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扎师兄续集,推荐几部你认为最好看的年代剧?
每个人喜欢看的片子类型不同,我分类推荐给你参考。
西游记,射雕英雄传,红楼梦,三国,济公,李小龙系列,林正英系列,周润发系列等这些就太红了,我就不推了,
古装类:
鹿鼎记,1984年,刘德华,一点也不比陈小春版本差;
太极张三丰,1980年,李连杰,至今依然是经典;
京华烟云,1988年,赵雅芝,
警匪类:
猎鹰,1982年,刘德华;
狙击神探,1984年,任达华,邱淑贞;
新扎师兄续集,1985年,梁朝伟,周润发,吴孟达,都是大咖;
喜剧类:
开心女鬼,1985年,郑裕玲,
盖世豪侠,1986,周星驰,基本上周星驰系列都可以的;
对对胡,1981,张国荣,
林正英有哪些经典电影作品?
谢邀
这个还真有很多
1985年的《僵尸先生》,情节搞笑,在大僵尸出来的时候有一点小恐怖,不过文才被抓伤以及秋生遇鬼都很搞笑
1989年《一眉道人》,情节略显恐怖,这部是针对的西洋僵尸,道术略显皮软,最后是炸药物理攻击然后把僵尸弄到了沼泽里。(PS:芭蕉精很美)
1992年《新僵尸先生》,很搞笑,尤其是遇到红白双煞那段已经成为了名场面,不过个人觉得结尾有点美中不足让灵婴给跑了,可能是当时要拍第二部,不过已经无缘得见。
1986年《僵尸家族》,情节搞笑,不恐怖,结尾很美好,可爱的小僵尸被英叔抱走处理了,不过这部电影感觉不是这一家子僵尸的错,人类要不去惹它们,它们也不会出来。
1990年《驱魔警察》,新时代与老观念的冲突,有搞笑,恐怖程度略低,(ps:王美华可爱到爆炸)
1987年《灵幻先生》,全职玩家和半吊子的碰撞,不恐怖,不过在用“蛆”治伤的时候有点恶心。
1991年《僵尸至尊》,女鬼势要嫁给英叔,挺搞笑,会放闪电的大师兄最终死于反甲。
1982年《人吓人》1990《鬼咬鬼》,英叔不算是主角,不过剧情也可以,英叔在里面也是起到决定性的人物。
1992年《音乐僵尸》,僵尸被洋人注射药物,结果变异,不过最后也被英叔插死。
1992《甩皮鬼》,如果你能找到无删减,里面有些情节还是比较耐看的,不过有可能会对没有产生抗体。
1991年《灵幻至尊》,和郑则仕合拍的,不算恐怖,搞笑程度偏低。
1992年《鬼打鬼之黄金道士》,很搞笑,不恐怖,主要是讲述英叔带领徒弟用道术对付洋人。
1991年《非洲和尚》,情节挺搞笑。
1992年《妖怪都市》,推荐你看无删减版,要不没有灵魂。
《人吓鬼》《哗鬼旅行团》《天地玄门》,个人感觉有点像快餐式电影,不过看完以上的电影再刷这些也不错,毕竟有英叔在。
刷完电影,也可以看看《僵尸道长1》和《僵尸道长2》,虽然是连续剧,不过也很好看。
最后,如果刷完英叔的电影,也可以看看《僵尸叔叔》很搞笑,有点恐怖,不过在质感上很好。周星驰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热热闹闹上映的《新喜剧之王》炒冷饭这件事已经是铁板钉钉了,至于炒得到底怎么样得看观众认可不认可,这两天又爆出硬植入广告,不尊重观众这样的问题。
至少如今看起来,这电影口碑已经跌破6分,再往下可就是不及格了,如果明天早上掉到5分以下,估计大罗金仙也救不了你们的星爷了。
那些所谓的星爷的铁粉们别着急,拿那些“你根本不了解星爷”,“你没看懂《新喜剧之王》”等等的车轮话来搪塞是没用的,我还可以告诉你们一点:谁当年还不是个星爷的铁粉儿吧,哥只是这二年才刚刚叛变的,我对周星驰曾经的疯狂,这篇文章可以证明。
因为周星驰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当初我也曾经口诛笔伐以文字做刀替星爷辩护,挥舞正义的大旗攻陷喷子们的阵地,当初我也曾在写完一篇辩护文章之后暗暗劝慰自己,星爷不过是一时糊涂,一时糊涂而已……
你们热爱星爷,但你们了解他吗?你研究过他吗?问个简单的问题:周星驰的电影分为两个旗帜鲜明的时期,但分水岭是哪一部?
或许有人会说是他开始学着自导自演的《国产凌凌漆》,因为他第一次从“演员周星驰”变成了“导演周星驰”。
或许有人会说是他最经典的作品《大话西游》,因为他第一次将人物复杂的深度挖掘出来。
或许有人会说是他的获奖作品《少林足球》,因为星爷的演技第一次得到首肯,他终于获得了别人的认可。
但我可以告诉你们,错了,你们一整天为你们所谓的星爷站脚助威,却根本不了解他和他的电影。
周星驰作品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恰恰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话题中的电影──《喜剧之王》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喜剧之王以前,周星驰的表演风格是无厘头,而在喜剧之王之后,无厘头就已经不存在了,即便周星驰后来还在演电影,但无厘头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谈及周星驰的喜剧的时候,是无法避开“无厘头”这三个字的,这是周氏喜剧的标签,而无厘头是什么,谁知道?
