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庭是什么修为,封神演义中的封神榜是用来干什么的?
封神榜主要是用来“按图索骥”的,凡是榜上有名之人,都是劫数难逃;如果榜上无名,恭喜你,有极小的概率能够逃得一命,比如马元、孔宣、多宝道人,以及万仙阵中“三千红气之客”等3000多位哥们。所以,你问它有怎样的地位?这么说吧,四个字,至高无上!
无上至尊行乐地,其中妙境少人知。
截教教主所居之地,碧游宫中。
灯火辉煌的大殿中站满了三山五岳的修道有成之士,阐教十二金仙、云中子、燃灯道人等,截教赵公明、金灵圣母、龟灵圣母、三霄、石矶娘娘等,毕集于斯。
另有东海龙王、妖族大妖及天庭使者旁听。
却都屏息静气,不敢喧哗。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三教之中,有一件一千五百年一次的重要大事要启动。
鸿钧道人高居从前通天教主的御座九龙沉香辇,左边坐的是火云洞神农、轩辕两位皇帝,右边坐的是女娲娘娘。下面是三人侍立,乃是鸿钧门下三位弟子。三人对面,又站立两道人,一持七宝妙树,一持加持宝杵,正是西方教中的准提、接引二道人。
鸿钧忽道:“吾今日下界,非为别事,自与二徒弟见过昊天上帝之后,转瞬便是五年,我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此事如何了?“
鸿钧二徒弟便是元始天尊,躬身禀道:”承天帝旨意,蒙师尊吩咐,弟子三人以神力祭炼,如今已成一榜,然其上名单,尚未定论。“
”哦?有何为难么?“
通天教主也躬身道:”其实两位师兄已经拟出了‘封神榜’初榜,是弟子不同意,才没施行。“自怀中掏出一幅卷轴举过头顶。
鸿钧道:”让我过目。“自有童儿过来收取,通天不敢怠慢,毕恭毕敬将卷轴奉上。
这份名单很快在有资格坐着的四位世界巅峰大神手中流转了一遍,最后停顿在鸿钧手上。
有顷,鸿钧掌中亮起红光,合他最杰出的三个徒弟之力炼就的榜单立刻无火自燃,很快焚尽。
鸿钧缓缓道:“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当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引自第84回)。三位徒弟所拟,实则甚好,然而也有大问题,那便是对未来失之精确的窥测。也罢,你们的道行毕竟还欠圆满,便由我与三位贵客出手吧!”
当下向火云洞两位圣皇、天帝之女女娲娘娘颔首为礼,四人很快瞑目屏息,掐动手诀,一齐指向虚空某处。
四股汹涌澎湃而受到完美控制的力量很快在空中汇聚,并在一瞬间便狂暴地撕开了虚空。
接着从那虚空之中涌来一幅又一幅残留的画面:
有金戈铁马的战场;有长矛林立的对峙;有狼烟四起的警报;有尸横遍地的惨象;有鲜血狂飙的杀戮……
有仙风道骨的修士;有辉煌无匹的斗法;有化身蛟龙的法宝;有风烟滚滚的杀阵;有人头飘橹的大败……
有痛饮狂歌的隐士;有慷慨赴死的大臣;有谗言如刀的屑小;有纵横捭阖的说客;有千里直驱的将军……
有宴乐、有美人;有背叛、有欢笑;有残暴、有宽仁;有睚眦必报、有痛苦原谅;有铮铮铁骨、有苟且偷生;有爱、有不爱……
似乎是为了给众人造成强烈而持续的震撼,这些残影每一帧停留都超过两息以上。
等到画面全部闪现完毕,已是一个时辰过去。
然而他们却并没睁开眼,反而继续催动法术。
一张宽两丈许、高三丈许的巨大布帛慢慢又自虚空中隐现,先被勾勒出轮廓,然后是纹饰、花边,紧接着一笔一划似凭空出现,带着金色的光芒,带着莫可抗拒的气息,呼啸着飞向帛布之上,最终构成三个“封神榜”三个大大的篆字。
接下来便是这种奇特书写方式的狂潮,只见蝌蚪般细小的笔划似铁画银钩般竞相从四位大神身上飞出,然后准确无误地绣在那“封神榜”之上。
那是一个个神位、一个个名字!
然而,除依稀可见“上八部”、“雷部”、“火部”、“瘟部”、“斗部”;“下四部”、“群星列宿部”、“三山五岳部”、“步雨兴云部”、“善恶部”等字眼外,别的字就像被隐藏在一股淡而凝重、小而庞大的气息之下,除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准提道人及接引道人仗着直追制榜四人的修为得窥其中奥妙外,另外众修士莫不是成仙了道的一时豪杰,但就算他们用尽平生手段,也休想认出那些神位和名字中的一个字来!
巅峰之人的威仪,又岂是这些普通金仙和妖修所能窥测的?
当最后一个字绣完,又是一个时辰过去。
四位大神同时睁眼,相视大笑。
神农与轩辕道:“吾辈终做一大事,贺喜鸿钧道兄榜成!”
女娲也笑道:“封神榜成,贫道也该告辞了!”
