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是,如何定义一个国家的明星?
明星对国家绝对有其作用。传播文化,引导群众。
而且明星是一个很广的定义,在中国近代史上,鲁迅,老舍,这些搅动风云的人物,也可以算明星。当然,他们不仅仅是明星。
明星本身代表着其巨大影响力,这份影响力如果能够正确利用起来能发挥的作用没人能无视。
不过说个题外话,明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科学家同样是一个很大的群体。
明星里有一心丰富人民生活娱乐,传播正能量,承担国家对外文化输出重任的人。也有吸毒滥交,卖弄眼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
科学家里有认真科研,攀科技树,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也有学术造假,欺骗经费,欺压新人,助长歪风邪气的。
至于你要说哪个群体作用更大。
你问我10m和1kg哪个更大?我不能回答。
当然,个人感情来说,我宁愿中国没有自己的明星,却不愿中国没有自己的科学家。
然而客观事实来说,一个国家可能没有自己的科学家,但不会没有自己的明星(没几个人的弹丸小国除外,人少了可能啥都没有)(只要有足够的人口基数和信息交流,总会有人获得名气,前赴后继地成为明星,尤其是信息化时代)。
历史上的俄罗斯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一个国家的?
现代俄罗斯人的祖先是斯拉夫部落,一些学者认为其原始家园是平斯克沼泽的树木繁茂的地区。东斯拉夫人在两波浪潮中逐渐定居西俄:一个从基辅转向现今的苏兹达尔和穆罗姆,另一个从波洛茨克转向诺夫哥罗德和罗斯托夫。
从7世纪开始,东斯拉夫人占俄罗斯西部人口的大部分。
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存在于9世纪末至13世纪中期。现代俄罗斯人从基辅罗斯那里获得了他们的名字和文化血统。
在10至11世纪,基辅罗斯成为欧洲最大,最繁荣的地区之一。统治弗拉基米尔大(980-1015)和他的儿子智者雅罗斯拉夫(1019至1054年)构成的黄金时代基辅,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俄罗斯文化。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13世纪以后,莫斯科逐渐成为原先基辅罗斯文化的中心。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时代,莫斯科大公国改称沙皇俄国。到18世纪彼得一世时代,已变成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横跨从波兰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域。
俄罗斯历史:
公元862年抵达鲁里克
公元882年:基辅罗斯
公元1283年:莫斯科大公国
公元1547年1月16日:俄罗斯的沙皇
公元1721年10月22日:俄罗斯帝国
公元1917年9月14日:俄罗斯共和国
公元1917年11月7日:俄罗斯
公元1922年12月30日:苏联
公元1990年6月12日:主权宣言
公元1991年12月8日:独联体宣言
公元1991年12月25日:俄罗斯联邦
公元7—14世纪中国历史:
公元7—9世纪: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中:公元873年—888年是惠圣恭定孝皇帝唐僖宗(李儇)公元10世纪: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公元10-13世纪:南北宋(960年-1279年)。其中,公元960年-1127年(167年)宋太祖(赵匡胤),定都开封。公元1127年-1279年(152年)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宋朝是中国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朝代之一。
公元13-14世纪: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中:公元1271年—1294年是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忽必烈。
总结:历史上的俄罗斯是在公元882年建立基辅罗斯成为一个国家,当时的中国属于唐朝惠圣恭定孝皇帝唐僖宗李儇(公元873年—888年)。
公元13世纪基辅罗斯消失时间相当于当时中国元朝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忽必烈(公元1271年—1294年),就是忽必烈的大军横扫了基辅罗斯,导致俄罗斯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分裂消失。
清朝算是一个朝代还是帝国?
谢谢邀请:
清朝是帝国。
帝国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古希腊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在中国是指强大的封建王朝。
在近代的帝国主要指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进一步阐述
明代未年,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气数已尽。
公元1616年,滿族领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定都沈阳。1644年顺治帝即位,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顺治定都北京。直到1911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继268年。(满清的淮军)
清兵入关,汉族灾难发生,也带来生机。统治者汲取教训,于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创造了"康乾盛世",不过,封建社会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败,所谓"康乾盛世",不过是整个封建社会死亡前的回光返照而己。
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新与旧的激烈踫撞。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正走向灭亡,新的经济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思想正在孕育成长。黄宗羲拍桌大骂君主专制体政:"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唐甄大骂:"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傅山涨红了脸、书生气十足:"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也"。
真正名至实归的帝国应该是一一
1.秦朝帝国。
2.大汉朝帝国3.大唐帝国(最辉煌灿烂的日子)(大唐天厥)
4.元帝国(汉族的先进文化征服了落后的蒙古族文化)5.大明帝国(大明文人画)
国家政权的含义是什么?
定义:具有国际公认而又有相对明确政治边界的某一国土区域。关于国家的学说构成政治地理学的核心。
从抽象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国家政权是国家的具体化身,也是通常意义上对国家的理解。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在国际关系的理论上,只要一个国家的独立地位被其他国家所承认,这个国家便能踏入国际的领域,而这也是证明其自身主权的重要关键。虽然国家一词通常广泛用以称呼所有政府机构或统治行为—古代或现代皆然,但现代国家制度的许多特色要直到15世纪的西欧才开始出现。
国家是指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中国是重商主义国家吗?
重商主义
是指中世纪末期西欧、南欧国家从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
其基本内容是: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具体来说,重商主义这一学派的理论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形成来源。
②认为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贵金属)。
③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从而使贵金属(外汇)多在国内积累,谋取贸易顺差。
④为了要取得国际贸易的顺差,必须出口本国出产的制造品,进口外国的原料,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⑤必须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产业。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培植新兴产业(“幼稚工业”),也是为了给本国人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新重商主义的概念
新重商主义本来就是麦金农、克鲁格曼等人总结美国70年代以来的外贸保护主义政策发展起来的,因其所描述的政策很象15世纪的重商主义而得名。当然,他们之间有诸多不同。
首先,新重商主义沿袭了凯恩斯通论中的分析方法,认为贸易顺差和投资、消费等一样也会产生乘数效应。因此,政府为了实现内部利益极大,刻意制造顺差。这和重商主义单纯的积累黄金的目的是不同的。
再者,新重商主义的保护措施繁多且具有攻击性,甚至发展成一系列排他性的贸易保护集团。
具体讲,美国人在贸易保护中最喜欢玩的是反倾销诉讼,比如对待中国的纺织产品;此外还有所谓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就是以环保之名行保护之实)。
用一句话颇经典的话概括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特征:有自由贸易的理想,但国家利益的思维模式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新重商主义的代表国家是中国、韩国的理论依据。东亚国家为保持经济主权和金融稳定,而采取的低汇率、高储备政策称之为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新重商主义政策。它既不同于视黄金储备为经济目标,以此扩张军力,开拓贸易疆界的旧重商主义,也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对国内产业采取战略性保护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而是基于金融脆弱性的发展缓冲政策。这一政策既是对发展中国家“结构式”新重商主义政策的修正,也是在金融全球化条件下,以本国的福利损失为前提,为保持经济主权和金融稳定,而不得不采取的次优选择,是对由发达国家制订的非对称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运行规则的回应,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道义上的正义性。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制度的演进过程,金融脆弱性问题将贯穿整个发展过程,因而也决定了这一政策应在较长时间内实行。这一政策适应于具有高储蓄传统,长期实行出口导向政策的国家。
综上,中国顶多能算新重商主义国家,而不属于重商主义国家。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