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形针事件,1972美国最后一次登月以后?
登月的初衷只是为了在太空竞赛中击败苏联。
自从二战结束后,在苏联以及美国的带领下,东西方阵营进入了冷战状态。虽然美国人在回形针行动中抢走了很多的主要的纳粹科学家以及各种研发设备,以冯布劳恩为例,因为纳粹身份的原因很多德国科学家并不是能够立即投入工作,而是被美国政府或者军方暂时束之高阁;
而苏联虽然只是得到了些二流的科学家以及技术工人还有他们的家属,但是却早早在科洛廖夫这位火箭专家大拿的带领下开始了研发工作,没办法,斯大林以及后面的赫鲁晓夫都喜欢科洛廖夫,也都认为研发这种能够飞跃大洋的战略导弹是对抗美国人的最好的武器,而且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也是科洛廖夫的梦想……这也是苏联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的主要原因;
于是乎苏美两国的太空竞赛在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就宣告开始了……那时候苏联的火箭推力大,发射上天的人造卫星一个比一个的重,猪啊狗啊也开始装在卫星里往天上发射,而这些科学成果无疑深深刺激了美国;
终于在艾森豪威尔任职总统期间整合了国内包括军方的所有太空项目,改变当时一盘散沙的状况,全部交由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负责统领,并改名为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也就是NASA;在肯尼迪上台后,针对苏联在太空中的领先,打小就喜欢飞机的肯尼迪强迫自己喜欢上了火箭,并在国会发表了演讲,发誓要集中美国所有力量,在十年之内让美国人登上月球,彻底的在太空竞赛中击败苏联;这回美国人要玩儿真的了!
自此美国宇航局的双子星计划出台并稳步实现他们的目标,待双子星计划结束的时候,美国人在太空竞赛中已经开始超过了苏联;当然在此期间,双方还发射了很多别的地外行星的探测器,有去月球的,有去金星的,有去太阳系外的,各自都有失败与成功……
美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反对?
(原创)
二战后,美国之所以不顾全世界反对,秘密保护了大量的纳粹,这就为美国最先研发并成功制造出了震惊世界的第一频原子弹,为加速实现科技先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人才基础。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认识到尖端科技人才重要性的国家,在美国建国后,美国采取了最优惠的人才政策,使美国成为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向往和投奔的国家。正因为美国人才济济,英雄辈出,所以在不到建国200年内就把美国打造成了实力雄厚,掌握了占世界30%以上的财富,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存在的超级大国。至于所谓美国不顾全世界反对,秘密保护了大量的德国纳粹一说不能成立,
从事军事尖端武器研究的科学家不论哪个国家都大有人在,说怎不能说只要参与此类尖端科技研究的科学家都是纳粹份子吧?同样如此,德国从事军事尖端科研的科学家们只是他们的国家因为战争战败才给安上了一顶“纳粹份子”的帽子,这是不公平的,他们对战争是不承担任何历史责任的,他们只是一名献身科技事业的科研者,引不引发战争与他们从事的科技职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美国能力排众议,冲破阻为,毅然决然的将二战时期被战败的德国一些科学家们运送到美国,这是美国政府高瞻远瞩,有着极其高远的战略性和瞻前性,这是无可非议的。
美国的白人是从哪来的?
