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格格,三眼花翎为何那么重要?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咱大华夏那屏幕上最喜欢玩的就是满清的电视剧,一条大辫子晃来晃去。而这电视剧里头,只要是个人整那么一点还是两点功劳,蹲在龙椅上的皇帝,大板牙那么一龇裂,手指头都快戳人家脑门上了,一准整这么一句:“赏黄马褂,三眼花翎!”
要么那个大臣犯了事,皇帝一拍桌子,抖着手指头指着跪在地上的货,就来这么一句:“摘他的顶戴花翎!”再生气点,补这么一句:“流放三千里,予披甲人为奴!”
这话重复比率都快烂到家了,每到电视剧里论功行赏,论罪当罚的时候,咱大家伙都能有样学样的给他补上。搁到大家伙耳朵眼里,都快磨出老茧了。
那么三眼花翎真的有那么烂吗?是个人就能搞一支插插?
您快拉倒吧!别被那电视剧给误导了,一般人别说是三眼花翎,就是单眼花翎他都不一定能搞一个(这单眼花翎仅限满清初中期)。
三眼花翎这玩意可贵重了,您可以把他看成军功章,不是啥人都能戴。首先这东西就不是给文臣们插的是,是给那些个立了超级大功的武官们整的。
题主说的那和珅,他充其量就是个文臣,手头上那是一点军功都没有,三眼花翎对他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好了,大家伙对这三眼花翎多多少少有了那么一丢丢的理解,那么接下来俺就给大家伙细细的掰扯掰扯这事。
您要说这三眼花翎,咱就得扯这帽子的事,毕竟这三眼花翎是往帽子插的物件。
帽子过去咱大华夏的老祖宗把这帽子叫头衣,在满清以前虽然历朝历代这官帽的款式不一样,但实质上都是大同小异的。
首先这材质,最初定型的时候,是东晋成帝咸和九年,这成帝先是给那些个在宫廷里值班上岗的公务员整了一顶用黑纱做的帽子。
这后来大家伙就把这种黑纱做的帽子叫做乌纱帽,结果后边的皇帝瞅着这物件不错,就一直沿用了下来,这种材质的帽子就开始扩展到了朝堂上,这就成了当官使用的帽子。
当然开头的时候,这种材质的帽子老百姓也能戴,但款式不能和官帽一样,而且不能使用黑色。
但这个规矩到了大明朱元璋的手里,就改了,乌纱帽只能官员戴,老百姓是不能染指的。所以这乌纱帽也就成了官员的代名词,到现在都没改,原因就在这里。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那乌纱帽不是还有俩翅膀,这又是咋回事?”
这物件是宋太祖发明的,这人最讨厌上朝的时候,底下的大臣交头接耳,所以在官帽子上边整了两条又细又长的帽翅,还特别的用铁丝加固。
您要在开会的时候,来个左摇右晃交头接耳,轻了对方的帽翅把您这帽子拨拉飞了,这重了一帽翅就抽大脸蛋子上了,那个时候特讲究脸面,这一家伙下去谁也受不了,得,官员们的窃窃私议这就给堵上了。
接着到了明朝,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但这帽翅变短变圆了。
但到了满清的时候,就跟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意思一样,这就全盘否定了历时几千年的传统,就整出了一堆圆帽出来,还像大辫子一样在这圆帽的后边整了一条花翎出来插上。
他这圆帽分两种,一种是暖帽,形状和那林正英对着干的家伙们戴的一个样,这帽子一般是冬天戴的;另一种就是咱瞅电视剧里那些个大头兵戴的就像个倒扣的大喇叭一样的帽子,这种叫做凉帽,一般是夏天戴的。
有时候电视剧里总是把这两种帽子给整反了,夏天戴暖帽,冬天戴凉帽的,瞅着就别扭。
这是帽子,接下来咱再说这花翎。
花翎这花翎他分单眼,双眼和三眼,还有无眼,一共四个等级。理所当然的这无眼花翎是最低级别的,这无眼花翎它也叫“染蓝翎”,是鹖鸟的羽毛制作的,因为制作完成后还要在上面涂一层蓝色,所以叫染蓝翎。一般的情况下,这物件是整给六品以下的官员,那些个为皇宫和王府提供安保服务的侍卫也戴这东西,再或者一些个低级军官捞了点啥子功劳也是有资格插上的。
而这有眼的花翎他是用孔雀翎那有着像眼睛一样的圆形图案制作而成,单眼就整一支,双眼整两支绑一起,三眼也好说就是三支绑一起。
那么这一堆有眼的花翎怎么戴呢?这事还得分成乾隆前期,和乾隆后期来说事。
这前期,也就是满清初期的时候,那叫个严格,您没有军功,别说是三眼了,捞个单眼插插都困难。
比方说多尔衮,这军功够大的吧,因为他政治关系,也仅仅捞了个单眼花翎插插,你说这事跟谁能整明白。
所以那个时候,就算是皇帝的叔叔大爷,兄弟,儿子帽子整的老高,啥亲王,贝勒的,也不一定有花翎可戴。
但到了乾隆之后,这事就有了转变,那些个窜到军机内阁的叔叔大爷们,见天的给这乾隆写折子,目的就是想捞个花翎戴戴。
这事整多了,乾隆一琢磨这也不是个啥大事,就同意了。所以从这个时候起,这花翎就多了起来,只要是级别够了,这就能领一花翎插插。比方说着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就连皇后生的公主的男人都能捞一支三眼花翎插上,这个时候这三眼花翎的价值就下降了好多。
接下来那些个宗室脑袋上扣着镇国公,辅国公以及妃子们生的公主的男人也能捞一支双眼插插,接着就是五品以上的大员捞个单眼插插,当然这些必须是上三旗出生的才成。
话说话里,这么一整,花翎这东西就开始烂大街了。
那么凭借功劳拿到这三眼花翎的从乾隆时期开始算,一共就七个,他们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以及徐桐。
