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人,北方人都是游牧民族和汉人混血吗?
南北人种不一样,一个南方蒙古人种,一个北方蒙古人种。华夏扩张,越人濮人被汉化,南方成了华夏地盘,但大家都不傻,越人濮人后裔从根上就没归顺,所以,“满天星斗论”出来了,宣扬良渚三星堆的就是先锋队,从不吃饺子到不看春晚,到保护方言等。
更有甚者拿胡人说事,比如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他就不知道,华夏口中的胡人是和华夏一样的北方蒙古人种,但华夏口中的蛮子,那可是和如今的越南人同宗同源的南方蒙古人种。古人早就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去年,上海瑞金医院牵头的中国人基因库工程研究报告指出,北方汉族人基因与日本弥生人基因万全重叠,但丝毫没有提吴越、荆楚、巴蜀组群的基因情况,这些长江流域稻作组群的基因到底和哪个国家的类似,更是没有指出,可能是不好意思,更可能是维护大一统的需要。
过去,科学还不发达,吴越、荆楚、巴蜀借助近代政治优势,肆意夸大“衣冠南渡”,并以此混淆视听,掩人耳目,企图压真正汉人一头,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这些谬论不攻自破。不过,他们是不会死心的,什么良渚、屈家岭、石家河、彭头山、三星堆,都是他们宣扬长江流域土著遗留的重要载体,宣扬也就罢了,恶心的是还要和华夏攀亲戚,可以说无耻至极。
羌族和汉族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大部分人都有个认知错误,就是“羌汉同源于古羌”,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澄清。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羌族的概念,古羌人的祖先从哪里来,何时何地形成古羌族族群认同,他们的后裔分化到哪里去了。
从现在的民族研究看,古羌人的直系后裔有两支,一支是云端里的民族的山地羌人,一支是察隅地区的僜巴人,因为这两个民族顽固地坚守祖先的生活习俗,人种非常存粹。两个民族的基因统计基本一致,根据复旦大学的基因调查结果,这两个族群的基因中95%的O3和少量C、D、N,其中O3-M117占90%强,O3-M134-f444占5%,这个基因形态基本代表了古羌人的人种结构。基于这个统计结果,再看古羌人主体的这两个基因人种的来源和去处,以及与汉族的关系。
古羌人占95%的主体基因现在在平原和山谷的羌人部落里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了36%,这是与其他民族混居融合的结果。
而现在说O3这个父系基因,在基因体系里O3是汉人的特有基因,其谱系基因的大致生成时间(详细请看此链接https://www.yfull.com/tree/)为:
2.5万年前在滇缅形成O-M175-F75;
2.34(±0.19)万年前O-M175-F75在中南半岛分化出O1a-M119成为百越侗台的祖先;
2.3万年前O-M175-F75在中南半岛分化出O3*-M122,O3*-M122成为百僕族的祖先;
2.2万年前O-M175-F75在中南半岛分化出O2*-M268,成为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也是日韩O2人种的祖先。
2.15(±0.21)万年前O3*-M122突变出O3-M324,成为华夏羌藏族的祖先;
2.08(±0.4)万年前O3-M324-L465(KL1)分化出来,是伏羲基因的上游基因。
2(±0.14)万年前O3-M324进而分为O3-M324-P201,此为连山氏基因,神农氏的上游基因。
2万年前,O1a-M119、O3-M324-L465(KL1)为主的族团开始沿海岸向东迁徙,O3*-M122、O3-M324-P201为主的族团进入两广。
O3-M324-P201原型,及其下游M188基因,高频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及其台湾少数民族、东南亚。2万年前产生的基因在岭南广泛分布,此后生成的基因在岭南分布很少,都是近2千多年内南迁的结果。就是说连山氏神农氏和古羌人的远祖基因产生在中南半岛,古羌人和神农后裔基因M134以下的基因在岭南没有原生的分布,所以古羌基因和神农基因是M324-P201迁徙过南岭后生成出来的。证明这一点还有一个逻辑就是西北民族的母系基因,因为所有父系Y-O系人种的基因的原配母系基因应为mt-N系列基因,而西北部落的母系基因已经变成了mt-M,说明从中原迁徙到西北的母系部落的父系M324-P201系人种,到西北后与Y-C/D部落融合后,母系基因发生结构变化,mt-M成为部落的母系基因主体。检验一下现在羌族母系的基因构成,能证明古羌是在什么时间与西北汉民族分离的,如果羌人的母系还维持mt-N为主,则古羌在1.2万年前就应该分离出去了,没有经历仙女木时间后的部落大融合;如果mt-M为主,则应该在与mt-M部落如何后,在1万年内分离出去向甘南迁徙的。
