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雨,不跟男朋友回家的诗句?
1、《秋夜曲》——作者:唐代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2、《汉江》——作者: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远天螮蝀收残雨, 映水鸬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
鹚近夕阳。
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
一字诗的诗意是什么?
所谓一字而境界全出,又谓之曰“点睛之笔”。
在诗歌的创作中,这叫作“炼字”。
01.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 《苏幕遮》
“雨露之晶莹,碧叶之清圆,风荷之亭亭”,本已美极。
但一个“举”使得静态的画面一霎鲜活了起来,风神毕现。
02.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波澜壮阔、怒涛急浪的,而“如丝”给人的感觉是柔弱纤细的。
因为李白采用了奇特的视角,
一个“如丝天际来”有尺幅千里,笼天地于形内的全景式画面。
他描写的不再是某一段黄河的景象,而是整条黄河在中华大地上,从高原奔腾入海,横贯万里的壮阔景象和狂野气势。
03.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 《暮江吟》
按照格律来讲,本属“仄”声字,却选了个“平”声字。
如果用“照”、“映”,则显滥俗,也很平淡。
如果用“落”则显生硬,用“入”、“射”,未免直露单调,虽有纵深之感,却把残阳拘束在一线之内,跟下句的“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毫不相称。
而“铺”则给人柔和、均匀调谐之感,同时也给人一种辽阔宽广的境界,与下句相宜。
04.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 《更漏子》
这句诗采用的是移情于物的写法。其实整句都写得好,但“滴”字尤能动情。
空房、空阶、冷雨、冷心,点点滴滴的雨声,声声滴落在思人破碎的心。
“滴”字更显夜的漫长和孤寂。
05.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欧阳修· 《临江仙》
王静安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而这句诗,一个“碎”字尽得风流,彷如耳际闻之。
06.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
星河共影,天水一梦。
辛弃疾有词云:“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这种境界即是传说中的“天人合一”。
置身这种景象当中,让人忘了星河乃是湖中之影,有一种乘浮槎夜航银河的错觉。
而在梦中,以“压”来形容清梦,实际把睡眠之酣,梦之沉,心之畅,给予了可感知的传达。
07.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李煜· 《蝶恋花·暮春》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曰:“风收残雨,以‘约’字状之,殊妙。”
沈谦说这一句要胜于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及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
写片时佳景,宋、张二人之句虽状景生动,但无余韵。
08.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醉垂鞭》
沈祖棻曾说:“其好处在于‘破’、‘弄’二字,下得极其生动细致。”
的确,云“破”比云“散”更好,“破”有一种急速感,暗示起风了,所以花才能“弄”影。
这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是一瞬息的光景。
09.
孤舟隐荷出,轻棹染苔归。
——王褒· 《山池落照》
一“隐”、一“染”字,将意境渲染得空灵而朦胧。
10.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秦观· 《踏莎行》
“雾、月、楼台、津渡”。
八个字,四个意象,如何构成一副迷朦渺茫的景象?
秦少游用的是“失”和“迷”,这两个字都用得非常好。
不仅是景象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失意、怅惘的写照。
而“失”更有“点睛之效”,因为失意者,内心才会迷惘。
带有韵和婷二字的诗句?
恰似娉婷,十五藏朱牖。
——《蝶恋花·一搦腰肢初见後》
年代: 宋 作者: 方千里2.徐娘身老谩多情,洗香吹粉转娉婷。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陈克3.舞鸾歌凤小娉婷,阳关休唱断肠声。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周紫芝4.孔雀双飞敞画屏,锦花裀上舞娉婷。
——《鹧鸪天·孔雀双飞敞画屏》
年代: 宋 作者: 史浩5.镂玉裁琼莫比香,娉婷枝上殢春光。
——《鹧鸪天·镂玉裁琼莫比香》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婷 【tíng】释义:1.(形声。从女,亭声。本义:美好的样子)2.颜色和悦。婷,和色也。
——《玉篇》
3.优美、雅致 。
4.如:婷婷袅袅(形容女子体态柔美轻盈);婷娉(体态美好;又指美女)组词:婷婷 娉婷 婷娉 玉娉婷 丰韵聘婷造句:1.婷婷玉立的她,站在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中!
2.夏天的荷花,像袅袅婷婷的美女一样,亭亭玉立在池塘中。
3.婷婷的父母是艺术家,婷婷耳濡目染,对艺术产生了极大兴趣。
什么亭的情诗?
原文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一帘幽梦出自哪首诗?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出自北宋秦观的《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