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星剑,七剑名字都是什么?
1、游龙剑:初代主人是晦明禅师,后来传承者分别是楚昭南,凌未风,周青,唐晓澜,唐经天,唐加源。
2、青干剑:杨云骢
3、日月剑:梁穆郎(凌未风)
4、莫问剑:傅青主
5、舍神剑:韩志邦
6、竞星剑:辛龙子
7、天瀑剑:武元英
凌未风“天山七剑”之一,“天山神芒”,晦明禅师的关门弟子。
桂仲明“天山七剑”之一,石天成之子,后成为武当北支的开山祖师。
冒浣莲“天山七剑”之一,冒辟疆之女,后嫁与桂仲明。
易兰珠“天山七剑”之一,杨云骢之女。
张华昭“天山七剑”之一,张煌言之子,终南派第三代弟子,后列入武当门下。
武琼瑶“天山七剑”之一,武元英之女,白发魔女的关门弟子,后嫁与李思永。
哈玛雅“天山七剑”之一,“飞红巾”,回疆各族盟主,白发魔女之徒。
刘郁芳“云锦剑”,刘精一之女,天地会新任总舵主,凌未风的童年好友。
天山七剑为何并非全是男剑客?
题主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多半是受了徐克所导影视剧《七剑》和《七剑下天山》的影响,在影视剧中,“七剑”是天山的晦明禅师所炼的七把宝剑分由七个人所持,一起下天山抗击清兵,而这七人中,游龙剑楚昭南、青干剑杨云骢、竞星剑辛龙子、日月剑穆郎四人是晦明禅师的弟子,其余三人莫问剑傅青主、天瀑剑武元英、舍神剑韩志邦都不是天山弟子。
和梁羽生的原著相比,电视剧《七剑下天山》更准确点应称为《七剑下天山前传》,融合了梁羽生的《塞外奇侠》,改编交待了《七剑下天山》原著的前尘往事,电视剧结尾,杨云骢死去,楚昭南黑化,穆郎抱着年幼的易兰珠返回天山,正好衔接了原著的“楔子”一章。
在原著中,其实最初只有“五剑”,代表了居住在天山的三个前辈的五名弟子,其中晦明禅师的弟子杨云骢楚昭南和凌未风(穆郎)、白发魔女的弟子飞红巾(哈玛雅)、卓一航的弟子辛龙子。杨云骢是已故忠臣杨涟之子,由罗铁臂送上天山,楚昭南是晦明偶遇而收的弟子,凌未风是携杨云骢遗书投师的,飞红巾是草原部落主唐努之女拜在白发魔女门下,卓一航严格说来不是天山派而是武当派,因与白发魔女的一段孽缘要守着优昙花开而住在骆驼峰,辛龙子是天山上一户农家的孩子拜卓一航为师。这五人中,杨凌飞三人是正派人物,楚昭南因追求飞红巾不得而投靠了清廷,是反面人物,辛龙子则痴迷于武学,亦正亦邪。
杨云骢在钱塘江畔和清朝王爷多铎的师叔纽枯卢同归于尽,楚昭南被易兰珠打败而自杀,辛龙子在冰河和齐真君互拼而亡,三人死后,“五剑”仅余飞红巾凌未风二人,加上后来的易兰珠张华昭桂仲明冒浣莲武琼瑶五人,组成了七剑,也就是题主所提到的四女三男。
易兰珠是杨云骢之女,虽拜师晦明但武艺多由凌未风代传,张华昭是忠良之后因送优昙花得白发魔女传过独门轻功,桂仲明原属武当派,继承了卓一航衣钵,也将张华昭列入武当派中,冒浣莲是江南才子冒辟疆和董小宛(书中的董鄂妃)之女,拜无极名宿傅青主为义父,嫁与了桂仲明,武琼瑶则是武庄武元英之女,因得白发魔女之喜爱而收于门下。
前五剑之中有正有邪,但后七剑全是侠肝义胆的忠义之士,七人虽居天山,但经常下山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因此才有了“七剑下天山”的由来。
七剑兵器介绍?