1.84(±0.16)万年前P201在湘西鄂西附近分化出M134,(连山氏基因,神农炎黄的祖先,向西北迁徙)
1.8万年末次冰期结束后,所有在岭南和沿海躲避严寒的人种,均随植被带向北向西的延伸而迁徙。O3-M324*-KL1自沿海向西。P201和其下游的M134先向北后向西北迁徙。
1.69(±0.21)万年前N基因中突变出N2,在中国西北祁连山地区,从祁连山成扇形向北扩展,在华东分部极少,这也是匈奴人崇拜昆仑神的原因。N2在7-5kaBP突变出N3极北基因。
1.64(±0.16)万年前M134中进一步分化出M117(藏羌族群、华北汉族,据说是黄帝皇族的基因,基因检测已确认是黄金家族的基因)。
1.61(±0.8)万年前P201在两湖地区分化出M7(华中汉族、苗瑶族群比例偏高),
1.54(±0.15)万年前O3-M324*-KL1在江淮地区分化出JST002611(大巢氏基因,伏羲部族的祖先)
1.25万年前发生了新仙女木气候突变事件,气温持续下降了6到9摄氏度,持续时间只有一千年,未达到冰期的降温级别。此事件使西北、北方、东北的部族大距离地向南向东回撤,西北汉族从阿尔泰、祁连山一带撤回河湟、渭水流域,而古羌人很可能撤回了甘南地区,这就是人们认为羌汉同源而源于古羌的原因。
还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西北民族是O3基因通过滇缅,跨越横断山,通过云南、四川、甘南来到西北的,这个说法没有考虑古气候、古部落的生存方式等因素。O3分化的时间是末次冰期的冰盛期,而末次冰期在中国被李四光命名为大理冰期,其时云南、川西的贡嘎山、到甘南的很多高山被冰川覆盖,下面为冻土,植被很晚才发育。而且古人的迁徙不是现在的驴友,一天走个几百公里,他们是无目的地追逐猎物,作为生态链的一环随植被和动物迁徙。从滇缅到西北估计要两千年左右的时间,每年一两公里的迁徙而已,所以所经路途必须能长期生存。那时候没有畜牧,只有采摘和有限的狩猎,所以不可能走西北路线。现在西南的少数民族中汉族特征的O3比例很低,母系基因mt-N的比例也很低,完全不能支持西北汉族从这里通过的结论。
可以确定,汉人的祖先不是一支,江淮的伏羲集团O3-M324-KL1-jst002611基因系列人种,今天占中国人的16%,华东吴越的M119大禹基因系列人种占中国人的10%,华北C3-M217及西南C3-M407系列基因人种的原住民占中国人的10%,江汉岭南西南的汉人的上游基因人种O2、N1、K-M9、03-M7等占中国人的29%,氐族和藏族为代表的Y-D基因占2%,西北周族的Q1占3%,而西北汉族的代表基因M134-f444和M117占25%,这其中因为其生成的位置也在中原,江汉民族和华北民族中均有广泛分布。
所以说所谓汉族源于西北是不成立的,只能说炎帝部落与古羌人同源,而且是中原人的子孙。尧帝基因为M117是大概率的,因为陶寺的高品级墓葬基因检测基本为M117。黄帝部落是中原部落,基因是否为M117不一定,但可以肯定占羌人36%和占藏人30%的M117基因与中原主体民族的基因是共祖的。
还需要探讨一个问题,就是羌姜的来源,说文解字说这两个字是羊字头,其实错的离谱,因为,有羌姜的时代在1.25万年前,而羊1万年前在两河流域开始驯化,到五千年前在新疆才有出土,在黄河流域发现最早的羊骨在四千年前,这个问题跟古羌人与古汉人的先后关系一样完全搞反了。
羌和姜的来源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连山图腾,一个是祁连山,连山的图腾就是姜字,这是图形的来源,而发音上祁、姜和羌是一致的,以前说黄帝祖先姓祁,所以都说明内在的关联,这些部族的祖先在仙女木事件过程中在祁连山、焉支山到昆仑山之间的草原上避寒,形成了族群认同和图腾等文化因素。连山氏的形成在此之前,他们为祁连山命名,而另一个弇兹氏部落为焉支山命名,而之后的古羌和姜姓各部均将连山的图腾作为自己的族徽,进一步演化为母系部落的姓。
古羌人在形成部落后,经过万年左右的演化,现在有三个去向,一个现在还自认是羌族,在甘肃、四川、青海、云南、西藏均有分布,一支与氐族人种共同融合成为了藏族,一支在西北与氐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成为其他民族的一部分。
先说藏民族,最近看资料说西藏发现了7千年前的人类遗迹,把西藏有人生息的记录提前了两千年。也就是说因为第四季冰期和仙女木事件,这里的冰川褪去之后土壤缓慢发育、之后草场发育,逐渐成为可狩猎的地方,直到5000年前牦牛被驯化,这里的草原才成为可供人群生息的地方。
现在的分子基因考古对藏民族进行基因抽样调查发现,Y-D基因占60%,Y-O基因占31%,而在可以开展农业生产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林芝、甘南到日喀则地区,O3的比例高于45%,有的地区高于60%。在藏人的Y-O中,主要为羌人的M117及其上游的M134,所以向南迁徙的古羌人是藏族的主要来源之一。古羌后裔集中在卫藏,藏王家族出于藏南,与羌人关系很大。古羌人的原始生活形态偏向于山地采集与狩猎,以及山地农耕。
