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亚特人,通古斯野猪皮来源是怎样的?
很多朋友都听说过通古斯大爆炸,那是近几百年来地球上发生过的最大的小行星袭击事件——有一颗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在1908年6月30日袭击了今俄罗斯通古斯地区,释放出超过2000万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能量的1000倍,小行星坠落地区有2200平方公里的树木被巨大的冲击波推倒和焚毁,陨石坠落地还出现了三个直径超过100米的陨石坑。
通古斯地区因这一天文事件而被世界认知,然而实际上通古斯这个名称早就出现了,在地理学上,它包含的地区是指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以东到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一带的地区。语言学上也把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操满语——通古斯语族的部民称作满-通古斯语族,它是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的一个古老的语族 ,如今属于这个语族的包括我国境内的满族、锡伯族、赫哲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及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奥罗奇人、那乃人(是赫哲人,即女真人的一支后裔)、乌德盖人、乌尔奇人、鄂罗克人、涅吉达尔人(鄂温克别支)、埃文人。如果从更早的时间上来看,人类学家认为就连如今的朝鲜人和日本人都属于通古斯人,它和如今东亚地区诸多民族都有渊源关系,也可以说它是诸多民族的族源,当然这些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入了其他民族的基因和特征。
一般认为通古斯这个词表达的意思和猪有一定的关系,广义上它最早是古代突厥人对东方习惯吃猪肉民族的统称,通古斯人被认为最早起源于贝加尔湖沿岸,本意是指“养猪的人”,这是布里亚特蒙古人等对他们的称呼,也有人认为通古斯的本意是指“猪”,如明代《鞑靼译语》中曰:“猪,唐兀四(通古斯的早期叫法)”,但也有人认为通古斯的“通古”二字是我国先秦两汉时期对东胡人的“东胡”称呼的音译。
满族早期的女真族就和通古斯语族相近,比如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满语意思是野猪皮,他的弟弟舒尔哈齐意思是小野猪,野猪是通谷斯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野猪皮也是十分结实坚韧的,是通古斯人生活中衣服和许多物品的制作原料。早期清朝满人有时也称自己为“通古斯野猪皮”,也是因为通古斯的本意和努尔哈赤的缘故,而且早期通古斯人有披野猪皮带野猪头的习惯。
其实很多通古斯人的名字都和他们常见的动物有关,这是因为通古斯人主要从事渔猎活动,他们主要生活于,寒温带的山林之间,常年与野猪、狼,老虎,豹子、鹿、狍子等打交道,生活在通古斯河-叶尼塞河流域、贝加尔湖、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也有很多打渔为生的渔民。
如今操通古斯语系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北部,大致南起北纬40度,北至北冰洋,西起叶尼塞河,东迄太平洋,面积十分广大,人口大约在一千万左右。
西伯利亚历史上是无主荒地吗?
导读:其实在古代基本没有固定的国界,向来是遵循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的公理。包括我国历代王朝在内都是如此:国力强悍的时候时候开疆拓土,国力衰弱期只求保证自己核心领土。颇有一副达者兼济天下,穷着独善其身的感觉。所以往往我们可以看到历代王朝的北部边界基本上是随意一划,置于具体到哪儿了除了史料中明确记载的就要靠想象了。比如明朝东北奴儿干都司的北部边界到哪儿?元朝的岭北行省到哪儿?这让想象的空间充满了无限可能,很多人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凭空把边界推到北冰洋。其实不然,由于西伯利亚寒冷,所以并没有什么势力再次行使主权。因为国家主权的标志是1648年《维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这才是近现代国家维护主权的原始法理。所以直到清朝无论强弱,我们的版图才算具备了大致的轮廓和雏形。所以我们可以这么样理解,历史上寒冷的西伯利亚确实是没有主权的荒地。
例如上图所示的元朝版图,或者其他王朝的版图都具备这一特点。要么是北部边界笔直或者圆润,要么就是没有明显的北部边界自己去想象。这充分说明了史料记载的粗糙和王朝边界会随着实力的变化呈现弹性控制的特点。这个原因很好说明:在古代王朝的边疆地区通常实行的是羁縻政策,中原王朝实力衰落的自然会脱离王朝自立。这是历史的自然规律。
漠北草原的游牧帝国北部边界到了那里?控制了西伯利亚了吗?即使在我国现在的东北地区冬天最冷也在零下四五十度,更别说纬度更靠北的西伯利亚了。根据俄罗斯气象资料西伯利亚最冷奥伊米亚康地区达到零下79度,甚至全年四季平均气温也到了零下35度。所以在古代没有现代采暖设备的情况下,除了习惯了当地恶劣环境的少数土著以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人了。
即使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突厥、蒙古都没有愿意去更遥远的西伯利亚北部。因为没有采暖条件,所以不光人受不了方木的牛羊也受不了。而牛羊既是游牧民族的财富,又是他们的粮食。当气温太低或者遇到成为白灾的大雪天,牛羊冻死人也因为缺乏食物无法生存。所以西伯利亚中北部也没有放牧的游牧民族,更遥远的中北西伯利亚的土著民族靠放养驯鹿和捕猎为生根本没法放牧。我国历史最靠北的民族应该是在唐朝雄霸草原的黠戛斯民族,他们在隋朝时被称为契骨。生活的位置在贝加尔湖以北,叶尼塞河上游这一代。再往北基本上就没有其他游牧民族的记载了。所以说我国古代王朝的北边界势力无法抵达整个西伯利亚,最多抵达西伯利亚的南部。其他西伯利亚的中北部基本上处于土著生活的无主状态,非要把边疆推到北冰洋谁也不会抬杠。
蒙古作为最后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对于西伯利亚的管理蒙古自从成吉思汗时代崛起后,就一直牢牢控制着漠北草原。虽然朝代更迭,但是历史记载中生活在漠北草原的蒙古并没有控制中北部西伯利亚。唯一以西伯利亚汗国为国号的国度是从术赤的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四大汗国之一。他的主要疆域也位于西伯利亚的西部,如图所示:
