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的意思,见地什么意思?
“见地”一词有多重含义,它可能指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或局面的独到见解、深刻分析和判断。也可以指一个人的观点、见解的独特性、与众不同。在社会生活中,“见地”是一个人品行品质的重要标志,具备了较高的见地,可以增强个人的影响力,让人们更加尊重自己,也使自己在交际沟通中可以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决策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在学术问题中,高见地的人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更容易获得学术成就,提升研究能力。
因此,积极锤炼和培养自己的见地,是一个人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跻身一份具备更高社会价值的人的重要标志,也是同时成为一个出色的科学家、行业精英和领袖型人物的关键要素之一。
近代史中浙江有哪些名人?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浙江,简称“浙”,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5850万人。这里人才辈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浙江省历史上知名的几个人物,你都知道哪些呢?
1.徐志摩徐志摩,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2.蔡元培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3.鲁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家。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毛泽东评价他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其代表作品:《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4.钱三强钱三强,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5.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6.茅盾(1896-1981)作家,政治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浙江桐乡人。
7.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文学家。祖籍浙江嘉兴。
8.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
9.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浙江绍兴人。钱君陶(1907—1998)祖籍浙江海宁,生于浙江桐乡屠甸镇。名玉堂、锦堂,字君陶,号豫堂、禹堂、午斋,室名无倦苦斋、新罗山馆、抱华精舍。著名艺术家、音乐出版家。 鲁迅之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
10.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 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画家。
11.梁实秋(1903-1987年)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
12.马寅初(1882~1982)字元善,浙江嵊县人早年留学美国,获得经济博士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浙江嵊县浦口镇人。
13.黄宾虹(1865-1955)名质,字朴存。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我国现代的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14.李叔同(1880-1942)法号弘一法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15.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人,我国现代著名印学学者、书法篆刻家。原名文若、字孟海,号沙村。
有什么事是到了荷兰才知道的?
在荷兰营生的朋友告诉我,荷兰的父母不会帮子女交首付,长大以后就要出去住,想住在家里还要给父母交房租,不交房租就会被赶出去,另外荷兰还有几个称号,其中“红色之都”最让人向往。
欧洲的“低洼花园”荷兰全称尼德兰王国,是由荷兰、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4个构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复合国。
该国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与德国、比利时接壤,国土面积为41528平方公里,首都阿姆斯特丹。
荷兰是欧洲的花园之都,有着鲜花王国的称号,整个荷兰有大约44430英亩鲜花,花卉产量占农业总产量的3.5%,而郁金香是其中种植最广泛的花卉,也是荷兰的国花,是美好、庄严、华贵和成功的象征。
除了鲜花王国的称号外,荷兰也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有四分之一的国土低于海平面,海拔最高的是南部林堡省东南角的瓦尔斯堡山,海拔321米,而鹿特丹附近则为海平面以下6.7米,所以荷兰又被称为“低洼之国”。
虽然荷兰国土海拔不高,或许是出于短板原理,生活在荷兰的人身高却是全球最高的,据统计,荷兰人身高排名世界第一。
人均身高世界第一2020年12月23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报告显示,18至44岁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18至44岁中国女性平均身高158.0厘米。
咋一看自己170的个子,还能占个中上等,在中国还算有点尊严的,可是这种尊严对比荷兰男人的话,简直是一种伤害自尊的对比。
据相关报告显示,荷兰男性平均身高184cm,女性也达171cm,男人的身高比中国高出整整14.3厘米,这是什么概念?
身高相差了一瓶水的高度,而女生相差也在10厘米以上,可以说身高的差异是超级大的。
在荷兰营生的朋友告诉我,他刚去荷兰的时候,都不好意思看美女,因为他仰着头看,感觉很不好意思。
为什么同样都是地球人,身高的差异那么大呢?
我不禁有个疑问:按照我们的研究数据来看,中国人每年的身高也都在增长,会不会在某一天我们也能超过荷兰呢?