西北的羌族经几千年的采集狩猎,在五千年前完成了牦牛的驯化,期间与Y-D主导的民族发生了融合,羌氐之间在西南山区还有明显民族差别,而在青藏草原和甘南草原的游牧部落中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分了。
马家窑文化羌人应该是主体民族,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羌人的活动中心。后期自云贵川东向北发展的氐族势力渗透到西北,逐渐改变了西北河湟地区的人种结构。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羌为其“方国”之一,有首领担任朝中官职。他们有的过着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有的从事农业生产。《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与殷商密切的关系。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的诸多记载,表明羌人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十分活跃。
周时大量的羌人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羌人所建的义渠国,领域包括今甘肃东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是中原诸国合纵连横的重要力量,与秦国进行了170多年的战争。以羌氐为主要成分的诸戎逐渐为秦国所融合。而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在《后汉书·西羌传》中,有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回家乡后教羌民“田畜”,自此羌族开始有了原始农业生产,使其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的记述。
此后,羌人进一步发展和分化。《后汉书·西羌传》载:“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旄牛种,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这一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
汉武帝时代,匈奴控制了甘青地区,羌人接受匈奴官员的管理,即使汉朝打通了丝绸之路后汉族势力也没有对羌氐游牧的甘青地区进行覆盖,因为这里不能农耕,也没有可资控制的游牧政权。这时在甘青的羌氐,也没有形成强烈的族群和民族意识。汉末三国时代西凉的部族部分参与了西北的战事,但基本为附庸,这时羌氐已经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公元307至312年,鲜卑族慕容氏部落的一支,在部落首领吐谷浑率领下,从辽东西部迁至今内蒙古西部,继而又迁牧于今甘肃西南青海东南部。逐步征服了当地羌人和氐人的部落,势力不断壮大。公元329年,吐谷浑的孙子叶延将祖父的名字命名为国家和民族的名称,建立起吐谷浑政权。其势力范围东到现在的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南至青海南部,西到新疆若羌、且末,北至祁连山。公元663年,吐蕃大军占领了吐谷浑全境,经历了350年历史的吐谷浑王国覆灭。吐谷浑的贵族为鲜卑慕容,而子民为与藏民族没有人种差别的羌族和氐族后裔,吐谷浑人的文化传承族群后来形成藏族的安多人。而北方鲜卑的Y-C基因也少量渗透到藏族中。
唐朝时,羌人与氐人融合成藏族,藏王室大概率是藏南地区的羌人后裔,形成的吐蕃王朝空前强大,控制了甘青和南疆的大部分土地,经常威胁长安一带。
唐朝后期,西北的羌氐族群,在拓跋鲜卑后裔的领导下,形成了党项族,党项族建立了西夏。这个西夏与夏朝没有一分钱的关系,均是以讹传讹的封赏,或政治人物为自己贴金的需要,如周朝Q1a人群,硬要说自己是中原黄帝的嫡系子孙一样。
综合来看,羌人是连山氏祖先的分支,是华夏汉族的兄弟,其文化传承基本断绝,其人种传承形成了藏民族,并可能主导了藏民族的文化和政治发展。而在西北的古羌人,由于其游牧的特性,与中亚、蒙古等游牧民族均有基因交流,对目前这些地区民族很高比例的M117人种分布有一定贡献(小部分)。
汉族人是在末次冰期前后两次,从中南半岛迁徙到东亚的,最早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展农耕活动人群的嫡传后裔。只向西、西北、北和东北输出了基因和人口,绝少受到游牧民族基因的稀释。
中国史上唯一的白人帝国是谁?
