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特产,浙江省湖州十大特产?
答:湖州位于太湖南岸,地处长三角腹地,拥有太湖,古镇,大山,平原,湖泊等,资源优越,物产自然丰富,比如安吉白茶,丁莲芳千张包,诸老大粽子,南浔定胜糕,练市红烧羊肉,太湖大闸蟹,震远同酥糖,长兴百果,德清莫干黄芽等等。
嘉兴有什么特色的过年习俗?
其实江浙一带的过年习俗可能都差不多,而嘉兴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自古以来就比较富裕,因此在流传下来的习俗上可能会有所体现。嘉兴人过年一般从腊月廿三(俗称“过小年”)就开始了,这一天,家家户户开始送灶君,人们用麦芽糖做的糖元宝去涂灶家菩萨嘴巴,然后将灶君放在用竹子做的特制小椅子上烧掉。以此来让灶君上天向玉帝汇报时,说些好听的话。
年三十,即除夕。每个人都要与家庭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这一点应该全国各地都一样,忙了一年了就盼着这一天全家人吃团圆饭。 而这天晚上吃完饭大家都要一起熬到第二天凌晨守岁,也有小孩要和大人一起守岁,但大都熬不到半夜就睡熟了,长辈便将新衣、压岁钱等放在小孩的床边和枕头底下。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年初一”,这天凌晨,嘉兴居民去附近的庙里抢烧头香,至天明,开门炮仗此起彼落。清早拜天地祖宗、向长辈拜年,长辈对未成年晚辈给拜年钱。年初一早餐盛行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也有吃米粉圆子的,意为“团团圆圆”。蚕农在此日扫地称“扫蚕花地”,见面互祝“蚕花廿四分”,祈蚕茧丰收。
正月初三是“小年朝”,嘉兴人在此日礼佛祭祖。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初七为 “人日”,古时,大户人家悬巨秤,为人秤体重。并有为小姑娘穿耳朵戴耳环的习俗。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又称 “上元节”, 实际上是过年系列中的最后一个狂欢日。
以上这些习俗看起来可能都比较书面,我个人感觉嘉兴人春节这几天其实什么事情都不干,就是吃。所有的亲戚朋友轮番大摆宴席,家家户户轮着吃,场面堪比结婚喜宴。有时候轮不过来还有一家人分头行动的,也有安排不好的干脆就提前或者延后,有些从春节前一个月一直吃到来年三四月份的。这可能也是富饶平原,鱼米之乡的特色之一吧。
嘉兴有什么特色小吃?
1、浙江嘉兴五芳斋粽子是获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注册的产品,“五芳斋”商标是国家商标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五芳斋在传承民族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明清两代极具盛名的“嘉湖细点”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现已形成以粽子为主导,集传统糕点、卤味制品、米制品、肉食品、蛋制品、酒、调味品等为一体的系列产品群。 五芳斋号称“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美、咸甜适中而著称。
2、乌镇姑嫂饼是浙江桐乡乌镇的地方传统名点,名闻杭嘉湖,它比棋子略大,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人们一听这名字,总以为这饼是姑嫂商量着做出来的。可是恰恰相反,它竟是小姑和阿嫂斗气出来的。
3、长安宴球(宴球又可分“落汤宴球”和“刺毛宴球”两种),是浙江海宁长安镇传统的地方名菜,鱼肉细嫩活泛,味道鲜,口感极佳,营养丰富,是给宾客的一道见面礼,宴球是圆的,蕴含了大团圆的含意。
4、印花糕是浙江嘉兴地区传统特色糕点之一,嘉兴城乡旧时人家都备有印花糕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为长者祝寿、给小孩庆满月、造房上梁、农时节令都要把糯、粳米粉蒸熟,用糕模印制图案各异的糖糕或有馅心的糕。
5、藕粉饺是浙江省传统的地方小吃,皮薄馅多,糯若藕粉,油润香甜。工艺为蒸法。
6、平湖糟蛋,浙江省平湖市著名传统美食,采用优质糯米和酒糟糟渍而成,糟蛋浙江平湖、四川宜宾均有生产,以平湖所产最为著名。
一般的禽蛋都是硬壳的,而浙江平湖的糟蛋却是软壳的。因为经过糟渍后,蛋壳脱落,只有一层薄膜包住蛋体,其蛋白呈乳白色,蛋黄为橘红色,味道鲜美,只要用筷或叉轻轻拨破软壳就可食用,如把它蒸来吃,那就失去糟蛋的风味。
桐乡的特色传统有哪些?
