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剩女,大龄剩女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为什么家人急得要命,剩女们无所谓:
因为家人是真正为你好的人,他们知道百分之九十九的单身都会后悔,还有百分之一是王思聪之流。在社会上活得越久就越明白真正对你好的人就你的家人,只是到最后有多少人明白,计划生育导致的少子化让现在的男男女女都是在家人的万分关心中长大,一味追求个性,一味追求自由,说白了就长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些宣扬女权的很多都是盯着你的流量而已,或者自己这样了也会想要你也和他一样。
大龄剩女的结局:
1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够努力,能力也够强,也许可以等父母百年以后还可以住养老院,有机构可以照顾照顾你。
2 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也就一个普通家庭,没有积累多少财富,那不好意思,40岁左右开始你应该要开始照顾父母了,60岁就天天祈祷不要生病,不要有任何的意外发生。最好也不要去养老院,一般的养老院可能你也受不了别人的白眼。
好女孩好男孩都应该学会烧火做饭等基本的家务劳动,现在的劳累程度和我们80后父母辈比真的不是一个级别。
一般家庭的到时间就找一个可以一起努力一起到老的人结婚就可以了,有活一起做,有困难一起抗,有苦一起受。
为什么农村进城大龄剩女越来越多?
女孩接近30岁更要客观地对待自己,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婚姻大事,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主!自己做主,及时解决婚姻问题才能幸福一辈子。提出问题的人全是找客观原因,把一个女人单身说成是幸福的,这是一种误导。她不从自己本身找原因,其实大龄剩女嫁不出去的原因,就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把一切嫁不出去的原因都归咎于男方,都归咎于社会,乌鸦落在黑猪猪身上,看见人家黑看不见自己黑,是社会和所有男士那么不通人情吗?是社会上男士都做得不够好吗?结论是否定的。其实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嫁不出去的剩女,主要原因是自己眼高手低,错误的对待社会,错误的对待自己,特别是以十全十美的标准衡量男士本身和他的家庭,不现实地提出了苛刻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未来,最后结果就是把自己衡量成为一个剩女。
有的剩女在吸取教训之后,思想上发生了转变能够客观地对待自己对待婚事,在年龄不算太大的情况下,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亡羊补牢、虽然没有找到最理想的对象,但是还找到了基本符合自己要求的对象,有的人是自己有了觉悟,感觉到必须面对现实,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有的是家长启发教育,使他的子女幡然悔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再苛刻地去要求别人,面对现实的人总是有好结果的。在我同事和亲属当中,他们有的孩子就是这样做的,现在小孩都好几岁了,家庭也是幸福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坚持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从而走上了正确的思维轨道,在现实当中取得了成功,他们几乎都是在30岁到33岁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伴侣,虽然不是那么理想,不是那么完美。但是从现实生活当中看是符合实际的,所以对30多岁的剩女来说,如何总结教训,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婚姻,正确的审视思想和观念非常重要,如果在33岁之前不能做到这一点,恐怕当真正剩女的可能性就相当大了。大家身边的事例很多、是有目共睹的,这个不需要去举更多的例子,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这件事情是通理的,无论你在县城里还是在一线城市,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是无可回避的现实。
