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之死,自从黄忠劈死夏侯渊之后?
曹操手下的武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曹氏、夏侯氏宗亲将领,是曹操最信任的将领,也是仅次于曹操地位的军区司令级别的将领,第二类是以五子良将为代表的中层将领,这些将领是曹操历次对外征战的主力将领,第三类是其他将领,在曹魏阵营中属于边军或者地方军将领。
宗亲将领有:曹洪、曹纯、曹仁、夏侯渊、夏侯惇、曹真、曹休。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是公元219年年初,在这之后,还活着的将领有:曹洪、曹仁、夏侯惇、曹真、曹休,而曹纯在公元210年去世,是宗亲中死得最早的一个。
众所周知,曹操的首次起家是在陈留郡,当时正值董卓祸乱朝政之时,为了打击董卓,曹操第一个倡议天下诸侯联合起来对抗董卓,并在陈留郡招兵买马,当时宗亲将领中,除了曹真和曹休年龄很小,晚了一辈没有参与之外,其他人都参也曹操的陈留起兵。
曹操
1、曹洪
曹洪家里很富有,曾与扬州刺史陈温一起招了几千兵给曹操,还参与了曹操首次讨伐董卓的战役-汴水之战,当时曹操被董卓部将徐荣打败,曹洪还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曹操才逃得一命。
曹洪参与了曹操一生的绝大多数战役,从公元193年曹操攻打徐州开始,然后是持续2年之久的兖州之战,迎立汉献帝是曹洪率军去的,曹洪还参与了官渡之战,汉中之战,在汉中之战,曹洪在曹真与曹休的支持下,打败了刘备的部将吴兰、张飞与马超。
汉中之战的主将是夏侯渊,夏侯渊因为与刘备争夺定军山,并且中了刘备的调虎离山和声东击西之计,被黄忠当场斩杀,当时的曹洪也在汉中,只不过镇守的地方不一样,曹操220年去世后,曹洪还活着,曹丕称帝后,曹洪担任骠骑将军,后来被曹丕关进监狱,因为卞太后的相救,曹洪免于一死,曹丕去世后,曹睿即位,将曹洪官复原职。
曹洪
曹洪一直活到了公元232年,善终。
2、曹纯
曹纯是曹仁的亲弟弟,曹操的堂弟,曹操陈留起兵时,曹纯就跟着曹操一起募兵,后来成为曹操虎豹骑骑兵的首领,参与了南皮之战、北伐乌桓之战、长坂坡之战,南皮之战斩杀袁谭,北伐乌桓之战斩杀单于蹹顿,长坂坡之战俘虏了刘备的两个女儿。
曹纯还随曹操参与了赤壁之战,曹操赤壁大败后,曹纯一起随曹操逃到北方,公元210年,曹纯去世,病逝。
3.、曹仁
曹仁是曹操的堂弟,曹操在起兵时,曹仁在淮泗一带招募了数千人的军队,加入了曹操,曹仁在大多数时候是曹操的左膀右臂,几乎参与了曹操早年的所有战争,征吕布、伐张绣、讨张扬、战官渡、平河北、败刘备、战南郡,在南郡之战中,面对周瑜的围攻,曹仁坚守江陵城一年之久。
曹仁
曹仁还随曹操一起讨伐过马超等关中诸侯,从征孙权,后来成为曹魏的征南将军,驻屯宛城,这算是曹魏三大军区司令之一了,襄樊之战期间,曹仁苦守樊城六个月,誓死紧守,没有退却,直到徐晃带来援军打败了关羽,赢得了襄樊之战。
曹操去世后,曹仁成为车骑将军,统领荆州、益州、扬州三州军事,这可是曹魏最大军分区司令,一年后,曹仁成为大将军,曹魏最高军事长官,协助曹丕南征孙权,在濡须口之战中,曹仁被吴将朱桓打败,公元223年,曹仁去世,善终。
4、夏侯惇
夏侯惇是夏侯渊的族兄弟,夏侯渊又是曹操的连襟,两人的妻子是姐妹,曹操在陈留起兵时,夏侯惇就跟随曹操了,是军中的司马,曹操东征徐州时,夏侯惇与荀彧、程昱等人镇守兖州,陈宫背叛曹操偷袭兖州,夏侯惇与荀彧、程昱一起保住了三座城池,后来在兖州之战中,夏侯惇的眼睛被射瞎。
夏侯惇