大家都知道,虽然美国人说英语,但德裔一直属于美国最大的族群。即便目前因为有色人种出生率的增长,已经有所下降,但也占到了超过六分之一的比例。像美国人名字里面有“斯坦”(爱因斯坦),伯格、盖茨(比尔·盖茨)的,几乎都带着德意志背景。
不过,正如上图显示的那样,其实,这种归类法,是把英伦三岛和爱尔兰给分开计算的,如果把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这些原属大英帝国的移民们全部计算在内,还是“英语族裔”的移民后代占比大。
加之,最早在新大陆上建立政权的,也是这群说英语的人,因此,无论是看人数,还是论“话语权”,英语自然成了美国的官方语言。
然而,最早发现并踏上北美大陆的,原本是西班牙殖民者,之后,法国和英国又先后成为殖民时代里北美洲大陆上的主角。
(17世纪到18世纪早期的美洲大陆)
这里从大航海时代,按时间顺序开始说起。
1565年,西班牙人在佛罗里达建立起了最早的一块据点,并逐渐做大。
当年,西班牙是以征服者的姿态来到北美洲大陆的,开始的时候用的都是军事化管理。每到一处并击败原住民之后,他们就要建设据点,戒备森严,疯狂的寻找黄金、传播天主教。
时间长了以后,他们发现,到处抢劫的形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毕竟,总有抢光的那天。于是,地盘逐渐稳固之后,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开始专心从事农牧业。
不同于后来的英国人和日耳曼人等新教国家喜欢携家带口的移民的习惯,美洲的西班牙“一代移民”们,多数是光棍,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挑选皮肤较白的印第安女人,与之“结合”,并把她们“洗脑”信了天主教,按欧洲的模式过日子。
(18世纪末,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的画像。西班牙男子和印第安妻子的婴儿虽然是混血儿,但被画成了个典型的白人小孩,母亲的血统被刻意忽略)
到后来,这群以军人和传教士身份起家的殖民者们,九成以上都逐渐活成了地主,他们带有部分印第安人血统的后代,则演变成了北美大陆最早的拉丁裔人群。
这些作为虔诚天主教徒的西班牙后裔,跟新教徒出身的英德移民后裔们,长期三观不合,再加上利益分配的尖锐矛盾,很多地区,尤其是西部和南方各州,长期陷入到了族裔间世代“打冤家”的地步。
(下图美剧《德州长子》剧照。电视剧演绎的就是德州西班牙后裔和英德后裔之间的恩怨情仇,男女老少和家丁齐上阵,几代人打打杀杀的故事)
总之,在1821年以前,当今的美国西南部,从得克萨斯州的墨西哥湾沿岸,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沿岸的广大地区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现在的美国地名中,也不乏西班牙语,比如, Los Angeles(洛杉矶),西班牙语意义为即天使之城;California(加利福尼亚),出自西班牙语“caliente fornalia”,是“热火炉”的意思;更有那些名字里面加了“圣”的,比如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圣地亚哥等等,都源自于西班牙语的san和santa(表女性),带着浓郁的宗教情节和南欧风情。
接着,就是法国人风光的时代了。
法国人和英国人殖民北美的时间算是前后脚,矛盾十分尖锐。因而,整个法国的北美殖民史,几乎就是两国海外军团的斗争史。
法国人喜好联合印第安部落对付英军,但折腾了一百多年,地盘却越战越小。
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印第安的百年“诅咒”,其实就和法国有关。
1812年,法国联合印第安人伏击英军失败,危急关头,抛弃了印第安盟友,直接向北跑路了。结果,印第部落遭到了英军报复性的“血洗”,老酋长临死时,用尽最后一口气,对美国总统下了个诅咒——“每隔20年,在尾数为“0”的年份当选的总统,将在任上死去。”
不过,法国移民倒是没有太受到影响,在主流社会还颇受欢迎。至今,美国各地,尤其是五大湖区,还保留着些许“法兰西风情”。
好了,下面闪亮登场的就是英国人了。这里,英格兰人、爱尔兰人要分开来讲。
显然,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清教徒的命运,为英格兰的北美殖民活动提供了巨大动力。在詹姆士一世国王的高压政策下,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携家带口的选择为了坚持信仰而“背井离乡”,他们登上“五月花”,向北美洲进发。
两个月以后,“五月花”抵达了马萨诸塞州,移民们在这里建立英国居民点—普利茅斯。清教徒们在登岸前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则成了当年的移民自治规范。还有这批殖民者和美洲火鸡的“情缘”,促成了感恩节的由来,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不多赘述了。
实际上,最早定居美洲大陆的,并非“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早在1603年,弗吉尼亚州东南部,英格兰人开辟出了第一个城市——詹姆斯敦。
只是,跟十几年后“五月花号”上的那些有信仰、有理想的清教徒家庭比,詹姆斯敦早期的定居者们,多为充满了暴力和欺诈的中下层男性光棍,在和印第安人的冲突中,还吃了几次颜面尽失的败仗。
因而,被定义成贪婪、暴力和压迫的詹姆斯敦“先民们”,长期被美国历史刻意忽略。这让后人们提起美国的第一批英国移民,往往只听闻过“五月花号”,却不知有詹姆斯敦这个存在。
(英剧《詹姆斯敦》用三个女性和一大群“光棍”的故事,还原了这段几乎已被遗忘的历史)