答案有点不是很好:很难,机会不可能。
荷兰身高世界第一的秘诀据朋友介绍,荷兰人的身高本来还没有中国人高,在十八世纪中期,一家专业机构专门针对荷兰、丹麦、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的身高做过调查,得出来的结论是:荷兰男性平均身高才165cm。
也就是说,短短的4个世纪,荷兰人的身高增长了将近20厘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3个:
1.、生活水准提升
19世纪中期,荷兰改变了政治制度,荷兰人的身高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突飞猛进。
政治制度改变之前,荷兰当地的贫富差距很大,有的人每天山珍海味,而有的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就导致很多贫困家的孩子营养跟不上,导致身高偏低。
制度变革以后,实施的是砍头补尾的做法,就是将富人的钱用一系列的方法收到国库,再以福利的方法给予贫苦人家。
普通百姓因此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食物充足、营养丰富,帮助新一代荷兰人健康成长,身高开始逐年增加。
2、饮食习惯助力成长
荷兰人身高优势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饮食习惯问题。
荷兰人非常喜欢吃一些奶制品,荷兰的奶制品也是世界闻名的,比如豪达奶酪、卡皮纳牛奶等等,在荷兰,无论走进任何一家超市,里面摆放最多的肯定是奶制品,规模很庞大。
因此,荷兰人一天摄入的钙和其他营养元素比大多数国人一周的还多,也正是因为荷兰人的这个饮食爱好,让他们在身高上有了傲人的战绩。
3、优胜劣汰
影响荷兰人身高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奉行了优胜劣汰的原则。
在荷兰,人们认为个子高的男人生育能力更强(国内也是),就能繁育更好的后代,因此,很多高个子的男士主动将自己“高个子”的基因贡献给国家,以便更多女人可以高质量的受孕,生出高个子的孩子。
另外,荷兰女性天然对高个子的男士兴趣浓厚,因此很多个子不高的男士找不到女朋友,就算找到了,女人也会提出选取优异基因的要求,这种从基因改造身高的做法,成功的将荷兰人送上了世界第一身高的宝座。
有时候我就在想,用其他男人的优良基因生出来的孩子,自己的老公能接受吗?
不过整体来看,荷兰为了提高自己国民的素质和身高,也算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可是,虽然身高我们比不过荷兰,但是有一样我们却甩他们几条街,那就是工作时间。
荷兰人的身高世界第一,但是他们的工作时间可不是世界第一,而是第四,不过人家的是倒数第四,我们的是名列前茅。
安逸的荷兰上班族国际经合组织早前做了一次覆盖38个国家的工作时长调查,中国的工作时长在所有国家中名列前茅,而荷兰以仅次于德国、丹麦、挪威的成绩,排名倒数第四。
荷兰人均年工作时长是1420小时(我国约2000H),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仅有27个小时,如果一天工作8小时的话,每周也就工作三天多一点点。
而且他们每天工作时间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很多公司也不存在打卡制度,时间管理比较灵活,有事情就可以申请提前下班,然后找个时间把早退的时间补上就可以。
另外,荷兰周未商场、超市也是不营业的,他们认为所有劳动者都需要享受休息日,如果把法定节假日加上,荷兰人的全年带薪休假长达150天左右。
最可怕的是,荷兰人根本不知道加班是个什么概念。
写到这里有点难受,不过荷兰人既然工作这么短时间,赚的钱肯定没有我多吧?
可是事实再次把我伤的体无完肤,他们不只是工作时间短,而且赚的比我多多了。
据数据统计,荷兰人的年均收入为5.2万美元,约为36万人民币,也就是月平均工资收入为3万元人民币。
荷兰服务员、售货员、环卫工等这些普通的职位,每个月都能有20000元人民币的收入。如果是高学历人群,例如医生、教师、律师以及公务员的月工资高达40000-50000元人民币。而我一个月收入只有5000元,而且还要从早干到晚,周末也没休息,不过好在这样可以存钱,可这样不好的地方就是工作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么,问题来了,一周只上4天班,另外的时间荷兰人是怎么打发的呢?他们能存到钱吗?