题主这个所谓的白人帝国并不准确,我国古代中纯种白人并不多,至于建立帝国那就不用提了,可能连地都没有。
在古代文献里,对长相迥异于汉人的白色人种,是专门会有记载的。但很可惜不会记载说长得白什么的,而是绿色瞳孔(碧眼、绿瞳)、红色或者黄色的头发胡子(黄须、赤发)、深目等特征。
另外还有“黄头”,黄头和黄须黄发是有区别的,黄头可不是黄色头发的意思,另外还有黄头女真这些正史不载,只在一些野史出现的部落,就不拿出来了,女真人里诞生白种人族群的概率,比汉人里出白种小族群低得多。
然后就是掺杂白种的问题了,大伙都知道,羯人是匈奴别部,广义上算匈奴人的,但羯人是白种居多,可要是在匈奴人里,羯人就又是少数的少数了,所以这里我们只能不太靠谱地区分,匈奴是黄种,羯人是白种……再没办法了。
所以春秋时期的白狄赤狄长狄以及西戎之类,都默认为黄种,但不能排除他们中掺杂了少数白种部落的。
然后是突厥问题,由于现代突厥语民族多数血统已经完全被白种化,所以好多人想当然地以为突厥人原本就是白种。却忘了就算在现代,突厥语民族还有裕固族、图瓦人、雅库特人这些黄种民族遗存。
而且,在突厥汗国时期,只有长相是黄种人的突厥贵族才有典兵的军权,长得有白种特征的突厥混血贵族甚至会招致歧视。
突厥的白种化,是跟伊斯兰化差不多同时期进行的,现代多数突厥语民族,其祖上不一定真是突厥人(最典型的比如土库曼人、土耳其人)。
定居伊犁河谷后的乌孙。乌孙原本和月氏游牧于河西走廊,是西戎的一部分。大约在冒顿单于时期,乌孙举族西迁至伊犁河谷,逐渐征服同化当地的塞种人,最后黄种血统被稀释,逐渐成为白种居多的混血族群。西迁至中亚的大月氏。大月氏在西迁后,又被乌孙背信弃义赶出伊犁河谷,继续西迁至中亚,征服当地塞种人建立贵霜帝国后逐渐被当地人同化,。根据贵霜帝国的钱币上的头像来看,立国后的大月氏贵族,黄种血统已经逐渐被稀释,成了白种人了。
南疆绿洲小国族群,被称为焉耆-龟兹人或者吐火罗人。他们明显是白种人居多。被回纥征服后,他们融入回纥,最后逐渐演化为南疆维吾尔人。坚昆-黠戛斯-吉利吉思-布鲁特-吉尔吉斯(柯尔克孜)。这是一个非常坚挺非常厉害的小民族,他们历经匈奴、突厥、蒙古的不断征服,一直保存民族至今。到了现代,柯尔克孜人又变成了混血偏黄种的民族……羯人。
丁零人,又称高车人。又被广义纳入敕勒人群体。他们中白种居多,在鲜卑人崛起时代,大量丁零人加入鲜卑,成为鲜卑人不过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丁零人都是鲜卑化或者汉化的人,他们可能血统也不怎么白种了。譬如北齐名将斛律光、李渊老婆窦氏。粟特人。粟特人是定居化的塞人,是伊朗外围游牧民族中逐渐演化成商业民族的族群。他们比起上面这些来说,白种血统更浓。后来被突厥人大量同化,导致突厥白种化。也有一部分演化为塔吉克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粟特人是安禄山
突厥的主体部分,并非白种居多,替代突厥的回纥,也不是白种居多。
所以说所谓的白人帝国并不存在。题主所说的有可能是所谓五胡乱华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有少数白人血统混血)建立的存在感不强的数十个国家,虽然那个时期汉族百姓实实在在的遭了殃。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
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直到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那么在当时是不是只有刘姓才是汉族人?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说法差距太大!当时,刘邦都不知道自己是汉族人,何况中国其它姓氏的人呢!