这有意思的是这七个人中的前四个都是乾隆发出去的,禧恩是道光发出去的,后面的俩是满清后期发出去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乾隆对这花翎也不是很在意,属他发出去的最多。
而且据说当时乾隆手欠想要整个五眼花翎出来,结果和珅直接给跪下来了。这要是让乾隆得逞了,估计大家伙就能在电视剧里瞅见一帮子大大小小的官员脑袋后边插了五个眼睛到处晃悠。
那么大家伙瞅到这里,估计就明白了想要弄到三眼花翎,这必须得有爵位或者功劳达到了一定的级别,不然是不行的。
不过花翎这事,到了道光的手上尤其是后期,因为国库空的都能饿死耗子,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花几个大钱他也能捐一个出来。
比方说这单眼花翎讨个七千雪花银就成,那无眼的蓝翎掏个五千两雪花银他也成,这就明码标价整出来挂牌出售。
但您要想捞个双眼以上的,这就费劲了。说道这里老梁说一句,有人说这花翎出售是从慈禧手上开始,这事不对,确切是从道光后期开始的,只是到了慈禧手上,她把这制度给发扬光大了而已,二百两就能弄个单眼插插。
所以题主说和珅没捞一个三眼,其一他这爵位不够,其二他这军功没有,所以就没有捞到一支,而他的弟弟和琳因为军功就捞一支三眼,这没得比。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带你个赞呦!
故宫博物院攻略?
一、交通线路
1、自驾,故宫博物院没有停车场,所以开车来的朋友建议就近选择停车场停车。
2、公交车,指的是午门哟,也就是参观的入口。乘坐公交1、120、2、52、59、82、99、夜1、夜2、夜17路、观光1线、观光2线公共汽车。
3、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天安门广场站下车,游客较多注意自己的东西。
二、游玩时间
徒步5-8小时。
三、门票价格
1、旺季,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票60元/人
2、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大门票40元/人
其中珍宝馆,钟表馆门票需要单独购买是10元。
四、营业时间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30-16:30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30-17:00
除节假日外,周一闭馆。
五、景区路线推荐
1、大路线是这样的。午门-文华殿-太和门-中和殿-保和殿-珍宝馆-东六宫-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2、时间比较紧的选择这条路线。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3、喜欢历史的选择这条。中轴线-东线承乾宫-永和宫-景仁宫-延禧宫-外东路钟表馆-珍宝馆-御花园
4、喜欢宫斗戏的公主太子们选择这条路线。中轴线-军机处-慈宁宫-寿康宫-太极殿-翊坤宫-储秀宫-御花园
六、景点介绍
1.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民间所谓皇宫中的“金銮宝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
2.中和殿:皇帝临时休息的地方,也是存放皇家家谱的地方。
3.保和殿:古代考生向往的地方也是殿试的地点,所谓的天子门生就是从这里出去的。
4.乾清宫: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5.坤宁宫:明代皇后的居所。
6.永和宫:这里曾住着雍正的生母、康熙的德妃乌雅氏,最终也未能母凭子贵移居慈宁宫,她并未像影视剧中那样尊享太后之位。
7.延禧宫:还珠格格里的令妃娘娘就是住在延禧宫,令皇贵妃魏佳氏从最初一名默默的宫女成了宠惯后宫的女主人,也是嘉庆帝的生母。
8.钟表馆:故宫博物院收藏中外钟表1500多件,外国钟表包括英国、法国、瑞士、美国、日本所产精品,体现了18世纪至20世纪初世界钟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故宫钟表馆设在奉先殿。
9.珍宝馆:一座宝库,有各色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等。
六、餐饮
景区内餐厅较少,但是周边有很多小吃和饭店,当然也可以去王府井,从故宫博物院走190米到达故宫东门,坐观光线2线,三个站到达王府井路口北站。
七、住宿
推荐周围的酒店或者民宿当然也可以去住四合院哟。
八、景区服务
1、导游讲解:5人以下(含5人)全程250.00元,中、西路150.00元,中路100.00元;5人以上,每增加1人,加收10.00元
2、讲解器参考价格:20元/台,免押金。
3、珍宝馆、钟表馆、书画馆有志愿者免费讲解。
九、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无论去哪里玩这四个字牢记心间。
2、运动鞋!运动鞋!运动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出去玩就要舒适。
3、除了回忆什么都不要留下。
4、保护遗址,爱护文物,请勿在文物上涂写、刻画。
我姓朱用什么网名最好听啊?