鸿钧拱手致谢,道:“三位道兄相助之谊,贫道铭感五内。”
神光一闪,三人竟自去了。
鸿钧自沉香辇上缓缓站起,威压覆盖了全场,沉声道:“吾四人打开时间之河,寻到过去未来之枝蔓,终修成此榜。人道、阐教、截教及龙族、妖族,皆有榜上有名之人。此榜之上付予二徒弟元始天尊,有吾四人联合设下的封印,嗣后姜子牙封神之时,封印自然解除。你等谨记四句偈子,’来者不可谏,往者不可追,天运不可逆,大数不可违’。三位徒弟回山之后,毋需闭宫止讲,谨慎行事。各修者修身养性,少动干戈,毋犯杀劫。”
言毕,只见“封神榜”在空中径自折叠得整整齐齐,鸿钧用手一指,那榜便飘到元始身畔。
香花落下,鸿钧道人也去了。
老君、接引等五巨头互相交待了几句,各怀心事,也都驾云而走。
跟着便是三山五岳的修士、列席旁听之人,带着一头雾水和沉重无比的心情离开。
碧游宫中只剩下通天教主和截教众门人,却见通天久久站立,两手法诀变幻无穷,神色阴晴不定。
良久,良久,通天教主重重叹了一口气,那叹息中竟似有无尽的萧瑟和委屈之意。
他挥手召来门下最杰出的两位弟子赵公明和金灵圣母,探手向虚空中一抓,两幅字出现在他手中。
他将字抛到二人手中,挥手下令:“去贴在宫门外。”对众门人道,“都散了吧,诸人谨记吾师之言,修身养性、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唉!”
碧游宫的大门哗啦啦关上,将通天教主一人留在空旷大殿之中。
当截教众人驾云离去之时,都看到了宫外两侧所贴大字:
左边是:
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
右边是:
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
九万里之遥的下界,渭水之畔。
河上的浮漂猛地沉下又迅速冒起,有鱼儿上钩了,那个身披蓑衣的老头呵呵大笑出声。
初学书法如何选择字帖?
如何选一个字帖是有一定方法的,笔者总结的是:
选贴第一原则:选古人不选今人
学古人还是学今人,这个问题,网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我的答案是:谁写的好就学谁!那么什么是好?我们如何在初学书法时就能分辨出谁的字好呢?答案是不可能!在初学书法时,没有能力分辨出谁写的好谁写的不好。所以,还是简单一点,把选择标准交给历史,千百年来历史沉淀下来的这些名家,都是大师。况且今人里面公认的写的最好的那一批人无一不是深入古贴取法古人的。
选贴第二原则:选墨迹不选刻本
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讲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笔法从何处学?当在古人墨迹处用功。
现代人学书比古人幸运太多太多了,在古代只有帝王和极少数的达官贵族可以亲见真迹,现代人得益于印刷术和数码照相技术,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见到高清印刷品和高清图片,可以随时学习随时临摹,这些资料的还原程度是真正的“下真迹一等”,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再从刻本入手。
选贴第三原则:选字数多的不选字数少的
初学时一定要选字数多的字帖。字数多的字帖涉及到的笔法,结字(结构),章法更全面。
选贴第四原则:选顺眼的不一定非要选名气大的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练字最难的是坚持不懈,如果不是从心底里真心喜欢,很难长期坚持下去。所以最喜欢哪个贴,就学哪个贴。千万不要因为大家都说钟繇好,说王羲之好,不喜欢也勉强去学,这样学的基本都会半途而废。
萧阳龙王殿怎么分级别?
冥化真人、先天后天、黄庭、涅槃、两仪金丹、紫府。是符皇。
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
由此,四海龙王又称:东海青龙王、南海红龙王、西海白龙王以及北海黑龙王,并各自拥有不同的属性(详见五行对照表),各司其职,各为其能。
然后包括在“中”间的黄帝(即龙帝),这也恰好就是太极八卦中的“五行”学说的体现。
雪中悍刀行哪一章徐凤年白了头?
雪中悍刀行 第二卷 孤身赴北莾
第一百四十六章 年轻白发点兵一十二
徐凤年用六年性命换这一刀大蟒吞天龙,天地寂静,溪水缓流。这位提兵山主,临死前沙哑地问道:那最后一道,怎么来的?徐凤年冷漠地再给了他一刀。最后徐凤年以六年寿命和大黄庭,强行割下提兵山主第五貉的头颅。这一日徐凤年跌入伪境,满头青丝刹那白发如雪。
接下来的六天徐凤年都在昏睡,醒来之后,便已在徐北枳的安排下,到了龙腰州。带兵前来的二姐徐渭熊,与徐凤年在离谷军镇不远的地方相遇。见面之后,徐渭熊扬起马鞭,指向徐凤年,怒骂道:徐凤年,你有本事就死在北凉!下一刻转身时,视线模糊。随后,徐龙象也从天而降,背起他以为受了重伤的哥哥,想就这么背着回家。天大地大,都没有他护着背上的哥哥来得最大。徐渭熊护送了徐凤年一路,徐凤年将第五貉的人头交给了徐渭熊。这一日,世子徐凤年黑发入北莽,白头返北凉。这一日,寒士陈亮锡,路遇北凉王,入得北凉王府。
武当王重楼什么境界?
武当山掌教王重楼是有着指玄境的实力,他是道家的强者,他的大黄庭更是修炼到了六重,但是由于武当山没有背后势力支撑,但是王重楼不得不为武当山选择一个靠山,最终把他的六重大黄庭功力传给了徐凤年,让北凉保护武当山,这也是徐凤年得到的大黄庭功力的代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