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哪个朝代的,杜甫和李白是同一时期的人吗?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的诗人,合称李杜。李白是盛唐的(701—762),所以诗歌风格就相当洒脱不羁,而杜甫较晚(712—公元770)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所以揭示社会腐败的一面
为什么李白王昭君不在一个朝代?
王昭君:约公元前52年一公元前19年,西汉时期人,本是汉元帝宫女,后经过和亲,嫁与匈奴呼韩邪单元,维持了西汉与匈奴近半世纪的友好关系。李白,公元701年一762年,唐朝著名诗人,飞将军李广后裔,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二人从出生年代,所处时期,均不是一个朝代人。
李白号称诗仙?
从广义上讲,词是一种新式的、自由灵活的抒情体乐府诗,通俗来讲,词是给一些音乐曲调专门填写的歌词,具有鲜明的口语化特征,语言通俗易懂,句式参差不齐,韵律感较强。
词萌芽于南北朝时期,发展于隋唐,鼎盛于宋代。每首词都有词牌,词牌的作用如同题目,同时也限定了词的字数,以及句式结构。
宋代市井文化相当繁荣,音乐在民间广泛流传,茶楼、酒馆、青楼等场所,出现了大量的以演唱歌曲为生的优伶,为词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外部条件。
实际上,在诗仙李白(701年——762年)生活的盛唐时期,词已经迅速发展起来。因为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流很频繁,大唐文化不断对外输出的同时,西域文化又沿着丝绸之路输入到大唐,来自西域的燕乐(后称宴乐)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许多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举办宴会时,以欣赏燕乐为时尚,在宴会上,常常能听到不同风情的西域燕乐。
燕乐既包含用西域乐器,如琵琶、胡琴、五弦、冬不拉弹奏的器乐,又包括可以演唱的声乐。
燕乐里声乐的歌词正好是新式的文学体裁——词。
词在演唱时以娱乐、消遣为主,因此,文本内容并没有深刻、警醒的道理,大多表现的是花前月下,脂粉气比较重,跟爱情有关的内容。就跟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
唐代诗歌非常繁荣,诗人们很高傲,认为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把戏,对专门写词的诗人有些鄙视,有头有脸的诗人是不屑于写词的。
但李白是一个例外,他一生尝试着创作了大约20首左右的词,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
李白之所以写词,一是他的思想比较开放,有相当强烈的探索精神,勇于尝试创作新的文学体裁,不认为写词有什么丢人。
二是李白经常出入灯红酒绿的场所,从优伶口中经常能听到动听悦耳的词,通过耳闻目染,他比其他诗人更能接受词,更能明白词的作用。
李白一生创作的20首词,所使用的词牌主要有《菩萨蛮》、《忆秦娥》、《清平乐》、《连理枝》等。其中,以《忆秦娥·箫声咽》最为有名,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对其评价很高,认为李白的这首词跟他的诗一样大气磅礴,称其“纯以气象取胜”。词曰: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实际上,李白有很多诗歌介于诗和词之间,句式自由灵活,有长有短,节奏起伏跌宕,像非常有名《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都是这种情况,如果配上乐谱,唱起来朗朗上口。
诗人李白家里富有吗?
李白家境其实还算比较殷富,他父亲李客曾出任过任城尉这类小官,李客为人生平颇有侠气,这也是李白为什么多次讴歌历史上的侠客精神,因为他父亲李客就是一个颇具侠义心肠的人。
李客任侠好义,在早年因为打抱不平犯下命案弃官外逃,后来李客在外地靠经商致富,当然关于李白父亲李客的事迹,大部分都为历史上传说,因为关于李客的事迹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只是后人根据李白墓碑文有过短暂的李客介绍,也并不是很详细。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李白父亲李客即当过官也经过商,整体来说算是家境殷实富足。
但是李白的家境经不起李白折腾,因为李白在历史上没做过几年官,而且李白也不会经商,所以说历史上的李白仕途和事业都没有,还总好四处游玩,那么李白父亲李客留给他的那些家产肯定不够他败家的。
而且历史上的李白非常喜好交朋友,出手很阔绰,他当年资助贫困举人赴京赶考出手非常阔绰,所以他的家底很早就花没了,那么后来李白四处游玩哪来的钱呢?