夏侯惇也参与了曹操大多数战争,跟随曹操一起讨伐吕布、攻打刘备、平定河北,参与讨伐汉中张鲁,南征孙权,在公元217年,夏侯惇驻守居巢,都督手下二十六军,算是曹魏东部战线的最高军事长官了。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夏侯惇被任命为大将军,两个月后,夏侯惇也去世了,这个时候离夏侯渊被杀也只是过去了一年时间而已,夏侯惇也是病逝的。
5、曹真与曹休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因为勇猛善战,成为虎豹骑的首领,曹真主要参与了汉中之战,与曹洪、曹休等人一起抵御刘备部将吴兰、张飞、马超,夏侯渊被杀后,曹真成为曹魏事实上的西部战区统领,被曹操任命为征蜀护军。
曹真
曹操去世后,曹真被曹丕任命为镇西将军,是曹魏西部关中、凉州、陇右一带的最高军事统领,曹真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让曹魏政权进一步控制西域立下功劳,曹真还参与了曹丕南征孙权的战争,曹丕去世后,曹真成为托孤四重臣之一。
诸葛亮北伐时,曹真负责抵御,与赵云在箕谷对峙,张郃在街亭打败马谡,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曹真预计诸葛亮还会前来,命令郝昭等人加强陈仓防卫,诸葛亮借石亭之战的机会,发兵攻陈仓,没有攻下,曹真在230年兵分三路南征蜀汉,但由于天气原因而失败退回。
公元231年,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之际,曹真病逝,善终。
曹休是曹操的从子,参与了汉中之战,曹休就是识破了张飞的计谋,才劝说曹洪率军打败了吴兰,张飞和马超也因此退兵,曹操去世后,曹休被任命为镇南将军,参与了曹丕南征孙权的战争,无功而返,之后,曹休成为曹魏东南战区最高军事统领,防范东吴的进犯。
曹休
曹丕去世后,曹休成为托孤四重臣之一,官至大司马,是曹魏军队的最高军事统领,比曹真还要高一级,在石亭之战中,曹休轻敌冒进,被东吴军队打败,损兵折将,差一点全军覆没,幸亏被贾逵率军救援。
公元228年,石亭之战结束后没多久,曹休就去世了,曹休的去世原因与刘备有点类似,都是在战争中大败,引发心情郁闷,曹休是背上的痈发作了而去世,算是因伤去世,再加上心情原因,双重作用下去世的。
二、五子良将五子良将原本是五人,分别是:于禁、张辽、徐晃、张郃、乐进。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除了乐进在前一年因病去世之外,其他四人都活着。
1、于禁
于禁最初是鲍信的部将,鲍信战死后,于禁跟了曹操,于禁参与了数不清的战争,是早期曹操的军队主力之一,跟随曹操一起讨伐吕布、张绣、张扬、眭固,参与官渡之战,讨伐昌豨,参与攻打陈兰、梅成,公元216年,于禁被任命为左将军,假节钺。
于禁
219年襄樊之战,关羽率军围攻襄樊,于禁率领七军救援,因为天降暴雨,于禁被关羽成建制俘虏,关羽把于禁关押在江陵城,吕蒙偷袭荆州后,于禁被东吴获取,没多久,于禁被孙权送回了曹魏,曹丕让于禁参拜曹操的陵墓,但在墙壁上画了于禁投降和庞德誓死不降的图片,导致于禁羞愧而死,这一年是公元221年。
2、张辽
张辽最初是丁原部将,被借给何进,何进让张辽外出招兵,何进被杀后丁原也被杀,张辽招了兵回来,只得跟吕布一起投靠了董卓,吕布与王允联合杀了董卓后,张辽也跟吕布一起,后来李傕、郭汜打败吕布,攻破了长安城,张辽随吕布一起逃走。
