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二维码识别,微信扫一扫不能扫描电脑上二维码是怎么回事?
微信电脑版不扫二维码登陆
1、首先搜索微信网页版或者下载微信电脑版。这个大家都会的,不用多说。
2、打开网页版或者pc版,都会跳出二维码扫描的界面。
3、这时需要借助安卓模拟器进行登陆微信。打开安卓模拟器,启动的比较慢。
4、下载微信安卓版,进行安装,不建议安装最新版本,安装的微信4点几的版本就可以,新版本不支持安卓模拟器的扫描。
5、登陆界面和安卓的一样,登陆的过程可能也会比较慢。
6、打开的网页或者电脑版微信的二维码进行截图,打开画图,粘贴,保存图片。注意,只保留二维码。
7、打开微信的扫一扫。点击左下角的相册选择。
8、把保存好的二维码直接拖到相册框内,选择二维码,进行登陆。
9、这是可以看到电脑版微信显示以扫描,只要在微信上点击确认登陆就可以了。不用手机成功登陆微信电脑版。
10、有人会问,直接用安卓模拟器登陆就可以了,干嘛还用微信电脑版或者网页版。相信用过安卓模拟器的人都知道,安卓模拟器运行的非常慢,配置低的电脑打开都需要很长时间,更比说操作了,很不方便,所以采用两种方式结合的办法。
微信支付二维码怎么弄在电脑桌面上?
1、打开微信,在主界面点击右下角“我的”选项;
2、接下来在我的界面选择“支付”选项,点击进入;
3、接下来在“支付”界面选择“收付款”点击进入;
4、选择中间的“保存收款码”,这样收款码就保存到手机了;
5、接下来打开QQ,把收款码发到我的电脑上去;
6、接下来右击图片,点击保存到电脑桌面就可以了
电脑端微信登录时需要手机扫码?
结论:这是微信系的惯用做法,原因是——安全。
前言本文从技术原理上说说,微信为什么要这么做,且非做不可。
从安全性上看,用手机扫码,高于手机短信验证码,或账密输入。
扫码过程都发生了什么下面主要从二维码生成、手机扫码确认、登陆成功说明。下图是示意图。
1 -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配合
首先用户打开微信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获取登录二维码的请求。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随机生成一个uuid,将这个id作为key值存入redis服务器,同时设置一个过期时间,再过期后,用户登录二维码需要进行刷新重新获取。
同时,将这个key值和验证字符串合在一起,通过二维码生成接口,生成一个二维码的图片。然后,将二维码图片和uuid一起返回给用户。
微信客户端拿到二维码和uuid后,会每隔一定时间向服务器发送一次,登录是否成功的请求。请求中携带有uuid作为当前页面的标识符。
那么,服务器只存了个uuid在redis中作为key值,怎么会有用户的id信息呢?这里确实会有用户的id信息,这个id信息是由手机服务器存入redis中的。
2 - 手机端与服务器的配合
微信客户端拿到二维码后,将二维码展示出来。用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得到一个验证信息和一个uuid。
由于手机端已经进行过了登录,在访问手机端的服务器的时候,参数中都会携带一个用户的token,手机端服务器可以从中解析到用户的userId。
这里从token中取值而不是手机端直接传userid是为了安全,直接传userid可能会被截获和修改,token是加密的,被修改的风险会小很多。
手机端将解析到的数据和用户token一起作为参数,向服务器发送验证登录请求。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首先对比参数中的验证信息,确定是否为用户登录请求接口。如果是,返回一个确认信息给手机端。
手机端收到返回后,将登录确认框显示给用户。用户确认是进行的登录操作后,手机再次发送请求。服务器拿到uuId和userId后,将用户的userid作为value值存入redis中以uuid作为key的键值对中。
3 - 登录成功
客户端再次发送请求的时候,服务器就可以得到一个用户Id,并调用登录的方法,生成一个客户端的token,在客户端再次发送请求的时候,将用户信息返回给客户端,登录成功。
这里存储用户id而不是直接存储用户信息是因为,手机端的用户信息,不一定是和客户端的用户信息完全一致。
结语比单纯的账密登录,扫码登录使用了一台登录的设备,授权另一个设备登录,从硬件上杜绝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这也是很多大型的网站通用做法,比如淘宝、支付宝、阿里云等,使用手机端授权,登入其他设备。
我是@程序员小助手,持续分享编程与程序员成长相关的内容,欢迎关注~~三国志战略版电脑端每次登录都需要扫码吗?
可以保存下来,下次想要登录就不需要重复扫描了。通过这种方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使用电脑玩游戏,电脑的屏幕更加大一些。并且这些屏幕可以多开,这点会比手机更加舒服一些。
一般使用电脑玩这类游戏的都是代练玩家,很显然是为了方便这些玩家能够一次性练多个号。现在手机只允许登录一个账号,而电脑上可以登录多个账号,通过这种方式玩家可以更方便玩自己的小号。
看小说长按识别二维码继续观看怎么收费?
不会收费,二维码识别一般是一个链接地址,不知道是什么的二维码尽量不要去识别,有可能是恶意网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