无厘头,原是广东广州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另外一种说法,是无厘头其实也代表着一种“没有来头”的癫狂,一种发神经似的情绪表达,夸张,但基于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不信你可以去翻翻周星驰在喜剧之王(1999年)以前的作品:
98年的《行运一条龙》,周星驰演的水哥,就是一个让人绝对捉摸不透的无厘头式的角色,香车美女倒贴不要,却去向一个叼着烟的中年妇女示爱,在别人的眼里,他不正常。
97年的《算死草》,他是一个让人无法猜透的陈梦吉。
96年的食神,他一开始就是一个疯癫的大老板,做事以“让你猜到我还是我吗?”为骄傲的脾气暴虐的神经病。
同年出演的大内密探零零发,他演的角色在保龙一族里简直就是个异类,各种无厘头的发明令人眼花缭乱。
95年的百变星君里的大少爷,回魂夜里会捉鬼的精神病人里奥。
再往前数,国产凌凌漆,白面包青天,破坏之王,济公,武状元苏乞儿……没有一个角色不是如此。
关于他的无厘头风格,我想用他自己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句诗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甚至你可以发现,周星驰早年在电影里的角色,其实还都比较正常,恰恰是他的角色开始疯癫之后,无厘头诞生了,他才正式走上了成功的路。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周氏无厘头电影简化理解一下:
在以上这些所有的电影里,周星驰是那个不正常的疯子,而世界基本是正常的,比如保龙一族其他三个人,比如食神里的奸商吴孟达,比如济公面对的那些“正统大神们”,比如国产凌凌漆里的反派和袁咏仪,他们都是正常人。
这些电影的套路就是一个非正常的疯子,闯入了正常人的世界,用自己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把一切都搅乱了,然而,他却有自己的道理。
可是,从《喜剧之王》这个分水岭开始,往后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说无厘头死了。
先说喜剧之王,尹天仇,只是一个多少有点偏执的龙套演员,目标是要当演员。
但你看看他面对的角色,黑社会瘦得跟小鸡子似的,一副没发育的吊样,话都说不利索,你看他面对的导演,肢体语言已经在表现自己是个精神病患者,还有跟蟑螂玩得很好的小姐等等。
然后是千王之王2000,周星驰虽然只是客串,但已经开始有了一些“严肃”的感觉,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
再看01年的《少林足球》,他演的是一个懂功夫却有些偏执的年轻人,目标是要发扬功夫。
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正常的,可面对的人呢?那些带着扳手踢足球的流氓,身怀绝技却在卖馒头的憨头憨脑的少女,骑着大二八做大生意的师兄……
04年的《功夫》,他的角色依然是一个稍微有些偏执的年轻人,目标是要当坏人,出人头地。
可你看看他面对的那些角色,穿红裤衩的铁线拳王,嘴巴抹得跟吃人一样的丑女,露着半拉P股的少年,甚至在找人单挑的那个桥段里,每一个猪笼寨的村民都各有不同的特点,
最后一部他主演的电影,是长江七号,这个时候的周星驰已经退化成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父亲,你还能说他带着无厘头的风格吗?他面对的是一个外星小怪物的世界……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说,喜剧之王以前,周星驰的角色是一个疯子闯入了正常人的世界,而自喜剧之王开始,是一个正常人,进入了疯子的世界。
前者疯的是他自己,后者,疯狂的是这个世界。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周星驰离开了王晶李力持刘镇伟,独自担纲导演之后,开始看不懂这个电影世界的缘故,在周星驰眼里的21世纪,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以看透了,世界癫狂了,而他,却沉静了下来,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可也正是这个诡异的99年,内地一个名为《水木清华》的论坛,一帮大学生,在刚刚开始泛滥的互联网上,炒热了一部叫做《大话西游》的电影,只是他们不知道,99年也正是喜剧之王诞生的年份,那个时候谁上网聊天要是不懂得引用两句大话西游的台词,都没人理你。
1999年,周星驰在内地名气爆炸的那一年,却刚刚好是无厘头死去的那一年,这不得不说是上天安排的一个悲剧。
我们抱着深切的希望一年年的等待无厘头再创辉煌,却不知道它在那一年的午夜已经悄悄死去,周星驰的电影,自那一年开始,便不再以搞笑为主要创作方向。因为离开周星驰,谁也玩不转无厘头,那个号称耶稣也留不住他的张家辉演技如何?当年何尝不是匍匐在周星驰的脚下吃屎?葛民辉全情模仿,却也学不到半分神韵,张卫健终身都在想做另外一个周星驰,可他的无厘头永远只能让人阅读到尴尬,因为他没有把握到无厘头的精髓,那就是角色自己首先要是个特立独行的疯子,而张卫健总是想演一些很流弊很强大的角色,他找不到角色那种从里到外的癫狂,只能耍嘴皮子。
不是没人想过要接周星驰的班,甚至张家辉葛明辉这两个人还都在周星驰的身边由他手把手地带着,都学不来。
无厘头就是周星驰,但周星驰未必一生只满足于无厘头,一道菜吃多了会腻,演了几十部无厘头的周星驰年龄逐渐大了,想趁自己还演得动,转换形象,演几个不那么疯癫的角色,想要从演技上突破一下,或者更多地得到他人的认可,这无可厚非。
毕竟他已经在大内密探零零发里无奈地吐槽别人说他表情做作,略显浮夸。
那是某评委会对周星驰的评价,被他拿来在电影里吐槽别人,嘲笑自己,说明他很在意,一个喜剧演员一生没有拿过金像奖,没有得到过学院派的承认,他的人生是不圆满的。
周星驰如此,大洋彼岸的金凯瑞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当年也算是一家独大的喜剧之王,可在他演那些疯癫的角色的时候,一样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大奖,学院派看不上他这种夸张的表演手法,你可以去看看他得到过多少次的提名,然而却换来的只是一次次的陪跑。
所以,他无奈之下演出了著名电影《楚门的世界》,按照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那些,金凯瑞饰演的神探飞机头,变相怪杰等等角色,哪个不是在正常人世界里的疯子?
