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事故,疑似大都和哈医大有关联?
身为黑龙江人,距离哈尔滨也不远,所以肯定一直关注着黑龙江的疫情,个人认为,除了两名病患有瞒报的经历以外,这次疫情复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重视…
这次疫情的开始来源于一位美国回来的韩某,她才22岁,是美国回来的留学生。回国以后,她就在相关单位进行隔离检查,14天隔离以后,核酸检测是阴性的,才让回家,而且检测是两次全部都是阴性。
回家以后,因为其身体里病毒还具有传播的能力,这才导致疫情爆发。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疫情的传播和韩某回国没有什么关系,这是病毒太过狡猾才导致的,病毒在体内数量不多,是不足以触发试剂感应的,而且很多时候,检测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之前同样有一位中年女性,连续检查20多天都是阴性的,就是因为检测的位置选择都是咽喉粘液,后来选择痰液才确定为阳性,根据分析得出,痰液的病毒数量比咽喉粘液的病毒数量要多很多。
这里,第一个不重视就是检测不重视,如果检测重视了,多部位进行检测,那么很有可能在源头就制止住了。
医院传播人数很多,都在同一病区根据行动轨迹和传播途径来分析,目前多数感染者都同一位87岁的患者住院有关,这位患者感染以后,把其亲友还有一个病区的多数人都感染了,目前因为他而感染的人数已经上升到了20多人,密切接触者还有很多,不过都已经处在隔离观察之下,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次医疗事故,但疫情并不属于医疗事故,这只是防疫上的重大疏忽,目前已经有多人被问责了,而且问责将会持续,随着调查的进行,被问责的人数应该会越来越多。
因为医院导致了疫情的传播,目前全黑龙江省住院都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而且必须找在单间进行,检测呈阴性以后,在住进大的病房。
不过这里还是需要提醒相关人士,检测一定要多角度取样,不要流与形式主义。我们这卡口电子温度计坏了,还给我测量呢~这不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么。
医院门诊忽视发热,导致传染链形成这次疫情复发导致的传播链中,有一环节中重要的病患曾经去医院就诊过,他询问了自己发热吃什么药,结果医院相关人士根本没有引起重视,如果当时给与做一个核酸检测,或者留下联系方式进行回访,那么这次疫情很有可能根本不会传播的这么长,也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这也是省长多次提出的假如,假如医院负责人当时负起责任,那么这次疫情也根本不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而这,就是第三个不重视。
其实目前不重视疫情的情况在身边比比皆是,很多人以为疫情过去了,身边的人都比较健康了,甚至出门戴不戴口罩都没有关系了,而这次疫情的小范围复发就告诉我们,疫情远没有结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这就是一个警钟,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可能复发感染,相关负责人都应该引起警惕…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油罐车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油罐车爆炸的威力是巨大的,后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此次油罐车爆炸,事故已造成19人遇难,172人住院治疗,周边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现场处置等相关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具体损失情况还在统计。
事件回顾:6月13日16时40分许,一辆牵引车牌号为浙CM9535、挂车牌号为浙CM138挂的液化气槽罐车行驶至G15沈海高速公路往温州方向温岭西出口互通匝道中段发生爆炸。
炸飞的槽罐车砸塌路侧的一间厂房并发生了二次爆炸。目前温岭天鹰救援队正全力进行现场救援当中。
现场画面:浙江台州温岭大溪高速口附近,一槽罐车发生爆炸,爆炸发生的时候,整个画面都震动起来。大火、浓烟迅速往天空上窜。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大,被白烟笼罩着,可见爆炸威力巨大。
爆炸威力巨大,受爆炸威力冲击附近一整排房屋受损严重,屋顶坍塌、门窗变形,疑似爆炸槽罐体飞落入居民家中。
爆炸后现场黑烟滚滚,草皮都被烧焦。救援人员在现场紧急救援,多名伤者被送至医院救治。
从另一个监控镜头看到爆炸发生一刻的画面。整条道路都震动摇晃起来,瞬间火光冲天。
空间航拍夜幕下,爆炸现场周边部分倒塌的民房及厂房,现场紧急救援当中。
温岭市人民政府作出通报,事故造成19人遇难,172人住院治疗,周边的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航拍资料图片显示,有的房屋被炸得几乎成为平地,和事发前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现场时间(拍摄时间)依然浓烟滚滚。
据当地事故目击者讲述,损毁最严重的房屋是风机企业厂房。拍摄画面现场正处救援当中。
据消息透露,事故造成周边200余间民房受损。当地消防部门出动34辆消防车,138名指战员现场救援,并同时调集周边62辆消防车,316名指战员,6条搜救犬进行增援。
事发后,现场救援进入紧急救援工作。
现场救援人员深入坍塌现场,积极搜寻生还者。
温岭天鹰救援队数百人,正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援工作。
油罐车爆炸的威力一、此次爆炸威力巨大,以下数据可以充分说明:
人员伤亡:造成19人遇难,172人入院治疗;
房屋损毁:事故车辆车头被炸出约100米外,路边多座房屋损毁严重,其中一幢几乎完全倒塌。
搜救人数:近100辆消防车,近460名指战员,6条搜救犬。
二、一辆槽罐车10吨液化气相当于百万个手雷的爆炸威力
10吨液化气全部燃烧相当于100吨TNT。一颗手雷含有TNT炸药约50克,100吨TNT相当于两百万个手雷一齐投出去爆炸的威力。
专家分析:
普通液化气罐车一般是10吨,1公斤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46100千焦,1公斤TNT炸药的爆炸能量也就是4200千焦,但是因为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瞬间爆炸,所以可燃气的破坏力比TNT大的多。
1公斤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的能量,约等于10公斤TNT炸药的威力。10吨液化气全部燃烧相当于100吨TNT。
一公斤TNT炸药差不多能炸毁一栋两层的平房,1000个一公斤TNT的威力就可想而知了。一颗手雷含有TNT炸药约50克,100吨TNT相当于两百万个手雷一齐投出去爆炸的威力。
重要提醒:油罐车或者天然气车在爆炸事故中经常会发生和云爆弹类似的起爆效果,即会发生二次爆炸,而且二次爆炸的威力比第一次要猛烈的多,其高温、冲击波和一定范围内的超压,对人体有极大的杀伤力。
因此,碰到这样的事故,千万别围观看热闹,应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逃离现场,越远越好!
