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鱼和鲶鱼区别,那么下水道里面会有二十斤以上的巨鲶生存吗?
鱼能在下水道里生存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不止一种,在我国能在下水道里生存得比较典型的鱼类有两种:食蚊鱼和鲶鱼。
我们先简单地说一下食蚊鱼,早在1913年,我国台湾率先从美国引入了一种鱼,引入的目的是为了灭蚊,它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食蚊鱼,食蚊鱼也称大肚鱼,因为它有一个不符合身体比例的“大肚子”而得名,食蚊鱼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20世纪初,它被美国称为“灭蚊英雄”。
之后我国华南地区于20世纪20年代从台湾引进了食蚊鱼,从此食蚊鱼在我国大范围地安了家。但是,经过科学的研究发现,食蚊鱼并不像美国说的那样“主要以蚊子的幼虫孑孓为食”,而是主要以浮游生物(桡足类和枝角类最为常见)为食,对于孑孓,只是次优先级而已。
但是,在当时世界各国纷纷引入的大背景下,已经没有人关注食蚊鱼是否真的是灭蚊高手了,就这样适应能力极强、食性很杂、繁殖能力强的食蚊鱼成功的进入了我国野生水体内,并且开始慢慢挤压相近生态位鱼类的生存空间,成为了“入侵物种”。
时至今日,在一些地区的野生水体甚至是下水道中依然有它们的身影。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如果单纯的比生命力,食蚊鱼在鲶鱼面前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鲶鱼是生命力最强的经济型鱼类,它们能够适应非常恶劣的环境,包括“极脏”的下水道,早在2014年1月,据《钱江晚报》的报道:在温州市区,一家市政园林工程建设公司在疏通某小区的下水管道时,一下子就清理出了5条鲜活的鲶鱼,这五条鲶鱼的体型相差不大,其中最大的一条体长达到了80厘米,体重在4公斤左右。(下图为当时从下水道清理出来的大鲶鱼,图源网络,侵删)
那么,问题来了,鲶鱼是如何跑到下水道里的呢?在下水道里,它是如何生存的呢?它在这种环境下能不能长到20斤以上呢?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鲶鱼是如何跑到下水道里的?鲶鱼主要分布在两种水域中:鱼塘和自然水体,无论是在哪种水域中,鲶鱼都喜欢栖息在水的中下层,按理说它们怎么也跑不到下水道里的。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城市里的井盖,你会发现,污水、电、雨水都是独立的管道,其中电的管道通常是不走水的,而污水一般情况下都有单独的系统,需要进污水处理中心才能达到排放的标准。
而雨水通常是直接排入河流中的,也就是说城市雨水的管道是与野生水体互通的,这就给了鲶鱼跑入管道的机会。
当然,在市政排水管网中有分流制和合流制,分流制就是上面说到的各走各的,合流制就是污水和雨水一起排放,不过合流制也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而合流制也给了一些野生水体中的鲶鱼进入下水道的机会。
在野生水体内,鲶鱼拥有广阔的觅食地,所以它们进入下水道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可能与鲶鱼冬眠的习性有关,到了冬季鲶鱼通常是待在深水区或者洞穴中一动不动地度过严寒,在此期间,鲶鱼是完全不进食的状态。
由于鲶鱼的这个习性,到了气温逐渐下降时,鲶鱼会主动寻找相对温暖的地方,而洞穴无疑是个好去处。此时下水道的排水口就是很好的选择,而且经由下水道排出来的水,往往温度要略高于野生水体的水温,因此,鲶鱼进入下水道通常是在秋冬交季,目的是为了冬眠。
在下水道里,鲶鱼是如何生存的?鲶鱼想要在下水道中生存要解决三个问题:氧气、食物和对抗污水。我们先来说氧气,虽然下水道几乎不通风,但是毕竟是我们生活排放的水,其中的水溶氧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鲶鱼本身就属于底栖型鱼类,对氧气的需求也相对较低。