直到他1999年这部楚门的世界,彻底改变成了他是正常人,而整个世界,都疯了……
所以他获奖了,金球奖,他成功了,那一年,也是99年。
该死的99年,金凯瑞的喜剧死了,周星驰的无厘头死了,然后在2002年,周星驰凭借少林足球获得了影帝。
这也是他亲手杀死无厘头改换表演风格之后的第三年。
付出的代价何其巨大?东西方两个喜剧之王,生命的路程又是何其的相似,令人忍不住唏嘘,得到他人的承认和首肯,真的那么重要吗?
可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获奖,站在领奖台上,读自己早就写好的获奖感言,那代表着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如果一生都没有过一次那样的机会,哪怕你票房再高,观众爆满,或许也没有多大意义,尤其是像二位这样,早就不稀罕观众爆满,票房大卖已经根本不是什么意外的演员。
所以,你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新喜剧之王》最后女主角的成功,一定要生硬地以一场颁奖典礼结束了吧?
如果说喜剧之王里尹天仇的结局正是影射了当时周星驰的心理状态,尹天仇的演技最终只得到了一个人的赏识,那就是吴孟达,而且不是在镜头前,是在生活里,他是无冕之王,是不需要学院派承认的喜剧之王,而周星驰在《新喜剧之王》里,终于把自己的这个梦圆了,虽然圆得很生硬,很生硬……可能他始终都没有放弃过想要得奖这件事,获奖,肯定自己的演技,真的是一件挺遥不可及的事儿,甚至死都达不到。
所以你们以为自己读懂了喜剧之王背后的深意,以为周星驰是在自己成功之后回头告诉你们:成功是需要努力的,要奋斗,加油什么的鸡汤。
可你们错了,在他自己看来,可能他至今都没有成功过,他离自己心目中那个演技得到肯定的奖项还遥不可及,他奋斗了一生,获得了千万观众的喜爱,可在他自己看来,还是失败者。
所以,周星驰在两部喜剧之王里所表达深意,都是“不要入错行”,千万不要选错道路,否则你的一生都可能要为此付出百倍的辛苦和努力,也未必能换来最后的成功(喜剧之王),甚至是极其虚幻的奖赏(新喜剧之王)。
所以他才会让任何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尹天仇和如梦,根本不是演戏的料,你注定很难成功。
这是他为什么一直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强调,我拍的不是喜剧,希望大家不要当它喜剧来看。
我想,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不会再做喜剧演员,真的……
这也是为什么《新喜剧之王》会如此烂的关键所在──它根本不是无厘头喜剧,却是对无厘头的一次拙劣的模仿,无厘头是不可复制的,没有周星驰出演,就是周星驰自己都抄袭失败了。
不是就不是,其实问题也不大,功夫也不是周氏无厘头,拍得也还不错啊,为什么《新喜剧之王》不行了呢?
因为功夫就是踏踏实实地在做功夫电影,喜剧并不是主线,它不用为了表现喜剧效果而去讨论是演员疯了,还是世界疯了的主题。
《新喜剧之王》,却是周星驰在回归老路,他想在一个女演员身上重塑无厘头类型的电影,他想塑造一个为了演技而癫狂的女主角,那不是开玩笑嘛,当初那三个模仿者怎么倒下的你忘了?现在你让一个女人去疯疯癫癫的面对一个同样疯癫的世界?
观众不认可没有周星驰的无厘头,何况是换成女人了,当她尴尬地模仿周星驰那种癫狂状态的时候,观众只会觉得,这个娘们儿有病吧?
可换个角度看看,如果是周星驰头上戴着一把菜刀跟人在餐桌上若无其事地说话,大家甚至都可以理解,因为他的无厘头就是这么疯的,他不这么做才奇怪。
周星驰没有明白一点,在他的电影里,要么主演是疯子,要么世界是疯子,至少要保证其中一个是正常的,故事才能做到真实可信,这一次,连主演带电影里的世界,都是处在一种不真实的癫狂状态下,导致观众看得蒙圈,不知道到底是演员自己智商低,还是整个世界都有问题呢?
这严重影响了观众的看戏体验,甚至很容易出戏,在看的时候脑子一直在想,那些群演抡着折凳去死命围攻一个倒在地上的女孩,这特么可信吗?
他们是群演,可他们不是杀币啊!
