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的别名,喇叭花与牵牛花有什么区别?
牵牛花与喇叭花没有区别,是同一种植物,只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它的花期以夏季最盛。种子具有药用价值。牵牛花花呈白色、紫红色或紫蓝色,漏斗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不少公园、庭院等地有栽种。
牵牛花的品种:
1.裂叶牵牛又名喇叭花子,一年生缠绕性草本。茎左旋,长2m以上,被倒向的短柔毛及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原产美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也常逸为野生。种子5-6颗,卵状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黄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圆叶牵牛叶片圆心形或宽卵状心形,基部圆,心形,顶端锐尖、骤尖或渐尖,两面疏或密被刚伏毛。其原产热带美洲,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生于平地以至海拔2800米的田边、路边、宅旁或山谷林内,栽培或沦为野生。
3.大花牵牛,别名白边牵牛,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缠绕茎植物。草本藤生植物,一二年生花卉,观花类,多用于观赏,也有的用于采集可入药用的花籽。其园艺品种众多,有平瓣、皱瓣、裂瓣、重瓣等类型;有白、红、蓝、紫、红褐、灰色等花色深浅不同的品种,以及带色纹和镶白边的品种;有早花品种(室内播种,可比一般品种的花期提早1个月);不具缠绕茎的矮生盆栽品种以及白天整天开花的品种等。
中药材二丑是什么?
二丑是牵牛子的别称,又叫白丑、黑丑、丑牛子等。
牵牛子,乃是旋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牵牛花也就是喇叭花,民间又称之为勤娘子,全国大部分地区皆有种植,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每年夏天牵牛花在房前屋后热热闹闹的举起了各色的小喇叭,挨挨挤挤随风轻摆,漂亮极了。
除用作观赏植物以外,牵牛的种子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入药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其后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名医别录》:牵牛子“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药性论》:牵牛子”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本草纲目》:牵牛子”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
牵牛子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又泄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之效;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咳喘、脚气、虫积食滞等症的治疗。因其有毒,又属峻下逐水药,孕妇及胃弱气虚者忌服,且不宜与巴豆及巴豆制品同用。
生牵牛子长于逐水消肿,杀虫;适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泻等症;炒牵牛子,因毒性降低,药性较为缓和,以涤痰饮、消积滞见长,且炒后气香,消积之中略有健脾的作用;适用于痰盛喘咳、饮食积滞等症。
现代研究发现,牵牛子主要含有牵牛子甙、牵牛子酸、没食子酸及生物碱等有效成分。牵牛子甙的化学成分与泻根素相似,有强烈的泻下作用,还有利尿及收缩子宫的作用;牵牛子具有泻下、利尿、兴奋平滑肌、驱虫等作用。
牵牛花的花像什么?
牵牛花的花朵是什么样子
1、喇叭状
牵牛花因为其花朵形状与喇叭相似,所以人们又称其为喇叭花,属于草本植物,花期在每年的五月份到七月份,在养护得当的情况下,花朵可以开放到十月份左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2、合适土壤
牵牛花适合生长在土质疏松、营养丰富、排水性好的土壤中,在种植时可以选择营养含量较为丰富的腐殖土或者使用有机质含量丰富、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有利于牵牛花根部的生长。
3、充足光照
牵牛花适合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光照不足会导致牵牛花的生长缓慢,花开颜色暗淡。一般可以将牵牛花放在室外向阳的环境中养护,但是在夏季午后需要对其适当的遮荫,以免灼伤。
4、适量水分
牵牛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三天浇水一次。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需要一天浇水两次,冬季温度较低时则需要观察土壤状态决定是否浇水,土壤发白则需要适当补充水分。
小便浑浊是什么原因?
