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义士,关于忠的四言绝句?
1、妖艳恩馀宫露浊,忠臣心苦海山青。——出自唐·贯休《经吴宫》
2、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出自唐·周昙《春秋战国门·夫差》
3、忠臣孝子是冤家,杀人放火享荣华。——出自清·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4、绍熙之未天步艰,忠臣义士肝胆寒。——出自袁燮《挽丞相忠定公》
5、志士何曾耻把关,忠臣本自不言闲。——出自晁说之《和蒲君刑曹佳什》
6、忠臣当代谁第一?七载舒州天下无。——出自元·周霆震《古金城谣》
7、忠臣至今痛入髓,下逮童騣犹歔欷。——出自陈宓《檄中原》
为什么朱家五子下场都不好?
当然各有各的原因啦!
一、朱棣。朱棣做了那么多缺德事儿,还能活65岁,做了22年皇帝,还想咋样呢?他发动靖难之役,逼死了自己的侄儿朱允炆,将忠义无双的铁铉凌迟处死。
方孝孺不肯给他写登基诏书,朱棣就把方孝孺十族全部诛灭。朱允炆的顾问黄子澄,被朱棣活捉了以后,肢解而死,九族同样被诛灭。齐泰也被朱棣诛灭九族。
这些忠臣义士的妻女,基本都被朱棣扔到了欢乐场所教坊司,并且下令她们世代为妓,甚至连铁铉年仅4岁的女儿都不放过,这是个正经皇帝干得出来的事情吗?
后来还有这么多人提到朱棣都竖起大拇指,甚至还专门搞个电视剧来给他歌功颂德。大多数人只记得他在沙场驰骋时的意气风发,却很少有人会提及朱棣的这些过往。
就算是这样,朱棣还做了22年皇帝,我觉得这已经很够本了。而且他去世以后,他的子孙后代们依旧一直在做大明朝的皇帝,这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二、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嫡长子一枚。朱高炽跟朱棣的性格完全相反,他天性仁义。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就已经开始负责处理大后方的事务。
可是朱棣一直都更加喜欢二儿子朱高煦。相比较肥胖的朱高炽来说,朱高煦可谓是一表人才的高富帅。而且朱高煦战功卓著,所以朱高炽差点就没机会登基了。
好在朱高炽凭借生了个好儿子朱瞻基,从而扳回一局,成为了朱棣的继承人。朱高炽就比较可惜了,他上台以后,给各种建文帝时期的旧臣平反。
那些曾经帮助朱允炆而受到朱棣责罚的人,他们的家人被发配的,都可以回来。被送到教坊司的,也可以赎身做回良家妇女。
朱高炽被称为明仁宗,可谓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可惜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由于肥胖过度,走起路来都需要两个人搀着。
估摸着朱高炽是因为肥胖过度,引起了三高或者糖尿病。这才在48岁的时候去世,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炽曾经打算把都城迁回南京。因为他跟朱元璋感情更好,甚至已经让儿子朱瞻基去南京踩点了,结果这个时候朱高炽就去世了。朱瞻基跟朱棣感情更好,因此他不愿意迁都南京,依旧留在了北京。
三、朱高煦。朱高煦就是那个整天要夺取太子之位的高富帅。靖难之役的时候,他多次跟随朱棣南下,立下了不少功劳。
因此朱棣曾经拍着朱高煦的肩膀说:你要好好努力啊,你大哥身体不好!
这意思就很明确了,朱棣更看好二儿子朱高煦,所以打算等到朱高炽早逝以后,就立朱高煦做太子。
再次彰显了朱棣这个人的可怕之处。虽然是简单一句话,但是也足以暴露出朱棣的良心。朱高炽难道不是你的儿子吗?有这么诅咒儿子早逝的吗?或许成大事的人,就像他那样应该六亲不认吧,在下是接受不了。
可惜朱高炽偏偏就是不死,身体再差,咱也能爬上皇位。所以气得朱高煦用了各种办法来夺取太子之位。
他被封为汉王以后,死活不肯去封地,一直在京城待着。可惜等不到机会,等到朱棣和朱高炽相继去世以后,朱高煦为了阻止朱瞻基北上登基,居然在路上埋伏杀手。
结果没想到朱瞻基绕道北上登基,朱高煦无奈只好直接选择造反。你造反就造反好了,为啥谁都要告诉呢?本来跟张辅关系就不咋地,还跑去想要拉拢张辅。
结果张辅把他的秘密全盘告诉了朱瞻基,不等朱高煦动手,朱瞻基就把他给灭了。朱高煦关进牢里以后,还是要作死。
当时朱瞻基好心好意来看看这个叔叔,没打算弄死他,结果在朱瞻基打算走的时候,朱高煦神乎其技地伸出了一只脚,把朱瞻基给绊倒了!
