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穿山甲,果树的根部被白蚁吃了要怎么除治?
果树根部刷上石灰乳,不但蚂蚁不上树还以防蛀,用农药氯氟啶虫脒勾兑水1:100喷果树。不少果园受到白蚁危害,严重影响水果产和品质,并直接威胁树体的寿命。现将果树木白蚁防治的八种方法介绍如下:
1、灯光诱杀: 每年5-7月,在白蚁活区域附近,用黑光灯照明,利用白蚁的趋性进行诱杀。
2、整巢杀灭:在白蚁越冬期,通过工挖巢法、火烧法或向巢内灌水,达到整巢消灭的目的。
3、毒粉诱杀: 每666.7平方米用3%基异柳磷颗粒剂5-6Kg拌肥料,在果树根部周围挖环状沟施入,地面覆盖泥土,每施2-3次,连续1-2年可以减轻为害。
4、 蚁路喷药:每年4-11月,在白蚁害区域的果树上寻找白蚁筑起的蚁道,发现白蚁即用手持喷粉器喷出少量的“灭灵”原粉,使其带毒返巢,并传毒给其他白蚁,达到杀灭整巢白蚁的目的。
5、 堆草诱杀:在白蚁为害区域每4-5M定一个点,先锄去草皮、树根,40CM、宽30CM、深5-7CM的浅穴,再放上鲜的树叶、嫩草,压上土块或石块。以后隔3-4天检查一次,翻起草堆如见较白蚁时,可立即喷药毒灭。
6、“打地针”法: 在林地被害树木根系周围插3-5个洞,往洞内灌0.2%-0.5%氯丹药液,使洞与洞之间的药液互渗透,形成一个保护圈,也可配成2.5%药液在树干下部和根部地面.
7 土法防治:先用刷子刷掉受害树上因白蚁排泄物形成的泥土浆状物,然后用明矾和一些白蚁食物如芒箕等混合搞烂放在白蚁出入处,白蚁取食后会中毒而死,其他活白蚁会分吃这些死白蚁而中亡,从而杀灭果树上的白蚁。
8、生物防治: 每年冬季清理园地,残枝落叶加石灰堆制成堆肥。果树株行间绿肥或豆科作物,在耕翻土地时,发有白蚁巢穴要跟踪消灭。四季时节保护天敌如穿山甲、鸟类或放养季节性土鸡等白蚁为主食的动物。
请注意:(呋喃丹)克百威的杀虫效虽好,但毒性极高,禁止用于果树等直接食用的作物!
皇帝陵墓为何只种松树不种柏树?
在古代的历史当中,人们的所有生活行为都要受礼制的约束,不仅在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制来进行,人死后安葬的时候,也不能逾越了这个礼制,在古代,帝皇将相下葬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封树,这个封就是陵墓上的土包,我们称之为封土,树就是栽种在封土上的树。
在那个规矩森严的年代里,封土的高度以及栽种树量的多寡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一旦超过了这个礼数就会受到惩罚,太过严重逾越的,甚至会招致杀头之祸。
在汉武帝之前的年代里,皇帝们的陵墓都是种植柏树的,我们华夏民族的人文先祖黄帝的陵墓上就是种植着柏树的。
据传在上古年间,有一种可怕的怪物,他们专门在地底下吃死人的尸体,但是这种怪物又格外的惧怕柏树,所以在柏树的附近它们是不会出现的,所以这个时候为了保护死人的尸体,就需要种植柏树来保卫死人的安宁了。
但是中国自古毕竟是皇权至上的国家,所以在那个年代里,陵墓种植柏树成为了皇家的专利,寻常百姓们是不可以逾越的。
这种说法不知道出现于何时,在秦朝秦穆公民间就有明确的记载,据传当时秦穆公准备修建陵墓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奇人,这个奇人带了一只奇怪的怪物献给了秦穆公,声称这种怪物是专门吃地底下的尸体的,为了防止这种怪物吃掉尸体就需要在陵墓上种植很多的柏树。
这是在陵墓上种植柏树,最早的记载了。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独尊儒术,所有的规矩更加森严了起来,汉武帝在手下臣子们的建议下把皇帝专用的柏树更换为了松树,因为松树在很多方面上都比柏树更加的优秀,也更加的美观,所以在汉武帝之后松树成为了皇帝陵墓的专用树种,柏树退出了皇家舞台,成为了贵族们所热爱的一种陵墓树种。
松树可以说是所有树种中最为受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树,它无论四季都保持着青葱的生命力,在古代那个把死亡当做新生的年代里,松树就成为了人们的绝佳追求,皇帝们在陵墓上种植松树象征着自己在地底下可以获得新生,并能以此长春不老,我想这才是汉武帝弃柏树而用松树的主要原因吧。
所以说古代皇帝之所以在陵墓上种松树而不种柏树是源于汉武帝对于松树的偏爱,在强制的规定下,松树便成了皇帝的专属,这个习惯在汉朝灭亡后,也被很多皇帝所接受了,所以在往后的很多年代里,松树都成为了为皇帝守护着地下帝国的卫士,在战乱的年代里,也成为了无数盗墓贼眼中的棋帜,为他们标示着方位,我觉得这是一个终究自讨苦吃的行为,这导致了后来很多皇帝的陵墓被盗墓贼们挖掘,他们埋下了因,得出了果。翼龙是怎么可能在天空上飞的呢?