女主角又何尝不是如此?你头上顶着菜刀跟老爸吃饭,还假装看不出老爸到底为什么着急?是亲生闺女吗?你的孝顺和懂事哪里去了?老爸冲上来要打你,你还让他控制一下情绪?还是那句话,她是群演不假,可她也不应该是杀币啊!
周星驰想为群演拍一部歌颂他们的戏,却到头来还是把群演当成了智商低的白痴们,就好像郭德纲的电影《祖宗十九代》里,本来主题是想表现外貌丑的人一定有闪光点,结果拍到最后,插科打诨装傻充愣的还是靠那些丑角来赚笑点,说到底──跑题了。
你要让女主角的这种癫狂和偏执,就得让世界正常起来,变得充满真实感,你要让世界疯狂,女主就得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惟一的清流,现在周星驰是世界带主角都拍成了疯子,观众便再也很难找到真实感了,不管特效做得多真都很难让观众代入其中,比如外国人拍的《博物馆奇妙夜》,就是典型的演员神经病了,世界也同时疯了,观众看的时候只会觉得,这特么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当我傻子吗?
周星驰被高估了,真的,他不是一个有电影智商的人,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他不过是因为自身拥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被资本市场逼着出来消费自己罢了,而他忘了自己当初积攒下来的这些身价,背后是一个个编剧导演制片们共同作用的结果,离开那些人,他自己可能连怎么逗笑观众都不清楚。
这就是《新喜剧之王》之所以是烂片的关键原因,我的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评书白眉大侠人物最后结局是什么?
《白眉大侠》是单田芳老师的代表作之一,名义上是《三侠五义》的续书,但是个人觉得如果把它当作一部独立的作品会更好,硬要蹭《三侠五义》的热度多少让人感觉有些“狗尾续貂”。
书中的江湖格局极其庞大,无数过百岁的“老妖怪”横行江湖。由于人物众多,所以我们不可能全部进行说明,那么就挑其中比较重要的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江湖“天榜”十四高手说到《白眉大侠》,书中的十四高手排行榜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那么我们就先从这里入手,看看“天花板们”的最终结局。
首先是天下第一高手,人称“横推八百无对手轩辕重出”的武圣人于和于九莲,他与排名第二的普度、第三的雪竹连师出同门。于和年纪虽然最小,入门也最晚,但最得老师器重,故而武艺尤胜两位师兄,在小蓬莱与二师兄雪竹连对战时,仅仅用了二十余合就一掌打中雪竹连后背,使其口吐鲜血,足见其超然的武力地位。
最终在小蓬莱决战时,于和面对普度、雪竹连等九位高手的联手攻击力不能支,后又被金昌盗走宝剑。望着碧霞宫的火光,于和终于明白自己是被弟子蒙蔽,但一失足成千古恨,出于武圣人的骄傲,在明明可以活下来的情况下,于和选择了自刎,像极了当初的西楚霸王。
其次是于和的顶门大弟子,排名天下第四的“金灯剑客”夏遂良。夏遂良武艺极高,在三圣不出的江湖基本就是无敌的存在,这也使得他性格狂妄、目中无人。
在昆仑僧等人的蛊惑下,夏遂良出山为“小弟们”撑腰,多次与上三门、开封府一方作对。起初,夏遂良的所作所为更像是意气之争,但是随着事态的逐渐升级,夏遂良的心境也开始发生变化,以致和上三门闹到不死不休的地步,特别是石宝山身死、潘秉臣重伤,使得夏遂良彻底黑化,与昆仑僧等恶徒一起构陷上三门,在于和面前告黑状,加上白一子的“神助攻”,使得于和正式与两位师兄决裂。
金灯阵告破,群寇战死的战死,被擒的被擒,已经成了孤家寡人的夏遂良被“正派”众高手联手围攻,最终惨遭乱刃分尸。
然后是排名天下第五的“万年古佛”喃喃罗汉和第九的“海外野叟”王猿师徒。王猿早在阎王寨时期就已经登场,为人急公好义,屡次帮助开封府和上三门,与徐良是忘年交,并且在王猿的坚持下,二人还结为兄弟。而王猿的师傅万年古佛本就正直,加上徒弟的关系也从海外赶赴中原,帮助上三门一方。
金灯阵,喃喃罗汉、王猿与徐良一路,率先冲上绝命台,此时的白云剑客夏侯仁被铁链锁在椅子上,众人急于救人不想却触动了“五雷开花炮”,可怜同上天榜的这对高手师徒最终被炸得尸骨无存。
接着是天下第七的“飞天魔女”龙云凤。此女出自魔山派,时善时恶、亦正亦邪,平日随性而为,上一秒可能还和你称兄道弟,下一秒便翻脸动手,是黑白两道都不愿招惹的人物。
