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儿歌,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昆虫有哪些?
小时候家住农村,唯一一件买的玩具是爷爷去外地的一个亲戚家带回来的一个陶瓷的大熊猫,这个玩具我从能坐开始就抱着啃,一直啃到会跑,以至于熊猫的两个黑黑的耳朵都让我啃成了白色。
除了这件玩具外,其他的玩具都是自己做或者抓的,最常见的就是黄泥和昆虫了。黄泥的粘度非常的高,我们村子东边的一条河的两岸就有很多,小时候一有时间我就会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挖黄泥,然后用自己的想象力制作飞机、大炮、手枪、球、人偶、房子等玩具。
当然,黄泥玩具并不是主要的,因为没有什么比各式各样、活蹦乱跳的昆虫更能吸引好奇心极强的我了。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些昆虫。
夏日的昆虫小时候,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开心的季节,虽然夏日炎炎,但是能吃到五分钱一支的冰糕,还能去小河里畅快地游泳,最关键的是这个季节有许多好玩的昆虫,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蝉和甲虫了。
我们先来说甲虫。榆树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树,这是因为它在清明后就出结出香甜的榆钱,而且到了夏季,榆树上还会出现一种甲虫,它们经常在榆树细小的树枝上静静地趴着。
这种甲虫有着带有金属光泽黑褐色的外壳,鞘翅上还有点点的白色斑点,我们小时候叫它“彤彤连”(音译),它的学名叫东方白点花金龟。
这是一种主要以花蜜为食的甲虫,比起其他的昆虫,它并不警觉,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树枝上将它摘下,不过要注意,它的头颈部与鞘翅相连的两侧各有一个尖锐的突起,捏的时候用力会扎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捉它,因为它非常的好玩。
我捉到花金龟后,通常有两个玩法:一是用一根细线拴在它的后腿上,然后它就会不定时地起飞,到处乱撞;第二个玩法有些残忍,那就是找一根细木棍,将一头削尖,然后从尾部插入它的身体里。
这个玩法虽然有些残忍,但是有一个妙用,那就是插在木棍上之后,它会持续地飞,翅膀振动时产生的气流就像一个小风扇一样,给顽皮的我们带来一丝清凉。
当时,只觉得这种昆虫多(除了榆树上,一个烂西瓜就能吸引大批的花金龟)好玩,如果是现在的话,肯定不忍心伤害它,毕竟现在它们很少能看到了。
其次是蝉。蝉是夏日里,最常见的一种昆虫。蝉的一生要经历三个阶段:卵、若虫以及成虫,每年的秋季,雌蝉会将尖锐的产卵器挑破细小树枝的树皮,然后将卵产在里面,卵或当年孵化,或第二年孵化成若虫,若虫随风飘荡进入地面,用自己两个适合挖掘的前肢挖开松软的土进入地下,经过4次蜕皮逐渐长大,成为我们常说的“知了猴”。
从有蝉鸣开始,每天傍晚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扣知了猴”了,尤其是在一场雨过后,去到一些有大树的地面上,你仔细的观察就能看到一个比针孔大一些的洞,用树枝轻轻地挑开洞周围的土,你就看到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洞,这里面就是知了猴了。
此时的它正在悄悄地等待夜幕降临,完成自己最后的蜕变。把知了猴的洞挖开后,它还在洞底,距离地面至少有5厘米以上,用蛮力极容易将其挖碎。
这时好玩又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动作来了,找一根笔直的小树枝,轻轻地伸入洞内,靠近一侧的内壁,此时知了猴就可以抓住树枝了,然后将树枝慢慢的拉上来,就能把知了猴无损的取出来了。
扣一会知了猴,很快就能听到母亲满村子喊我的名字,这是回家吃饭的信号,将自己的“战利品”展示给母亲,会换来一个微笑和摸头。
回到家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带上手电筒我又出发了,因为夜幕降临,知了猴们已经从洞里出来了,如果你出去的时间在晚上七八点钟,从树旁边的草地或者小灌木上就能看到它们,如果再晚一些,就只能从树干上找了。
记得小时候,我从七点左右开始找,到九点多回家最多的一次抓了七十多只,别提多高兴了,而且在一些大的树林附近的路上,有专门收购知了猴的,在那个时候,一只知了猴能够卖到2毛钱的天价,所以,当时我都是偷偷的卖十几只,剩下的拿回家,而偷卖的钱就是我白天吃冰糕的经济来源。(有谁还记得小时候的这种冰糕?)