荷兰人的日常生活荷兰人没有存钱的习惯,发了工资就会去玩,没有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休息的时候,他们不会整天待在家里,而是会跟家人及朋友一起外出游玩。
荷兰人认为工作和家庭生活划清界限是保证个人生活质量和平衡的重要的先决条件:家人和家庭生活可以为我们筑造一个安宁稳定的港湾。
因此荷兰人一直恪守的一条原则就是不把工作带回家。
为了帮助员工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荷兰的雇主规定下班后员工就不要发收有关工作的电子邮件了。
那么,商店不营业,公司不加班,荷兰人会如何打发时间呢?
对于很多国家喜欢自驾郊游不同的是,荷兰人喜欢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前往目的地,荷兰素有“自行车王国”的称号,几乎人手2辆自行车,男女老少都喜欢骑自行车。
如果不去郊游的话,他们也会约上几个好朋友去聚餐,但是,只要是聚餐,算钱的时候都要AA制,不管对方是谁,哪怕是夫妻两人去约会,费用也是AA制,因为他们认为AA制才是正常的交往方式。劳碌了一天以后,很多人就会呆在家里享受美好的烛光晚餐,而一些单身的男人会去光临男人的天堂:红灯区。在荷兰性交易是合法的,只要办理健康证和营业执照,就能光明正大的接待客人。荷兰的“红色”产业在世界各国中,只有2个国家的红灯区是完全合法化的,那就是德国和荷兰(德国之前有写过),而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性产业合法化的国家。1911年,荷兰出台了第一部关于红灯区的法令,按照规定,女郎是完全合法化的,属于正常的“职业”。但是,1911年颁布的法令有个奇葩的规定,那就是女郎是合法的,但设立红灯区是违法的,如果发现红灯区,各地居民可以报警驱逐。这样的规定让当地居民和工作者很是头疼,居民会时不时发现自己家隔壁有男女交易,但是报警后警察也不能对这样的行为进行处理,而女郎因为没有固定的场合接客,结果变成了流浪型的接客模式。面对这样的矛盾化,2000年荷兰通过了红灯区合法化的法令。这项法令的内容很长,主要包括3点:
1、女郎的年龄必须达到21岁才能进行交易活动;
2、红灯区必须进行注册登记,按月缴纳“特别税”,女郎们还必须按期体检;
3、女郎们享受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保,包括荷兰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这也就表示红灯区合法化了,至此以后,荷兰红灯区街道密集,而红灯区产业为国家带来的收益也相当可观,占GDP的百分之一。在红灯区里,只有接客的橱窗女郎的窗框上才会亮着红灯,橱窗女郎会花钱租一个属于展现自己魅力的橱窗,橱窗里面的空间都是非常拥挤,橱窗女郎需要在狭窄的空间中摆弄自己的身体来吸引潜在顾客的注意。她们身穿的内衣丰富多彩性,形态各异,当她们注意到潜在客户时就会故意打开橱窗,如果有意向者在询问价格之后便可以进去了,这时女郎们便会拉上窗帘待客。这些女郎中不乏有一些已经有男朋友的女性,甚至有一些都已经结婚生子,晚上出来接客只是为了多一份收入而已。可是,荷兰人不都是挺有钱的吗?难道说他们的花销很大吗?其实这和荷兰人从小养成的习惯有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他们“六亲不认”。荷兰人的“六亲不认”荷兰人甚至大多数欧洲人都把结交私人朋友同结交工作伙伴或商务朋友分得很清楚,他们一般不愿意为朋友介绍工作或者提供有关工作上的建议。
他们不希望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以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他们并不只是针对外人,就连自己的亲人也是同等的对待方式。
荷兰的小孩高中以后,就要去做一些兼职赚零花钱,并且大学的学费、生活费也是需要自己挣,如果一时间没有找到兼职的话,也可以问父母伸手要,但这些钱不是支助,而是借给关系,之后是需要还给父母的。
所以说,荷兰人在金钱上面分得很清楚,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如果说儿子想要买房子结婚,想要父母帮忙付首付,连门都没有,最多是儿子买了房子以后,当父母的给个几十欧元表示一下而已。
另外,如果大学毕业以后,就要立马找工作,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付不起房租被赶出家门。是的,您没看错,住在自己家里,因为交不起房租,真的会被父母赶出家门。荷兰人认为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并不是依赖型,更多的是比较平等互相尊重的,这种平等型的相互尊重是建立在财务独立上的。所以,在荷兰人眼里,如果面对困难的时候,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靠家里是行不通的,也就导致了很多女性为了个性需求,加入到了女郎行列中。