最后因不服徐良和房书安将金灯阵说得如何如何强大,执意独自破阵,并强迫房书安带路,虽然在途中重伤了古月和尚,但是面对将三尖匕首钺挂上链子、火力全开的夏遂良,龙云凤在与之交战三十合后被其刺伤大腿倒地。“血手飞镰”江洪烈趁机纵身上前,一掌击中龙云凤顶门,飞天魔女就这样饮恨于宵小之手。
最后是排名第十二的“阴光大法师”古月,单老称其武艺并不下于白云剑客夏侯仁,只因人品太差,劣迹太多,所以江湖同道才公推夏侯仁排序在其之上,古月对此一直不服不忿、耿耿于怀。
后来由于被八十一门总门长普度“通缉”,古月逃到了天竺国,不成想时来运转,居然做了天竺国的国师。但是这和尚是个天生坏种,他不思报国,反而鼓动天竺国王,阴谋颠覆大宋,所以以送公主于大宋皇帝为名重返中原。
所谓“鱼找鱼,虾找虾,癞蛤蟆找青蛙,事儿爹就得配事儿妈”。古月和昆仑僧是旧交,进京时正好赶上开封府押解夏遂良、昆仑僧等人归案,于是古月设计将群寇救走,从此和昆仑僧沆瀣一气,一步步引导夏遂良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龙云凤破金灯阵时途遇古月,古月自觉不含糊,与飞天魔女动手,结果二人交战仅仅二十余合,古月就被打成重伤。之后龙云凤与夏遂良大战,负责看守古月的房书安知道情势不妙,为免留下祸患,用小片刀对着古月来了个“一剑穿心”,结束了这贼秃罪恶的一生。
除此之外,排名第二的“八十一门总门长”普度、第三的“疯上人长发道长”雪竹连、第六的“白衣神童小剑魔”白老白一子、第八的“海外老剑仙”陶禄陶福安、第十的“今古奇人”柳木柳成光、十一的“白云剑客”夏侯仁、十四的“扭转乾坤目揽十方”欧阳忠惠皆得善终。而排名第十三的“万里追魂老魔头”彭海彭公良则由始至终没有出场。
“反派”势力中的骨干成员所谓的反派势力指的是专门和开封府、上三门作对的一群高手,他们以夏遂良为首领,行卑劣不法之事,其中几个人物颇具代表性。
最先出场的高手级剑客是“飞剑仙”朱亮。在阎王寨篇章,朱亮被称作“剑客中头一排”的,他本是德高望重的江湖前辈,一直反对徒弟“斤镖侠”林玉跟随黄伦插旗造反。林玉被擒后,刘道通搬请朱亮出山,朱亮嘴上虽然痛骂弟子,但毕竟舐犊情深,于是夜闯开封府救人,被北侠欧阳春所拦,之后陈冬波绑架了颜查散,以此威胁,开封府的老少英雄不得已只能将朱亮师徒放走。
原本朱亮说救出林玉就带徒弟归隐,可是摇身一变却加入了阎王寨,而且人设瞬间崩塌,成了一个阴险狡诈之人。老实说,这里单老处理得很生硬,并没有将朱亮的黑化循序渐进地表现出来。
无论怎样,从此朱亮走到了开封府的对立面,一个山头告破就去下一个山头,随着剧情的深入,所谓的高人也越来越多,朱亮从一开始的“C位大咖”逐渐成了只配坐到门口的边缘人物,甚至被计成达指着鼻子破口大骂都不敢发作,最终被徐良活活掐死。
朱亮之后出现了一个与其作用相仿的“申公豹”——三世比丘卧佛昆仑僧。这个人物有bug,阎王寨时已经登场,但武功非常一般,等到了八王擂,摇身一变成了五宗之一昆仑派的派主。不同于朱亮存在黑化过程(尽管很生硬),昆仑僧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好东西,他不仅为绑架八王的徒弟郭长达出头,还四处拖人下水,比如三教堂的大堂主方天化和二堂主詹明奇,他的到访甚至使得三堂主陈仓与两个哥哥翻脸。
随着剧情发展,反派们屡败屡战,于是夏遂良闪亮登场,昆仑僧从此扮演起“智囊”的角色,他不仅时常为金灯剑客出谋划策,同时步步为营的算计夏遂良,使其走上了他设计的路线,接着又残害潘秉臣,使得夏遂良彻底没了回头路。
正所谓: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最终昆仑僧追寻逃出绝命台的徐良,杀死双枪大将伍万锋满门,正当他要对徐良出手时,龙云凤赶到。昆仑僧数招遮拦不住,回身要跑,结果被徐良一镖打中脑门,龙云凤赶上一剑将其人头砍落。
第三个便是昆仑僧的徒弟“飞云道长道天真人”郭长达。郭长达刚出场时的设定非常高,是五宗之一莲花门的总门长,邹化昌曾称他与郭长达同岁,都是一百零三,结果说着说着郭长达有了师叔计成达,又有了师傅昆仑僧,上面还有爷爷辈的于和,不得不说,单老的书还真是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
