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旧书店,上海有什么地方可以玩的?
1.
外滩有条九江路,正对着东方明珠,外滩附近的几条马路就只有九江路看得到这个景,第一次看到还是很震撼的,也很适合拍照。
2.
上海有一些号称有豪车停在门口的本地苍蝇馆子不推荐去,排队两小时其实主要是因为里面位置太少,味道也不惊艳,想吃本帮菜,不会出错的选择是老吉士。
3.
如果来上海玩的时间比较充足,那么徐汇滨江也可以去看看,那里是本地人也会去散步的地方,也是上海知名遛狗圣地,还有龙美术馆和一些隐藏的工业风拍照圣地。
4.
和爸妈一起来玩的话可以去南京东路,闺蜜、情侣一起来的话还是去南京西路吧,那里更像上海更时髦。
5.
想要俯瞰黄浦江江景,不一定要花钱上东方明珠,上海中心不是开了家云朵书院吗,52层高的view值得拥有。
6.
想在陆家嘴边吃饭边看江景,最划算的地方是去正大广场,虽然楼层低,但都是大部分人消费得起的餐馆,看得到江景的座位也不难订。
7.
住宿可以选在陕西南路地铁站附近,那里距离上海很多网红店、买手店都很近,去武康路、静安寺、人民广场等必打卡地点也都只有1站地铁的距离。
8.
上海地铁真的四通八达,坐地铁游上海性价比高、体验又好,推荐一下地铁3、4号线,有很大段路是架在高空的,可以看窗外风景。
9.
上海虽然有一些古镇,不过和周边嘉兴、苏州的古镇相比还是差很多,而且位置偏僻,不太有必要花时间去。
10.
栽漫法国梧桐的精致小路不只有武康路,它周围的永福路、五原路、湖南路等等都是一个调调,平常人也不多,很适合散步。
11.
想把外白渡桥和陆家嘴的高楼大厦拍进同一张照片,最好的拍摄机位是在乍浦路桥。
12.
去迪士尼玩的话,建议住在迪士尼周边,这样可以完整地玩一整天,迪士尼周边有很多民宿有免费接送往返迪士尼的服务,性价比很高。
13.
游黄浦江不一定要坐观光船,花两块钱坐个轮渡过江风景也不错。
14.
上海市区里也有一些免费的“景点”,很多公园和大学老校区都可以进去走走,推荐复兴公园(法国古典风格)。
15.
来上海玩,还是很推荐住老洋房里的民宿的(连最知名的武康大楼里都是有民宿的),地段好又漂亮,但有个通病是隔音效果不大好、位置难找。
16.
来上海有很多展可以看,推荐一个小众看展地,安福路的胶囊画廊,虽然位置比较难找,但是不用门票,格调也高。
17.
想在上海吃正宗日料的话,推荐古北那一带,有很多日本人住在那里,所以古北有很多居酒屋,除了价格不低没啥缺点。
18.
经过和平饭店的时候,可以勇敢走进去参观,和平饭店的厕所也很豪华,值得一上。
19.
凯司令的掼奶油、红宝石的鲜奶小方,答应我一定要吃好吗?
20.
外滩的夜景比日景更不能错过。
21.
福州路和江西中路的路口,是我心中上海最美的十字路口,但是鲜为人知。
22.
大部分游客都是从外滩眺望浦东,其实从浦东滨江眺望外滩,也很漂亮。
23.
上海只有3个5A级景区:东方明珠、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
24.
如果还有闲情雅兴去嘉定,那么南翔老街不要去,古漪园倒是蛮不错的。
25.
如果要参观复旦交大,去市区的老城区就可以了。
26.
上海有两个日月光,打车的时候别定位错目的地了。
27.
上海的网红书店蛮多的,但我更推荐更有书卷气的旧书店,比如犀牛书店、复旦旧书店。
28.
田子坊和新天地只能选一个的话,我选新天地。
29.
上海有一些环境不咋地但是味道还不错的本帮菜小馆子,服务态度一般不咋样,请做好心理准备。
30.
武康路的话,巴金故居比那些网红店更值得打卡,不用花钱,就可以看眼名人住的老洋房内部长啥样。
那啥,要再说一条实用建议的话:
那就是记得来榛果民宿订房子噢噢!
中国十大藏书家?
