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是哪个朝代,三朝元老有几个哪个年代?
西汉霍光,唐朝徐茂公,宋朝李纲,明朝叶向高,清朝张廷玉。
1、霍光
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大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长美。不学无术,忠诚勤恳。初以门荫,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宿卫公正,勤劳国家。
汉武帝临终时,拜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辅政,封为博陆侯。辅佐汉昭帝,解除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
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去世,谥号宣成,陪葬于汉武帝茂陵,葬礼如萧何故事。两年后,霍家发动谋反,全族诛杀。
2、徐茂公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
3、李纲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4、叶向高
叶向高(1559年9月1日-1627年10月7日),字进卿,号台山,晚号福庐山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人。明朝大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辅臣。
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中进士,授职庶吉士,随后提升为翰林院编修,历任南京国子司业、太子左中允。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升为太子左庶子。上疏请求取消矿税、撤矿税监,被沈一贯排挤出京,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升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后,一人主持阁务达七年之久,人称“独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连上六十二道奏疏请求致仕,获准回乡。天启元年(1621年),二度入阁为首辅。
由于阉党势力过于强大,叶向高不甘受误国之骂名,又连上六十七道奏疏请辞。天启四年(1624年),叶向高以太子太傅致仕。
天启七年(1627年),叶向高病逝,终年六十九岁。崇祯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5、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天启年距今多少年?
天启(公元1621年 - 1627年)为中国明朝第十五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距今388~394年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为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朱常洛在位仅29天就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即位。朱由校因其父不受祖父万历帝的宠爱,所以自幼也备受冷落,少文化、好木技,被称之为木匠皇帝。
天启城是哪里?
天启城旧称天齐城,位于帝都平原的西南部。在晁朝一统三陆、划分九州之时,天启城就已是繁荣的城市。千百年来,大多数人都认为九州处于大地的中心,而天启城又是九州的正中心所在。虽然龙渊阁曾计算出这说法并不精确,但这并不妨碍大部分人类王朝将都城定在天启。
天启,天之齐也,意为天之正中。晁朝时,虽然还没有“天齐”的概念,却看中这里地势雄壮,派大臣周工修筑固龙城。到了贲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固龙城中烟火不接,耕垦种植,阡陌相连。
上古四大上神都谁?
一、女娲:
女娲由盘古的右脑所化,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 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女娲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二、伏羲:
伏羲由盘古左脑所化,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三、昊天:
昊天由盘古心脏所化,又称皇天上帝、天帝、老天爷、昊神,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众神之主”,“天”的尊号最早出现在商朝,周朝时期正式出现对帝的尊称。“天”本无形,即唤昊天,是中国古代一种原始形态的信仰象征。是带有至高神之位的天帝,是宇宙万物和国家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作为使者。道教玉帝是四御之一,神格在三清之下,因而与昊天上帝不可混为一谈。“所谓昊天上帝者,盖元气之广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即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讬之于天,故称天帝。”天帝旨意贯穿五经。
四、犼:
犼由盘古的头骨所化,是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上的两只面南而坐的石犼,叫做“望帝归”。因为犼无意之间闯入人间,酿成大祸。犼便被女娲和伏羲和昊天三人合力封印,犼为了脱困,其灵魂和身体分裂,成为僵尸的鼻祖僵尸之王,即僵尸进化的最高境界。
带有天字的朝代?
南北朝时期:南梁武帝肖衍 年号天监 陈文帝陈倩 天加 唐朝时期:哀帝李祝 天佑 五代十国时期 后唐明宗李嗣源 天成 后晋高祖石敬塘 天福 宋朝时期:仁宗赵祯 天圣 元朝时期:明宗奇渥温氏和世瑓 天历明朝时期:熹宗朱由校 天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