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阴阳怪气语录,什么事情让你体会到人在屋檐下?
去年从堂哥那里离开时,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哪怕穷得去乞讨,再也不寄人篱下了。
堂哥比我大两岁,在县城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三年前,在外奔波多年的我正准备在老家县城找一份工作。
堂哥知道后,就开始打起了我的主意,想方设法的去说服我和我的家人,让我去给他帮忙,并且开出了很优厚的条件。
堂哥口中所说的优厚条件是,管吃管住,每月工资4500元,不管生意好坏,按时发放。如果当年的生意旺,年底还会给我一些分红,每个月还有两天公休。
在外人看来,堂哥开出的条件确实优厚,因为在一个五六线的小县城,能开岀这么高的工资确实不多,关键是每个月还有两天的假期,可以回家看望家人。
对我来说在一个小县城能找到一个既可以挣钱,又可以照顾到家庭的工作确实不好找,再说,我们又是这样一层关系,那就更没话说了,想他也不会亏待于我。
刚开始去的时候,堂哥也确履行了他的诺言,每个月按时给我发了4500元的工资,每个月也让我休息了两天。
由于想着大家都是这样的关系,堂哥对我也确实不错,所以我做起事来,也特别的卖力,就当成是自家的生意一样。
每天上班我是第一个去,下班我是最后一个走,修理厂的卫生几乎被我一个人承包了。有时半夜有来修车的,堂哥打电话让去帮忙,别的员工嫌没加班费都不去,而我每次都会去免费帮忙,有时一干就是一整夜,最后堂哥连句话都没有。
不是自我吹嘘,我的维修技术也比其它几个员工的技术要高,别人干不了的脏活累话都是我干,我从没二话,真的是当做自家的活干。
可是过了几个月后,我发现堂哥对我就没有一开始那么好了,工资也是拖着几个月不给,每次公休回家时,他就特别的不高兴。
而且,到了年底发工资时,不仅没有兑现他之前承诺的分红,反而还压了我两个月的工资,理由是修理厂的效益不好,年底没收到帐,说我不着急用钱,等过完年再给我。
我当时还天真地认为,堂哥说的话都是真的,在心里还挺同情、理解他的。
可是过完年后,堂哥的一些举动和朋友的一句话让我不淡定了。
堂哥在过完年后,全款买了一台宝马730。并且我从朋友那里得知,我的工资在我们县城所有修理工中是最低的,别的修理厂员工的工资最低是5000元,而且每个月有4天的公休。
第二年开工的时候,我二话没说,向堂哥提出了辞职,估计堂哥也猜岀了我想辞职的原因,随即就把之前压的工资全给我了,并向我解释说,第一年是试用期,不知道我的技术怎么样,所以才那样给我开工资的。
堂哥还说,根据我的表现,第二年的工资会给我涨到7000元,让我好好干。说我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以后不会亏待我的。
听了堂哥的“甜言蜜语”后,我又心软了,答应再干一年看看。堂哥还是像是上一年那样,前几个月对我还是挺不错,工资待遇各方面也兑现了之前的承诺。
可是一到了下半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见了我就开始抱怨,说生意不好呀!没钱进货呀!外面有一大堆帐目收不回来呀!反正就是想表达他没钱了。
其实我知道他这是故意说给我听的,我也没怎么接他的话,不知道他想出什么么蛾子。
堂哥见我不接招,便开始用各种不光彩的手段找我的茬儿,目的就是不想给我拿那么多工资。
都说,活干得越多,越是有错,一点都不假。今天堂哥说我把工具弄坏了,要扣我100元,明天说我把零件装坏了,扣我200元,后天又说顾客投诉我,又要扣我100元,一个月下来七扣八扣的只剩5000元左右的工资。
最后,我实在受不了这个气,再次强烈要求辞职不干,堂哥表面上还装着一幅老好人的样子说,没办法,咱俩是亲戚,我只是想杀鸡敬猴看的,不然员工多了,不好管教,别坑声,过年时我会一分不少的全退给你的。
这次彻底让我涨了教训,再也不相信他的鬼话,强烈要求辞职不干了,没过几天我就卷铺卷走人了。
自从有过这段经历后,我发誓,以后哪怕穷得去做乞丐,也不再寄人篱下了,那种滋味真的不好受。
林黛玉式聊天怎么回?
1.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藏奸。
2.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不说了。
3.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
4.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地坐着,咋们说话儿。
5.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6.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
7.宝玉,你再闹,我就恼了。
8.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
9.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
红楼梦书中的人物怎样看宝黛形迹未露?