败光家产的李白就靠吃软饭了,李白的两任妻子都是宰相的孙女,李白最初的原配是唐高宗时期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李白是入赘到许氏家族,许氏非常欣赏李白才华,对李白寄情山水是非常支持,所以李白前期出手阔绰广泛交友全靠许氏的经济支持。
许氏去世后,李白因为没有官位和产业被许氏家族赶了出去,这时期的李白就开始四处访友浪荡四方。
李白在访友期间就展现出他当年交友阔绰的好处了,他当初结交的很多好朋友此时都已富贵发达,所以李白四处游荡期间大多得到朋友倾囊相助。
比如李白著名诗篇《赠汪伦》中的汪伦,这位汪伦虽然在历史上没啥名气,完全靠李白这首诗才让人记住了他,但是汪伦家世非常显耀。
汪伦虽然当时官职只是县令,可他是隋末农民大起义时期割据吴越地区的吴王汪华的后人,汪华后来举吴越六州归顺唐朝被封为越国公,汪华也是徽州汪氏始祖,在唐朝汪氏家族始终非常显耀。
所以汪伦官职虽低,家产却非常丰厚,李白到汪伦家后,受到汪伦盛情款待,汪伦不止款待李白,临行前还对李白金银相赠,所以李白像汪伦这样好朋友还有很多,他四处浪荡期间得到很多像汪伦这样的好朋友资助。
后来李白又与一位刘姓妇女姘居生活,但是刘姓妇女嫌弃李白不务正业,不能挣钱,离他而去。
之后李白浪荡到山东地区做了上门女婿,和这位媳妇儿一起并生下了一个儿子。
再之后李白就遇到了第二任妻子也是唐高宗时期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这一年是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李白浪荡到宋州(现今河南商丘)偶遇了神交已久的大诗人杜甫和高适,三人一起游玩宋州梁园。
在游玩期间三人喝的也到位了,开始互吹牛逼,相约写诗,杜甫和高适都是在纸上写完了,唯有李白喝的懵逼了,才开始才华表演,李白醉眼朦胧的起身,也不在纸上写,直接在梁园墙上写下了那首《梁园吟》。
写完诗以后三人胡吹一番牛逼就各自走了,到了黄昏时期,恰巧宗楚客的孙女宗氏游玩回来路过梁园,看到了墙上写的诗,当时年仅二十来岁尚在闺中的宗氏非常欣赏李白这首《梁园吟》,于是花千金买下了梁园的这堵墙壁,这就是后世的“千金买壁”故事由来。
李白后来听闻宗小姐花钱金买了自己酒后涂鸦的墙壁,觉得这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啊,他就向高适和杜甫请教,于是杜甫告诉李白,宗小姐向来自视甚高,父母允许她可以自择夫婿,但是很多人都入不了宗小姐的法眼,所以天下都传闻宗氏小姐最难娶。
既然宗小姐这么欣赏李白的才华,杜甫就鼓励李白去追求宗小姐,于是李白就拜托高适去为自己向宗小姐提亲,高适欣然而去,果然宗小姐被李白才华所感动,最终在高适和杜甫的撮合下与李白成亲。
李白正愁没钱花,宗小姐一答应求亲,果断的舍弃了山东那位媳妇儿,在宋州和宗小姐成亲。这一年李白44岁,而宗小姐大概也就20岁左右。
宗小姐家境非常富裕,所以李白再度回到了和原配妻子许氏那个时代,从此再也不愁钱花了,靠着才华吃软饭也是李白的一大特色,吃最软的饭,写最文艺的诗。
先后娶了两任宰相的孙女,外加还结交了一群富贵朋友,所以即使天天不务正业,没有稳定收入,靠着媳妇儿和朋友的李白依旧可以穷游全国,天天四处浪荡。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李白曾当过什么官?
李白当过翰林待诏六品。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身长七尺有余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川昌隆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