七剑是指以下七把剑:
莫问剑:剑身是黑色,身长兼富弹性,变化无穷,招式变幻难测。心法重剑略,有剑气,轻易不杀,出鞘必索魂,使用者需智能与内涵。七剑中智慧的象征,他是七剑的精神领袖,十二字真言——莫问前程有愧,但求今生无悔。
游龙剑:天下最锋利的剑。用玄铁打造。色红,剑头软,能抖动,护手是球形,可任意调换出剑方向。人未到而声先到,疾如闪电,削铁如泥。七剑中的大师兄,有领袖的作风,七剑中代表进攻。号称——游龙一出,万剑臣服。
青干剑:剑以陨石练成,剑身青铜感觉,表面不平,有颗粒感觉,可折射光线,奇钝无比,非极锋利,可抵挡天下最锋利的武器,可克制“游龙”,是最高防守兵器。是维系七剑的隐形核心,——青干难断,尘缘易了。
竞星剑:精而炼之,浃以清漳,光似流星,色彩艳丽,光纹乱如蚕丝,剑身有脊,嵌着星状的暗器,剑柄扎有钢丝剑絮,絮尾有铁珠。剑身及铁珠均可进击,破坏力强,铁珠会伤其自身。藏于衣服之内,在电光火石之间,出剑神速,迅雷不可目睹。是一把死亡拼命牺牲的剑。双手剑,剑柄扎有钢丝剑絮,絮尾有铁珠。剑是用来攻袭防守,剑絮亦是用来攻击和防守。竞星剑可以放出去,再收回来。平时插在胸前。
日月剑:是两把相连的子母剑,时而双剑时而成一体,攻击范围可大可小。剑代表调协共存。是七剑中最亮的一把剑,并且会越打越明亮耀眼。日月剑是双子剑,分长短两把,主攻型,进攻的形式是双剑争取接近敌人身体,子母双剑持机交替或一齐出击。用剑者的剑法幅度大而位置变化奇快,重心不断转移。
舍神剑:是一把开山辟石的大剑,是七剑之一,使用者攻势力大无穷,钝重有力。代表重生,纯朴,恒心。这是晦明大师到天山的第一把剑,目的是开山劈石,重建新生。铸打之时,由于材料有限,所以剑身粗犷带野性,反映晦明初期不平伏的怨懑情绪。虽然此剑代表剑客的愤怒,但剑身却含强烈生命力,无处不利,无处不坚。若要与后来晦明大师的游龙剑相比,两把剑是两个极端。虽然“游龙”锐利,如削“舍神”的剑身最厚地方,也要三剑才能了断。
天瀑剑:熔化百剑而成,柄芒不分,攻守不定。其形又细又长,能藏于竹竿之中,一旦出鞘寒光闪现,颤动如飞瀑流水,因而得名。此剑遇微风则会不停抖颤,让敌手看不出其剑尖指向何方,更看不出要刺向何方,连剑光的颜色都仿佛在变,有时变赤,有时变青。高手用之,灵如青竹,毒如赤练,七步断魂,生命不见。天瀑剑是一把双头剑,忽攻忽守,用剑者必须很专一,是一把表现“纪律”的剑。在“七剑”中象征无为。
七剑中的七把剑是各什么?
回答;七八件分别是莫问剑 、由龙剑 、青干剑 、竞星剑 、日月剑 、天瀑剑 、舍神剑
七剑下天山要表达什么?
《七剑下天山》主要讲述了公元1600年满清入关颁布“禁武令”以后,降清高手烽火连城和天山七剑之间发生的武林故事。
1600年间,满清虽已入关,但中原武林仍隐藏不少反抗力量,满清亲王哆格多颁布“禁武令”,并派前朝降清高手风火连城剿杀各地违令武林人士,其中的重要目标便是位于西北边陲的武庄。武庄表面上住了一批庄稼人,实则是反清组织天地会分舵人马。路见不平的侠医傅青主认为要解武庄之危,只有带了两位武庄青年武元英和韩志邦上天山求助。
天山万里冰封,住了一位擅于铸剑的世外高人晦明大师。晦明有四大弟子,其中包括大弟子楚昭南,倚仗师傅所传的绝世宝剑,希望将来可在江湖上快意恩仇;二弟子杨云骢,虽武功高强却无意再涉足凡尘。当杨云聪冒险在雪崩危机中救了遇险的武元英,其清净的天山生活终于被打扰了。晦明大师答应襄助,尽遣四大弟子随傅青主、武元英和韩志邦下山,并把毕生修为炼成的七把宝剑分赠七人,展开“七剑下天山”的武林传奇。其中七剑分别为:莫问剑、由龙剑、青干剑、舍神剑、天瀑剑、日月剑、竞星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