郭长达非常大胆,掳劫了位同“太上皇”的八王赵德芳,先是诱骗开封府破九兽朝天亭,后又摆下八王擂,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大败后只身逃走被房书安尾随,在陶福安的暗中相助下,房书安生擒郭长达,将其押赴京城,凌迟处死。郭长达也是死得最早的重要反派之一。
接着是来自东海小蓬莱的“九头神雕”计成达。我对计成达的身份一直有些疑惑,他来自小蓬莱,又是郭长达的师叔,可是书中并没有关于他和昆仑僧是兄弟的只言片语,也没有他是于和弟子的交代,所以他的设定比较奇怪。
计成达出场时气势非常惊人,指着朱亮鼻子破口大骂,朱亮心中虽然不满,却不敢反驳。可是这家伙运气非常糟糕,一出场就对上了天下第九的王猿,结果被拽掉了一个肉球,成了“八头神雕”。
群雄大破金灯阵时,徐良等人攻上擂台,计成达早就埋伏在此,暴叫杀出,结果一看王猿和万年古佛,顿时泄了气,本来要跑,却被徐良甩手一袖箭打进耳朵眼摔下擂台失去了战斗力,房书安见状拎着小片刀“噗嗤”一声将其人头砍下。
最后是并称“浙江二毒”的“五阴剑客”庄子勤和“绝命剑客”叶秋生。二人都会五阴掌,掌中含有剧毒,一般人根本不敢和他们对掌。
庄子勤和叶秋生明明武功很高,却卑鄙无耻,热衷于偷袭,比如打伤夏侯仁和石宝山。最终与王猿对战,庄子勤被杀,叶秋生负伤被徐良一刀砍死。
除此之外,“翻掌震西天”方天化、“铁掌霹雳子”詹锋詹明奇、“血手飞镰”江洪烈等人均被上三门擒获,押赴京城受审。
开封府的众侠士在单老的评书中,侠客不再是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的江湖志士,而是成了代表武功高低的等级名词。开封府的办差官们要么是侠客,要么连侠客都够不上,这在剑客横行的《白眉大侠》中显然有些不够看,于是乎曾经的“主角天团”集体沦为看家护院都不合格的“战五渣”,单老称呼这一群体为“饭桶”。
首先介绍的自然是曾经威名赫赫的天下第二高手“南侠”展昭。 单老钟爱白玉堂而不喜展昭这是人所共知的,在改编的《三侠五义》中就有意拉一踩一,比如在白玉堂献艺时,安排了一个什么大头朝下的表演,皇上一高兴直接封了个“三品带刀护卫”。
无论从合理性还是真实性上讲,这样的改编都啥也不是。首先三品与四品之间还有一个从三品,皇上就算再喜欢白玉堂也不可能一下就让他高出展昭两级。其次,宋朝的武官三品已经是“封疆大吏”级别了,不可能只在开封府当差。当然了,关于这点号称历史专业毕业的单田芳老师必定是不知道的,不然后面也不会出现徐良、白云瑞受封什么一品将军,因为枢密院使才从一品,太尉也不过二品。原著中是展昭升任“实授四品带刀护卫”,白玉堂补了“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的缺,这就合理得多,起码可以归纳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由于作者的个人喜恶,人气颇高的展南侠在《白眉大侠》中被贬得一无是处,与人对战不是落败就是被擒,还要惨遭言语羞辱。单老对此给出了三个“合理”解释: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公务繁忙以致武功不进反退;南侠成名时高人还没出世。
老实说这三点没一条说得通,说好听点叫诡辩,不好听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原创的老剑客年龄过八十、九十甚至一百的都大有人在,不还是各个活蹦乱跳?展昭以武立身,什么公务会让他忙得连武功都不练?而且捕盗捉贼本身不就是武功提高与实践的一个过程吗?最后一条更好笑,高人没出世他们以往的事迹和偌大的名声难道是躲在深山老林里开直播刷出来的?
无论怎样,单老对展昭的结局编写还算手下留情,让他继续留任开封府,守护着百姓头上那一片青天。
和展昭遭遇相同的还有艾虎。艾虎是小字辈中第一位出场的,在《三侠五义》原著中,这孩子深得师傅“黑妖狐”智化的真传,极其聪慧,算计了马强,马强不仅不知道,还当艾虎是好人,心里想着自己的儿子要是这么出息就好了。
但是到了《白眉大侠》中,艾虎成了一个傻乎乎的愣头青,比天生呆傻的韩天锦、鲁士杰都强不了多少,武艺上更是不值一提,除了扇店小二嘴巴子基本谁也打不过。
最让人意难平的是艾虎之死,血战安庆宫时,艾虎、卢真、韩天锦、鲁士杰、柳金杰、柳玉杰悉数阵亡,而杀死他们的只不过是让人连名字都很难记住的“龙套”。之前同样批量阵亡的还有大五义中的卢方、韩彰、徐庆。确实在这部书中他们存在与否意义不大,但是为了突出自己塑造的“书胆”和原创的一些剑客如此对待曾经的主角群体真的合适吗?