第一,汉族既不是古代的一个名词,也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词。
而是中华民国以后,从日本引进的一个词。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口号,就是明代朱元璋他们用过的老办法“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但是,回复中华不等于只有汉族一个民族啊?中国还有很多民族呢。
所以,就按照历史习惯,把我们自己叫做“汉族”了。
民族、汉族这些词儿,是由梁启超从日本翻译过来的。新中国沿用了这个词。
但是,汉族,如果按血统来说,也是非常复杂的。
不过,汉族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这才是最重要的区别。
那么刘邦时代我们中原人是什么民族呢?
汉代没有现代准确的民族概念,我们自己称自己是中国人。称中原以外的人为“夷狄”。这些“夷狄”民族,大体上都是游牧民族。
中原地区水系发达,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农耕文明,所以,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农耕文明地区。
在中原周边的民族,都非常向往这片神奇的地方,因此,这里也是多事之地。“逐鹿中原”始终贯穿中国的历史。
例如,周人本来是西北地区的一个部落群体,后来,商朝对周人也不太公平,所以,就找机会把商朝给灭了。
那么,周朝人是什么民族?从最早的西周青铜器看,周人称自己是“中国人”,这种认同记载在西周著名青铜器《何尊铭文》之中。
所以,周朝人就是中国人。中国,就是居于中原的意思。
那么,汉朝人自己认为是什么人?没有特别明确的。
汉朝人自己仍然称自己是中国人。而周边民族,却称汉朝人是汉人。
刘邦,估计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中国人而已。
那么,姓氏与民族有关系吗?我们说,在汉代,还没有突出的关系。
中国的姓氏到秦汉时代,基本固定下来了,不像西周战国时代有非常严格的姓与氏的区别限制。
汉代已经基本实现了人人有姓。所以,不同姓氏与是不是“汉族”没有关系。只要是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都是中国人了。
也就是说,凡是中国人的姓氏,都是中国人。
欧阳锋明明是西域人?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续金庸第22期:西毒欧阳锋的惊天秘密》,点击关注阅读往期文章。
下面几期我将说一说射雕五绝的前尘往事。五绝中最神秘的人是欧阳锋,他是高鼻广目的西域人士,却一直在中原武林四处捣乱。欧阳锋到底来自何方,又有何图谋?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天竺奇僧
当年天竺寺院鹿野伽蓝曾派了一十六名僧人,远赴中土,盗取少林寺的武学典籍。这些天竺胡僧身负绝艺,他们从天竺取道西域来到中原,一路吹骨笛吸引蛇虫,驱往中土,如牧牛放羊。蛇群中更有几条斑斓巨蟒,来自天竺丛林,是难得之物。
来到少室山下,天竺胡僧与丁春秋发生了冲突。原来丁春秋练邪功,需要毒虫,于是连日捕捉天竺僧的蛇儿。胡僧忍无可忍,驱动蛇群袭击丁春秋。
这些胡僧的驱蛇之法确有过人之处,几条巨蟒缠住了丁春秋,让他动弹不得。