桐乡羊肉
桐乡民间,有“一冬羊肉赛过几斤人参”的说法。这里是湖羊的主要产地,用湖羊肉作原料烧制的红烧羊肉是桐乡一带的传统菜肴,尤以濮院、乌镇烧制得最为出色。桐乡红烧羊肉选料十分讲究,一定要以当年的“花窠羊”,即青年湖羊为原料。这种羊肉肉嫩、脂肪少,皮细腻多膏,佐料一般有萝卜、酱油、黄酒、红枣、冰糖、老姜等,需先用大火、后用文火烧煮,火候全在于烧制者的灵活掌握。
桐乡风味煲
桐乡煲是桐乡人自创的一种美食,江浙一带一直以来的饮食风味以清淡为主,而桐乡煲却有异于当地的风味。近几年来,桐乡煲以麻、辣、鲜、香的独特口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它有很多种类,人们熟知的有老鸭煲、黑鱼煲、土鸡煲、牛蛙煲等。
桐乡特色面
桐乡特色面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阿能面”,是桐乡特有的风味面食。1996年,庄冠能夫妇在桐乡市区邵家桥边,用简易棚搭建起了一家小面摊。由于阿能师傅烧的面味道独特,慕名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如今,“阿能面”已经在桐乡乃至嘉兴地区有了很大的名气,不少面店都挂上了“阿能面”的招牌,似乎“阿能面”就是好面的代名词。
三珍斋卤味
大约在清道光年间,三珍斋在秉承乌镇饮食文化传统和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又历经多年的摸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三珍斋”自己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技巧和优选配方。当年,茅盾居住上海时,便常购买“三珍斋”产品,或自食,或作为家乡的土特产馈赠亲朋好友。
东方老鲜
在名菜“鱼咬羊”的基础上,桐乡东方大酒店餐饮总监、中国烹饪大师章晋发经过10多年的配方研究和反复改良试验,成功开发出了适合现代人口味、纯天然的绿色保健菜肴“东方老鲜”。“东方老鲜”由桐乡本地鳜鱼及秘方精心烹制而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此菜曾荣获浙江名菜、江南最佳风味菜、中华营养保健菜、中国名菜等荣誉称号,在全国淡水鱼烹饪比赛多次荣获金奖。
富贵喜蛋
喜蛋是桐乡当地的传统菜肴,它用土鸡蛋煮熟,一剖为二,另一半用肉末捏成半球粘在蛋上,称为“合双喜”,也叫“鸳鸯蛋”。富贵喜蛋结合传统做法,肉蛋搭配,色泽红亮,口味醇厚。如小元宝叠成锥状,红绿白和谐搭配,浓浓的喜味,溢上心头。
桂花糖炒年糕
桂花糖炒年糕是桐乡地区一种非常有名的糕点,几乎家家都会做。它用料易得,桂花、年糕,都是家常物品,做法也简单。这道点心香软可口,制作简单,是很多百姓茶余饭后的选择。
定胜糕
相传,南宋后期,战事不断,乌镇百姓为了迎接打仗得胜回来的将士,特制了一种点心:将糕点制作成梅花状,外层是精致的香米和糯米粉,里面是豆沙馅。因其色泽绯红,象征着战争的凯旋,遂取名为定胜糕。古时,乌镇人去赶考,亲朋好友都要做几笼香甜柔软的定胜糕送行,表达“金榜题名”的美好心愿。
姑嫂饼
姑嫂饼是桐乡乌镇的传统名吃,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所用的配料跟酥糖相仿,但其味比酥糖可口,且有“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的特点。2012年,姑嫂饼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芽塌饼
麦芽塌饼是用米粉、艾草混合麦芽粉做成,它外表青色,油光黄亮,吃起来甜度平和,软而不烂,糯中有韧,不粘牙齿,还带着一丝野草和芝麻的清香,是一道上佳的绿色点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