这个问题很主观,因此不好给出一个绝对的结论。可以说,最好听的网名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 容易记忆:网名应该是易于记忆的,这样别人一看到就能够牢记。2. 与自己相关:网名最好与自己有所相关,让别人一看到就能够联想到你,增加印象度。3. 独特个性:网名要有一定的个性,这样才能让别人容易记住你。基于这些要求,可以给出一些建议,比如“早起的朱同学”、“善良的朱小姐”、“自信的朱大仙”等等。当然,最好听的网名还要根据个人爱好和特点来定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可为什么还有好多女人在外打拼?
生活当中我见过几个经济条件还可以,退休工资也还可以的,老大姐们。她们仍然工作在服务行业或者是打工的队伍里面。我们有时候交流唠嗑的时候,我也纳闷儿地询问他们自己经济条件也还可以,干嘛还要退休了再在外面找工作呢?
A大姐是今年刚刚退休的一名企业工人,说这个大姐的年龄也不大,刚好是46周岁,在我们这里艰苦岗位女的45岁就可以退休了。所以说这个大姐退休以后仍然没有选择在家安逸享受生活。这个大姐说自己的年纪还不算老,应该趁着年轻多挣一些养老钱。最起码做到手中有钱,生活没有负担是最好的了。
B大姐是一个退休已经十年的老大姐,她的年龄已经是60多岁了。可是这么多年退休以后,大姐从来也没有待着,仍然在物业找了一个打扫卫生的活儿。我问大姐自己这把年纪了,应该好好的享受晚年,干嘛要退休还找工作呢?况且这保洁的活儿也真的是不好干呀,这个大姐跟我叹了口气,说自己家的丈夫脑血栓。每个月光要钱就得花去1000多块,自己的退休金也就2000多元。如果说不再额外挣点钱,自己还就得向孩子们要些钱给丈夫看病保养,所以说趁着自己还能动弹。干脆出来挣点钱算了。
c大姐市政府里的一个会计退休的,大姐退休工资也不低,每个月也是在五六千元左右,可是他仍然在企业里面兼职做了一个会计,我问过他为什么自己退休金这么高还要出来工作呢?这个大姐跟我无奈地说自己的儿子在上海那边工作,买了一个房子,付的是首付,现在不光自己再找一个兼职的活儿,而且自己的亲家亲家母退休了,也没有待着,这几个老人都是在挣钱兼职,为的是让孩子们减轻负担,早点儿把房子还上。
我这三个大姐都是三个有原因的人没有选择拿着退休金过着安逸的生活,家常里短都有各种的难度。所以说上班有上班的理由,谁不想在家里待着呢,只是条件不允许,所以说退休的女人上班也是一种无奈,因此我说不管是什么,心里总是一种自食其力的想法,促使着他们这把年纪还要去打拼。曹雪荣宁王如梦什么电视剧?
曹雪荣宁王如梦电视剧:洗冤录2。
《洗冤录2》(Witness To A ProsecutionⅡ)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电视剧,由陈静仪编剧、萧显辉执导,欧阳震华、佘诗曼、欧锦棠、蔡子健、滕丽名、汪琳等主演。
该剧为《洗冤录》的续集,讲述了宋慈痛失妻女后,无意又被牵扯进凶案中,于是又重操就业,不畏强权屡破奇案的故事。该剧于2003年2月24日在翡翠台首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