如果大家对恐龙时代比较熟悉的话便会不由得惊叹翼龙这个物种如此神奇,为什么会有看起来这么不合理的生物,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神奇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与多数人想象的不同,翼龙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强壮。以体形最大的风神翼龙为例,它们的翅膀张开可达11米,站着有8米高,与现在的长颈鹿差不多。不过可怕的事情是,长颈鹿的体重有700kg,但风神翼龙只有270kg,仅仅相当于三个胖子的体重!对于如此巨大的体形来说这几乎是不合理的。
但无论怎么说,要想飞起来,就不能更重了。所以它们的骨骼与现代的鸟类一样都是空心的,而且肌肉也非常少,看起来就像是皮包骨头一样。因为肌肉非常少,所以它们也不能用鸟类那样拍动翅膀的方法飞行,而必须借助上升气流,像放风筝一样在天空滑行。
路越走越窄。。。。。。风神翼龙的问题在哪呢?为什么它必然会灭绝?
其实灭绝在生物史上是非常常见的,很多人以为灭绝要么就是巨大的天灾,要么就是人类造成的其实是不对的,有很多物种在进化的路上因为“点错了技能树”,所以走着走着就进了死胡同,然后就灭绝了。
因为生物是随着环境而进化的,而环境会变化,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方向——其一是适应性非常好而兼容性差,其二是适应性算不上多好但是兼容性非常不错。比如说老虎与老鼠就可以对应这两个方向,所以在环境变化的时候,老虎就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濒临灭绝,而老鼠则可以轻松适应“后人类”时代,甚至打入了人类的家中。
环境是一直在变化的,只是有快有慢而已,非常快的时候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五次物种大灭绝,而慢的就是地球的周期性气候变化,比如冰河时代。
所以,无论是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动物走上了特化的进化路线。而这些特化后的特种是注定无法适应变化后的环境的。比如老虎需要大型哺乳动物作为猎物,但是人类的横空出世就一下子挤压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失去了食物,老虎的日子就会变得越来越难熬(人类的诞生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其实与小行星撞地球没什么区别,都是天灾级的)。
翼龙为什么注定灭绝是的,巨兽的灭绝不是因为身体能力无法对抗自然,而是因为没东西吃,饿死了。现在我们来看看翼龙,它们在侏罗纪的时候还普遍不怎么大,多数与鸡差不多,口中有牙,能扑动翅膀。那时它们的对自然生态的适应性还不是非常专精,但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可能性。
但是到了白垩纪晚期,翼龙就在巨大化的路上一路狂飙停不下来。要知道走入死胡同的标志之一就是体形的巨大化,所谓“船大难调头”在这个地方也非常适用。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翼龙们渐渐失去了牙齿,也将飞行变为了完全依赖滑行的模式。
进化中从有到无容易,从无到有非常难,所以在这过程中翼龙的退路与其它选择都越来越少,它们只能在特定环境的特定生态位中生存,比如翼龙这巨大的体形与没有牙齿的特性注定了一定得有大量的肉食供应,气候要温暖且地面要开阔,还得有稳定的大风。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在这个生态位上没有其它动物能与翼龙竞争,相对应地,一旦这个生态位消失,那它们就消失得比谁都快。
比如说现在的环境,就对超大体形飞行动物极端不友好,现在最大的飞行鸟类漂泊信天翁(Diomedea)翼展只有3.5米,体重也不过12公斤。有史以来存在过的最大的鸟类是阿根廷巨鹰(Argentavis),体重可达70公斤,翼展最大可达7米,它们是恐龙灭绝后繁荣的,但是同样于6百万年前灭绝了。
鸟在飞行进化上是远胜于翼龙的,它们不仅有最好的呼吸系统,最好的轻量化体格,还有史上最好的飞行装备,完爆皮膜的飞羽,以及更完善更有力的前肢骨骼与肌肉。这么厉害的飞行物种尚且不能征服巨型化的天空,翼龙也一定做不到的。
所以,就算没有那次大灭绝,翼龙的灭绝也已经是注定的了,它们只是进化上无数上误入歧途的物种之一,注定要消失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
广西玉林有哪些可以游玩的地方?