追求过高的物质要求是产生剩女的重要原因?没有钱办不了事,没有钱就会贫穷,当今社会,许多人被穷吓怕了。家庭困难的想通过找对象改变贫穷的面貌,家庭富裕的更不想在找对象过程当中回到贫穷的境地。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找对象时候要求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是正确的,也是婚姻必须的,但是有的女孩过高地提出经济要求,使本来一些男孩有意愿处对象的,也因为经济上的原因,远离了这些提出高标准的女孩。舆论上的错误导向,也让一部分女孩儿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好像好的男孩都是有房,有车,有钱,其实现实当中能有房,有车,有钱的男孩为数是不多的。很多男孩都是经过自己不断地拼搏一步一步的积累,然后成为一个成功的男人,那些没有成为剩女的女孩,有的人就是有眼光,能及时的选择潜力股,把真诚的感情放在第一位,把经济上的条件放到次要的位置,通过俩个人的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就是现实生活当中看到那些原来经济上一般,后来有车、有房,有爱妻,有钱。有地位,有子女,成功男士和家庭的现状。所以适当的要求经济方面条件,能够及时发现有潜力的男人,就看未婚女士有没有这个鉴别能力,敢不敢下手,可能有的时候观望一个阶段,理想的人就已经成为别人的了。
攀比也是产生一部分剩女的重要原因。有的女孩和同学找对象的条件相比,有的女孩和亲属找对象的条件相比,有的女孩和自己闺蜜找对象的条件相比,认为自己条件不比他们差,找的对象一定要比他们的条件要还好。这样比的结果是有的女孩攀比成功了,确实找到了条件优于那些人的对象,但是有很多女孩因为这样的攀比,没有找到自己心目当中的优越条件的对象。时间是无情流逝的,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攀比成了一个剩女,往往回过头来看,有许多以前遇到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是应当自己追求的人。可是由于当时过于攀比,现实生活当中,又没有遇到理想的人选,耽误的就是自己的青春年华。现在想找以前遇到的已经晚了。必须降格以求才能使自己不成为剩女,这在现实生活当中是司空见惯的,在我的周围也有一些朋友的女儿就是这种情况,往往家长很着急向大家求助。也后悔错过了许多机会。这样的情况给女孩提出了惊醒,攀比是要适度的,不能让攀比影响了自己的择偶标准,最后使自己成为了剩女,实事求是的把握机会,是每一个女孩择偶的正确选择。
一辈子一个人生活不找对象也幸福,也清静,是一些大龄剩女的口头禅,其实他们的内心都是空虚的。只能用这些语言来安慰自己。现在这位又提出用机器人养老,甚至用机器人为自己处理后事,我看这是不现实的,更曝露了大龄剩女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想法,现实生活当中,只要你过了33岁,想找未婚的男孩儿是非常困难的,能够成功的是极少数,找一个二婚没有孩子的男人就相当不错了,不是没有男人,只是因为女孩选择的标准太高,大家经常说中国有20,000,000光棍,可是这20,000,000当中有几个能 符合大龄剩女的要求呢,现在大龄剩女如果诚心要组成家庭的话,找一个条件比较好的二婚男人才是现实的。这绝不是贬低大龄剩女,这是现实生活当中实实在在的事实,所以说告诫那些30岁左右的女孩。不要把自己的标准设的无边无际,那样失败的就是自己,应当面对现实,在33岁之前,找到自己能够接受的伴侣,这才是正确的选择,才是对自己负责任。 多少不靠谱的语言,多少自己一个人非常幸福的谎话都会形成自己老年的悲惨,只有面对现实,有了自己的家庭,才会使自己快乐和幸福。
一朝被蛇咬10年怕井绳。有些女孩因为婚姻的过程当中受到挫折,第一次或者前几次处对象的过程当中,发生了问题就认为所有男人都是可怕的,所有男人都不是好人,只有自己生活才能幸福,这样的女孩用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世界,不是积极地吸取教训,而是消极的封闭自己,也是最终成为剩女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人在一生当中都不能从失败当中走出来。把自己封闭一生,这是不值得的,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只有把自己的婚姻处理的更好,才能让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心中难受,才能以自己幸福的生活告诉周围的亲戚朋友,自己是一个坚强的幸福的人。虽然这种封闭自己类型的人是极少数,但是在剩女当中这是一种很难让别人理解,很难让自己幸福的人。
女孩本身要努力,父母和亲戚朋友都要关心帮助,无论是农村出来的女孩还是城市本身的女孩,到了30岁左右的年龄,不仅仅是着急的事情,应当是刻不容缓行动起来的时刻,相信经过努力,30岁左右的女孩,大多数都会找到自己的幸福,远离大龄剩女的队伍。最不靠谱,最不要相信的就是一个人生活快乐,一个人自己养老会幸福的谎言。
那些大龄剩女最后都去哪里了?