这还没完呢,在许多地方知了猴蜕变成蝉后,就没有人吃了,但是在我们这蝉也是可以油炸的,所以到了白天中午吃过饭,大人们都去午睡了,我跟弟弟就要开始忙了。
由于小时候家里穷,面粉是很珍贵的,所以想要出去粘蝉,还得小心翼翼地偷一些面粉,将面粉放在一个小盆子里,先少加点水和成一个团,然后放入清水中开始洗面,最后留下的就是面筋了。面筋的粘性很强,将面筋小部分地缠绕在竹竿的末端,然后对准树上蝉的翅膀,一粘准没跑。
记得小时候,我负责粘,弟弟负责粘住后将蝉取下来放到一个瓶子里,我们合作从下午一点粘到三点左右就能粘上百个。虽然母亲看到了我们“浪费”面,但是到看到上百个蝉时,这一顿打算是能够幸免了。
秋日里的昆虫笔者家住北方,能够玩且好玩的昆虫在春冬两季是没有的,所以童年关于昆虫的乐趣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随着夏天进入尾声,蝉的叫声也越来越微弱,在我们当地有个说法:立秋后的蝉就不能吃了,所以此时我们玩耍的昆虫就去到了田野上,最常见的有两大类:蚂蚱和蝼蛄。
我们先来说上图中的蝼蛄吧。蝼蛄是直翅目蝼蛄科下的昆虫,它好玩的地方在于:蝼蛄会飞,但飞不远,擅长挖土,还有游泳。当抓住它之后,就有的玩了,可以用细线拴住它的腿让它飞,可以放在水中看到游泳的样子。
不过,想要抓蝼蛄要比其他的昆虫简单,因为它有趋光性,也会飞,再加上小时候的村子周边全是田,所以,它们会被村子里的灯光吸引过来,到了七月份左右,只需要打开院子里的灯,坐着等待,它们就能自己送上门来。
蝼蛄是一种农业害虫,它们会吃植物的根茎叶,所以小时候父母会鼓励我们去抓蝼蛄,而且雌性蝼蛄的腹中总是满满的卵,因此当时,如果用灯光诱捕多了,也会炒一盘来解解馋。
其次是蚂蚱。抓蚂蚱是秋天我最大的快乐源泉,在田野里,我认识的蚂蚱至少有十几种,而且经过多年的抓捕,我对不同的蚂蚱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几乎了如指掌。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三种吧。
首先,在我抓的蚂蚱中,最大的就是蹬倒山了(俗称),它的学名是棉蝗。棉蝗整体呈绿色,腿部外侧呈淡红色色,有两条带有锯齿状突起的大腿。可别小看这对大腿,如果你不会抓,让它蹬一下,就会被蹬出血,而且凭借着这对大腿和翅膀,棉蝗能飞出十几米远。
棉蝗最常出现在山上的一些很小的槐树上,而且只要发现一只,仔细搜寻一下基本上能够找到另一只,这两只体型一大一小,差距足足有一倍,小的是雄性,大的是雌性,因此,棉蝗在非繁殖期是独居的,到了繁殖期是两两成对出现的。
第二种是青头郎,它的学名是东亚飞蝗,这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宽阔的地面上的蚂蚱,它们不喜欢在有植物的田里栖息,并且有着极强的飞行能力。我曾经抓过一只东亚飞蝗,它振翅一飞飞了足足有二三十米远,而且在我马上要追上时,它再次起飞了。
它之所以叫青头郎是因为它的头部和腿部是青绿色的,翅膀褐色上面带有一些花纹,在以前抓的蚂蚱中,青头郎虽然难抓,但却是我抓的最多的。
第三种是土蚂蚱,这是在已经收获了的花生地里最常见的一种蚂蚱,它的学名是土蝗。它在花地里,体色无限接近于地面,所以有时候我们到它跟前了,还没有发现它。
不过,好在它们受到惊吓时会跳走,此时就容易被我们锁定到。
最后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几乎都抓过各种各样的昆虫,因为在那个年代,我们没有什么玩具,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靠的只能是自己找乐。但是现在想来,这也有好处,因为这能让我们更愿意亲近大自然,对这些昆虫有了自己的认知,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二三四五打鼓儿歌?