其次是食物,鲶鱼是一种杂食性的鱼类,在它们的眼中无论是植物、动物、腐肉都是可以吃的,而在下水道中,烂菜叶子、肉屑等等这些都是它的食物来源。除此之外,下水道同样也是老鼠的聚集地,而大的鲶鱼吃老鼠就跟吃个“肉丸子”一样简单。
解决了氧气和食物的问题就剩下对抗“脏水”了,鲶鱼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原因就在它的体表上,许多鱼类不能适应“脏水”是因为水中的一些细菌和微生物会在体表寄生,从而破坏其体表,慢慢的肉再感染,最后死掉。但是鲶鱼全身被湿滑的粘液覆盖,这在它的皮肤与脏水之间形成了一道防护,隔绝了细菌和微生物。
再加上鲶鱼本身是杂食性动物(吃腐肉),它对细菌和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也很强。因此,进入了下水道后,鲶鱼通常也能生活得很好。
下水道中的鲶鱼能不能长到20斤以上?对于鲶鱼的体型,我只想用一句话来形容:没有最大,只有更大。因为鲶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而且它巨大的嘴巴进食量也非常惊人,因此,在经济型鱼类中,鲶鱼是生长速度最快的鱼类。
而且鲶鱼还是一种长寿的鱼类,比如埃及塘鲺,它在自然环境下的寿命可达30年,而像欧洲巨鲶这种鲶鱼最长寿命可达80年,此时它的体长已经到达了5米,体重336公斤。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鲶鱼都能长很多,像我国本土的塘鲺(胡子鲶),它最大也就四五公斤重。因此,下水道里的鲶鱼能否长到20斤以上取决于它的种类,不过从大多数的鲶鱼的寿命和生长速度看,它们长到20斤以上只是时间的问题。
早在2018年,国外一个疏通管道的工人就从下水道里清理出了一条巨鲶,据说这条鲶鱼体长1米多,体重15公斤左右,如下图:
总结鲶鱼有两个特点:生存能力强和生长速度快,生存能力强主要是因为它不挑食,而且全身的粘液也给了它足够的保护,而生长速度快是只有有足够的吃的,它的食量可以大到惊人。因此,正是这种习性,让鲶鱼可以适应下水道的生活,而且在下水道中它有足够的食物,再加上鲶鱼的寿命比较长,所以不出意外的话,鲶鱼在下水道中是能长成20斤以上的庞然大物的(大多数鲶鱼种类)。
埃及鲶鱼埃及人吃吗?
埃及人吃。埃及鲶鱼是我国1981年引进的,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的特点,比其他鲶鱼的胡须多几根,有8跟。烹饪埃及鲶鱼的手法和其他鲶鱼一样,以口味重的烹饪方式为主。
在挑选埃及鲶鱼的时候需要仔细区分,人工养殖的埃及鲶鱼与野生的差别不大,但是仔细观察还是能分别的。野生的埃及鲶鱼表面十分光滑,没有鳞片,体表会有一些黑色的斑块。但若是埃及鲶鱼看起来整个颜色发黑就需要注意了,这些鲶鱼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的。除了在买的时候要注意以外,清洗的时候也要特别小心,鱼籽要清洗干净,全部去掉,以免误食。
埃及鱼怎样钓?
埃及鱼钓法如下
钓埃及鱼的竿子需要使用小海竿、小矶杆都可以,我建议在1.8米-3米内的鱼竿。不适合用太长的鱼竿,因为我们用来钓鲶鱼的用饵比较容易脱落,所以在抛投时在需要尽量轻柔,避免抛投过程中散落。
埃及鲶鱼的鱼花是什么?
应该是鱼卵。
埃及胡子鲶,又名革胡子鲶,埃及塘鲺。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系,我国1981年从埃及引进。埃及胡子鲶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埃及胡子鲶体色发黑,共8须,头较扁。
市场上是不是有用鲶鱼冒充梭边鱼的?
这两种鱼区别还是很大的,鲶鱼头大嘴边有须,不具备常见的鱼鳞,而更像人的皮肤。个大肉多。
梭边鱼头小,须像老鼠,皮肤更硬一点,个子小点。如果哪个用鲶鱼冒充梭边鱼,那我就高兴了。因为个人更喜欢鲶鱼一些。
相比梭边鱼,真正的鲶鱼很少,一般的鱼火锅店都没出售。
容易和梭边鱼混淆的是江团和钳鱼,现在还没人能搞清楚。
另外,由于埃及的“塘虱”现在入了国门,这家伙和鲶鱼算亲戚,因此中国鲶鱼的声望受了很大影响,大家要注意鉴别。
塘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