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濒危动物,本人经常一个人走夜路?
二三十年前大概是90年左右吧,那时候小学放暑假了,我就想到小姨家玩。她家离我家大概10里地,那时候都是乡间小路,经过四五个村庄,然后过一条大沙河上去就到了。
那天下午刚好小姨来我家了,早早吃过晚饭,她推着自行车,我在后面跟着就出发了,路好的地方就骑车带着我,路不好时我就跟在后面走。当时非常开心,放假了,终于自由了,人高兴地都快飞起来了,心想一定要在那多住几天好好玩。小姨家种了好多大西瓜,村西边还有一条大沙河,夏天汛期时洗澡玩水还能捉鱼,几乎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了。走到沙河边时天就基本上黑了,那条沙河很宽,反正那时候小孩的感觉就是很宽,枯水期水不多,几块楼板架起来就是个简易桥。
但要想走到这个简易桥,需要从河岸上绕个大弯拐到河底,大约有200米远,不过还有一条直接从河岸到河底的直路,就是很陡,像现在游乐园里的滑梯直接就到河底简易桥了。小孩子嘛,肯定是走“滑梯”了。我就直接下去了,半分钟就到了河底,而小姨推着自行车还在弯路上绕,我滑到河底站在楼板桥边听着河水哗哗哗地流过,左右看看黑乎乎的河道和茂密的荒草心里突然很害怕起来,就大声喊“小姨,小姨。”大约两分钟后小姨才走过来,我还在那喊,小姨还说,男子汉这么胆小呀,上去坡就到家了,怕啥呀。我一看小姨推着车过来,当时就不怕了,还好面子地说:“我哪害怕了,我是想着你会害怕才喊你的。”
然后就帮她扶着自行车过河,又爬上对面的河坡就到她那个村了。到了她家都还很开心,姨夫切西瓜给我吃,吃着看着电视,还是当时不太多见的彩色电视机,当时我家里连黑白电视都没有,所以看起来很着迷。
大约到了9点左右,我突然就很想回家,尽管电视很好看,但那个感觉太强烈太清晰了,直到现在30年过去了还记忆犹新,就是没有任何原因地突然想回家,不想在这里住。我小姨姨夫他们还笑我,说我这么大了还恁恋家,一夜都不能在外面住。不管他们怎么劝,说明天要带我去河边玩,捉鱼洗澡等,反正都是我以前最喜欢的事情,但我就是想回家,并且说着哇哇大哭起来。
没办法,天已经黑透了,那时候要再送我回来,农村小路两边都是庄稼地小姨也害怕,就让姨夫一起去送我回去。正准备步行(晚上骑车也看不见)出发时,就看见当时也在他们家看电视的邻居老头和小姨他们小声交谈了几句。然后我们就出发了,到路上我还问小姨说,你们是不是骗我不想送我回去了?小姨说怎么会呢?我和你姨夫一起去送你,回来我也不会害怕。
从村后的土路往东大约走300米就到了大沙河的岸边,和来时一样下到河底桥边,过了桥,这一次姨夫让我和小姨从弯道绕上去,他自己从那个陡“滑梯”爬上去。我们走上河岸还没看见姨夫上来,就坐在河岸边等他,我还很纳闷,从陡坡直接上岸来最多30来米,怎么我们都上来了还不见他呢?我问小姨,小姨也不说,就说再等等。这时我就听见下面陡坡上姨夫说话的声音,嘟嘟囔囔声音很大但也听不太清具体说的什么,好像有什么“打搅你们了,对不起,道歉”之类很客气的话,说了一会,然后姨夫就上来了。
我还说:“姨夫你怎么那么笨呀,爬个陡坡还没我们绕大弯快,我好像听见你在和谁说话呢?”他也不回答我,路太远就说快走吧送你回去。我们就加快脚步往前走,大约走了有500米过了一个村庄之后,我觉得自己不想走了,也不是累,就是觉得自己不再想回去了。于是就对小姨说,咱返回吧,我现在又不想回去了,他俩什么话也没说,带着我转过身就又回家了。
回去以后,我接着看电视,吃西瓜,和他们说明天去哪里玩,好像之前急的哇哇大哭想回去的事情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这就是我走夜路经历的真实感觉,到现在也想不明白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半个小时之内,完全相反的感觉那么清晰强烈。那时候小、贪玩,第二天就和表妹及村里的小朋友下河捉鱼去了,玩得不亦乐乎,也就没想到问小姨那天夜里在河边究竟是怎么回事。
以上@耕读随笔 的回答希望题主喜欢,欢迎朋友们指点评论留言讨论。
哪个濒危动物数量最少?