中国十大藏书家,有没有古籍这个问题真的不是我们能够去回答的。毕竟像收集古籍这样的事情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来讲一下收藏的最高境界是怎么样的
津门著名藏书家曲振明回忆当年“读书之难”时,连连感叹“羡慕生活在书籍海洋中的年轻人。”他感慨道,有书读的日子真的太幸福了。“我上学的时候,能够读到的小说只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金敬迈《欧阳海之歌》,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少数几部。”
由于无书可读,借书、读书成为他少年时的奢望与追求。“我曾有一张市图书馆的借书卡,但外借图书少得可怜,只能借到鲁迅、高尔基和法捷耶夫等少数作家的作品。许多文学名著只能依靠朋友之间串换,当时能读到一本完整的书十分不容易。因此经常看一些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书。”
“30多年前想看书是要付出代价的。”谈笑间,曲振明忆起青年时期百般求书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记得曾从同学手中借到一册钢笔手抄本《一绺金黄色的头发》,于是让所有想看书的人帮助抄写。就这样,大家进行分工抄写,又传抄成一册。”读书之难使他幻想着将来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尽情地享受坐拥书城的乐趣。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作为一种心灵活动,读书历来被视为雅事乐事。古人说,不读书便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书籍的重视程度。有学者表示,收藏的核心当属古籍善本、孤本的收藏,收藏的最高境界无疑也在此。
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办者陈东升在其首部自传性作品《一槌定音——我与嘉德二十年》中谈及收藏时曾有这样一段记录: “藏有几个境界:先是画,然后是书法,书法之后是黑老虎,就是碑帖,最高境界是收古版书。”
私人藏书在我国历史悠久,绵延不断。据传明代藏书家王世贞,一生为官。其家有弇山园,自称“吾弇山园之中,为楼者五,为堂者三,为室者四”。于园后建“小酉馆”,贮书达3万余卷,曾藏《清明上河图》真迹。王世贞家财丰厚,但当他遇到珍贵宋版《两汉书》时,书商开的价却令他以自己的身份和家资不足以凑齐那么多的银两,最后是以一座庄园换回了这本书。这段轶事足以令人看出,古代人对珍贵古籍的重视,也恰恰证明善本、孤本多被达官贵人视为收藏核心,并甘愿为此一掷千金。
只有先懂行 才能藏古籍
曲振明认为,当今藏书者的藏书目的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三种:一种用来读,一种用于藏,还有一种既不读也不藏而是贩。“对很多藏书人来说,清点书架上的书时才发现‘书非借不能读也’,所藏者多,读过者少。当下,藏书对很多人来说多是将其束之高阁,目的也成了满足文化投资需求和心理需要。”
在曲振明的收藏中,还有无意中得来的中国最早的英语教材《华英初阶·进阶》(初集至五集)。“我很早就喜欢外文书,记得‘文革’期间天津外文书店处理旧书,许多人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列宾等人的画集。我买了一册西班牙委拉士开支的油画集,还买了几本俄文机械图集,用来存放剪报。后来陆续买了日文书、英文书、德文书和俄文书,内容皆与历史文化相关,唯独《华英初阶·进阶》是一部英文教科书。”
后经曲振明考证,当年作为英文教材,《初阶》、《进阶》已成为考量学生英文程度的标准。“这两种教材出版后,成为英语学习者的首选课本,一版再版,畅销多年。”
买书、淘书,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许多古旧书店的老店员都有独门绝技,有的偏重古籍善本。有的偏重新文学初版本,有的偏重通俗小说,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我还结识了不少书友,他们有经验、有眼光,我常常从他们那里得到指点迷津。近年来旧书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书摊上难觅好书,一些有价值的图书都在拍卖市场流通。买书环境的改变使原来的淘书乐趣荡然无存,昔日淘书、买书的经历化作了美好的记忆。”
古籍收藏最需要收藏者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如果一个收藏爱好者连古文都看不大懂,那何谈“慧眼如炬”呢?