吕布被曹操所俘杀后,张辽率领手下投靠了曹操,参与了赤壁之战、平定河北之战、讨伐昌豨之战,并在白狼山之战斩杀乌桓单于蹋顿,讨伐过陈兰、梅成,并在合肥之战中以800勇士大破孙权10万大军,彻底打败孙权北进的企图。
张辽
之后,张辽一直驻守合肥及居巢,防范东吴,曹操去世后,张辽被任命为前将军,随曹丕南征过孙权,公元222年,张辽病逝,善终。
3、徐晃
徐晃最初是杨奉的部将,曹操迎立汉献帝后,徐晃投靠了曹操,参与了讨伐吕布、平定眭固的战役,还参与了官渡之战,平定河北之战,随夏侯渊平定太原,随曹操攻打马超、韩遂等关中军阀,并南征汉中张鲁,之后随夏侯渊一起驻守汉中,防备刘备。
徐晃还参与了汉中之战,打败了蜀将陈式,夏侯渊被杀后,徐晃随曹操撤出汉中,并被派往襄樊前线攻打关羽,救援曹仁,在襄樊之战中,徐晃打败了关羽,曹操去世后,徐晃被任命为右将军,受征南将军夏侯尚节制,随夏侯尚一起打败了上庸的刘封。
徐晃
222年,徐晃随曹丕一起南征孙权,曹丕去世后,徐晃与司马懿一起抵挡吴将诸葛瑾北伐,同年,徐晃病逝,善终。
4、张郃
张郃最初是冀州牧韩馥的部将,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后,张郃跟随了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不听张郃的建议救援乌巢,反而派张郃攻打曹操大营,结果张郃攻下不曹营,因为害怕袁绍处罚,而率军投降了曹操。
随后张郃跟随曹操一起参与了平定北方的战争,参与了白狼山之战、讨伐陈兰梅成之战、平定关中之战,并参与了讨伐汉中张鲁的战役,之后随夏侯渊一起驻守汉中,在汉中之战中,张郃与夏侯渊一起对抗刘备,黄忠斩杀了夏侯渊之后,张郃被部下推举为代理主将,并得到曹操的肯定。
张郃
汉中之战结束后,张郃镇守陈仓,曹操去世后,张郃被曹丕任命为左将军,跟随曹丕一起南征孙权,之后与司马懿一起镇守宛城,诸葛亮北伐之战打响后,张郃被紧急派往街亭前线,打败了马谡,导致诸葛亮北伐之战失败。
公元231年,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在这一次战争中,张郃随司马懿一起抵御诸葛亮,但是诸葛亮用计打败了司马懿,在诸葛亮退兵过程中,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结果张郃被诸葛亮所安排的伏兵当场射杀,张郃战死沙场,他是五子良将中活得最久的人。
5、乐进
乐进是曹操在陈留起兵的第二年就投靠了曹操,跟随曹操参与了讨伐吕布、张绣、刘备的战争,参与了官渡之战及平定北方之战,208年,曹操在前线打赤壁之战时,乐进驻守襄阳,几年之后,乐进与关羽在双方实控线附近发生多次战争,并攻下关羽辖下的几个县。
乐进
215年,乐进守合肥,与张辽、李典一起参与了合肥之战,并打败了孙权,218年,乐进病逝,善终,他是五子良将中去世最早的人。
三、其他将领其他将领有:臧霸、文聘、许褚、庞德、满宠、田豫、牵招、郭淮等人。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是公元219年年初,在这之后,臧霸、文聘、许褚、庞德、满宠、田豫、牵招、郭淮等人都还活着。
臧霸本是地方豪强,聚集了一批人在徐州自保,黄巾起义时,臧霸依附陶谦,陶谦去世后依附刘备,刘备被吕布夺了徐州,臧霸又依附吕布,吕布被曹操所杀,臧霸又投靠曹操,臧霸与于禁一起讨伐过东海的昌豨叛乱,围剿过陈兰、梅成,在扬州一带抵御过孙权,并跟随曹丕一起南征孙权。
臧霸
臧霸后来被曹丕调到洛阳任职,曹丕去世后,臧霸活到了曹睿时代,他的去世时间史书没有记载,肯定是在226年之后,病逝,善终。