玉林原名为鬰林,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被世人誉为“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岭南都会”之美誉。
广西玉林市为地级市,下辖地区有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容县等区县。
下面将围绕这些地区做相关的介绍:
一、玉州区
玉州区是玉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玉林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云天文化城
位于玉林市江滨路,是玉林市重点景区之一。云天文化城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楼体建筑21楼,高度108米,牌坊高30米。云天文化城是一个仿古式建筑,展现中国历史文化,规模庞大,建筑宏伟,雕塑精美。云天文化城主要包括雕塑艺术品展馆、民俗文化博物馆、珍奇异宝及国宝展示区三大部分。
2、玉林佛子山公园
主要游览场所有:动物园、荔园山庄、夏威夷大酒店、湖滨游乐场、林园酒家、桃园宾馆、仿古城门楼、寒山显圣寺、九龙献宝、音乐程控佛喷泉、垂钓场、水面游乐等。 北面有群峰叠障,林密谷深,海拔729米的寒山森林公园,山中有国家保护动物穿山甲、果子狸,有杜鹃、茶花、雀梅等园林花木,有飞泉瀑布群和千年古刹“寒山三圣庙”。
3、顺便推荐下美食:牛巴和牛腩粉(强烈推荐!一定要吃!)
二、福绵区
玉林市中心城区西南部。东北连玉州区,西北接兴业县, 南邻博白县,东南与陆川县接壤。
1、梦幻水乡风景区
“梦幻水乡”坐落于福绵区成均镇六万大山南麓,距离玉林市中心城区约20公里,玉林梦幻水乡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约100亩。
2、六万山大山森林公园
广西六万大山森林公园于2011年1月25日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批准成立。该公园地处广西东南部玉林市福绵区,位于广西国有六万林场河嵩分场林区内,距玉林市37公里。规划总面积6620亩,公园分为文化休闲度假区、森林康体娱乐区、登高览胜祈福区三个功能区,现已建成李宗仁屯兵展览馆、云顶观光、星空营地、八角生态园,娃娃鱼养殖基地等多个旅游景点。
三、北流市
1、勾漏洞
勾漏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北流市城区东面3公里处,占地面积204公顷,是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岩洞全长1500米,勾、曲、穿、漏、奇景天成,洞内石柱、石笋以及各类天然奇特的钟乳石纵横交错,千姿百态。洞前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绿树婆娑,曲径通幽,石壁上历代石刻琳琅满目。
2、大容山森林公园
位于北流市北端23公里处,总面积2930公顷,平均海拔1000米,其中莲花顶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第一高峰。大容山山势雄伟,森林茂密,是天然的亚热带植物王国,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活化石—桫椤,花中皇后—金花茶等。园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3万个/m。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四、容县
1、贵妃园
贵妃园是根据唐代杨贵妃传奇故事而建造的景区。共分为贵妃出世、册封贵容县贵妃园
妃、贵妃醉酒、贵妃出浴、妃子笑、贵妃起舞、含冤马嵬坡等十多个景点,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历史人物游览园。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真武阁
广西真武阁,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合称中国古代江南四大名楼容县真武阁。1982年,真武阁被列为中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以上就是广西玉林各县区的一些风景名胜的游览地。希望能帮助到你~
153010017
农村老人说红娘子碰不得?
小时候,没有什么玩具,所以经常和小伙伴们去捉昆虫玩,尤其是每年的夏天,昆虫的种类多如牛毛,除了随处可见的蝉(包括蝉的若虫,俗称知了猴)外,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当属“红娘子”了。
“红娘子”其实并不是一种昆虫的俗称,而是三种昆虫共有的俗称,它们是斑衣蜡蝉(如上图)、黑翅红娘子以及褐翅红娘子。在我国北方,红娘子通常指斑衣蜡蝉,而在南方红娘子通常指后两者。
抛开南北方的差异外,在我国古代的药典中对于“红娘子”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清代以前,大多数的药典中“红娘子”其实单指斑衣蜡蝉,它在药典中被称为樗鸡,其中樗是指樗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臭椿,因为它非常喜欢在臭椿树上栖息,因此得名,而鸡是因为它在固定的时间“鸣叫”(参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鸣以时,故得鸡名”)。
而到了清朝以后,药典中对樗鸡,也就是红娘子做了修改,从《中药志》等资料看,描述的就不是斑衣蜡蝉,而是黑翅和褐翅黑红娘子了,因此,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三种“红娘子”究竟能不能碰?