虽然大学毕业以后父母对孩子很残忍,但是在童年时期,荷兰儿童的幸福指数位居世界第一。
幸福的荷兰儿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不久前公布了一份儿童幸福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荷兰儿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群体。
荷兰是个儿童高福利国家,不但儿童时期的医疗费用全免,每个儿童每月还能获得约200欧元的国家津贴,一直可以领到18岁。在住宿方面,荷兰政府要求每位公民的平均居住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且每个社区必须配备与住户人数相当的绿荫公园、健身设施、儿童游乐场所及设备等。因此,荷兰家长也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孩子从一出生就拥有独立的房间且独自入睡。此外,荷兰还规定孩子每晚8时准时睡觉,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充足睡眠也为健康的身体、稳定的情绪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生活,一般从3岁起就会被家长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收拾玩具、叠衣服、擦桌子等,大一点的孩子还会被要求在进餐、出行或玩耍时照顾小孩子。而作为指引型的教育,家长会在孩子付出劳动后,给予一定的“劳务费”,因此,荷兰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强,并且在家长指导下逐渐学会合理消费和理财,有的孩子甚至从中学起就已开始规划今后想买什么样的汽车、从事什么职业等问题。另外,荷兰国家电视台为了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对社会的认知,每天晚上18点45分准时播出《儿童新闻》,用儿童易懂的语言为8~12岁的孩子孩子们讲解国际新闻、社会案件,且不避讳一些案件的血腥细节,并以此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使得荷兰孩子在突发情况下能保持冷静老师教孩子们学习时,经常要求孩子们自主学习各种课堂知识,课后也不会安排家庭作业,禁止孩子假期上补习课的行为。荷兰老师在孩子4岁进入小学时就一再教导孩子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任何事都会被提醒考虑后果。可以说,独立的人格,造就彬彬有礼的气质,使得荷兰的孩子成为发达国家中最幸福的一群孩子。荷兰的孩子如此幸福,老人的幸福指数同样很高。
养老幸福指数世界前茅世界上评价养老和医疗的著名排名SCT统计,荷兰从2005年起一直排名前三,2014年后荷兰便成为世界顶级养老制度的国家之一。
荷兰生命科学院发现,最可持续的模式就是让老人能够健康地、自理地活下去。
当老人活到高龄以后,当他的身体实在没有办法支撑下去,就会在家属的同意下实行安乐死,让老人在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离开。
在中国,很多养老院的老人大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对于一些失智的老人就是让他坐在椅子上坐一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可是在荷兰,让老人长期卧床,或在没必要的情况下一直坐着发呆是触犯法律的,这种情况养老机构会遭受严重罚款,因为养老机构丧失了拯救老人最好的时机。
另外,老年法案规定,在荷兰生活或工作的15-65岁人群均有权领取国家养老金,同居夫妇每月每人约为790欧元,独居人群每月总共约为1150欧元,这这很好的解决了养老院费用的问题。
而养老机构就是利用老年人的养老金,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老人,所以,荷兰的老年人晚年也是得到了足够的关怀和体贴,这也是老年人幸福指数比较高的原因。
除此以上这些之外,荷兰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吧!