文聘原本是刘表手下的大将,刘表去世后,刘琮投降,文聘也一起投靠了曹操,被曹操任命为江夏太守,文聘与乐进一起攻打过关羽,后来还跟随曹丕一起南征孙权,后一直镇守江夏,只书没有记载文聘去世时间,根据他的活动事迹来推算,文聘的去世时间大概在226年之后。
许褚是曹操的同乡,黄巾之乱时 ,许褚与同乡与壮丁一起自保打黄巾军,后来都投靠了曹操,随曹操讨伐过张绣、吕布,参与过官渡之战,不过许褚是曹操的护卫将军,也有保护曹操的职责,在官渡之战期间,杀死了想要行刺曹操的徐他等刺客。
许褚
许褚随曹操讨伐马超、韩遂时,曹军在潼关渡河时,曹操亲自断后,马超率领万余军队来攻打曹操,危急之下,许褚护卫曹操逃走,并在战场上怒视马超,曹操去世后,曹丕任命许褚为武卫将军,都督中军禁兵。
史书也没有记载许褚去世的时间,根据事迹推测,许褚应该是在227年之后去世的,应该是病逝,善终。
庞德原本是马腾手下部将,后来跟随马超,曹操进入关中之后,打败了马超、韩遂等人,庞德随马超一起逃到了汉中投靠张鲁,之后马超继续南下投靠了刘备,而庞德留在汉中,215年,曹操攻打汉中张鲁,庞德投靠了曹操。
庞德
218年,庞德与曹仁一起平定了宛城侯音与卫开的叛乱,之后庞德一直率军在樊城北抵御关羽,于禁被关羽俘虏时 ,庞德也被俘虏,因为不肯投降 ,庞德被关羽所杀,这一年是公元219年八月,庞德被杀离夏侯渊被杀时间只相隔7个月而已。
满宠在192年就投靠了曹操,起初是曹操的执法官,执法极其严格,参与了赤壁之战及襄樊之战,襄樊之战期间满宠为汝南太守,与征南将军曹仁一起守樊城,曹操去世后,满宠为扬武将军,跟随曹丕一起南征孙权,石亭之战时,满宠与贾逵一起救援曹休。230年,满宠为征东将军,与孙权在合肥对峙,多次打败孙权的军队。满宠一直活到了曹芳时代,是曹魏的四朝元老,公元242年,满宠病逝,善终。
满宠
田豫跟随过刘备与公孙瓒,大概在官渡之战前投靠了曹操,218年,代北乌桓反叛,曹操派曹彰平叛,田豫为曹彰出谋划策打败了乌桓人,之后田豫长年镇守北疆,担任护乌丸校尉,防备北方胡人,田豫还杀死了东吴将领周贺,东吴与公孙渊勾结,派出周贺作为使臣出使辽东,结果被田豫杀死。田豫还担任过护匈奴中郎将,大半生都在与胡人打交道,公元252年,田豫病逝,终年82岁,善终,他同样是曹魏的四朝元老。
牵招少年时期与刘备是至交好友,他的老师乐隐是何进的弟弟何苗的长史,何进被杀后,何苗、乐隐先后被杀,牵招从洛阳逃出,后来投靠了袁绍,袁绍败亡后,牵招投靠了袁尚,205年,牵招投靠了曹操,随后担任护乌丸校尉,与田豫一起守卫边疆。牵招联合其他鲜卑部落打败了轲比能,杀死了轲比能的弟弟,还救援过田豫,公元231年,牵招病逝,善终,他是三朝元老。
牵招
郭淮出身官宦世家,大概是211年后,郭淮被五官中郎将曹丕征用,随后进入曹操的丞相府担任军职,跟随曹操攻打汉中张鲁,并参与了与刘备的汉中之战,黄忠斩杀夏侯渊时,郭淮与杜袭推荐张郃代理主将,曹操去世后,郭淮担任征羌护军,诸葛亮北伐时,郭淮多次与蜀军交战对峙,诸葛亮去世后,郭淮又多次与姜维交战对峙,249年,郭淮担任征西将军,都督雍州与凉州诸军事,成为曹魏西线最高军事统领。
公元255年,郭淮去世,终年69岁,善终,郭淮可谓是五朝元老,一直活到了曹髦时代。
黄忠斩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
黄忠一生中最大的战绩就是斩杀夏侯渊。然而,黄忠斩夏侯渊也真正意味“三国鼎立”之局面正式形成,甚至也让刘备成就其一生所追逐的霸业梦想。
朋友们,黄忠斩杀夏侯渊的历史意义非常巨大,甚至在群雄并立的三国时期造成了巨大震撼,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就揭开迷雾,跟大家一起了解历史真相!