宝黛形迹未露,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这话是贾琏的小厮兴儿说的,代表着贾府的仆人们对宝二奶奶人选的集体猜测。兴儿说的胸有成竹,必定有他的道理。
贾府的仆人们对主子们的个性、喜好都十分了解,而他们之间交换信息的渠道非常通畅,有及时掌握宝二奶奶人选的便利。第六十五回,兴儿对尤二姐、尤三姐大谈贾府里的姑娘和少奶奶们,对她们的个性、动态均了如指掌。
李纨宽纵下人,清净守节,他们便赠她一个“大菩萨”的浑名。迎春懦弱木讷,他们便管她叫“二木头”。探春精明能干,有魄力有个性,被他们称作刺手的“玫瑰花”。惜春没有浑名,但是“不管事”的特点他们很是清楚。
对这些少主子们他们尚且了如指掌,像贾母、王夫人这种重量级的主子,他们更不会放过观察、揣摩,对她们的心思也能做到清楚明晰。
兴儿是个男娃,平时只能待在二门以外。他对这些姑娘、奶奶们如此了解,很大部分的信息是从丫鬟、婆子们这里来的。
贾府的仆人,大部分都是家生子,他们有很多是父子、母女、姊妹兄弟、亲戚朋友同在贾府供职,信息的传递、交换非常便利,就算是常年在二门外的兴儿,也能做到对府内的重要讯息及时掌握。
宝玉是贾母的命根子,王夫人的希望,元春最疼爱的胞弟,贾政未来的继承人。他的一举一动都分外吸人眼球,更别说他的婚姻了,仆人们一定会打起精神睁大眼眸看个仔细。得出靠谱的结论之后,再去与亲友们分享。
兴儿说“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是贾府仆人们通力观察、分析得来的。
木石姻缘与金玉良缘交替占上风,贾府的仆人们全程默默围观。前八十回,第一次谈到与婚姻相关的话题的是凤姐,当时她是以玩笑的方式说出来的。
第二十五回,凤姐对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后来又指着宝玉道:
“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
宝玉和黛玉天天都要见面的,凤姐若不是在贾母那里捕捉到点什么,不会轻易开这个玩笑。
我们从故事情节可以得知,贾母对宝黛的婚事从没有正面提起过,凤姐应该是从贾母的某些言语行动侧面品咂出来的。既然凤姐能闻出味儿来,那么这事也瞒不过贾母身边的丫鬟、媳妇、老嬷嬷们。这些人知道了,很快她们的家人亲戚朋友也会知道。这个阶段木石姻缘占上风。
展眼到了二十八回,元春通过端午节赐礼,表达出撮合金玉良缘的愿望,致使风势发生转向,金玉良缘的势头高过木石姻缘。
宝玉是从袭人那儿知道各个人受赏的情况,既然袭人对哪个人赏了哪些东西清清楚楚,另外还会有人也知道这一切,元春的态度在贾府上下都不是秘密。
紧接着二十九回,有许许多多的丫鬟的丫鬟跟随贾母上清虚观打醮。在清虚观里,贾母当着众人的面,回绝了张道士为宝玉提起一个年龄十五、模样儿好、根基富贵、聪明智慧的小姐。
这位小姐的条件均与宝钗符合,贾母否定张道士的提亲,便意味着回绝了金玉良缘,木石姻缘又占了上风。
这么多的丫鬟都在现场,这里的情形很快又会在贾府的下人之间传开,人们对宝二奶奶的人选又会做出新的评估。
自这之后,金玉良缘派就没什么行动了,木石姻缘在贾府成为主流呼声。因此兴儿才会成竹在胸,认为“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
木石姻缘与金玉良缘悄无声息的竞争着,贾府的仆人们对此没有发言权,也不敢发声,但是他们凭着职场的便利、敏锐的感知力,可以准确辨析出木石姻缘在贾母的支持下占据上风。只可惜后来事情发生突变,木石姻缘以遗憾收场,把仆人们的猜测挪移到错误的那边。
雇主家的水果放坏了也不会去吃?