谢谢邀请!那些大龄剩女最后都去哪里了?从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在那里的大龄剩女们还真不少,随着城市大小的递减大龄剩女也就越来越少了,到了农村就是大量的剩男了;
现在很多的大龄剩女们,很多的都是高学历的人,不愿找比自己低的伴侣,而经济的独立性至使大龄剩女们更愿意过优越的单身生活,而不愿意过低于自己标准的两人世界,现在出现的是大城市里的剩女们,而农村又有大量的剩男找不到了老婆;
两极分化,还真是个难题了,现在城市里的大龄剩女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能找到满意的伴侣的希望也就越来越小了,很多的也就过单身的生活了,也不想降低自己的找对象的标准 ,毕竟是自己选择生活的机会很多,并不是非要找伴侣,结婚生子不可了,生活的多样性,也就促进了大龄剩女们的存在了,随着大龄剩女剩男们的老去,养老也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养儿防老也不是唯一的选项了,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孤独的终老也不是不可能的;
什么样的生活就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只有积极地面对生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完成好相应的任务,才能有比较完美的人生。
浙江嘉兴大年初一杀妻案?
河南商丘男子刁某,千里奔袭,于11日晚(除夕)到达浙江嘉兴长安,开始寻找四川绵羊的妻子。大年初一(12号),刁某终于在某街上看到了妻子,对方看到他后想跑,但被追上揪住。刁某没讲多话,掏刀就捅。路人中有一个小哥拦腰抱了一下刁某,最终是其像一条发疯了的狼,奋力挣脱后继续行凶,结果妻子当街死亡。路人报警。刁某坐于水泥地上,淡定抽烟。民警到来带走了刁某。具体案件还在侦破中。
这起案子发生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可称为新年第一案。
从刁某当街行凶的情形来看,不仅是蓄谋已久,而且是鱼死网破,欲置妻子于死地的同时,自己也不抱活命的希望。
由此可见,刁某对妻子是怀着有多深的仇多大的恨。据知情人透露,引发血案的诱因是:妻子与刁某结婚,收取了彩礼20万,婚后不久,妻子婚内出轨,年底前和人私奔到浙江嘉兴长安。不料长安不安,最终惨死在丈夫的屠刀下,一命呜呼。
原因是否属实,还有待公安机关的求证,但肯定一点是感情纠纷。不然一对年轻夫妻,除夕夜不在家团园,初一不在家睡懒觉,又牵涉到三省三地,这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内幕。
现代人真的太极端吗?我不这么认为。极端的人古今中外,从来不缺。但有一点,现代人的戾气相对过去来说确实重了不少。最令人男人冲动如魔不能容忍的,是任何人不能触碰到自己的底线。婚内出轨戴绿帽子首当其冲,百分之九十九的男子都决不容许,都会有所行动。如此案例时有发生,屡见不鲜。
那么女性又如何自保?其实很容易,拒绝诱惑,洁身自好,不能红杏出墙,婚内出轨。你如果真不想和丈夫过了,没问题,婚姻自主,你得把手续办清,收了的彩礼退还,有孩子的妥善安置,最重要的是要与丈夫去民政局办好离婚手续,拿到绿卡后才能够被其它男人“醉驾”。千万不能“一把锁被多片不同的钥匙开启”。婚姻最重要的讲究是忠诚,男女都应一样。
俗话说得好,人有四大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被挖祖坟,财路断尽。这可谓之是男人的底线,请不要心存侥幸,轻易碰触。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这不是童话,这是现实。
生活在凡间的善男信女们,人来世上不容!爱,请深爱!不爱,请放手!知足常乐!平淡是真!
(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怎样看待一些女权主义者?
John Lennon在歌曲Woman中耳语”For the other half of the sky …”(妇女能顶半边天)
导语:在中国谈及女权主义,总会有人投以异样的目光。这与咪蒙、ayawawa等以女权主义的旗号拜金、鼓吹女性“掌权”的现象息息相关,女权主义甚至被烙上“中华田园女权主义”的烙印。在女权主义被污名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了解什么是女权主义,什么样的群体需要女权主义,以及女权主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位男性朋友有一件写着“女权主义者长这样”的T恤。他在某社交软件上的头像穿着这件衣服。于是很多人跑过来问他,“你是个女人吗?”在网络上给自己打上女权主义标签的男性们,很多都有被当作是女人的经历。女权主义者,总是被人们默认是女性。如同我这位朋友的头像,一张留着胡子的脸配上女权主义者几个字,似乎代表了内在的冲突。男人,怎么可以是女权主义者呢?
