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格力空调维修,被外省人问过的最离谱的问题是什么?
2016年去台湾旅游时,台湾女导游和我一般大的年龄,叫小澜,林依澜。
当时我们走到一个地方,好像是一条什么路的街道,有几个台湾青年人在遛狗,就是那种灵缇又名格力犬的跑狗。
我说,这种狗原产于中东地区, 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狗,也叫格力犬,我们那边经常能见到。
台湾导游小澜不相信地问我,你们那边也有这种狗?
对呀,到处都是,经常能见到,都是有人牵着绳子跑,一般在农村多,因为它们的奔跑速度快,人们经常是让狗在庄稼地里追逐野兔子。
和导游的闲聊中谈到了和大陆人的关系时,小澜导游说,虽说她身边是存在有少部分对大陆有些成见的人,但大部分还是挺喜欢大陆人的。
因为在和一些大陆游客接触的时候,就发现并不像媒体所说的那样,而是十分的有礼貌,为人也比较谦逊,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台湾人的尊敬和友爱。
游客的数量逐渐增多,有些台湾人认为他们干扰了当地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于大陆人的生活习惯与台湾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有一些台湾人很感激内陆人能够来到台湾,他们的到来为台湾的旅游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有些台湾人很包容大陆游客。
台湾和大陆就像两个兄弟,虽然暂时分离了,但永远是一家人,毕竟血浓于水,两岸一家亲嘛。
广东省的经济到底有多强大?
广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南大门:早在秦始皇经略岭南时如今的广州就已是犀角、象牙等货物的集散中心了。长期以来广东就是我国通向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早在唐宋时期就在如今的广州设有管理外贸活动的市舶司。到了清代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是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唯一的官设海外贸易“特区”。这在客观上孕育出了一个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中西贸易交流中心。鸦片战争以后广州与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一同被辟为通商口岸。
1980年广东省深圳市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4年广东的省会广州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广东从此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西方经济、文化、科技的窗口。如今中国的7个经济特区中深圳、珠海、汕头均位于广东。广东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中央的扶持政策以及自身的奋发努力使自己的GDP总量从1989年起连续3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如今广东一个省的经济总量就占到了全国经济总量的1/8左右。
广东一个省的经济总量几乎相当于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澳门特别行政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山西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11个省区的经济总量之和。由于如今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有我国各省份的GDP放到国际上是妥妥的“富可敌国”。2018年1月广东省政府在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交的工作报告透露: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到2017年由5.8万亿元增加到了8.99万亿元。
这意味着广东的经济体量已逼近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等国。2019年广东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671.07亿元(比上年增长 6.2%)。同期广东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4172元(增长4.5%)。202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760.9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同年世界各国的GDP排名为:美国20.9万亿美元、中国15.63万亿美元、日本5.13万亿美元、德国3.78万亿美元、英国2.63万亿美元、印度2.59万亿美元、法国2.55万亿美元、意大利1.84万亿美元、加拿大1.6万亿美元......
加拿大之后依次为韩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西班牙......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1人民币≈0.1572美元,所以2020年广东的地区生产总值折合成美元约为1.74万亿。如果拿广东的GDP总量放到国际上与其他国家对比就会发现:广东的经济总量略低于排名全球第八位的意大利,但要高于排名第九位的加拿大以及之后的韩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西班牙......广东的经济实力并非只反映在庞大的体量上,同样也反映在经济综合竞争力上。
目前广东省地域内容纳了十多家跻身世界五百强的企业。这占到了我国入围世界五百强企业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广东的家电品牌有美的、格力、志高、奥克斯、创维、TCL......手机品牌有华为、VIVO、OPPO、魅族......高科技互联网产业主要是华为和腾讯在领跑;汽车行业有比亚迪;房地产行业有碧桂园、雅居乐、恒大、富力......广东这些知名企业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这说明广东的经济发展并非单纯得益于国家战略的扶持,而是广东的民间资本本身就处于一种高度活跃状态。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将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与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肩齐名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接下来广东还将打造由珠三角九市和环珠三角六市组成的大珠三角经济区。长期以来广东的发展主要依靠珠三角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不过单纯依靠珠三角的带动并不能使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实现整体腾飞:长期以来粤东、粤西、粤北等地相对于珠三角的差距是比较大的。2017年12月广东省政府针对这一现状发布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这一规划明确指出广东要形成以珠三角世界级湾区城市群为引领、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城市带为支撑的世界级沿海都市带。该规划提出要对接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布局,从而推进形成“一轴、多中心、集群式”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设想以珠海、汕头、湛江三个城市作为广东的省域副中心城市配合广州、深圳两个主中心依托高速公路、铁路构建贯通粤东、珠三角、粤西沿海发展主轴。除此之外佛山、惠州、江门、潮州、茂名等多个城市也被确定为地区性中心。广东省希望以此构建“多核多心”体系,着力提升门户枢纽、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等核心功能,从而多点带面促进全省整体发展。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广东会从珠三角独大向珠三角、粤东、粤西等地平衡发展转型。
毕业之后混得怎么样?