刚羽化的黑翅红娘子首先是斑衣蜡蝉斑衣蜡蝉是蜡蝉科下的昆虫,在不同的地区,它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花姑娘”、“华蹦蹦”等等,它的俗称与它的外观有关,因为它成虫后灰色的前翅上有着黑色的斑点,红蓝黑三色的后翅上也具有斑点,当张开翅膀时,看起来花花绿绿的非常漂亮,而且它的翅膀虽然大,飞行能力却很弱,但其跳跃能力很强。
尤其是它的若虫期,大龄的斑衣蜡蝉若虫同体以红色为主,体背有着黑色的斑纹和白色的斑点,其跳跃能力要比成虫更强。
上图左上角为刚孵化的若虫,此时它们的身体以黑色为主,上面有着白色的斑点,由上图为3龄的若虫(也就是要羽化前的形态,也是若虫的最后形态),右下图为羽化不久的斑衣蜡蝉,其前翅成土黄色,左下为成熟的斑衣蜡蝉,这是它的最终形态。
斑衣蜡蝉通常栖息在臭椿、榆树、刺槐以及一些果树上,以吸食植物树枝下的汁液为食,所以属于一种对果木有害的昆虫。小时候,我家门前就有几棵臭椿树,每年的5-6月份,就能在上面看到密密麻麻的各种形态的(若虫、成虫)斑衣蜡蝉,而且小时候奶奶也说过,这些虫子不能碰,有毒。
但是,忍不住好奇的我不但碰了,还抓了好多,无论是成虫还是若虫,我都玩过不少,但也没有中过毒,后来查阅了一些资料我才知道,斑衣蜡蝉是无毒的昆虫,它们与蝉一样都是以刺吸式口器吸收植物汁液而生的,身上也没有任何的毒腺以及毒素。不同的是雄蝉可以用自己腹部的发声器发出叫声,而斑衣蜡蝉只能靠摩擦关节发出声音,由于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所以斑衣蜡蝉很少发出声音。
所以,斑衣蜡蝉是无毒的,不但可以随便碰,还能给小时候的我们带来许多的乐趣。
其次是黑翅红娘子和褐翅红娘子黑翅红娘子和褐翅红娘子与斑衣蜡蝉相差甚远,它们属于蝉科红蝉属下的昆虫,而后者属于蜡蝉科,也就说从本质上说黑翅和褐翅红娘子是蝉的一种种类,因此,它们的若虫与我们常见的黑蚱蝉若虫形态差不多,只是要更小一些而已。
黑翅和褐翅红娘子也是它们的俗称或者说是中药名,它们的学名其实是黑翅蝉和褐翅蝉,它们与其他蝉一样,若虫都是在地下生活的。
黑翅蝉和褐翅蝉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我国台湾地区也有野生种群分布,这两种蝉在若虫和刚羽化时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刚孵化的成功都有着红色的身体和白色半透明的翅膀,不过等到成虫一段时间后,它们的翅膀就有差异了,黑翅蝉的翅膀为墨黑色,而褐翅蝉的翅膀为褐色。
这两种蝉笔者的老家都没有分布,不过前些年跟随朋友一起去湖南了解过这种昆虫,由于它们从清朝开始作为药用,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到现在依然有专业捕捉这两种蝉的人。
这两种蝉通常栖息在低海拔的树木和灌木丛中,像蝉一样也会发出叫声,只不过叫声比较微弱而已,而且它们也不能像黑蚱蝉那样飞的很高、很远。而在当地一些老人口中,我们也听到了“爷爷的嘱托”:这些虫子碰不得。
其实,在去之前我也做过功课发现许多资料显示:这两种蝉确实不能轻易地用手去触碰,这些因为它们可以分泌毒液,这些毒液中含有剧毒的斑蝥素,斑蝥素是一种毒性比较强的物质,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人口服下平均35毫克就能致死,在实验室下,斑蝥素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杀死一半小白鼠所需的最小毒液剂量)为1.17毫克/千克,可见其毒性之强。
但其实,根据近些年科学家们对黑翅蝉的研究发现,其体内其实不含斑蝥素。但是,其分泌的体液具有一定的毒性是真的,只不过主要体现在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上,可以引起局部充血、灼痛以及起泡。因此,这两种“红娘子”在捕捉时需要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刚羽化的黑翅蝉写在最后红娘子其实最早是指斑衣蜡蝉,而且时至今日在北方的一些地区提到红娘子依然认为是斑衣蜡蝉,它们是无毒的一种昆虫,对果木有一定的危害。而如今的红娘子则是一种药材的叫法,它们是黑翅蝉和褐翅蝉干体的俗称,这两种蝉确实碰不得,因为它们可以分泌一些刺激皮肤和粘膜的物质。
不过,抛开这个因素,干体后的黑、褐翅蝉都是重要的中药材之一,一斤干体要上千元人民币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