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黄梅戏出名的一曲?
天仙配。
黄梅戏天仙配著名一曲是天仙配,其中树上鸟儿成双对,成为天仙配绝句,世代相传。
天仙配讲述了七仙女织女不嫌含,爱上董永:在众姐妹帮帅下,与董永菇结良缘,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故事,表达了年青男女追求爱情的故事,也是对美好生活一种向往。
观众最热爱的是豫剧?
中国戏剧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地方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当地人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对于黄梅戏来说,这些年也培养不少人才,继严凤英大师以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演员,譬如马兰,吴琼等等,天仙配,女驸马这些脍炙人口的戏确实好看好听极了!但是,黄梅戏普及率没有豫剧广,黄梅戏属于小调,词曲优美,清丽婉转一般人还真不太会唱。豫剧就不一样了,属于粗狂豪放类的,调子简单易学,所以豫剧遍地开花,每个省都有豫剧团,正因为豫剧票友多,所以受众就多,流派纷呈。河南电视台又大力推广戏曲文化,每周都有梨园春擂台赛,月赛,年赛,也吸引一大批人踊跃参加,无形中也把河南戏曲推向市场,有更多的人愿意学戏,看戏。
黄梅戏艺术家马兰现在做什么事?
马兰现在在上海戏剧学院工作,基本上是离开黄梅戏专业了,但是她的每一次行动都被画上黄梅戏符号,或者是带着黄梅戏的旋律去的!这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她只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马兰,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是迄今为止国内既囊括了舞台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又囊括了电视剧表演全国最高奖项的唯一人。2007年,荣获美国纽约市文化局、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美华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
黄梅戏为什么是普通话的发音?
黄梅戏为什么是普通话的发音?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黄梅戏起源,中国有五大戏曲剧种,分别有越剧、京剧、评剧、豫剧和黄梅戏。其中在安徽最受欢迎的便是黄梅戏,逐渐的发展到全国各地。黄梅戏在全国各地都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唱腔淳朴情感抒情,具有非常丰富的感染力,男女老少都可以听。一曲《天仙配》,更是让黄梅戏源远流长。火遍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也有人慕名前去听一首。于是在2006年黄梅戏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正式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起源也是十分具有戏剧性。黄梅戏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根据那时的史料记载,在唐朝时期黄梅歌曲就在那时盛行,经过宋朝的发展和元朝杂剧的影响,逐渐在民间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直到明清时期,黄梅戏就在全国大地流行起来。黄梅戏原来在采黄梅采茶时唱的,所以称为黄梅戏,最初也是起源于黄梅县,以安徽为中心初步向山东、河南、浙江、江苏、湖北等地传播。很多一代一辈老艺术家为了黄梅戏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现在所听到的黄梅戏,绝大部分都是这些先辈所改编的。
清朝乾隆时期到辛亥革命左右,都是黄梅戏发展的鼎盛时期,黄梅戏原名叫黄梅调或者采茶戏。在1750年左右,安徽、湖北、江西三个省,逐渐形成具有特殊风格的民间戏曲。其中有一支逐步转移到安徽,于是这便成了黄梅戏的前身。1950年安徽省安庆市将大孝子董永的《董永卖身》改编成了《天仙配》,自从搬上电视荧幕之后便风靡全球,逐渐成为了我国五大剧种之一。《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甚至都将黄梅戏这种戏曲曲种称为黄梅调。将黄梅戏客观的定性为在湖北一带流行的歌曲传至,安徽安庆之后也变成了黄梅戏,所以黄梅戏就是来自于湖北黄梅县采茶戏。
我们现在看到的黄梅戏,其实发展历程也是十分艰难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之时。各个省之间的采茶小调、民歌、风俗歌曲结合在一起。通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的黄梅戏。第二阶段,辛亥革命到建国之前,这一时期黄梅戏逐渐的开始商业化。许多乡村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便走向了成熟的舞台,黄梅戏进入城乡之后深受广大城市人民的热爱。所以那时的人为了发展自己,拓展自己的事业,于是纷纷前去学习黄梅戏。由于黄梅戏简单易懂,演员轻松易学,取消了一些复杂的乐器演奏,丰富了他的表现手段,他的服装化妆和舞台布置都市略高于农村舞台。
第三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1949年到现在为止,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黄梅戏得到了急速的发展,从安徽合肥西团成立之后,安庆地区也逐渐的形成了专业的剧团,于是在1954年,黄梅戏参加了大小大大小小的各种比赛均获得成功。甚至一些黄梅戏也将被拍成电影传播海内外优秀的剧目,《女驸马》、《火烧紫云阁》等都陆续的热播。
为了避免黄梅戏因安徽方言所带来的局限性,所以在香港、澳门等地甚至还出现了用普通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在表演艺术上通过不断创新,为了让观众耳熟能详,更好的传承黄梅戏,就都改成普通话了,之后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搬上电视荧幕,由于他们精湛的演技,浓厚的历史文化,所以逐渐的博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黄梅戏为何唱不了像豫剧里常唱的大型古代历史武戏?
谢邀。本人并不听戏,对戏曲了解粗浅,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谅解指正。据我了解黄梅戏多为才子佳人的故事。其男性角色亦由女性承担,这就导致很多武戏人物唱段无法表现。另外个人感觉黄梅戏舞台服装色调偏淡雅清新,于武戏颜色鲜明强烈的风格并不协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