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第一个组词,子字能加什么偏旁?
子+女=好、子+亻=仔、子+米=籽、子+ 宀=字等。 一、子+女=好 读音一[ hǎo ] 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
2、合宜;妥当。
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
4、友爱;和睦。
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
6、用于套语:。
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
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
9、反话,表示不满意。
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 读音二[ hào ] 1、喜爱(跟“恶”wù相对)。
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 组词:好看 问好 刚好 好像 只好 更好 好玩 正好 你好 和好 二、子+亻=仔 读音一[ zǎi ] 1、〈方〉具有某种特征或从事一定职业的年轻男子。
2、同“崽”。 读音二[ zǐ ] 幼小的牲畜、家禽等。 读音三[ zī ] 〔仔肩〕负担;责任 组词:仔鸡 仔细 仔猪 仔畜 仔密 孖仔 仔兽 靓仔 棍仔 仔鱼 三、子+米=籽 某些植物的种子。 组词:籽棉 籽实 棉籽 菜籽 籽骨 薇籽 麦籽 潲籽 籽种 结籽 四、子+ 宀=字 1、文字。
2、(字儿)字音:咬字儿。
3、字体。
4、书法作品。
5、字眼;词。
6、字据。
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
9、许配。
10、姓。 组词:字画 练字 写字 生字 汉字 字体 识字 文字 题字 字帖
子字有几笔?
子zǐ 一共有三笔一.关于笔顺
部首:子 部首笔画:3 总笔画:3
康熙字典笔画( 子:3; )
五笔86:BBBB 五笔98:BBBB 仓颉:ND
四角号码:17407 UniCode:U+5B50 规范汉字编号:0064
二.关于意义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刵 )。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子反义词是什么?
父 -子 子 母 子的解释[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 动物的卵:鱼~。蚕~。
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
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子字多少笔?
子zǐ 一共有三笔
一.关于笔顺
部首:子 部首笔画:3 总笔画:3
康熙字典笔画( 子:3; )
五笔86:BBBB 五笔98:BBBB 仓颉:ND
四角号码:17407 UniCode:U+5B50 规范汉字编号:0064
二.关于意义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刵 )。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孙的组词?
炎黄子孙、子孙、孙子、孙女、徒子徒孙、孙媳妇、长孙
炎黄子孙
读音为yán huáng zǐ sūn
释义
炎黄:炎帝和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帝王,用来指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子孙。指中华民族的后代。
例句
这几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是炎黄子孙的共同荣耀。
不管身在何处,海内外华人都是炎黄子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