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原子吸收的背景为哪几种方法可以校正?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扣除背景方法通常有三大类: 连续光源校正背景, 空心阴极灯自吸效应校 正背景,塞曼效应校正背景。 (1)连续光源校正背景。当待测元素波长在紫外波段(180-400nm),采用氘灯或氘空心阴 极灯。波长在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时采用钨或碘钨灯,是现代 AAS 仪器应用较广泛的一种 校正背景方法。其原理是用待测元素 HCL 的辐射作样品光束,测量总的吸收信号,用连续 光光源的辐射作参比光束并视为纯背景吸收, 光辐射交替通过原子化器, 两次所测吸收值相 减因而使背景得到校正,这种方法有时产生背景校正不足或过度。两种光源光强度要匹配, 光斑要重合一致,但近年使用氘空心阴极灯可以克服这类不足之处。 (2)自吸(收)效应校正背景,又称 S-H 法校正背景。其原理是以低电流脉冲供电(峰值电 流 60mA)于 HCL 使其发射锐线光谱, 并测得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总吸收值, 以短时高电 流 脉冲供电(峰值电流约 600mA )于 HCL 使其发射谱线产生自吸(收)效应,而原子蒸气不为吸 收,其测得吸收值视为背景吸收值,将两值相减得到背景校正后吸收值。这种方法简单 和 成本低,能校正某些结构背景与原子谱线重叠干扰,可进行全波段 190-900nm 背景校正, 校正精密度高,但不是所有 HCL 灯产生自吸,有些元素如 AL、CA、V 等灵敏度下降。强 脉 冲影响 HCL 寿命。该法只作为其他校正法的补充。 (3)塞曼 Zeeman 效应校正背景是利用光源在磁场作用下产生谱线分裂的现象校正背 景。这种背景校正可有多种方法:可将磁场施加于 HCL,可将磁场施加于原子化器,可利 用横向效应,也可利用其纵向效应,可用恒定磁场,也可用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可分固定磁 场和可变磁场强度。一般用 2 磁场 Zeeman 背景校正, 近年也有 3 磁场 Zeeman 背景校正。 Zee-man 校正背景在 GFAAS 用得比较多,FAAS 用得比较少。不足之处为:比常规食品的 线性动态范围小,灵敏度也有所下降,个别元素谱线分裂不好。
原子吸收标准曲线计算公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标准曲线是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的标准曲线,一元二次方程为校准方程,一般表示为y=ax+b,y为吸光度,x为浓度,a为斜率,b为截距,根据知道检测样品的吸光度带入方程可以计算出浓度,反之亦然,不过原子吸收上检查一般浓度都会检测出来。
原子吸收光谱中原子化器有哪几种类型?
火焰原子化器多采用预混型,由雾化器、雾化室(预混合室)和燃烧器(头)构成.燃烧头有两种:空气、乙炔燃烧头(0.5mmX100mm单缝燃烧头)和一氧化二氮燃烧头(0.5mmX50mm单缝烧头),一般采用钛或钢制成.
石墨炉原子化器目前较普遍采用Massam型石墨炉
石墨炉的核心部件是一个长30~50mm ,外径为5~6mm ,内径3~5mm的石墨管,壁管中间部分有一个用于注入试样溶液的直径为2mm的小孔,石墨管两端安装在连接电源的石墨锥体上.为了防止石墨管在高温下燃 烧,其处侧设置了一个惰性气氛保护罩,保护罩内有惰性气体流过.这一路保护气体为外气.另有一路气体石英管两端进入其中,从中间的小孔逸出.这一路气流称 内气或载气.炉体两端装有石英窗,光束透过石英窗从石墨管内通过.炉体的最外层是一个水冷套,以降低电接点的温度和炉体的热辐射
适用于何种情况下的分析?
标准加入法由于可以抑制基体的影响,抵消干扰,减小分析误差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原子吸收分析中。
在难于制备可以代表样品的标准溶液时,这个方法尤为适用。原子吸收分析时,用标准加入法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待测元素浓度从零至最大加入标准浓度范围,必须与吸光度值具有线性关系,并且标准曲线通过坐标原点。
第二,在测定溶液中的干扰物质浓度必须恒定。
第三,加入标准物质产生的响应值与原样品中待测元素产生的响应值相同。
原子吸收的雾化器是什么原理?
原子吸收的雾化器原理源称应该是:文丘里双流体预膜撞击雾化器 我们广州市尚正实验室系统有限公司整理过相关雾化器原理文件,而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文献提及过全部原理过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