谈及古籍收藏,本市一位常年从事旧书贩卖的老板告诉记者,古籍收藏之所以如此小众,实在是因为“爱好者大多明白倘若自己没有两把刷子,不敢碰古籍”。“古籍收藏要求爱好者必须对历史相当了解,说白了就是看到一本古书,能知道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代表作是什么。另外,因为历史年代不同,各个年代的纸质、字形、油墨都各有特点,这些都需要爱好者下苦功夫去了解掌握。还有原刻本、影刻本、复刻本等不同形式的古籍应该是什么样子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明白的。”
20世纪九十年代,天津东门外水阁大街有一间旧书店。店主懂书,曾赴大连收购了吉林大学罗继祖先生的一批书。爱淘书的曲振明经常去水阁大街这家店淘书,发现这批书后,欣喜不已。“我喜欢搜集近代名人著述,翻了半天,发现了油印本的张伯驹的《丛碧词话》。这部书为浅灰色版纸封皮,书首有周汝昌写的《丛碧词话序》,署名‘寿康’。”
曲振明介绍说,书的主人罗继祖为罗振玉的嫡孙,与张伯驹是挚友。晚年,张伯驹住在长春,与罗继祖、于思泊、阮威伯、裘伯恭、单庆麟、恽公孚结社,每周一会,各作掌故一则,后著成《春游琐记》。而罗继祖也从此开始写笔记,他在《枫窗脞语》序中言:“予之试写笔记,始于丛碧翁之《春游琐谈》。于时三五招携,析奇赏异。每集,翁必索所作,必将荟集之以为谈资也。”曲振明推测,这部书想必是张伯驹先生赠送的。“我在琉璃厂中国书店看过《春游琐谈》的油印本共三册,价值不菲。”
想要在旧书堆里捡漏,没双慧眼可不成。“淘旧书要看懂书法与印文,特别要留意带有批校、跋语的书,这与平素多读书和注意知识积累密切相关。”
曲振明收藏清光绪年间长芦盐业纲总姚学源的《十瓶庵日记》和《习琴斋日记》两部手稿就是捡漏。当时书商以为是账本,曲振明拿过来一看,其中有姚学源与表兄光绪朝大学士李鸿藻的许多交往经历,颇具史料价值,立即入手。”
曲振明表示,“读书、购书、藏书,都应该有方向、有计划。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我写有关文史类的文章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与认可,就是因为我是通过检索大量的文献,有根有据地去写文章。像袁克文的讽喻诗,我就是从几个版本中考证、比较、正误,给读者一个正确的结论。我觉得,主动探索性的阅读方法是最能让自己与作者产生思想互动的可能性,自己也容易有收获。”
古籍善本“钱程”远大
如果按收藏门类来分,包括名人信札、手稿和刻本、写本在内的古籍善本,属于相对小众化的领域。然而,正是不被大众所重视的领域,如今已发展为实实在在的“潜力股”。
古旧书店的李老板告诉记者,收藏的一大原则是“物以稀为贵”,收藏的传统则是古籍善本优于书画。“目前来看,古籍收藏之所以未能普及的重要原因在于:一是古籍的存世量很少,二是对收藏者的知识文化素养要求比较高。横向做比国内的书画价格,纵向对比国外古籍拍卖成交价格,中国古籍善本的价值确实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李老板说,像他这样收售古书的人,必须特别重视古籍的保存,“稍微不注意,古书就容易发霉。”
古旧书收售老板李先生介绍说,从数量的角度说,中国古籍的分布以宋代以后的印本渐多,唐代以前的写本数量很少。他总结古籍收藏先要搞清“七多”。“一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使得中国古籍版本种类特别多。二是材料不同,制作不同,装帧不同,书籍的样式多;三是改朝换代,政权更迭,使得书籍的变化多;四是儒释道作为中国的主要文化,重复刊印的版本多;五是文化的多元,书籍的内容种类多;六是出版结构的政治性垄断(官印图书),书籍刊印的限制多;七是官方书衙与民间书坊林立,印书的机构多。”
古籍收藏需要爱好者讲究分门别类,最好是确立方向后再谈收藏。他建议,一可按照时间分类,根据历史的不同阶段,确定要收藏哪个历史时期、哪个朝代的古籍。二可按照材质分类,根据材料的不同,如木牍、竹简、帛书、纸书等分类收藏。三可按照制作方法分类,根据古籍的制作方法不同,如写本、印本、钤本、拓本等不同样式去收藏。四可按照出书机构分类,比如官刻本、书院本、寺院本、坊刻本、私刻本等。五可按著作分类,根据古籍的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著作,如经史子集或诗词歌赋等。
近年来,曲振明所著的《旧书刊撷珍》获得了业界的良好反映。这本有关古旧书籍收藏的著作,集曲振明三十年收藏之精华,其中书选择了稿本、钞本、孤本、报纸本、油印本和初版本,刊选择了创刊号、特刊、专辑等,力求珍贵和稀见。
你觉得任政先生的字怎么样?
曾经有人说,87版《红楼梦》的字幕就是任政先生写的,但是后来根据资料显示不是任政先生写的,而是一位叫做李纯博的书法家写的。
可见大家对于任政先生是比较认可的,不然也不会想到是他。
任政先生是当代一位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书法家,可惜在九九年已经去世了,任政先生自幼喜爱诗书,研习书法六十余年,功力深厚,鲜有其匹,绝对是一位实力派的书法家。以上就是任政先生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任政先生的书法属于中和一派,显然是取法二王,行书明快流畅,风华婉转,牵丝映带,粗细对比明显。无疑这样的书法是最受人欢迎的!