我记得高一那年,新来了很多老师,都毕业于重点大学,其中有一位老师,我们关系非常好,在闲暇聊天时,她常常会对我说:“人这一辈子,一定要上一所大学。”我那会只是点头,然后接着问为什么?
老师很有耐心的讲,读过大学的人,与没读过大学的人相比,他的各方面都会有提升。
比如说:“你对今天的学习非常不满,很有抵触情绪,但当你大学出来后,在社会上参加工作后你会发现,你非常喜欢以前的学习生活,甚至你有时候会想着如果能回到过去,你一定从头再来,但如果你早早的出去打拼,你没有时间想这些,你不得不为每天的生计而发愁!”
我这一生,遇到了无数的好老师,他们是我前行路上不断行走的领航人。
大专和本科生的差别,最大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视野。好的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但大部分大专讲求的是培养专业对口,基本就是延续高中学习的模式,相当于一种取得毕业证的继续教育。
第二,氛围。每一所知名高校,都有一个催人奋进的氛围。就比如你到南京大学的校园走一趟,你从头到尾,都感觉他充满了文化气息,但这种文化气息,在很多新建立的专科学院很难体会到。
第三,能力。虽然说,一个人的能力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培养,但无疑,大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思维决定能力,而视野又决定了思维。大学,说白了就是比的文化底蕴、师资力量,而这些东西都是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
我还是想借用我老师的那句话:“人这一辈子一定要上一所大学”来谈谈。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或多或少的听人说,上大学有什么用,我不上大学一样赚钱,一样比上过大学的人生活的好。是的,生活中这种人有,但那是个例,我们更多的可以看到,上过大学的家庭更和睦一些,上过大学的人更好相处一些。
究其原因,大学可以更进一步的提升人文素养。
谈到最后,我最想说,无论是大专还是大学,只要条件允许,都去上一下,那会是你人生的一个平台,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至于平台大小,就看你的决心大小。
中国的世界500强公司有哪些?
2019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最新一期世界500强排行榜。
一、中美对比:
在世界最大的这500家企业中,有129家来自中国,首次超过美国世界500企业总数(121家);其中,中国大陆+香港的500强企业数量为119家。(文末附中国500企业名单)
在榜单中,中国的世界500企业被绝大部分国企占据。
比如:世界500强第2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比如:世界500强第4名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比如:世界500强第5名的国家电网公司。
美国在这一方面,有更多的民营公司排名前列。
比如:世界500强第一名的沃尔玛、第11名的苹果公司、第12名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13名的亚马逊···
二、新进500强企业
2019年,中国有13家企业首次上榜世界500强。
其中,格力电器(414位)与小米(468位)是最受媒体和大众关注的企业。
同时,小米也是2019年世界500强中,最年轻的企业,成立仅9年时间。
三、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
入榜的中国企业(不含台湾省)119家,平均利润35亿美元,低于世界500强平均利润43亿美元的水平。
银行成为中国企业最赚钱的行业,如果不计算11家银行的利润,其他108家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19.2亿美元。
四、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数量变化
2019年:129家;
2018年:120家;
2017年:115家;
2016年:110家;
2015年:106家;
2015年:106家;
2015年:106家;
2014年:100家;
2013年:95家;
···
2010年:54家;
···
2000年:11家。
中国世界500企业名单:
各位,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股市、楼市、债市、汇市),可以关注小白老师的头条号(小白读财经),查看更多的原创文章和原创问答。
月薪两万难吗?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月薪两万是很困难的事;除去以下这6类凤毛麟角的年轻天才,年纪轻轻就想拿下2万月薪基本是不现实的。
1. 国内名校+高薪专业+优秀毕业生 博士
不是说任何一位名校毕业的大学生都可以拿月薪两万,毕竟名校毕业的找不到工作的也不是没有;所以这个名校毕业,高薪专业后面还得加一个“优秀”的要求,再加上读的专业相对高薪热门,所以这种人拿下2万月薪是比较正常的。
2.特殊职业的年轻人
比如镇守边疆的年轻人,边界猎毒维和的年轻人,边缘地区职业定向生,战乱地区委派主使,入殓师等,这些年轻人时时刻刻都在危险边缘徘徊,做着别人不敢做的事;这样的高危行业,拿2万月薪才是正常的。
3.天赋+匹配岗位+努力的年轻人
比如有些做业务岗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却性格开朗,情商高,圆滑,老谋深算,深思熟虑,开创性又强,再加上本身又够努力,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斩获大笔订单。所以对于这种岗位与天赋匹配,又够努力的年轻人来说,拿2万月薪也是能做到的。
4.择业准+经验老+够努力的年轻人
有些年轻人早早地出来打拼,进入了有潜力的行业,在该行业领域内不断学习,深耕十年可能30岁不到就达到了企业的高管级别,这样的年轻人拿下两万月薪也是无可厚非的
5.天之骄子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百万年薪的90后也是头一次见,在全球华为也就招到那么几位;对于这样的天之骄子,拿下2万月薪简直不要太过轻松!
6.背靠金矿的关系户
对于这样的年轻人,也不要有什么埋怨嫉妒,因为说白了,人家命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