眼看丁春秋就要命丧胡僧之手,不料他诡计多端,以无色毒药杀死几名僧人,又运发为鞭击杀几名,只剩一位胡僧,仓皇逃窜。(此事见连载版《天龙八部》第七十七章)
仅存的一名胡僧心惊胆战,欲循原路逃回天竺。
二、阿萨辛派
不过这名僧人并未回到天竺,经过西域之时,该僧被一个西域邪派擒住了。
这个西域邪派便是第18期说过的大食教(今天的伊斯兰教)阿萨辛派。此派居心叵测,吸纳中原败类丁春秋,派他为害武林,想要入侵中土。(此事见:《梦露居士续金庸第18期:丁春秋邪功来历》)
阿萨辛派本就以暗杀为务,是史上第一个恐怖组织。现在擒获了西域僧人,头领山中老人如获至宝,强逼胡僧入派,并学会了天竺的驱蛇奇术。
此后阿萨辛派如虎添翼,暗杀之前每每驱蛇入城,制造恐慌,扰乱人心,然后伺机下手。
阿萨辛派本有侵略中国之心,奈何派出的内应丁春秋被虚竹所败,囚于少林寺。后来,宋金交战,中原陷入一片战火,阿萨辛派又生起了野心,派出高手来到中原。
三、西毒父子
阿萨辛派派出的高手便是西毒父子:欧阳锋·艾买提和欧阳克·沙拉买提。
大食教本有兄死娶嫂的风俗,欧阳锋·艾买提的大哥早亡,留下寡嫂无以为靠,欧阳锋便娶了嫂嫂,生下了欧阳克。此事有违华夏礼法,因此中土人士误以为欧阳锋是与嫂子通奸。
大食教徒爱着白衣白袍,因此欧阳锋·艾买提也是一袭白袍闯天下,从不怕脏。
大食教在沙漠之中离不了骆驼,因此异常喜爱骆驼,犹如中国人爱马。因此欧阳锋·艾买提自号白驼山庄主人。
大食教的习俗是一夫多妻,所以欧阳克·沙拉买提也娶了众多妻子,却被中原人士视为姬妾。
欧阳锋·艾买提身负三大绝艺:一为用毒绝学,是阿萨辛派暗杀的拿手好戏;二为牧蛇奇术,得自西域胡僧;三为第三任山中老人默罕默德所创“默罕默德神功”,此功发动之时,需四体着地,为大食教的礼拜姿势。
来到中土后,中原武林人士嫌“默罕默德神功”拗口,简称为“默罕功”。后来人们见欧阳锋·艾买提运功之时四体着地,真气鼓荡,颇似一只大蛤蟆,便误以为他练功法名叫蛤蟆功。
四、华山论剑
欧阳锋·艾买提在中原四处游走,刺探情报,抢夺秘笈。这大食教阿萨辛派最恨异教徒,若攻入中原必先灭佛、道二教,因此极为注意此二教的高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包得住火的纸,时日一长,全真教王重阳与笃信佛教的大理段皇爷便查知了欧阳锋·艾买提的野心与阴谋。二人找来丐帮高手洪七,洪七也是忠义之士,当即决定携手对付欧阳锋·艾买提。
正好当时《九阴真经》现世,引得江湖纷争不断。于是三人谋划,以决定《九阴真经》归属为由,设下华山论剑之计。一来以论剑为契机,观察欧阳锋·艾买提的武功弱点;二来以《九阴真经》为饵,诱欧阳锋·艾买提来夺经书。
五大高手在华山之巅激战数日,王重阳三人得出结论,欧阳锋·艾买提的蛤蟆功果有独到之处。他运功时全身内力鼓荡,须以王重阳先天功加上段皇爷一阳指,攻其一点,才能泄其内力。
华山论剑定下了五绝排名,王重阳技高一筹,夺得了《九阴真经》。
之后王重阳赴大理向段皇爷学习一阳指,并假死诱欧阳锋·艾买提前来夺经。王重阳破棺而出,出其不意以一阳指重创欧阳锋·艾买提,破去了他的蛤蟆功。
再后来,欧阳锋·艾买提被黄蓉所骗,逆练《九阴真经》,虽然练至天下第一,却精神错乱,忘记了自己的任务。阿萨辛派第二次入侵中原的图谋就这么破产了。
当然日后阿萨辛派三度遣高手来到中原,我们以后再聊。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续金庸前后传,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