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也曾提到过任政先生,他和任政先生共同书写了字模,当时任政先生写的隶书,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和任政先生的字模都没有被采用,现在电脑字库里的行楷据说就是采用的任政先生的字体。行楷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字体,书写速度比楷书快,看起来又行云流水,任政先生的行楷书法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为什么不出版小人书了?
还记得小时候看小人书的日子吗?可能更多的80后会更有念想吧,来看看街头的小书摊,是否能引起你的童年美好回忆呢~图为西安一小区卖书的小摊
一个小朋友正在看书,旁边的一个叔叔刚给其孩子买了一本书
大秦帝国,旁边的是盗墓笔记,有看过的吗
摊主是一位戴眼镜的年轻小伙,小伙子眼睛始终不离他的手机
陆续有几个小朋友走向了书摊
唐诗三百首,水浒传,红楼梦。。。。很适合小孩们读的书
拿扇子的小朋友被深深吸引
植物大战僵尸,好酷炫的封面
鲁迅经典,这个书不错
母女俩被书摊所吸引
小朋友看上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快看,这里有很多适合小孩在的书
一大摞的卡片书,还有奥特曼。。。
这个应该是卡通书
陆续过往的行人被吸引
不管人来多少,眼镜小哥始终在专心的玩着手机
这个纹身的大哥也被这个新奇的书摊所吸引,注目观看
买什么版本的资治通鉴合适?
jide以前看电影《神丐》,曾大业曾有一句话:“习武可不是凭一股脑热气就行的,你家供得起吗?”
对于很多工薪阶层而言,读书,尤其是读纸质书,也不是凭一股脑热气就行的,你家供得起吗?在一个二线城市,月薪6000的上班族,除去房贷,车贷,奶粉钱,生活费及其他日常,还要再存下一点以被急用之后,还能剩下多少钱,偶尔买一本30块钱的畅销书还能接受,但是一套中华书局全18册,文白对照的《资治通鉴》需要将近900块钱,另一套中华书局出版的全30册精装典藏本则需要将近3000元。则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你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读,会不会用心读,是一时心头热,还是真的爱好。花1000或者3000,买回来之后放在床底下吃土,这种可能性有多大的概率。
不论是心头一热,还是真心喜欢,想读《资治通鉴》,应该怎么办!?
有两种方法,一在晚上下载电子版的《资治通鉴》,文言文读的困难,可以下载白话文。觉得电子书看着不舒服,可以去打印社打印出来。这种方法最省钱,适合喜欢读书,但是目前手上“读书资金”不多的朋友。我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人生中打印的第一部大部头书籍,是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后来挣钱后自己又买了一套,已经读完。我还打印过《随园食单》《齐民要术》等书。这种方法除了阅读体验不是很好之外,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错误太多,包括错别字,无法显示的乱码,章节错误,断句等问题。另一种方法,就是买书。
关于买什么版本的《资治通鉴》,我认为在推荐之前,需要先明白几个问题。
1. 你对这个本书的期望度有多高,你觉得自己在多长时间内能读完。
2. 你平时喜欢读书吗?喜欢读文史,还是喜欢看快餐文学。
3. 你的文言文功底如何,喜欢读文言文,还是喜欢读白话文。
4. 你对纸质有要求吗,对于阅读体验的要求高吗。
5. 你每年用在购买书籍上的钱是多少?你打算花多少钱买这本书。
关于这5个问题,我先说说自己的情况。在买《资治通鉴》之前,我已经买过文言文的《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且全部读完,下载了文言文电子书二十五史,看完宋、齐、梁、陈四本书的皇帝本纪。我的目标是用1年的时间读完《资治通鉴》,现在已经读完。
喜欢读书,且喜欢读文言文古籍,不喜欢看译注,能读懂大意,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1-2个小时。对于纸质没有要求,只要是内容没有太大的错误,我都能识别。所以在买书的时候,我只看两点,价格低,内容全。
所以我买的是全文言文没有注解简体字,岳麓书社出版的《资治通鉴》。如果跟我情况差不多的朋友,可以买这一本。
如果你的读书资金很充足,不在乎那点钱,我建议你买前面提到的中华书局出版的全18册《资治通鉴》,价格不是最贵的,印刷制作要比岳麓书社的要好很多,阅读体验更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