到了18世纪,除了大量主动移民者外,北美大陆也成了英国流放犯人的理想之地。
此时,体量有限的英国已经变的十分拥挤。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许多无业游民,偷窃和刑事犯罪剧增,致使监狱人满为患。于是,大量犯人牲口一样被塞进船舱,远洋“发配“到了以弗吉尼亚州为主的美洲东部地区。
18世纪末,美国独立,英国的犯人又开始了更远的“跋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其实,要说一些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白人的祖先是流放的“罪犯”,倒也没什么特别耸人听闻的,要知道,那个年月,未成年人在大集上偷一块面包,只要人证物证齐全,陪审团一致同意,都可以判死刑的。看在上帝的面子上,从轻处罚,就会改判“流放”。
好了,按时间顺序,就到了德国人的移民时代。
德意志人在北美的活动,可以追溯到17世纪,在英国殖民地的包围中,荷兰人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
但荷兰毕竟是个小国,人口有限。而当时德国四分五裂,战争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因此,很多德意志人被荷兰人忽悠到了北美洲的新尼德兰。
德国人劳动能力强,能吃苦,这种安静干活的人自然成了荷兰老板最理想的员工。所以,荷兰人积极的为德国移民提供各种便利,第一批德国移民蜂拥到了新大陆。
这些最早的德国移民多定居于美国的东海岸。比如,洛克菲勒家族就是18世纪德国移民的后代。
下一个德国人的移民高潮出现在19世纪中期,这同时也是整个欧洲人涌向美洲大陆的高峰。
1848年欧洲革命后,德国国内局势持续动荡;此时,美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中西部大片的处女地等着人们开发。
相对于早期定居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德裔,这个时候的德国移民们更青睐广袤的中西部地区,有的地方甚至整村整村的向美国移民。至此,德国人的足迹遍及了美国各地。
加之,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燃起了淘金热,在欧洲引发了赴美垦荒、淘金的高潮,此番移民潮,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
在那个乘船跨越大洋赴美的时代,移民们下船后,登上埃利斯岛,还要排大队经过美国移民机构全方位的检查,和健康状态“筛选”。甚至到了后期,还加入了关于语言、学历、技能等类别的检验和测试。
显然,在能力测试上,早在普鲁士时期就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的德意志人非常有优势,公民素质相对较高;同样,对于爱吃猪腿,喜欢运动的德国人来说,健康检查更是难不倒他们。
因而,德国移民通过埃利斯岛入境检查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这波移民潮中,就有特朗普的祖父Friedrich Trump的身影,他1885年来到纽约时,还是一位几乎不会说英文的16岁少年。而特朗普家族的经历,几乎就是德国移民实现“美国梦”的典型。
(特朗普的祖父母)
第三次德国人入境高潮是二战前后。这其中既包括了大量避难的欧洲犹太人(美国人名字中的“斯坦”和“伯格”,很多属于这些德裔犹太人的后代),也有美国八抬大轿请回的科学家...
比如,伟大的德裔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被誉为“美国航天之父”的纳粹党卫军少校——冯.布劳恩博士等等。
(二战期间,美国“回形针计划”中,争取到的赴美纳粹德国科学家合影)
此外,从19世纪末起,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引发的欧洲排犹浪潮中,美国大陆还涌入了一大批来自于东欧(主要是波兰)和俄罗斯的犹太人。
最后说说人口排名第二的爱尔兰裔。
跟德裔美国人比,爱尔兰裔人口虽多,但却长期被边缘化,进入上流社会的过程,非常艰辛。
爱尔兰移民大多都是宗教观念极强的农民和城市贫民,“逃荒”到的新大陆。
甚至连号称“美国唯一的王室”的肯尼迪家族的先人——帕特里克·肯尼迪,也是在1845年的“爱尔兰土豆大饥荒”中,乘坐便宜的“棺材船”来美国碰运气的。
(上世纪50年代也是肯尼迪家族人丁最兴旺的时代)
这些爱尔兰人虽说文化水平和技能并不占优势,但人口数量大,还能吃苦,很快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廉价劳动力。于是,美国底层的脏活累活全都包给了他们,生存环境非常差,处处被轻贱,成了美国白人里的“贱民”。
不过,很多诸如肯尼迪家族的爱尔兰人,通过几代人的奋斗,也能最终跻身于上流社会。但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精英阶层看爱尔兰裔,往往还会带着些有色眼镜。
比如,跟罗斯福总统关系非常要好的老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爸爸),在1930年代,曾被先后任命为全美证券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国大使。即便身居要位,但私下里,还是有人会拿“一个种土豆的爱尔兰天主教徒”来嘲笑已经进入美政府“核心决策圈”的老肯尼迪。
当然,时到今日,曾经无处不在的那个美国白人之间的“鄙视链”,早就不流行了,而且,一般美国人也并不太在意家族老祖宗的国籍,认同的都是自己的美利坚民族身份。
这也算是生动诠释了美国国徽上的那句铭文——“合众为一”吧。
如何用乌云密布写一首藏头诗?