十多年前,我的母亲在城里大户人家家做过三个多月的保姆——带孩子,母亲在雇主家虽然只做了三个多月,但母亲在雇主家算是时间做得最久的一位保姆。
男雇主的母亲和我婆婆的同学是朋友,男雇主的母亲托我婆婆的同学帮忙找一位40多岁脾气好,有耐心,善良本分,勤快踏实,身体健康,知根知底认识字的保姆。
婆婆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有工作或做生意的人,只有婆婆在农村里种地,保姆这项活也只有农村里的人才愿意做。
于是婆婆的同学就叫婆婆帮忙找,婆婆听后觉得我的母亲比较适合,我母亲在老家种地,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没收入,去帮别人带孩子活也不累,每个月还有工资拿,比在老家种地强多了。
母亲来到我婆家,第二天婆婆就带着我的母亲去城里和雇主见面。
到约定地点见面时,真正的雇主在上班并没有来,是雇主的父母和我婆婆的同学三人一起到约好的地方见面的。
雇主的父母简单地和我母亲聊了一会儿,因为又是朋友介绍的,所以雇主的父母也比较放心,不用担心把孩子给拐走,听雇主的父母说,自从她儿媳妇休完产假上班后,半年时间里换了27位带孩子的保姆了,已经被职介所列入黑名单了,人家都不愿意给他家介绍保姆了,两位老人也不愿意带孩子。
听说有的保姆干一天就不干了,有的保姆干两三天,有的保姆干一个星期,时间最长的干了二十多天,有的保姆是自己不愿意干了,有的保姆是雇主嫌弃不识字或是不爱干净之类的。
我母亲听说了情况后,母亲本想拒绝的,婆婆说看在她的面子上,去试一下,如果觉得不行就不做,如果连看都不去看一眼直接拒绝,婆婆的同学面子上也过不去。
最后母亲勉强同意去雇主家试一下,雇主的父母把我母亲带去医院做了一个简单的检查,检查一下我母亲有没有传染病什么的。
检查后,我母亲身体健康,然后雇主的父母才正式带我母亲去他儿子家里。
母亲去到雇主家,雇主家里条件很不错,跃层式的房子,家里装修也很豪华,雇主是年轻的两夫妻,大概30多岁,都在事业单位上班。
母亲见到真正的雇主后,雇主把母亲平常需要做的事情仔细讲述了一遍。
母亲的工作就是给雇主家带10个月大的女宝宝,不做其它任何家务活,只负责带孩子,特别是雇主夫妻俩都上班去了,母亲一定要按照雇主的要求带孩子,雇主每天上班临走之前会用便签把今天怎么带孩子的计划仔细写出来放在客厅的茶几上面,母亲就必须按照便签本上的要求来做。
孩子早上几点必须起床,如果孩子没有睡醒,那么必须要把孩子抱起来喊醒,起床后必须给孩子洗澡洗脸,再吃早餐;然后再用婴儿车推着孩子去小区散步,散步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散步回来后放儿童歌曲给孩子听,然后半上午孩子又吃什么,吃了又哄孩子睡觉,睡觉时间不能超过多久,如果到规定时间孩子没有睡意,那么保姆就要想办法把孩子哄睡着。
中午又要给孩子做饭,比如: 鲫鱼汤熬粥,一小块排骨熬粥,菜叶熬粥,虾仁熬粥,每天中午熬不同的粥。下午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出门散步,几点听音乐,每天安时安点的做,每天雇主的父母会不定时的来看两至三次,有时会买一点孩子需要吃的东西拿过来,雇主的父母住在另外一个小区里,坐公交车两个站就到了。
每天要喂孩子吃两次水果,上午下午各一次,拿勺子把水果刮碎喂孩子,孩子吃剩下的水果保姆可以吃,周末雇主在家休息时保姆可以吃水果,但是母亲从来没有吃过雇主家的水果,即使是孩子吃剩下的水果,母亲都会用盘子装着放在茶几上显眼处,母亲说如果是把孩子吃剩下的水果扔了的话,雇主还会认为是她吃了。
除了带孩子,雇主夫妻俩其它的事都不会让我母亲做,家里卫生每星期请人打扫,家里的饭是雇主自己做,每天晚饭雇主会多煮一点,第二天趁孩子睡觉的时候母亲就把饭菜放微波炉里热一下吃,因为带孩子根本没时间煮饭,因为要带孩子,雇主也不允许保姆自己做饭吃,怕孩子没人看摔伤碰伤的,因为白天雇主夫妻俩都上班去了,只有保姆和孩子在家里。
雇主把饭菜煮好后会叫母亲先吃,母亲吃完再去看着孩子换雇主夫妻俩吃,母亲说自己一个保姆先去吃饭,本来晚上雇主菜就炒得少,还要留一些第二天吃,根本不能敞开肚子吃饱饭,只能端一个碗,舀一点饭,再夹一点菜在碗里坐到旁边吃,自己本来就是保姆,不可能一个人大脚大手的坐在桌上吃饭吧。
很多时候吃完晚饭,等雇主收拾完毕后,母亲找借口出去扔垃圾时,然后就去小区外面买两三个馒头或包子吃,或是去外面吃一碗面条或是一份炒饭。
半夜三更孩子醒了时,雇主会用卧室里的电话打给母亲,雇主一家人睡的楼上,母亲睡的房间在楼下,每间卧室里都有电话分机。