对皇帝来说,摔倒可不是一件吉利的事情。气的朱瞻基找来一口大铜缸,把朱高煦扔进去,用火给活活烤死了。对他,我只能说一句:活该!
四、朱高燧。朱高燧是朱棣的第三个儿子,可以说朱高燧是这三个儿子里,最让人反感的一个角色。朱高煦好歹敢作敢当,可朱高燧却十分阴险。
早年他仗着朱棣宠爱他,各种为非作歹。长大以后,又联合二哥朱高煦一起陷害朱高炽。要不是朱高炽多次维护弟弟,朱高燧早就被朱棣给法办了。
尤其是朱棣病重的时候,护卫指挥孟贤居然联合一帮人,打算毒死朱棣,杀掉朱高炽,改立朱高燧做皇帝。朱高燧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但是事发以后,又是朱高炽护住了朱高燧。
朱瞻基继位以后,朱高燧又跟朱高煦合谋打算造反,结果朱高煦上了战场,朱高燧却又做了缩头乌龟,属于正儿八经地卖队友。
不过也正是因为朱高燧识时务,所以朱瞻基放过了他。他活了50岁,是兄弟几个里面最长寿的了。
五、朱瞻基。朱瞻基是朱棣最看好的孙子,也正是因为朱瞻基的原因,才让朱棣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想法。朱高炽去世以后,朱瞻基做了皇帝。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他在位期间,延续了朱高炽的仁政,是仁宣之治的真正践行者。他重用三杨,提升内阁地位,也采取了与民休养生息的策略。
不过由于朱瞻基很崇拜自己的爷爷朱棣,所以也喜欢重用太监。而且他还特地设立了培训班,教太监们读书写字,让他们参政,结果造成了明朝宦官长期干政的局面。
可惜这位皇帝,只活了38岁。他去世的原因不详,可能跟基因有关系。他老爹朱高炽活了48岁,他儿子朱祁镇活了38岁,朱祁钰活了29岁,孙子朱见深活了41岁,后面的朱佑樘活了36岁,朱厚照更是只活了31岁。
由此可见,老朱家这一脉是有短寿基因的,问题出在朱高炽身上。而朱高炽的父亲朱棣活了65岁,证明不是朱棣的问题。问题应该出在朱高炽的母亲徐皇后身上,她只活了46岁,而她的几个儿子,岁数最大的朱高燧,也只活了50岁。
参考资料:《明史》
重耳乞食的故事?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晋文公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他,当他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里,不愿出来。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全文如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参见宋代苏轼的《晁错论》。
石狮子成精被佛珠困住是什么电影?
石狮子成精被佛珠困住出自电影《天命英雄》,地区:越南 时长:103 分钟 上映时间:2012年1月20日
本片号称越南第一部武侠大片。故事讲的是15世纪中期,谅山王兵变杀死异母王弟黎仁宗与宣慈太后阮氏,夺位后倒行逆施,残暴无比,激起忠臣义士及武林豪杰的反抗,终将其推翻。
剧情介绍
故事讲的是公元15世纪中期越南黎朝初期,太后(宣慈太后阮氏英)为自己的权欲,蛊惑先皇(黎太宗)废黜储君谅山王黎宜民,后谋害先皇,并嫁祸于黎朝元老阮廌,并将阮家诛灭三族。
阮家唯一幸存的阮武(阮廌之孙)十二年后重现,调查发现他们家族被陷害参与与他们无关的阴谋和罪恶。他决意恢复正义,洗刷家族的荣誉。
阮武偶遇一场刺杀,在千钧一发时救了皇上的堂兄(黎太宗之侄嘉王),他们结成同盟,意图向太后复仇。
阮武在复仇的过程中结识了同以太后为仇的花夏和花春姐妹,在这个过程中还加入了发现同伴(嘉王)图谋纂位的剧情,基于大义,揭穿了嘉王的阴谋。
为国家(大越国)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女主角花春的激烈反对,阮武最后放弃了复仇,把重要的复仇道具“血书”亲手交还仇家太后,表露身份,退出是非,停止了这场杀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