一、定君山黄忠斩杀夏侯渊的历史真相:公元218年末,刘备率军南渡汉水,抢占汉中制高点定军山。
夏侯渊与张郃率军,从阳平关杀出,与刘备争夺定军山。
刘备巧妙利用声东击西之计,调离夏侯渊大部分军队。
之后刘备又火烧鹿角,夏侯渊亲率少量军队前去救援。
据《三国志·黄忠传》记载:“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此时,黄忠率军从山顶居高临下,猛攻夏侯渊军队。混战之中,黄忠大喝一声,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刀劈身亡,而且益州刺史赵颙也被黄忠斩杀。
二、汉中在三国时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三国时期,很多战役往往历时几个月就结束了。而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却整整持续了两年之久,这就说明汉中之地都是刘备和曹操必争之地,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汉中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早在战国时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汉中是连接南、北方的重要枢纽。得到汉中就能贯通南、北方。进可攻,可逐鹿中原;退可守,可独霸一方。
比如:古时的秦、楚等国,就是反复争夺汉中之地。秦国也正是占据了汉中之地,才得以向南发展,最终消灭巴、蜀两国,从而占据巴蜀之地,并借此平台进攻楚国。
还有,在楚汉之争时,刘邦从汉中起兵进攻关中,以此捞取了与项羽同霸天下的资本。
汉中也是一个非常适合春耕秋收的好地方。拥有着丰富的粮食产量,这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三国时期,汉中若在曹操手中,曹操便可直接攻打长安或凉州。若是刘备进攻曹操,则只能攻打汉中。
反过来说对于刘备亦是如此。由此看见,汉中的军事战略意义是非常之大。
三、黄忠斩杀夏侯渊重大的历史意义;其一,夏侯渊在曹操心目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曹操站稳脚跟后,将自己的地盘分为东、西、南三大部分,分别指派重兵强将把守。
东部由前将军夏侯惇掌管,坐镇合肥;南部由征南将军曹仁负责,驻守荆州。
而西部则由征西将军夏侯渊为最高统帅,拥兵汉中,并配备张郃、徐晃等曹魏名将为副手。
夏侯渊的职责就是负责西部方向的防御,也就是说夏侯渊是专门防御刘备的进攻,职责重大。
夏侯渊也是曹操最为信赖的大将。因其善于“千里奔袭”作战,三天就可以走五百里,六天就可以走一千里,而且战无不胜,足可以看出夏侯渊的本领之大。
曹操对夏侯渊评价也极高,曾赞其:“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曹操曾多次指派夏侯渊驻守边关重地,而夏侯渊也不负曹操众望,出色的完成了这些任务,也取得了很多佳绩。
在刘备攻打汉中时,曹操授意夏侯渊:“死守关中不许应战”。而夏侯渊也是一直执行着曹操的指令,这也让曹操对西部非常放心。
谁曾想,夏侯渊最终还是没有“死守关中不许应战”,出城迎战刘备,争夺定君山,结果被黄忠斩杀。
曹操得知夏侯渊被斩之后,破口而出: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曹操在得知夏侯渊被杀的消息后,破口大骂:堂堂一名将军,如此不谨慎,与白痴无异。
由此可见,夏侯渊的死,对曹操的打击有多大。而且,益州刺史赵颙也在此战中死去。
定君山一战,曹魏损失了文、武两位核心人物。此时曹操心中明白,夏侯渊死了,就等于丢失了汉中。
其二,夏侯渊之死,对曹操打击极大;
第一,曹操与夏侯渊是“亲”上加“亲”的关系;
曹操与夏侯渊是同族兄弟关系;
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来姓夏侯。后来由太监曹腾收为养子,便改为曹姓。
所以,曹操与夏侯渊一样都是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是同族兄弟关系。
还有,曹操与夏侯渊是连襟关系;
据《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渊妻,太祖内妹。”
意思就是说:夏侯渊的妻子是曹操的妹妹。
所以,曹操还与夏侯渊是连襟的关系。
再有,夏侯渊的儿子娶了曹操的侄女;
据《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长子衡,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
意思是说: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娶了曹操弟弟海阳哀侯的女儿。所以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也是曹操的侄女婿。
第二、曹操和夏侯渊是生死之交;