沙俄殖民者在灭亡西伯利亚汗国向远东扩张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挡。因为基本都是土著人了,所以几十年的而时间遍从乌拉尔山推到了太平洋沿岸。所以说清朝康熙和雍正通过条约割让西伯利亚和远东给沙俄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在沙俄崛起之前上千年里西伯利亚都没有人占据也没见中原王朝占据啊。通常史书上对于大一统王朝北部边界的记载非常模糊,通常用春秋笔法描绘称“北抵大漠”或者北抵瀚海就到头了。最多说到北到北海(就是贝加尔湖),就像郭守敬奉忽必烈的圣旨在全国设置27个观测点(观测气象规律)最北边一个观测点就在北海。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没有说明这个北海是否是贝加尔湖,所以如果元朝疆域真的抵达北冰洋的话那么这个观测点还可以更靠北才行。
嗜土成性的沙俄最终把极寒之地的西伯利亚纳入版图,成为现在的聚宝盆既然中原王朝放了上千年都没人管理,所以当沙俄占据的时候我们除了在心里腹诽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那个时候可没有现在的科技水平可以证明西伯利亚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和其他矿产。所以不能以现在眼光对照当时的情况。况且即便是知道有丰富的资源,估计向长期驻守也很困难。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古代,光一个后勤保障就可以拖的中原王朝国弱民疲。
再说占据了就可以留存到今天吗?也不一定。在欧洲其他列强在殖民时代纵横大洋殖民美澳洲的时候,沙俄一步一步的蚕食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甚至在康熙雍正时代用条约约定的清朝领土清朝也没有认真看中,库页岛、外东北等地还是让沙俄通过不平定条约给割占了。现在看着西伯利亚资源丰富成了聚宝盆,小编心里也确实觉得可惜。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中国舞考级第八级自编舞蹈有什么?
一、增广贤文(通过把下踢前、旁、后腿的练习,进一步训练腿的爆发力和柔韧性)
二、孔融让梨(古典舞的舞姿练习)
三、我的童年(训练腰的柔韧性)
四、小旅行(通过三拍舞步的练习,进一步掌握三拍音乐的特点)
五、木兰归(训练古典舞的精气神)
六、茶山放歌(掌握云南花灯的基本体态与动律)
七、哈特里亚(了解蒙古族布里亚特人舞蹈的体态和风格)
八、花之圆舞曲(通过芭蕾手位以及舞步的训练,增强手臂的表现力以及腿的灵活性)
历史上苏武牧羊的北海究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就在某一天 你忽然出现,你清澈又神秘 ,在贝加尔湖畔”
在中国的北方,是咱们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从内蒙古大草原再往北的话,则是蒙古国,蒙古国在往北,便是寒冷的西伯利亚。
而在西伯利亚南部,一个叫做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地方,那是俄罗斯的一个联邦共和国,在那里有一个亚欧板块大陆当中最大的淡水湖。
这座湖泊形状狭长,湖水也特别的清澈,它是西伯利亚地区最重要的标志性湖泊,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的总面积是在3.5万平方公里,目前是亚欧大陆板块当中最大的一个淡水湖,水深大约是在1637米,是世界第一深湖。这座湖泊的储水量很大,达到了,23.6万亿立方米,如果不算目前已知的地下水和冰川固态淡水的话,贝加尔湖的储水量已经达到了世界范围内的1/5,所以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湖。
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保存着几乎未遭人类破坏的自然风光和纯净水质,而这个地方曾经是属于中国,也有着一个中国的名字,叫做北海!
在中国西汉的历史当中,汉武帝曾经派出使者苏武去出使匈奴,结果当苏武到达匈奴之后,竟然被扣押,然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这一放就是19年,直到大汉和匈奴结交之后,苏武才得以重新回到汉朝,这便是苏武牧羊的传说!
而他所牧羊的北海,便是今天的贝加尔湖地区。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汉书·苏武传》
从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那时候的贝加尔湖地区,是匈奴人的势力范围。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又成为了鲜卑和柔然的逐鹿场。而在唐代,原本属于突厥的“贝加尔湖”第一次成为中原王朝版图的一部分,那时候这里叫做“小海”,属于安北都护府管辖。
再往后,契丹人、蒙古人,都曾做过这里主宰。直到清朝,俄国人来了,哥萨克的铁蹄遍布西伯利亚的每一个角落。
1644年,俄国人击败了这里的布里亚特蒙古部落,统治了贝加尔湖。而后来的《尼布楚条约》,让俄国人直接以条约的方式,宣布了对贝加尔湖的所有权。于是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北海的地方,就彻底从中国被分割出去了。
所以说苏武牧羊所说的北海指的就是现如今的贝加尔湖这一区域,当然贝加尔湖也就曾经是苏武曾经牧羊的地方。
布里亚特人有多少人口?
2003年布里亚特共和国共有人口100.33万人。布里亚特共和国的基本居民是布里亚特族。布里亚特族总人口为42.1万人,在布里亚特领土上生活着34.1万人,占全俄布里亚特族总人数的81%,占共和国总人口的34%。布里亚特族人还生活在布里亚特阿金斯克民族自治区、乌斯基奥尔德斯克布里亚特民族自治区、赤塔州和伊尔库茨克州。还有的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
布里亚特人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东正耶稣教徒、喇嘛教徒、萨满教教徒。在共和国内除了布里亚特族还有俄罗斯族60多万人,占共和国总人口的60.3%,乌克兰族占1.3%,鞑靼族占0.8%及其他民族的人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