同样被拉低的还有开封府众侠士的实际领头人“翻江鼠”蒋平。不同于军师型的智化,蒋平是天生帅才,在他加入开封府后资历最老、官职最高的展昭都有意让贤。但是蒋平是一个情商很高又知进退的人,在他做出决定后都会征求展昭的意见,即便是走过场也是里子、面子给足了,可谓滴水不漏。但是在《白眉大侠》中,蒋平极其托大,遇事直接分兵派将,别人根本无法干预,这看似是对蒋平地位的一种提升,实则拉低了人物的格局与境界。
最要命的是以智见长的蒋平在《白眉》中几乎逢计必中,同时还独断专行。这也是单老很牛的一个地方,就是能生生把优点升华到让人反感的地步,就连他自己喜欢的白玉堂都是如此。原著中的白玉堂虽然狂傲,但面子功夫做得极好,待人处事有礼,包括展昭失陷陷空岛时,明明是软禁人家,却说得客客气气。但是被单老改编后我们看到的只有白玉堂的自以为是,而单老管这叫骄傲。
蒋平的结局还算不错,最终远离官场,随智化出家做了道士,云游天下去了。
除此之外,七杰小五义和原创人物白春、钟林、蒋昭等人都继续留在开封府,为朝廷出力,守护包相爷。
三大主角单老说这部书中有两位书胆,分别是徐良和白云瑞,但个人认为有一个人比他们更出彩——细脖大头鬼房书安。
徐良的绰号很长,总之都是突出他武功和相貌特点的。尽管其貌不扬,老师也不如白云瑞、白春的师傅本事大,但徐良天资过人,而且奇遇不断,所以武功一直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最后在小蓬莱甚至能在一定时间内挡住昆仑僧和计成达的联手攻击。
大破小蓬莱后,徐良心灰意冷,毕竟自己浴血奋战,眼见好友、老师和赏识自己的江湖前辈们死伤无数,心情必然低落。再加上皇上经常听信谣言、不辨是非,使得自己和白云瑞差点被斩首示众。这一切让徐良深知“伴君如伴虎”,于是辞官归隐。书中交代后来徐良武艺大成,进入江湖排名,位列第十四。加上徐良人品端正,所以被江湖同道公推为武当派的派主,彻彻底底回归江湖,从此不问朝中之事。
白云瑞几乎照搬了单老改造后的白玉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大又自我,让人无比厌恶。
诚然他在小字辈中出类拔萃,但和真正的高手比起来可以说不值一提。而在对待陆小英的问题上更是“又当又立又白眼狼”,一面欣然接受陆小英对他的帮助,一面又骂人家恬不知耻、伤风败俗,简直是渣男中的战斗机。
最终白云瑞同样选择了远离朝堂,按照《白眉大侠》的走向,他应该是接任了师傅夏侯仁的上三门总门长职务。不过在单老的另一部评书《水浒外传》中,白云瑞的儿子白继忠登场,在介绍白继忠过往时曾提到白云瑞和他父亲白玉堂一样英年早逝,白继忠自幼丧父,和母亲盖飞霞相依为命,先后拜师陶福安和诸葛元英得以成才,这样算来,白云瑞恐怕还没来得及接任总门长便去世了。
最后介绍的便是那个自诩“天下第一剑客”的“细脖大头鬼”房书安。老房是八宝叠云峰青松狼牙涧的开创者,也就是说这座山头是他一手创建的,后来与投奔他的王典、火玉贵、公冶子安义结金兰,并主动退到四寨主的位置,交出了权力。可是没想到因为意见不和,房书安与三位结义兄弟决裂,只身出走,并与黄龙江、黄龙海组成“江夏三鬼”。
房书安天生爱吹牛,因此被徐良割了鼻子,但他不仅不恨,反而对徐良极为敬重,可以说推崇备至,于是便有了三十出头的干爹,五十的儿。
整部书下来,笑点至少六成来自于房书安。而且除了插科打诨,房书安心细如尘并极有智慧,多次在开封府办案陷入僵局时找到突破点,从而扭转乾坤。
最终房书安紧跟“义父”徐良的脚步,辞官归隐。
以上就是对《白眉大侠》中一些重要人物的大致介绍,您还知道哪些重要人物的最终结果,欢迎补充。
星爷的无理头搞笑电影你最喜欢哪部呢?
周星驰系列电影之《整蛊专家》
周星驰的电影很多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话西游1-2》、《大内密探凌凌漆》和《唐伯虎点秋香》三部。之前有一段时间,央六老是放,我弟迷这几部迷的要死,然后我也被带进坑。
因为要参赛,我想选一部,看的人可能没那么多的周星驰电影来写,选来选去选中了这一部——《整蛊专家》。
整蛊的演员阵容非常吸我,主演分别是周星驰、刘德华、关之琳和邱淑贞。
整蛊是一部故事线脉络非常清晰,节奏点踩得很准的类型片(喜剧片),也是周星驰喜剧电影的典型作品。
整蛊是一部故事线脉络非常清晰,节奏点踩得很准的类型片(喜剧片),也是周星驰喜剧电影的典型作品。
国外的一位学者曾经对全球票房在一亿美元以上的电影做过一个数据分析,从中得出了受市场欢迎的类型片的普遍节奏:
1-开场画面(1min)2-主题呈现(1-5min)3-铺垫(5-10min)4-推动/催化剂(10-12min)5-B故事(12-30min)6-游戏环节(30-501min)7-中点(55min)8-坏蛋逼近(55-75min)9-灵魂的黑夜(75-85min)10-第三幕衔接点(85min)11-结尾(85-110min)电影里的一分钟,对应到剧本大概就是一页的内容,类型片的剧本长度大概就在110页-125页之间,类型片普遍的长度也大致在110min-125min这个跨度。当然,这个规律对天才导演比如卡梅隆,和艺术片一类是不适用的。
看起来这个框架非常清晰,好像做起来也很容易的样子,但是一般的编剧很难填满这个框架,更别说让每一部分都很吸睛了。
