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女读音,铁扇公主的故事?
1.铁扇公主其实是龟兹公主,而且是嫁给鸠摩罗什的公主。“鸠摩罗什”乃是梵语的译音,“鸠摩”是姓,“罗什”是名。“鸠摩”、“牛魔”发音是很像的,还有“罗什”、“罗刹”也很像。原来这铁扇公主就是嫁给鸠摩罗什的公主,因为是“罗什”的媳妇,所以自称为“罗什女”,中原内地的译音不同,给叫成了“罗刹女”。(得出结论)
2.铁扇公主来历的故事: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皇帝苻坚想要得到这位“神僧”,派出手下勇猛的将军吕光,七万铁骑向着西域三十六国横扫而去。(原因解释)
3.吕光虏获了鸠摩罗什,但他并不信仰佛教,他认为,鸠摩罗什除了长相俊美之外,并没有很特别。他对这位人们眼中的“神僧”百般折磨。他强迫鸠摩罗什和龟兹国的公主结婚。罗什不从。吕光便用烈酒将鸠摩罗什灌醉,把他和公主关在一起,让他破戒。最终,鸠摩罗什被迫娶了龟兹国的公主。(内容延伸)
冲突繁体字?
冲突-繁体
衝突
拼音[chōng tū]
释义
1.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武装~。言语~。2.互相矛盾;不协调:文章的论点前后~。因时间~,会开不成了。
详细释义
冲突 [chōng tū]
1.亦作“冲突”。猛冲。
《清平山堂话本·老冯唐直谏汉文帝》:“﹝ 匈奴 ﹞长驱番兵,奋力冲突。”
2.冲袭;突击。指近战。
《后汉书·刘虞传》:“ 瓚 乃简募鋭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衝突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操 与 马超 隔 渭水 ,每渡 渭 ,輒为 超 骑所衝突。” 宋 叶适 《开禧二年上宁宗皇帝第二札子》:“臣伏覩 建炎 、 绍兴 渡 江 之后,非不欲固守两 淮 、 襄 、 汉 ,而虏人衝突无常,势不暇及。”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黄兴传记》:“战至距离相去二百米达时,敢死队伏而不动;及 清 军追至一百米达,乃奋起衝突, 清 军死至三千餘人。”
3.水流冲击堤岸;亦谓水流奔突。
唐 元稹 《重夸州宅景色》诗:“为问 西州 罗刹 岸,涛头衝突近何如?” 宋 苏轼 《晁错论》:“昔 禹 之治水,凿 龙门 ,决 大河 ,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衝突可畏之患,唯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所,是以得至於成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桥下水涌流两崖石间,衝突甚急,南来大溪所不及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咸水衝突而起,如 济南 之 趵突泉 然。”
4.直闯。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骂胥诗对》:“郡有胥魁,其性刚悍,素为郡人所恶。偶以年劳出职,既府谢而出,跃马还家,道逢道人,衝突而过。”《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宣王 在玉輦之上,打个眼瞇,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面衝突而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官船钉疏板薄,不能衝突波涛。”
5.碰撞;冲撞。
《魏书·刘洁传》:“此等习俗,放散日久,有似园中之鹿,急则衝突,缓之则定。”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世途昏险,拟步如漆,左低右昂,鬭冒衝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核其情罪,较冲突仪仗为更重。”
6.指冒犯。
《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司马貌 ﹞八岁纵笔成文,本郡举他应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逊,衝突了试官,打落下去。”
7.争执;争斗。
胡适 《在上海》:“我在 西一斋 做了班长,不免有时和学校办事人冲突。” 老舍 《月牙儿》:“看她那个样儿,她不想跟我吵闹,我更没预备着跟她冲突。”
8.犹矛盾。
瞿秋白 《海上述林》卷上:“他们要求文学之中对于这种斗争的描写,要能够发露真正的社会动力和历史的阶级冲突。” 赵树理 《表明态度》:“近几天村里会议过多,因为时间冲突,武装会议还没有召开。”
9.文艺理论术语。指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利益等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斗争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既包括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又包括特定环境下人物自身的冲突。冲突是作品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
10.心理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有内部需要与外部限制的冲突,外部需要之间的冲突和内部需要之间的冲突等。
11.向前突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榆关》:“墩臺守望,虽鳞次櫛比,而柳栅沙沟,衝突道侧,行旅患之。”
为什么很多西方国家的名字都翻译得很优美?