母亲听到电话响后,要立刻穿衣服上楼去给孩子洗奶瓶,冲奶粉,洗屁屁,换尿布,等孩子吃了奶粉后,母亲要把孩子抱着哄睡着后放婴儿床上再下楼睡觉。
母亲在雇主家干了三个多月,有时候母亲喂孩子吃饭时,孩子不想吃的时候,母亲本来就是农村人,觉得孩子饿了才吃饭,不饿孩子就不想吃,所以有时候就少喂了一点水果或是粥,没有达到雇主所规定的量,或是超过了雇主规定的时间喂饭,雇主通过客厅的监控摄像头看见了,也骂过几次母亲,说不能按照农村人的思想来带孩子,从小就要让孩子有时间观念,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能把规矩打乱了。
三个多月后,正遇老家农忙打谷子了,母亲找借口向雇主请了一个星期假回家打谷子,本来母亲早就不想干了,但是又不好意思开口,最后雇主的父母答应帮忙带一个星期的孩子,雇主才拿了工资让我母亲回家打谷子,工资800块钱一个月,虽然不是很高,但十多年前的行情差不多也就是这样的。
我母亲回老家后打电话给雇主说她不做了,叫雇主另外找人。没过多久,雇主夫妻俩又给我母亲打了两次电话,叫我母亲去给他们带孩子,如果是嫌弃工资少了,可以再适当增加工资,但是被我母亲拒绝了。
母亲说你是老板,拿了你的钱就要服从你的安排,有规定是正常的,但是我也有选择的权利,我可以选择做和不做,我是农村人,农村思想,不适合给城里的有钱人家带孩子,怕把孩子给带坏了,带成农村思想的孩子了。
雇主家的水果放坏了,很多保姆都不会去拿来吃的,确实是这样的,“保姆”这两字说起来好像要低人一等,但也是一种职业,本来做着被人看不起的工作,但也是凭劳动所得,别人看不起,但自己要看得起自己。
水果或零食都是属于雇主家的物品,如果随便去拿来吃的话,就好比随意拿雇主家的东西,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即使放坏了扔了,那也是雇主的事情,就好比扔不要的垃圾。
即使是雇主喊你吃,你伸手去拿和雇主拿着递到你手里也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保姆干好本职工作内的活,雇主付给保姆应有的酬劳就可以了,其他的也没什么可纠结的。
晴雯为何抱怨宝钗?
严格说起来,这个问题是有点错位的:虽然叙事上,黛玉敲门在前,晴雯抱怨在后,但在时间上,却是相反。
原文是这样写的:“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里抱怨说……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
晴雯抱怨宝钗,是迁怒,不是因为宝钗得罪了她才抱怨。不管是宝钗还是别人,只要碰到了都免不了被她抱怨几句。黛玉敲门,在这以后,晴雯就直接拒绝开门,将黛玉拒之门外了。
虽然这个题目是错位,却错得很有意思。如果换一下,是黛玉在屋里与宝玉说话,而宝钗来敲门,晴雯也照样会抱怨黛玉,并且将宝钗拒之门外的。
晴雯爱的是宝玉,并不因宝玉而移爱任何人。最后有首网络流行歌《公子向北走》,抒情女主人公祝愿心上人:“愿你遇良人”。这句话不通得很,“良人”是丈夫的意思,“公子”怎么能“遇良人”呢?你就直接祝他遇到好人,不行吗?要增加点古风色彩,却用错词语,难免贻笑大方。
除了这个词用错之外,这首歌的情调也好,意境也好,还是很不错的。最重要的,它表现了一种痴心的爱:虽然你不爱我,但我还是希望你得到最好的一切,包括爱人。
这种爱情,显然是不会发生在晴雯身上的。临死咬下指甲送给宝玉,跟宝玉换贴身小衣,还叮嘱宝玉“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耽了虚名,索性如此,也不过是这样。”除了她的无可奈何、却又绝不屈服的反抗之外,也未尝没有把宝玉“拉下水”的意识:你说我狐狸精,我就狐狸精了;你说我勾引他,他就被我勾引了;我是落不下好,他也别想独善其身!
以晴雯的心态,临死之时,肯定不会祝愿宝玉“愿你遇良人”的。临死都不会,活着就更不会了。所以她才不管宝玉是不是欢迎宝钗夜访,更不会顾忌是谁在深夜敲门了。宝钗也好,黛玉也好,小姐也好,丫鬟也好,在晴雯心中,都是“别人”。
她心中的自己人,只有宝玉和她自己。所以她这样回答黛玉:“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宝玉大醉而归,宝钗接踵而来,他哪里吩咐过“一要好不许放人进来”?可是晴雯并不是狐假虎威、借势压人。在晴雯心中,她是可以替宝玉做主的。她的意思,就是宝玉的意思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