一、
五月五过端午,
划龙舟敲锣鼓,
一二三四五,
你来划船我打鼓。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
一二三四五,
你来划船我打鼓。
二、咚咚咚咚咚,小兔学打鼓。
小鼓气呼呼,瞪眼问小兔:
打我几声鼓?小兔忙回答:
一二三四五。
咚咚咚咚咚,小兔学打鼓。小鼓气呼呼,瞪眼问小兔:
打我几声鼓?小兔忙回答:
一二三四五。
一年级下册有什么课文?
识字1、春夏秋冬 识字2、姓氏歌识字 3、小青蛙识字 4、猜字谜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 识字5、动物儿歌 识字6、 古诗二首 识字7、操场上 识字8、三字经 12、古诗二首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19、棉花故娘 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
十二个月不同的花卉编儿歌?
十二个月花卉儿歌:正月梅花次第开,白花头上送春来;一年花事从头看,万紫千红照酒杯。
数到花朝二月时,樱桃开处拂杨枝;卷帘一阵清风过,无主扬花又乱吹。
三三时节好春光,花有精神草有香;秾李夭桃都美丽,一齐来拜牡丹王。
茶蘼花在四月香,一番风雨送群芳;主人园里无多事,浅土分枝种海棠。
五月榴花似火红,栽蒲剪艾乱烘烘;有花有酒端阳节,带醉开花处处同。
六月荷花水上飘,凉亭水阁好逍遥;采莲邀伴南湖去,小小轻船慢慢摇。
七月西风又旱秋,玉簪花似玉搔头;西边蓼子红于火,更有菱花水上浮。
八月槐花到处黄,月中桂子落天香;秋来花样新鲜甚,开过金钱又海棠。
九月黄华菊正香,家家把酒赏重阳;芙蓉苞向枝头结,橘柚垂垂又早黄。
十月芦花似雪飞,初冬时节百花稀;山头枫叶呈奇采,赛过三春锦绣围。
冬月山头落叶时,芙蓉开到水边枝;莫言寒冷无花意,花信风来到处吹。
腊月家家种水仙,山如睡黛雪如绵;铜鈩兽炭相围聚,开到寒梅又一年。
为什么说冬大过年?
感谢邀请城里农夫
冬至又称为“至节”,因为冬至有日行南至,及阴气之至、阳气始至的涵意。冬至这天,北方吃的应节食物为馄饨,南方为汤圆。冬至日的前一天,又叫作“小至”,家家户户捣米作汤圆,以作为冬至日团圆围桌食用。
习俗方面:
潮汕人:
1.我老婆是潮汕人,他们冬至那一天是需要吃汤圆,吃完汤圆意味着大了一岁,还有就是拜神。
2.在大学的时候,有不少的同学是潮汕人,到了过冬那天,大家会组织在一起打火锅,然后一起吃汤碗,气氛非常好,大家都会去买一些牛肉丸啊,肉丸啊,鸡啊,这些一起吃,都是非常丰盛的晚饭,然后最后吃一碗汤碗,大家聚在一起,同时也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外面的潮汕商家,也会免费送汤碗给这些到店消费的大学生,传递这一习俗。
客家人:
3.在农村,我们都会大家一起坐下来做萝卜粄送给亲戚,粄在我们的客家人的心中就是一种象征,逢年过节,不管是红白喜事的通用货币,必送给亲戚朋友。
客家人过冬一般会吃萝卜粄、吃狗头、吃羊肉,大家一起齐齐整整,节日的浓重气氛不比中秋、过年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