尿液浑浊可以是生理因素引起,也可以引起一些病理性的因素引起,对于尿液浑浊,不要盲目的猜疑,而是应该结合自身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
先来为大家说一下正常尿液的颜色: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或者透明,在大量饮水之后,尿液颜色可以变淡,而在1大量剧烈的运动之后,尿液被浓缩,从而导致颜色的加深。
先来为大家说一下生理性的尿液浑浊有哪些因素导致:
1、长时间的憋尿,导致尿道未进行有效的冲刷,使得我们在刚刚排尿的时候,会有尿液浑浊的表现。
2、服用一些药物之后,有些药物在服用后容易造成尿液的结晶,使得尿液变的浑浊,如磺胺类药物,别嘌醇,丙磺舒等药物服药后应该增加饮水量,防止尿液的沉积和结晶。
3、剧烈的运动和活动之后且饮水量较少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尿液的浑浊,因为剧烈的运动后人体对水分的需求增加,使得尿液浓缩加强,从而出现尿液的浑浊,除了尿液浑浊的表现,剧烈运动后尿液颜色会加深,呈现比平常要深的黄色。
再来为大家说一下病理性的尿液浑浊有哪些因素导致:
1、泌尿系统的炎症、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炎症性疾病也会导致尿液的浑浊,但是此类的尿液浑浊多有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是血尿的表现。
2、乳糜尿:主要见于丝虫病和过度的摄入高脂肪食物所导致,其浑浊表现为尿液的乳白色,有时可以凝结为块状。
3、肾脏疾病:当肾脏出现疾病时,也会有尿液浑浊的临床表现。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中药综合中的常用饮片正名和别名怎么背?
如果是靠纯背的,是很难记住的,即使记住了将来应用时也很容易忘记。理解+识别+应用才是更好的记饮片的方式。
理解理解饮片的正名和别名,就要了解饮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了解饮片的命名法则,并懂一点古汉语常识是关键。
中药饮片的命名法则有几种:
1、按功效命名
如决明子、石决明,“明”就是明目,眼睛明亮,视力好,决明,就是对明目起关键作用。决明子的别名又叫草决明,这是相对石决明来说的,石决明是鲍鱼壳,外表像石头一样坚硬,所以命名“石”,而草决明是因为决明子是草本植物,故名“草”。续断,能续筋骨。益母草,对于女性经产常用。三七之所以又叫金不换,是因为它常在军队里用来疗伤止血,作用很大,能救命。2、以原植物或动物生长特点命名
如金银花又叫忍冬花,忍冬是因为其叶凌冬不凋谢。半夏,是夏季过半而生。冬虫夏草,本是菌类,冬天寄生于虫体内,破坏虫的内部器官,第二年夏季,从虫尸体生出菌类子座。3、以形态特点命名
如石韦,韦是皮革的意思,因为叶子具有柔韧性,像皮革一样,所以叫石韦。而“苇”字没有这层意思,所以写成石苇其实是错的。虎杖,茎直立而生,粗如杖,且表皮散生红色或紫红色半点,似虎皮纹,故称虎杖。大黄又叫锦纹,是因为大黄的切面有丝绸一样的花纹。山茱萸有个特别的别称,叫枣皮,这是因为它红红的长得像枣类的果皮,而不是因为它和枣有什么关系。4、以产地命名
如广藿香,是两广的藿香;川牛膝,是四川的牛膝。当归古代以秦州(甘肃岷县)为优,故也称秦归。三七以广西田州的为佳,又称田七。山药以怀庆为佳,又称怀山。5、以炮制方法命名
红参是经过蒸煮过颜色变红的人参,白参是经糖浸泡后颜色变白的人参。大黄因功效峻猛称为将军,它酒炖或酒蒸后为熟军,酒制称酒军,炒焦后称焦军。6、外来药音译名
如诃子又叫诃黎勒,是梵文的音译。补骨脂又叫破故纸、破布纸,是因为它也是外来药的音译,所以译法不同用字不同。7、以避讳而更名
如延胡索改为玄胡索,避讳宋朝一位皇帝的父亲。后为避讳康熙的名字玄烨,又改名元胡索。玄参改为元参,也是避讳康熙。薯蓣改为薯药、山药是为了避讳唐代皇帝李豫,宋代皇帝赵曙。识别识别就要实地见到这些药材,去药房、医院、野外接触中药,观察中药的形、色,闻它的气,尝它的味(毒性大的慎尝),这样有了感性的认识,有了图像、气味记忆,更容易记得住。
比如下图,就是大黄的横切面,可以感性地解了大黄、将军、锦纹的关系。
看到下图的三七,想到疗伤的金不换
看到下图红色的山茱萸,长得确实有点像红色的枣皮
应用应用真正去临床了解医生怎么开方用药,看到医生的药方是怎么写的,然后药方是怎么调剂的。
比如看到枣皮的时候不会想到去找大枣和酸枣仁,而是去找山茱萸。看到仙灵脾就知道是淫羊藿。看到二丑就知道是牵牛子。看到二决明就知道是生石决明和决明子。这是一个看的越多、用的越多,越练越熟的功夫,比死记硬背要记得牢、记得准。共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