高速压到硬物对车有损伤吗?
如果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碰到硬物,可能会对车辆造成损伤。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损伤:
1. 轮胎损坏:碰到硬物可能会导致轮胎损坏,如破裂、扭曲或脱落。损坏的轮胎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应及时更换。
2. 悬挂系统损坏:碰到硬物可能会导致车辆悬挂系统的部件损坏,如弹簧、减震器、悬挂臂等。损坏的悬挂部件会导致车辆的操控性能受损,应及时更换。
3. 发动机底部或底盘损坏:如果车辆在碰到硬物时底部受到损坏,可能会导致发动机部件受损或底盘受损。这些损坏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能,应及时修复。
4. 油箱和油管损坏:碰到硬物可能会导致车辆油箱和油管受损,引起燃油泄漏或其他问题。应及时找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
因此,建议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保持警惕,避免碰到硬物。如果发生了碰撞,建议驾驶员停车检查车辆是否有损坏,并及时进行维修。
山西一煤矿发生火灾事故?
作为一名煤矿工人,个人感觉很有资格谈谈这事!从事煤矿工作以来,我在山东,云南,贵州,四川,内蒙古煤矿工作过,当然山西的煤矿也去过,是因为出差,说说这几个地方的地质井下自然条件,山东井深,千米的都有,闷热潮湿,工作时间长,冲击地压很普遍,主要是热受不了!云南贵州四川,煤质好,井浅一般都是平峒开采,唯一不好就是煤层底,瓦斯大,大多都是私人承包的多,分包,全国安全条件,地质条件最好的可以说也就鄂尔多斯了。采高大,设备先进,唯一不好的就是煤质不好。山西云南贵州四川的私人承包矿管理很落后,我见过在矿井门口吸烟的,见过瓦斯传感器爆表的,简直太可怕了,一一说下来三天也说不完,出事故主要还是在于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出事故是主要原因,其次才是工人违章作业。管理工资很高,但是你也得负责任。好了不说了打字挺累的
东航MU5735黑匣子?
我认为这个飞机黑匣子,有改进的空间
这次东航MU5735,黑匣子损坏是比较严重的,非常担心内部受损。
飞机的黑匣子结构并不复杂,里面最核心的就是巴掌大小的数据记录器
它的表面有一层复合材料,通常意义上黑匣子有三层保护装置
防火,防水,防撞击,当然整体黑匣子还有信号发射装置,电池,水下定位信标
其中核心是关键,当然这只是黑匣子的内部结构,黑匣子外面还有一层坚固的金属壳
正常设计这个黑匣子能够抵抗数百G的撞击,但是这次黑匣子的损坏情况还是让人心惊,非核心部件全没了···并且两个都是
只能说这次摔的太严重了,飞机速度太高,撞击点太集中,太担心内部遭到损坏。
不过我认为这个黑匣子应该改进一点。
防摔,防撞,防火,防水,之外,还应该设计成防弹的。
飞机落地撞击会造成大量碎片飞溅,这些碎片可能就能达到子弹的破坏程度。把黑匣子整体切开——不然其他部分也不至于都没了···
当然,我不是说采用更厚的钢板,而是改变黑匣子的形状,例如橄榄球形状。
这就有点像战士的头盔,当有弹片击中头盔的时候,头盔的形状会让弹片弹出去····
应该在爆炸更能保护内部结构。
另外这个黑匣子也太难找了,我觉得如果黑匣子外壳设计一个软包层,里面填充黄色粉末····是不是更容易找一些?
不知道各位专业认为,我这想法有没有道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