《整蛊专家》非常完美地填满了这个框架,让整个故事的每一部分都非常丰满,既有故事线,又有笑料,非常厉害。
这个电影一共一小时四十六分,合计116分钟,是一个长故事片的标准配置。
电影一开场,大大的四个字出现——整蛊专家。在接下来的一分钟里面,随着一位客人的登场,周星驰所扮演的古晶(是古灵精怪的意思吗?)开始一连串的整蛊环节。从客人推开整蛊之王的大门,到他询问古晶老板在哪儿,再到古晶挪开报纸露出脸,客人推开经理室大门,然后一脚踩空开始,影片开场用非常快的节奏“啪”地一下让周星驰的形象快速的建立起来,并且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过来。
接下来的十分钟A线所有主要人物出场,刘德华,关之琳,邱淑贞。
铺垫环节,以刘德华所扮演的阿杰升职惊喜party为主线,在一个小场景(办公室)里面厘清了三个人的性格和身份背景。
阿杰(刘德华),呆头呆脑,性格古板正直的上班族,刚刚升上经理,前途一片大好。
程乐儿(关之琳),女神形象出场,刚开始被呆头呆脑的阿杰误会是请来整蛊的小姐。
Banana(邱淑贞),古灵精怪的女生,程乐儿的好朋友,也是这一个小故事里面整蛊环节的主导者,她策划了阿杰升职惊喜party,请来了小姐捉弄阿杰,导致阿杰与程乐儿之间误会的产生,这个环节里也交代了她有一个一年只见两次面的美国男朋友,为后面埋下了隐患。
10-12分钟,如果看者留意的话,会发现这里是进展非常快的催化剂环节,导演用一组没有对话三人同行的镜头,飞速地揭示了阿杰与程乐儿关系的转变。阿杰与程乐儿在前十分钟相识之后,在这两分钟里面,感情迅速升温。
如果硬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从这样
到这样,
的区别吧。
从第12到第30分钟B故事开始,反派人物(程乐儿未婚夫)出场,他雇佣了整蛊专家古晶接近阿杰,为后面的破坏环节做准备。
12-30分钟,古晶在阿杰父亲前情人的帮助下,伪装成他的私生子,顺利进入阿杰家中,化作阿杰的弟弟车文晶。这一段的喜剧性非常鲜明,阿杰父亲紧张挠腋下,开心挠大腿,叫爸爸开始发羊吊前后倒;阿杰与父亲想方设法从阿晶(周星驰)身上取血,滴血验亲的环节,非常有趣,看这一段,笑就完事儿了。
影片到第三十分钟,阿晶(周星驰)顺利潜入公司,来到了阿杰、程乐儿、banana(邱淑贞)身边。
30-50分钟这一段影片进入游戏环节,整体的笑点非常密集。一个包袱连着另一个包袱,一个捉弄连着另一个捉弄,整蛊专家被整蛊?整蛊专家会让他们如意吗?不会。在这一段,副CP,banana(邱淑贞)和阿晶(周星驰)感情迅速升温,不过升温的过程一路火花带闪电就是了。到第42分钟,banana(邱淑贞)的生日宴上,那个在美国的衰仔打来电话分手。阿晶(周星驰)连敲秃头老大逗她开心,顺带执行计划,给阿杰背上贴上假纹身引来了程乐儿父亲对他们一家三口的误会(也是反派所要的效果,让程乐儿的父亲认为阿杰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之人)。
第50分钟,来到影片的中点,主角的第一个低谷,刚从警局出来、被打、被老板和女友误会、家里的弟弟糟心的不忍直视(想到我弟是怎么肥四)。
50-75分钟,坏蛋逼近,阿晶(周星驰)加速了计划的执行,采取与阿杰(刘德华)互换身份的方式来害主角。两方面两条计划同时执行,第一条,伺机破坏阿杰的事业,整黄阿杰引导的公司生意,并导致阿杰被辞退;第二条,给阿杰(刘德华)喂春药来破坏他与女友的感情。这里也贡献出了本片的经典镜头,刘德华与周星驰的世纪亲亲。
我死了。
在阿杰(刘德华)被赶出公司,程乐儿父亲对阿杰误会加深之后,影片进入下一环,阿晶(周星驰)的改邪归正。
从影片第75分钟开始,整个故事的A线与B线开始衔接。阿晶(周星驰)改邪归正,向阿杰和父亲说明真相,帮助阿杰(刘德华)重振旗鼓追回女友。不过怎么说是周星驰经典喜剧片呢,即使是这样一本正经走故事线的环节,都穿插着被雷劈的笑点。
85分到116分,影片进入收尾环节。这一个环节的场景是程乐儿的订婚宴。阿杰(刘德华)、阿晶(周星驰)、父亲(吴孟达)潜入订婚宴对抗反派未婚夫和他请来的打手,伺机接近程乐儿,向她说明真相,促使阿杰(刘德华)与乐儿(关之琳)两人重归于好。
这一段埋了不少彩蛋或者说与前面故事相对应的环节,譬如:
呆头呆脑的阿杰(刘德华)终于搞清楚了I❤U的含义,并向乐儿(关之琳)告白。
阿晶(周星驰)其实本来就是父亲(吴孟达)的儿子。
这是他妈妈……
可以说,不愧是喜剧吗,从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影片都在喜剧的道路上狂奔。
我可以说邱淑贞的表情就是我的表情吗
看完这部之后,我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想要翻拍经典,为什么同样有很多人不想翻拍经典。这样好的剧本,这样好的电影,就因为是九十年代拍出的,年轻一代可能并没有看过也不会去看,未免太可惜了。但是影片里,周星驰、刘德华、关之琳、邱淑贞塑造的角色又的确魅力四射,不想看别人来覆盖掉他们也是情有可原。
看完这部之后,我还挺期待它的翻拍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