“女权主义者长这样”T恤 图片来源:独品商店
女性需要女权主义,因为女权主义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将不断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很多人、甚至很多女权主义者们,忘记了故事的另一边:男性同样需要女权主义。因为女权主义在追求平等的权利时,同样会为男性带来一个更公平、更自由的世界。在女性更加被束缚、女权主义却污名化最严重的中国,女性要追求女权主义。但是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被提醒,男人,或许更需要女权主义。
很多人只是需要再多了解一点点,为什么男人更需要女权主义?
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首先应该做的是破除对女权主义的一些误解。女权主义是要女性掌权吗?不是。女权主义者们批评当权者、经济精英都是男性,并不是要求把他们换成女性,而是要求平等地参与治理,问题不是有男人,而是只有男人。女性从权力的中心被排挤到了边缘地带。女权主义是要男性为女性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吗?不是。这种被嘲讽为“中华田园女权主义”的观点与女权主义恰恰相反,女权主义呼吁的是,男性和女性平等地承担经济活动和家务劳动。物质生活的责任,不仅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女权主义是要求女性坚决不能当家庭主妇吗?不是。我们的问题在于,女性在职场缺乏公平的机会,但这绝不是说,女人都必须把职场当作人生的最高追求。女权主义者尊重女性的人生选择,同样也尊重男性回归家庭的权利。女权主义一定要求性开放吗?不是。或者说,性开放并不是每个人的行为都开放,而是人们的观念要开放,对于不同的性观念与性活动,保持最大程度的宽容。女权主义的性解放是摆脱束缚,既摆脱贞节观念的束缚,也摆脱只能把性想象成一种单一类型的束缚。
甄嬛走向权力巅峰并非女权的胜利。
图片来源:《甄嬛传》剧照
理解女权主义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女权主义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追求平等和包容。大部分对于女权主义的憎恶,其实来自于误解,或者是对未知的畏惧。所有相信平等和包容的价值、追求更加平等的世界的人,都应该成为女权主义者。而对于大部分男人来说,他们还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女权主义。
如果你是个在大城市里打拼的男青年,因为没钱买房而感到失败,那么你需要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要破除男的挣钱养家、当家庭顶梁柱的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模式,要求的是男人要成功、女人要依靠男人。但是事实上,女人不仅不应该依靠男人,也确实做得到不依靠男人。在这个世纪,城市里的绝大部分工作显然都无所谓性别,区分性别的只是我们的文化与观念。男人和女人要求同样的工作机会,也将会承担同样的经济责任。结婚时买房的不是男人,而是在一起的两个人。
如果你是个经济失败的男中年,感慨城市女人太现实、社会太拜金,你需要女权主义。因为经济上失败而遭受歧视的男人,还有每天梦想嫁个有钱人、过上好生活的女人,都是不平等的文化的受害者。要求男性经济上成功才受尊敬,是男权文化的延续。同时我们的社会又觉得女性不应该太追求经济上的成功。有事业的女人是女强人,女强人显然不是真正的女人,因为女强人不温柔、不贤惠、不照顾男人。当我们要求女人必须依附于男人时,她们又怎么能不拜金呢?但是真正成为经济精英和顶级富豪的又能有多少人呢?我们这个崇尚成功男性的体制,只不过制造了绝大多数的失败者。男人因为没有钱而失败。女人要么因为经济上成功而失败,要么因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依附于男人而失败。