白犀牛在世界上最少的动物排名第一,属于世界珍稀动物仅剩一只。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动物了,是唯一食草性犀牛,以短草为食。白犀牛是现存的犀牛中体积最大的犀牛了,堪称“犀牛之王”。不过可惜的是,全球仅剩一只,无法繁殖后代,白犀牛终有一天从地球上消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术语定义?
种群(Population)和种群大小(Population Size)(标准A, C 和D):种群这个术语在该红色名录标准中有着特殊的含义,不同于普通生物学上的用法。种群是一分类单元所有个体的总和。由于生命形式千差万别,为了实用,种群数仅表示为成熟个体数。但是生活史的某些阶段或者整个生活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分类单元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其对寄主分类单元的生物学相关价值。
亚种群
亚种群(Subpopulations)(标准B和C):亚种群是种群在地理上或者其他方面被分割的群体,各亚种群之间很少发生交流(典型的是每年有一个或更少的个体成功地迁移或者有效地进行基因交流)。
成熟个体
成熟个体(Mature individuals)(标准A, B, C和D):成熟个体数是已知、估计或者推测的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的总数。估算该数值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 不具繁殖能力的成熟个体,应排除(如密度过低不能受精);
※ 成熟个体数计算的是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因此应排除在野外条件下由于环境、行为等因素所造成的有繁殖障碍的个体;
※ 对于成熟个体数具有自然波动性质的种群,使用低评估值,大多数情况下低于平均值
※ 一个繁殖系的繁殖单位应以个体进行计数,除非这些繁殖个体不能独立生存(如珊瑚);
※ 对于在生活史的某个时期成熟个体的全部或部分自然死亡的分类单元,估计成熟个体数应当在成熟个体可以繁殖的时候进行;
※ 重新引进的个体,只能在生育过后代之后才能算作为成熟个体。
世代
世代(Generation)(标准A, C和 E):世代长度是当前群体(种群中新生个体)的上一代的平均年龄。因此,世代长度反应了一个种群中繁殖个体的周转率。除个体只繁殖一次的分类单元外,其他分类单元的该数值都大于其首次繁殖年龄。在受到威胁而世代长度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应该运用更自然(如受干扰前)的世代长度。
减少
减少(Reduction)(标准A):减少是指成熟个体数的减少,应该用特定的时间段(年)内减少的百分比来表示,尽管这种衰退不一定会继续。除非有确凿的证据,不应把减少解释为自然波动的一部分。自然波动的暂时性下降趋势通常不能认为是一种减少。
持续衰退
持续衰退(Continuing decline)(标准B和 C):持续衰退是逐渐减少存在的衰退(可能平稳,可能不规则,也可能是零星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此种衰退必将继续。通常波动不能算作持续衰退,但是除非在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该把观察到的衰退当作一种波动。
极度波动
极度波动(Extreme fluctuations)(标准B和 C):极度波动发生在许多种群大小或分布面积变化范围大、速度快且频繁的分类单元,典型极度波动的变异范围超过一个数量级(即增加10倍或者减少10倍)。
严重分割
严重分割(Severely fragmented)(标准B):严重分割是指因为一分类单元的大多数个体生活于小的及相对被隔离的亚种群(特定情况下,可以根据栖息地信息推测),从而增加了该分类单元绝灭的危险。由于与其他亚种群重新合并的机会减少,这些小的亚种群可能会绝灭。 分布区(Extent of occurrence)(标准A和 B):分布区是指环绕一分类单元所有已知、推断或预计的目前出现位点(不包括游荡情况)在内的最短连续假想边界所包含的面积。此数值可能不包括该分类单元在整个分布区内不连续或未接合在一起的地方(比如明显不适合栖息的较大区域)。分布区经常用最小凸多边形的面积来度量(该最小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不能超过180度,并要包含所有出现位点)。
占有面积
占有面积(Area of occupancy)(标准A, B和D):占有面积是一分类单元在“分布区”内实际占有的面积(不包括游荡情况)。该数值表明一分类单元常常并不在其分布区的整个区域内存在,例如分布区可能包括不适合的栖息地。在某些情况下(如是迁徙种类的集体巢穴位点、摄食位点)占有面积是满足一分类单元现存种群的任何阶段生存所必需的最小面积。占有面积的大小是测量时所使用的比例尺的函数,应该根据该分类单元的相关生物学特点、威胁特性和可用数据来选定适当的比例尺。为避免因使用不同的比例尺来估算占有面积而导致的评估不一致和偏离,有必要应用比例尺修正因子,来使评估值标准化。但由于不同分类单元有不同的比例尺与面积的相关性,很难制定严格的指导方案来进行标准化。
地点
