上。以下这几个功别的手机都比不上!
iCloud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苹果会员账号,只有在登陆iCloud账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享受App Store应用下载等服务。
想要搞懂iCloud,一定要知道iCloud的这几个主要功能:
1、同步:同账号多设备同步
如果你有多台苹果设备,在登录同一个iCloud账号的情况下,这几台设备的通讯录、照片流、备忘录等内容是可以进行同步的,当然,数据删除也是同步的。
所以,更换新iPhone转移通讯录并没有那么麻烦,只要登录原有的iCloud账号就可以实现秒速转移。
所以,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尽量避免和其他人共用一个iCloud账号,否则你的“艳照”很有可能被其他人看光光了。
2、备份:iCloud自动备份
经常有用户会接收到iCloud储存空间不足的提醒,那是因为每一个iCloud账号只有5G的免费储存空间,在开启【iCloud云备份】后,手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会自动备份!
没错,是自动备份!所以当我们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是可以通过iCloud备份进行恢复的。所以【iCloud云备份】一定要记得开启!很重要!
iCloud储存空间不足怎么办?只有两个方法:清理iCloud内存和付费扩容。对有实际需求的用户来说,这个价格真的不贵!
3、定位:查找我的iPhone
手机乱扔找不到?手机在开启【查找我的iPhone】后,就可以通过电脑iCloud官网或者其他苹果设备上的【查找iPhone】应用登录自己的iCloud账号,就可以查看自己手机的定位了。
另外手机密码忘了的情况下,同样通过抹除数据来重置手机,重新设置密码。所以自己的iCloud账号千万不要被泄露哦,否则会被定位、锁定或者抹除数据。
当然,想要通过这个功能找回自己被偷的手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就怕小偷比你有文化。
现在你还觉得iCloud没啥用处吗?记得转发给身边的果粉普及一下哦!
零分猫:关于手机,你想知道和应该知道的都在这里!微信订阅号:零分猫,喵大人等你来撩哦!
苹果手机icloud云服务怎么查看?
查看苹果手机的icloud云服务操作步骤如下:
在手机桌面找到设置,点击准备打开它;
2.进入“设置”打开Apple ID;
3.打开Apple ID界面,点击iCloud;
4.下滑找到iCloud云备份,点击开启按钮;
5.打开iCloud云备份,手机上的资料和照片等就自动云备份到icloud上了;
6.点击“立即备份”进行备份,数据就备份了,再也不怕丢失或者换手机没有了通讯录这些问题了;
7.然后在电脑上打开百度搜索,输入“icloud云”点击苹果官网进入;
8.点击官网下方的icloud.com,进入icloud登录界面;
9.输入自己的apple ID,进入iCloud界面;
10.这里就有手机上的资料备份数据,比如点击“图片”;
11.所有的照片都在这里备份储存,方便查找,iCloud的用处就是这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icloud怎么登录查看数据?
苹果iCloud登陆
1、打开苹果公司的icloud云端服务https://www.icloud.com/网站。
2、输入你的Apple ID和密码按登录按钮、就可以进入到icloud里面,如果你的登录帐号在设备上有设置icloud云备份的话,那么你将会在登录后在里面查看一些个人在iCloud云里的备份资料,比如通讯录备份,打开通讯录就可以看到备份在iCloud上电话号码
3、不过有一些游览器打开icloud网页时候可能不受支持,无法进入页面。
4、针对这个问题,如果要登录到icloud时打开页面的话,建议使用苹果的Safari游览器或者使用火狐、谷歌、IE8游览器都可以打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