如果你觉得当男人身上担子重、心理压力太大,那你需要女权主义。女权主义不认为男人一定要承担养家糊口、买房买车、经济成功的负担,而是呼吁女性和男性一起工作。所以,为了生计而夜不能寐,不应该只是男人身上的担子。女权主义也呼吁,男性是有可能回归家庭的。女性有机会工作和成功,男人也有机会在家庭中创造自己的价值。正如同反对“女强人”的污名(女强人不是真正的女人?),女权主义也反对“家庭煮夫”的污名(没事业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男人内心的苦楚,真的不应该自己扛,因为你既可以和伴侣分担,也可以选择留在家庭。
如果你总是感到内心苦闷、无处言说,你更加需要女权主义。谁说的男人就应该坚强不哭泣,女人就应该敏感爱流泪?这也是女权主义要打破的偏见。男人为什么不可以多愁善感?男人为什么不可以有敏感细腻的小心思和日常生活的小烦恼?男人为什么不能温柔可爱?男人为什么不可以娘?那些因为他人的批评与眼光而备受歧视、甚至是永远不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男人们,最需要女权主义。
90后中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男性被寄予更高期望。
图片来源:山川网
如果你担心男人会成为米兔等女权主义运动打击、甚至被诬陷的对象,那你需要女权主义。这并不是因为你把自己贴上“女权主义者”的标签,就在类似的运动中拿到了免死金牌。理解又支持女权主义的你将会发现,自己既理解了相互尊重的原则,也明白了应该如何避免性骚扰的出现。即使不慎犯错,也会明白诚心道歉、知错就改的正确思路,而不会因为一则直男癌的道歉声明被加倍声讨。理解了女权主义运动的你会明白,参与其中,是解决诬陷问题的最好办法。因为女权主义鼓励所有人,男人和女人,都来勇敢发声、表达自己的身体感受。诬陷存在于噤声,真相只存在于公开讨论的阳光下。
如果你想更好地和女人谈恋爱,你特别需要女权主义。两个人的平等交往意味着,你不会因为穷就不能去约会,因为买单不再是男生的天职和特权。经济关系也不是恋爱的全部,你们终于可以去尽情体会精神与价值层面的碰撞,去理解和支持对方的乐趣与事业。你也不会被嘲笑为不懂审美、不会聊天的直男,因为女人也不再被贬低为只懂得化妆和娱乐八卦的小资女。你们共同的爱好不会被性别束缚(女人也可以是游戏高手),你们的相处模式也不被性别限定(男人也可以很感性)。
如果你是个不喜欢女人的男人,你也需要女权主义。无论你是同性恋,还是无性恋,还是坚定的独身主义者,或者只偏好情趣玩具而不需要某个人,你都被团结在性多元的女权主义之中。异性恋的、以生育为目标的标准再也不能成为排斥人的原则。
如果你想要和伴侣有和谐的性,那你需要女权主义。女权主义首先破除的是处女情结、男人主动、“不要就是要”等等各种传统的两性偏见。女人得到了解放,不再是完全被动,拥有了享受性的权利,作为伴侣的两个人才有可能享受性。女权主义还要打破对于性本身的单一想象,从接吻到爱抚,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情境,性活动本身就是丰富的。理想和谐的性,就是伴侣们共同探索、一起享受的过程。哪个部分带来了快乐,哪个部分就是两个人的高潮。不举的、短小的、迷恋特殊身体部位的男人,都不过是正常的、可以得到相应乐趣的男人。
如果你曾经或者正在因为身高、体型、外貌、甚至嗓音而自卑,你需要女权主义。物化女性的文化对女性的身体提出了各种标准,对男性的身体难道没有标准吗?男人要比女人更高,男人要比女人更强壮有力,男人的声音不能太娘娘腔,男人的体型不能太瘦弱。这些标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选择伴侣还是求职过程之中,都在无形中发挥着作用。因为这个男人娘娘腔就得不到工作,因为这个男人太瘦弱就被嘲笑,因为这个男人个子太矮就找不到女朋友,这些情况很多人或许早已习以为常。女权主义拒绝对女人的身体评头论足,也拒绝这种针对男人身体的偏见。女人的身体与性格的多样性得到了尊重,同样,我们也会去尊重男人的身体与性格的多样性。
如果你将会成为父亲,那你尤其需要女权主义。如果你有一个儿子,你不用担心自己为了他结婚可能就会倾家荡产,更加不可能因为自己不是富一代就对儿子感到愧疚。你的儿子将会明白他和他的伴侣可以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质与生活方式。就算你没有养育出完美的儿子,你也不用担心他有太多的精神压力与生活负担。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不用担心她从小要被打击、被歧视,被别人指点她的外貌、根据外貌来区别对待。你不用担心如果她外貌姣好,别人把她当作花瓶;如果她相貌平常,别人就贬低她的身价。你的女儿不会被人当作商品而挑挑拣拣,更加不会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寄托在某个男人身上。她不会在结婚后附属于他人,连是否生孩子都没办法自己做主。