中国将世界许多国家的名字,都翻译的非常优雅、大气、可爱,体现了我们的文化和友谊,善良。
一些好听的国名,美国、法国、英国;泰国,将国泰民安,以此为荣,加入对舛宣传的影视、告广告词中。荷兰,多浪漫,荷花和兰花......
刹多音字组词?
一、“刹”多音字组词有:
1、刹shā:刹车、霞刹、刹把、秒刹、凤刹、罗刹、寺刹、恶刹、玉刹、禅刹等。
2、刹chà:古刹、梵刹、名刹、一刹、宝刹、刹海、刹时、刹那等。
二、基本释义
[ shā ]
止住(车、机器等):把车刹住。刹住不正之风。
[ chà ]
佛教的寺庙:古刹。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刹,柱也。从刀,未详。杀省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刹,用棍杖拄地。字形采用“刀”作边旁,用意未详;用省略了“殳”的“杀”作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刹车
[shā chē]
用闸等止住车的行进。司机手疾眼快,及时刹车,避免了一次事故。
2、幡刹
[fān shā]
寺前所立幡柱。也称“刹竿”、“刹”。求道的僧侣得一法,每于此建幡昭告远方。
3、刹那间
[chà nà jiān]
形容时间极短,几乎是弹指一瞬间。
4、刹帝利
[chà dì lì]
梵语的音译。亦省称“刹利”。古印度第二族姓,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为世俗统治者。
5、刹那芳华
[chà nà fāng huá]
刹那芳华此为形容女子的一句,红颜易老,外在美丽只是刹那间。也形容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但却如烟火一般绚烂而永恒。
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俄罗斯人是什么关系?
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俄罗斯都是东斯拉夫人,他们共同祖先在公元882年建立了基辅罗斯国家,面积达13O万平方公里,首都在基辅。
但后来分裂成许多公国,其中有一个莫斯科公国。在13世纪基辅罗斯的土地上的各公国均被蒙古统治。后来莫斯科公国发展起来成为俄罗斯,击败了蒙古的金帐汗国,占有金帐汗国统治的地区。1618年时现白俄罗斯人地区被立陶宛统治,现乌克兰人地区被波兰统治,只有俄罗斯族人独立建国并很强大。
在1620年时,波兰立陶宛组成以波兰为主体的联合王国,占有乌克兰、白俄罗斯,亚速海和黑海周边地则属土耳其。
1654年乌克兰人赫梅利尼茨基发动起义,占有5万平方公里土地,波兰出兵镇压。为了借助俄国的力量对抗波兰,乌克兰起义军归符俄罗斯,赫梅利尼茨基同俄国代表在佩列亚斯拉夫签订了乌克兰地区同俄罗斯合并条约。然后俄罗斯对波兰立陶宛王国宣战,波兰立陶宛王国战败,原属波兰立陶宛的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地区归俄罗斯所有。1792年俄军进攻波兰并占领华沙。1973年俄军获得波兰立陶宛王国的白俄罗斯和第聂伯河西岸的乌克兰地区。
从1676年开始,241年间俄土之间打了12场战争,俄罗斯从土耳其手中夺得亚速海、黑海周边的土地。
由此,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领土全成为俄罗斯士地。
通过不断侵占邻国土地,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4年,俄罗斯帝国土地已有2280万平方公里。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代翻了沙皇的俄罗斯帝国,成立了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列宁将少数民族地区建成了加盟共和国,并将国名改为苏联。白俄罗斯族人居住地区成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人居住地区建成乌克兰共和国,在建立时^还将俄罗斯的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敖德萨等七个州给了乌克兰,后来苏联又不了断给乌克兰领土,使乌领土达6O万平方公里。1991年苏联解体,各加盟共和国带当年实际管理领土而独立,于是有了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不同时期乌克兰获得领土如下图。
中间橙红的是乌克兰归入俄时带去的土地,绿色是沙俄打下波兰后划给乌的土地,黄色是苏联从俄划给乌的土地,西北角兰色一块二战后苏联划波兰土地给乌的,红色是1954年为庆祝乌加入俄三百周年苏联从俄土地中划出送乌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