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暖,让城市退休老人到农村买房?
这是一个馊主意,我坚决反对!
我是50后,70年代曾经被当做“包袱”甩到农村,说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也有一说是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2001年,说国企效益不佳,要减人增效;又说企业不能办社会:把医院、商店、归了个人了;幼儿园解散了;学校归了地方教育局;与主业无关的服务单位,女的45岁、男的50岁一刀切内退;我45岁内退了,每月给500元内退金;我老公45岁得了10万,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现在我们老了,你别出馊主意了!
这些年,房地产热,我们本来是农业县的六线小县城,眼瞅着庄稼地一片一片的减少,变成了一片一片的房子;村庄一个一个地减少,变成了一片一片的房子;近郊的农民都没地可种了,听说每年给寥寥的生活费,根本不够温饱,基本都在打零工。再让城市退休老人到农村买房,那就只能去去霍霍远郊的良田了,这绝对是个馊主意!把良田都盖成房子是短视行为,不种粮食我们吃什么?
我们小县城是齐国故都,土地肥沃,风调雨顺,是种庄稼的好良田,看着一片一片的被毁了,真是心疼,虽说是种地不挣钱,盖成房子是暴利,但是,究竟是粮食重要,还是暴利重要,毁田者想过吗?托改革开放的福,我们刚吃了几天饱饭?
自从我们企业的医院成了个体性质,我的确想买房子逃离曾经很宜居的职工生活区,是市区,而不是农村。
首先,介于个体医院的口碑,我的确不敢拿命去赌。每次头疼脑热,去职工医院看看,看到冷冷清清的境况,不得不舍近求远地去区医院看病。40分钟车程,对于老年人来说,显然很不方便。我们的职工宿舍就在远郊,2001年,医院没归个人之前,没感觉住在远郊有什么不方便,最近腿疼,先去我们医院问了一下,说是得住院,做手术(膝盖)。正巧我同事跟我说,她腿疼在我们医院做的手术,效果一点也不好,还不如没做手术之前好。
齐鲁石化职工医院,以前从设备、医术到口碑,都比区医院好,说是企业不能办医院,一律交到地方,名字前边加了“北大医疗”四个字,口碑每况愈下,据说超级宰人,做个肠镜近两万。我去挂了号,大夫简单问了几句,也说住院做手术(腰脊椎),我表示先保守疗法试试,由于不住院,医生没给诊治开药;再去区医院看看吧,没说住院,说拍个片吧,医生看了片子说问题不大。我在区医院遭遇过大处方(喜欢开进口药,副作用大,且贵得很),我问这次有没有西药,医生说有,我赶紧说西药副作用大,医生说那就换成膏药吧。开了两盒膏药:一盒四贴,两盒90多元;三盒口服药,122元;拍片260多元(发票没找到)。花了将近500元,吃一阵子,不管用,原来腿疼很难治,打算再去淄博市中心医院看看。
其二,远郊的农村,无论从哪个方面,都落后于市区。以前我们小区没归地方的时候,小区环境比主城区的地方小区好很多,干净、整洁包括公务员小区的环境也没我们小区好。、我们小区交通方便,车次多,远郊的交通很落后,顶多一天四班车。我记得以前我们小区,晚上八点也有车(现在车次少了),以前十点,11点也有车,不过是整点车。
除了交通不便,乡镇医院医疗水平落后,村医更不敢恭维,传说农村小卖店,是假冒伪劣集散地。把老人都弄到农村去显然不科学。解决高房价,交通拥堵,人口拥挤的关键所在——不是把老人盲目地都赶到农村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看到李心暖分享的意大利农村的生活:有大型超市,医院,大病住院是免费的,并且连护理,吃饭都是免费的;小病医生开了药方,自己去药店买药。村里有读书馆,养老院,应有尽有.......
现在食品安全压力很大,农药超标,激素、瘦肉精喂猪,听说农村养猪养鸡用激素、抗生素必不可少......经常看到三农领域博主的视频,吃着从自家地里摘得安全、新鲜的蔬菜、自家养的鸡鸭........羡慕不已,静下来想想,农村的现状,又让人望而却步.......
说农村的空气新鲜,我也不敢苟同:五一的时候,我同事把我们单位的房子卖了,邀我一起再去看看不远处的农村。说以前每到五月,就去那里摘花椒芽,炸着吃很好吃(有的果园用花椒树做围栏)。一路上的地里,满是一堆一堆的农家肥,哪有什么清新的空气,屏住呼吸也闻到一股冲鼻的农家肥味道;进了村子后,也弥漫着猪圈,鸡圈的味道......听说很多主打旅游的名村环境很好,也只是在电视上见过。
我老公的老家,也只是路面硬化了而已(水泥路),基础设施落后得很,听说这几年村子里的路也有打扫的,也不能乱倒垃圾了。但是,抽水马桶还是没普及,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粪坑,再在院里养鸡、养鸭,空气能新鲜到哪里去呢?总之还是很落后........
我们六线小城镇的人口,呈流出趋势,房价为什么疯长到一万多呢?主要是限购惹的祸:之前我老公在塘沽上班的时候,逢年过节回家都打听房价,两三千一平而已。
我老公经常说,塘沽是盐碱地,风沙大,雾霾大,物价高,不适合养老。等他退休了,回淄博市区买个房子,回老家养老。哪成想,赶上了限购,大城市的房价稳住了,我们小地方的房价疯涨了。传说我们那里来了一帮人,现款买了很多房子,又花高价卖给自己,几番炒作,把我们那里的房价炒到了一万一平,再也降不下来了。这个不是亲眼所见,但是,我在中介看到一个“房虫子”,(中介这么说他)他手里有五套房子,都是黄金地段,黄金楼层的三室(2、3楼)。之前都说金三银四,现在早就变了,二楼是最稀缺、最贵的。房介说:他是“资深房虫”,要价高,还咬得很死,很难划价,都不愿意给他推房子。
难怪二楼这么稀缺,住得买不到,持有的不住,也不着急卖。我还在同一栋楼上,看了两套房子,都是二楼,厨房窗户上贴着红纸大字(电话号码),说是学区房,82平,82万,附近有两个大变电箱,还要价这么贵。这个人是个资深房介,据说他持有很多套优质房源,想要还价,没门。
这几年我一直在老家看房子,老城区的二手房真多(所谓的老破小,比远大偏的新房还贵),学区房一万一;一般般的房子一万一平(位置偏、房龄老的旧房子,基本是多少平多少万),每每在电视上看到,说限购政策对抑制房价,卓有成效,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们从高房价的塘沽逃到六线小城镇,还是遭遇到高房价,记得我写的给儿子在塘沽买房子的心得,很多人留言说,太便宜了,为什么对我们50后来说感觉压力很大呢?因为我老公45岁才去塘沽打工,50多了才有能力攒钱........真不想揭烙在心里的疮疤了......
总之,我认为:让城市退休老人到农村买房,缓解房价、交通、人口拥挤,是馊主意!我不同意,也不赞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高的智慧和管理才能!李心暖家在意大利算穷人吗?
李心暖家在意大利不算穷人,典型的中产阶级。
李心暖是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李心暖是湖南蓝山人,在居住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脚下,过着意大利农村生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