曹操在年少时闯过大祸,夏侯渊替曹操顶包进了监狱。后来曹操通过关系把夏侯渊救了出来。
朋友们,不论在什么时候,能够替替人坐牢,这可真是过命的交情。
还有,曹操在公元189年陈留起兵时,夏侯渊就一直追随曹操,征战天下。
夏侯渊为曹操立过汗马功劳。比如: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就是得到了夏侯渊强有力的支持,稳定军心,曹操才能一举击败袁绍,进而奠定了曹魏统治基础。
朋友们都知道曹操疑心极重,从来不信任何一个人。但对夏侯渊应就是个例外,不仅十分信任夏侯渊,而且还许他高官厚禄,甚至把他放在西部最高统帅的位置。
由此可见,曹操和夏侯渊的关系非同一般,也可以称作生死之交。
而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对曹操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心里打击。
其三,刘备定军山一战,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基本局面;定君山一战,夏侯渊被斩杀,让三国局势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汉中之战也是刘备的一个转折点,取得汉中之后,刘备拥有了一个固定的势力范围圈,从此便稳定下来。
自此,刘备和曹操还有孙权,三分天下的趋势已定,“三国鼎立”的格局已初步基本形成。
其四,刘备汉中称王,标志着“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刘备本来是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弱、地盘最小的一方。
黄忠定君山斩杀夏侯渊之后,刘备得到汉中。同年,刘备毫无顾虑的自封为汉中王。
刘备在汉中称王,不仅在政治上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已正式形成,而且也标志着蜀汉的建国速度远远超越孙、曹两家,成为“三国鼎立”局面中地盘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方。
其五、黄忠定君山一战成名,最终跻身于“五虎上将”之一。黄忠在定君山之战前,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通过定君山一战,黄忠斩杀夏侯渊,名镇四海,被刘备封为后将军,还赐爵关内侯。
黄忠也通过斩杀夏侯渊这一傲人骄绩,跻身于“五虎上将”,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四人平起平坐。
朋友们,由此可见黄忠斩杀夏侯渊所造成的历史震撼有多大!不仅促使刘备实现真正意义上“三国鼎立”的梦想实现,也为自己名扬四海,成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虎上将中黄忠死的最早?
五虎上将中死的最早的人是关羽。黄忠是跟着刘备为关羽报仇的时候被东吴射杀的。
五虎将中的黄忠是怎样死的?
黄忠(147-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谥曰刚侯。出生年份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无法求证,基本上是这个年龄差不多的。
三国演义黄忠之死?
《三国演义》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刚侯。
早年经历:
初平三年(192年),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随从其侄刘磐驻军长沙攸县(今湖南攸县)。建安四年(199年),刘磐与孙策交战于艾县(今江西修水),黄忠随从刘磐。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曹操降下荆州后,以黄忠代理裨将军,仍然在长沙郡仕官,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与孙权组成联军大败曹操军,曹操北归。刘备趁机占领荆州,率领赵云等南征长沙四郡。黄忠跟随韩玄向刘备投降。
收川立功: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经益州牧刘璋部下法正作向导,进驻葭萌关(今四川广元),黄忠随军行进。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与卓膺率兵自葭萌关向成都进兵。刘备先引兵到关中,后与黄忠军队会合。
黄忠在战斗中,常冲锋陷阵,勇毅冠绝三军,一路攻到涪城。刘璋派遣部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前来阻挡,都被击败。黄忠追随刘备进攻绵竹,绵竹守将李严、费诗等先后投降。
建安十九年(214年),黄忠随同刘备率军进围成都。数十日后,刘璋投降。刘备进入成都后,论功行赏,任命黄忠为讨虏将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