如果你不孕不育、生不出孩子,或者干脆不想要孩子,你同样需要女权主义。因为身体、精神或经济的原因而没有孩子的男人,在我们的社会多少要遭遇指指点点。没有孩子或多或少联系着男性不举,这对于传统男人来说是莫大的羞辱;出于经济或者家庭的原因没有儿子,总是会让人多少为之叹息。我们的文化中归根结底还存在着传宗接代的崇拜。然而基因传递本身并没有价值。生育孩子本身也不是终点,而是抚养与教育的责任的起点。面对这样沉重的责任,任何人都应该有选择的自由。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再写上几万字。简而言之,只要你不是完美的男人,你就需要女权主义。人人都可以扪心自问,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是真正完美的男人呢?不是完美的男人,就摆脱不了各种鄙视链的嘲讽和贬低。这个世界上有多少鄙视链,就有多少鄙视链和性别扯上了关系。屌丝的男人、死宅的男人、没有性经验的男人、不社会的男人、异装癖的男人、太娘的男人、花心的男人、不举的男人、同性恋的男人、恋物癖的男人、甚至是被称为直男癌的男人……
刚出道的TFBOYS曾被贴上“娘”“不够男人”等标签。
图片来源:搜狐
在拼命贬低女性、对女性外貌与性格吹毛求疵的过程中,男人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文化给完美的男人也提出了同样多的标准。身高外形、经济实力、家庭出身、妻子温柔贤惠、孩子聪明可爱、名校毕业、性格豪爽、性能力强、连声音都充满男性魅力……人生的每个阶段、生活的每个领域,都可能充满陷阱。真正可以完全享受男权社会的福利、站在鄙视链顶端的,又有几个人呢?
很多男人对女权主义有一种天然的敌对情绪。部分出于误解,部分出于对女权主义的无知,部分出于对网络上各种极端言论的反感,还有部分出于对现存男权体制的维护。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并不是男权体制中的绝对成功者。相反,他们也是受苦的人,他们在很多地方遭受着鄙视,他们努力而不得。但是破解男人们所处的困境的关键并不是缩回到小家庭、小圈子、小社会,假装自己是那个可以承担一切的钢铁直男。
所以,女权主义是为了90%的人的幸福与自由的主义。如果你是被压迫的90%,你需要女权主义;如果你恰巧是站在鄙视链顶端的另外10%,扪心自问,你能保证自己可以避开人生中的所有这些陷阱吗?如果你已经站在了最顶端的1%,那么也请不要忘记,抛却所有功利的目的,支持女权主义的最重要的理由是,只要你相信两个性别应该是平等的,那你就需要女权主义。女权主义之所以叫作女权主义,并不是因为女性要掌权,而是我们意识到,在历史上女性缺乏很多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很多男人一出生就享有的权利)。女权主义是要求女性平等地享有作为人的权利的主义。
很多人因为无法支持女权主义中各种极端的主张而排斥女权主义,这无异于因噎废食。那些反对女权主义的声音,难道便是铁板一块、毫无分歧吗?一个人并不会因为工人或者医生队伍的复杂性,就拒绝承认自己是一名工人或者医生。一个人不应该因为女权主义内部的不同声音,就认为自己是支持性别平等的女权主义者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因为站在对立面的,只不过是形态各异的男权主义者。
男人更需要女权主义,因为他们更需要女性来参与经济,从而分担经济上的压力;因为他们更需要女性掌控自己的身体,从而缓解自己关于性的焦虑;因为他们更需要女性分享观点,来打破男性压抑的情感与精神;因为他们更需要女性为他们打开家庭的大门,在工作之外寻找生活的不同价值与可能性。中国的男人更需要女权主义,因为女权主义关心男人和女人们的机会与生活体验,女权主义的目标是同时给男人和女人选择的权利、实现自己价值的自由。
本文及封面图首发于一颗土逗,转载请联系土逗获得内容授权。
作者:李傻圆
编辑:Targaryen
美编:黄山
土逗原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