到了荷兰才知道的事1、荷兰人看似很懒,不爱工作,其实都是被雇主逼出来的,如果强制加班,企业会被罚到破产。2、雇主不能私自占用员工个人的时间,否则会被巨额罚款,下班以后也不能要求员工做任何与工作有关的事,打电话都不行。
3、荷兰人在生意没谈到敲定大局的阶段是不会和对方共进晚餐的。
4、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同性婚姻和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5、荷兰的农业极其发达,全国只有17万农民,但常年位居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第一、中国第五)。
6、荷兰同性婚姻只要符合条件就能领养孩子,也能为人父母,孩子享受政府补贴。
7、荷兰人虽然有钱,但家里面几乎都不装空调,他们喜欢去咖啡厅和一些餐厅错空调,一坐就是一整天。
8、荷兰人不喜欢买车,也不喜欢开车,都喜欢骑自行车出门。9、荷兰很多地方都是10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是为了让员工可以睡到自然醒,以最好的精神状态工作。
10、荷兰看病不能直接去医院,而是要先预约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能治就治,不能治再预约医院,除非是急诊,否则去了医院也不会接待。
11、荷兰公交车和地铁都是没有人检票的,但一般不会逃票,一旦逃票被抓,就会面临严重的罚款,个人信用也会受到影响。
12、荷兰大街上很多公共厕所是升降式的,白天的时候可以降到地面以下,不会影响别人行走。晚上的时候可以升到地面以上,这样可以给喝醉酒的人提供方便,不至于让他们在大马路上随便地解决。
13、荷兰的个人所得税没有起征点,哪怕是只挣了一块钱也要交税,税收占比约百分之五十。
14、荷兰女性产前、产后的护理全部免费,所有产妇产后都有资格享受为期7天、每天5个小时的免费家政援助,相关部门会派专业人员到产妇家为她洗衣服、打扫房间和教她如何照看新生儿。
15、荷兰人过生日要自己准备蛋糕,但是主角可以把想要的礼物写出来,直接给朋友要,不用不好意思,他们认为索要礼物才是正常的社交。
16、荷兰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每平方米住着4.8个人。
17、荷兰的墓地都是租的,一般只能租20年左右,之后就要让给别人了。
18、荷兰的警车或消防车经常会放一些玩具,比如泰迪熊,就是为了安慰紧急事件中的孩子用的。
19、在荷兰三个人以上住同一个房间是违法的。
20、荷兰女性都喜欢在家生孩子,她们觉得在家自然分娩对孩子更健康。
21、荷兰小学阶段全部免费,中学每年学费只需付20欧元,每年可获得200欧元的课外学习补贴,大学期间,每年可以获得6000欧元的补贴,一直补贴到27岁。
22、只要买了荷兰的医保,在全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
23、荷兰本地人购买房子是零首付,外地人是10%首付,在荷兰买一套70平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却是100平米,走廊储藏室都不算在房屋面积内,更没有所谓的公摊。
结语:虽然在荷兰营生的朋友给我说了很多,但是我认为荷兰并不适合永久定居,更适合短暂的旅游。
另外,每个地方都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知道的可能是荷兰比较好的地方,如果深入了解的话,很多习俗和规则我们并不能够接受,千万不要被表面的假象误导了。
不过在荷兰工作的话,还是比较安逸的,起码能体会到什么是工作,什么是生活。
以上就是对荷兰的一些认知,不足或有误的地方还请海涵,最后想说的是荷兰虽好,可不要贪恋,一不小心可能就回不来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附庸风雅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附庸风雅拼音:fù yōng fēng yǎ简拼:fyfy近义词:反义词: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解释: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指《诗经》中《国风》、《大雅》、《小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装点门面结交文人,参加文化活动出处:清·吴趼人《情变》:“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附庸风雅,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例子: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谒后语:谜语:成语故事:
道阻且跻的跻读音?
jī第一声,
“跻”,普通话读音为jī,“跻”的基本含义为登,上升,如跻于世界先进之列、跻身。引申含义为达到,如跻致。
在日常使用中,“跻”也常做动词,表示晋升,如跻陟。
“跻”,初见于金文时代,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跻”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