用 “ 乌云密布 ” 作首诗句
乌云缓缓飘势 ,
云霞时而突破 ,
密雾林间笼罩 ,
布满冷气凌空 。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小班:
1.知道保护五官的方法。如:不要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塞到嘴巴里、耳朵里等。
2.不要随便要陌生人的东西和乱吃陌生人的东西。
3.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要让陌生人触摸自己的身体。
4.上下楼梯不推挤,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上下,不滑扶手。
5.知道自己的姓名及父母的姓名、电话。
6.不做爬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7.不要玩插座、电器。
8.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刀、牙签等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9.不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10.在运动、游戏、游乐场玩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11.外出活动听从大人或者老师的安排,不随便离开集体。
12.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
13.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不玩火、玩电、玩煤气以防止意外事故。
14.别拿电话当玩具玩,不要乱拨电话。
15.自己受到伤害时要及时告诉大人。
16.不到马路上玩耍,走路靠右边,没成人带领不自己过马路。
17.不要随便逗猫、兔、狗等小动物玩,以免发生意外。
18.不要在电梯上玩耍。
19.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有异味的东西。
20.不玩开水、药品,不乱吃药。中班:1.幼儿要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的全名及工作单位,知道在遇到危险时,怎样拨打紧急呼救电话。2.一个人留在家里时,如有陌生人来访,不要私自开门。3.不要用湿手去摸电器的开关、插头,更不可将手指、别针、回形针等放进插座,以免触电。4.在家中不要攀爬登高,更不要在阳台、窗边及楼梯口嬉戏,避免发生坠楼和滚下楼梯的事情。5.清洁用品或杀虫剂不可拿来玩,捉迷藏时不要躲在柜子、箱子里。6.大人不在家时,不要独自进浴室玩水,更不要在浴室里推、拉、打、跳,随意开启热水龙头。7.不要用塑料袋或棉被蒙头,不要用绳子绕在脖子上,也不可把花生、钮扣、弹珠等小东西放进鼻孔或嘴里,以免不小心吸入气管。8.不可开启煤气开关,更不能用手去摸明火;教会孩子一旦发生火灾如何自救,如何迅速逃离或等待大人施救。 9.告诉孩子吃任何东西前,一定要先征得大人同意,地上或桌上的东西不可随便捡来吃。还要注意吃东西时不要边吃边跑,否则食物易吸到气管里。10.让孩子学会爱惜玩具和如何同小朋友分享彼此的玩具,以免因抢夺玩具受伤或受到破损玩具的伤害。11.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12.知道报警电话:110、120、119,懂得如何打电话报警。13.下午放学后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14.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15.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16.没成人带领不能自己独自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 17.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要想办法对付,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18.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19.初步了解雷电的危害,下雨天和闪电不到大树和屋檐下避雨。20.发生火灾或者煤气泄漏,知道简单的处理和逃生方法。
21.知道发生灾害时要镇静,不慌忙,听从大人指挥。
22.初步知道台风、暴雨、地震的危害和简单的保护自己方法。大班: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2.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3.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4.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5.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6.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7.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懂得如何报警。8.下午放学后,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9.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10.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11.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12.预防中毒,中毒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有煤气、食物、化学品、药品、消毒剂、杀虫剂等多种中毒事件。13.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14.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15.遵守交通规则,乘车的安全知识,知道一些安全标记,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乘车时坐稳,不把手、头深出窗外,不乱动车上的按钮。16.防止玩火,不宜进入厨房的,火柴和打火机一类易燃引火物决不能去玩弄,懂得玩火的危害性。17.不要动暖瓶、开水、饮水机,以防止烫伤、烧伤。18.不要玩水,不要扭动自来水开关,在湖、河边上玩耍,要在安全地带,决不要乱跑乱蹦,以免失足误入水中,也不要在下水道井盖丢失的道路上走。19.不要玩电,不能去触摸和玩耍正在运转的电风扇等电器产品,不能摸电插座。不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在没有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按动电器上的旋钮及各种键,有的家电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随便乱动。 20.幼儿节约用电、安全用电,注意节约用电,要随手关灯,没人时不开灯,电视看完要及时关掉。 教育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21、要让孩子随便拿刀、剪或其它尖锐器物当作玩具。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刀、剪等用具。22.运动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做危险性游戏,知道“乐极生悲”,懂得登高的危险,教育孩子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勇敢和逞能是两回事,教育孩子不拿力所不及的东西。
23.知道什么是安全地方,什么是不安全地方,如:不在加油站、建筑工地等地方玩耍。了解在公共场合走失后的方案(和大人在预定地点、时间集合、找警察、工作人员、借电话等)24.会清楚表达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25.不要把铅笔、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锐的东西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处跑,因为这样容易扎伤自己和别人。26.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当做面具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27.知道110报警电话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