地点(Location)(标准 B和 D):地点属于地理上或生态上独特的区域,即使是一个单独的致危事件(如污染)也能很快影响到目前处于此区域的一分类单元的所有个体。一个地点的大小取决于致危事件发生时所覆盖的地域,也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亚种群的所有或部分个体。在分类单元受多于一个致危事件影响的地方,地点的确定需要考虑最严重的可能致危因素。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标准E):定量分析是指根据已知的生活史、栖息地要求、致危因素以及任何具体的管理方式等信息,来估计一分类单元的灭绝可能性的任何一种分析形式。种群生存力分析(PVA)就是其中一种技术。定量分析应该充分利用所有相关的可用数据。在信息有限的时候,这些可用数据可用于估计灭绝危险(例如,估计随机事件对栖息地的影响)。定量分析结果中给出的假想(必须是正确的、可靠的),以及所用数据和数据中的不确定因素或定量模型应作记录。
有哪些已经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大熊猫 :大熊猫时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金丝猴: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白鳍豚: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声纳系统发达,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是任何现代潜艇所望尘莫及的,当群体被冲散后,它们利用高频率的声纳可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华南虎雄性约重149—225千克,雌性约重90—120千克,个头虽然不是最大,但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影响可谓渊远流长,人们谈虎色变、畏虎、敬虎,认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结果是,老虎几乎被人类吃光了。华南虎正处于垂危状态,野外数量约20只,呈孤岛分布,且捕食对象稀缺。
朱鹮 :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 .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朱鹮得以幸存,是由于洋县深山里有适应其存在的自然条件,一是湿地觅食条件,二食高树营巢条件;这里的百姓因敬重祖宗的坟山而没有滥砍山林,为这种奇异之鸟的一息尚存提供了机会。
褐马鸡 :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 褐马鸡虽名为鸡,可羽色黑褐,油光瓦亮,生性更为惊人,勇猛善斗,宁死不屈。
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作为爬行动物,扬子鳄体长2米,善于游泳而栖息于水中,营巢在河湖浅滩、植被密生的草丛中,寒冬,扬子鳄却钻到地下洞之中蛰伏,穴深2—3米,带有1—3个出口,穴顶有通气小孔,洞窟是长达几米到20米不等的隧道,内铺枯木、杂草等,冬眠至4、5月份,扬子鳄出蛰 5、6月份进入繁殖期,7、8月份产卵,卵白如鸡蛋,二个月后孵化出壳,出生小鳄十分虚弱,常受到其他动物威胁。 扬子鳄,主食螺、蛙、虾、蟹、鱼、及鼠、鸟等,遇上较大猎物,会以粗硬的尾巴击打,饱食一顿可长时间不食。目前,由于长江下游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河湖被围成农田,野生数量极为罕见,人工繁殖相当成功。
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黑颈鹤的颈、尾、翅羽均为黑色,体灰白,头上亦有红顶,但不如丹顶鹤的明显。 作为高原草甸沼泽栖息的鸟类,本来在“高处不胜寒”的云贵藏生活、迁飞,与世无争。可近年人类对湿地的开发,抽干沼泽使这些高原涉禽正面临丧失家园的威胁。 据国际鹤类基金会调查,西藏拥有中国亦既世界最大的黑颈鹤种群,估计达4000只。
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以来西方时装界对“藏羚绒披肩”即“沙图什”的消费需求而刺激了偷猎者的谋财害命。
当苍蝇蚊子老鼠蟑螂成为濒危动物时?
这样的问题,还真是个问题!
题主提出这样问题,应是受官方保护了需要保护的豺狼虎豹蛇等的刺激,而带怨气的深究吧?
其实,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或理解动物保护的宗旨(主要理由和根据)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 为了保护物种的平衡、某物种不灭绝而采取的法规方式,与该保护动物是否对人有害无关。
这样看来,当苍蝇、老鼠、蚊子、蟑螂,一旦成为濒危动物,可能就会得立法保护吧?!
可是,我也有与之有关的三个难题:
一、苍蝇、老鼠、蚊子、蟑螂等,是人类有史以来,都心心念念要消灭的百无一利的害虫,而且它们被灭绝似乎不影响其它物种的平衡!如此,有必要保护吗?
二、政府一旦立法保护,全人类都深恶痛绝的苍蝇、老鼠、蚊子、蟑螂,这么大的民心损失,如何承担得起呢?遗憾,这四种害人虫,生命力都极强,也就难以验证答案了!
三、被保护的物种繁多,遇到哪种是“雷”呢?我本喜欢收养野生动物,现在怕得要命![大笑][捂脸][祈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