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什么季节成熟,水稻青粮什么时候收割?
水稻收割分三个时期,青粮,霜前,霜后,这其中青粮产量最高,霜前出米率最高,霜后最保守,最好卖。青粮的收割时间:白城这边,最早的青粮收割时间是8月28号,品种是绥粳18,稻粒黄,稻杆绿,活秆成熟,唯一的缺点就是水稻稀,沙土地。每公斤售价1.3元,正午收成在21000至22000斤之间。从8月28号开始,就陆陆续续开收,价格也一路上涨,到九月6号左右,涨到了1.4元一斤,产量也开始下降,每晌也是2000斤。青粮是水稻产量最高的,但是一定要早熟品种,在这个时间段,它完全成熟,并且含水量高,别的品种不行。绥粳18,干粮17000斤。
霜前收割:霜前收割的水稻,水分在17个左右,这个时间的水稻出米最多,好的地块,产量也能达到每晌地20000斤,收割后需要晾晒一阶段,最后被米厂收走。正常的年头,我们是9月22号左右来霜,霜前收的,就是在18号到22号之间,太早湿度大,太晚就算干粮了。霜前收割的水稻,需要一定的场地晾晒,没有场地的不要收,晾不起。霜后收割:霜打死的水稻,水分最小,产量完全就靠种植者的技术管理,和水稻的潜力,生育期越长的品种,产量就越高。雨后的水稻卖粮,只看一样,就是出米率的多少,7个米的多卖钱,6个米的少卖钱,不用担心卖不动,最后会有粮库兜底。
那有什么问题呢?收粮时,必须让粮商留一份押金,不留押金,一万元一份正好,收割机收粮时,必须慢一点,选择半喂入收割机,时间从上午10点到下午5点,过早过晚收不到,稻谷湿度大,打不干净。霜前收的水稻,要控制水田地里的水,最好是能撑住车,不然稻草被压到泥里,不好整,来年种地费工。还有就是收割时间,虽然能提前,但也要到9点才开始,晚上5点多也要收工,半喂入收割机最好,全喂入也可以收了。
庄稼什么时候成熟?
庄稼水稻大豆在秋季成熟
水稻是什么颜色?
:水痘是什么颜色?水稻稻种是浅黄色,,稻种发芽撒在苗床,长出来的稻苗是绿色的,长出来的禾苗也是绿色,稻苗扬花是黄色,秀出稻穗是绿色的
等稻子成熟的时候豆子就变成了金黄色的,一片成熟的稻田,一眼望去,一片金黄色,特别是照在阳光,金灿灿的一片,都是成熟的稻子,问题回答完毕
水稻多久成熟一次?
一年种一次的水稻从播种到成熟要5个月左右。小秧苗一般是3月中旬播种,集中在水田(水秧)或者是旱田(旱秧)生长一个月左右。大概长到20cm高的时候在移植到水田去。5月插秧,8月下旬收获。总的时间在5个月左右。
谷子成熟的特征?
谷子成熟过程及其形态特征。谷子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了解清楚谷子的形态特征和生理习性是种植谷子的基础。
一、 根
谷子没有主根,是由许多须根组成的,是须根作物。初生根,也称为种子根,是种子萌发时从种子胚中衍生出来的。除果皮外,谷子由胚和胚乳组成,胚为芽,幼根为生。有些胚胎可以培育幼苗。如果在碾米过程中胚胎被破坏,它就不能再发芽了。芽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有胚乳提供。
种子根可纵向深入土壤20cm左右,横向膨大约10cm。当胚乳耗尽养分时,它会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以供幼苗生长,直到次生根生长为止。种子根的寿命一般可持续两个多月。当表层土壤含水量降至3~5%时,初根停止生长,幼苗未因干旱而死亡。当遇到水分时,初生根会长出许多侧根,生长很快。
次生根又叫永久根、不定根。是在幼苗出土十几天,长出3个叶,从地表下的茎基部生出的一种根。起初,次生根生长比较慢,直到8、9片叶,幼根大部形成以后,生长加快。次生根发达的谷苗长得粗壮,因此,培养根系很重要。拔节前主要长根。在拔节后抽穗前是次生根生长最旺盛时期。如果水分充足,活土层厚,根就生长得快、扎得深,一般可生6、7轮,入土最深可达150厘米,四周扩展40厘米。
支持根又叫气根、虎爪根。在谷子抽德前,于靠近地面的茎节处,生出的2、3层根,粗而坚硬,伸入土中,有吸收水分、养分和支持茎秆、防止倒伏的作用。
二、 茎
谷子的茎由茎顶端的生长点分生,最初从芽鞘中伸出地面,随着真叶出现,拔节后节间伸长长成茎秆。茎秆呈圆柱状或扁圆状,中空,有节。茎秆是输送水分、养分的主要渠道,同时也能制造、贮藏一部分营养物质,而且支持整个植株直立,使谷子正常生活。谷子茎秆高低,因品种而不同。一般高约60一180厘米。晚熟品种较高,早熟品种较低。茎秆的节数约有15-25个。地面上可见到7-14个节,地下约6-7节。地下茎节很短,不易分辨。
谷子的节,基部较短,中、上部较长,这和前期干旱后期多雨的自然条件有关。幼苗期,当土壤水分缺少时,节间伸长缓慢,着重于粗的方面发展。干旱时间越长、茎基部的节就越短,也越抗倒伏,这就是蹲苗抗倒的道理。谷子长出三个叶片以后,地下茎节处就开始分蘖,有的叫支耳。
分蘖在生产上有一定的作用。分蘖力强的品种,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分葬也能和主茎一样抽穗结实。因此,在缺苗断叁处,多留分蘖可弥补缺苗。分蘖的多少和品种、耕作施肥等条件有关,最多的有10-12个。土壤肥沃、温度高的条件下,分蘖较多;早播、稀植的比晚播、密植的分蘖多。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晚播、密植的水分和养分集中供应主茎生长,故蘖少。丘陵山区春谷靠主茎增产,多选用不分蘖或分蘖力弱的品种;平原夏谷区多采用分蘖的品种。
三、 叶
叶由叶鞘、叶片、叶枕、叶舌组成。种子发芽时,幼根和芽鞘同时发生,芽鞘出土后即成一片鞘叶,鞘叶中伸出第一片叶较真叶,又叫猫耳叶。以后鞘叶逐渐干枯,真叶相继出现,叶片数目与茎节数目相同。小苗时,因不断长出新叶,老叫也随着枯黄。所以抽穗以后,在地上部分只能见到7-14片,甚至有的早熟品种只有7、8片叶子了。叶呈上举或披针形。叶片的正、背面粗糙,上面生有白色或淡紫色绒毛。叶色有黄绿色、绿色,也有带些紫色的。
叶鞘呈圆筒状,包着1一2个茎节,起保护和输导水分及养分的作用。叶舌是叶鞘与叶片结合处靠内部的绒毛部分,起着防止外物侵入的保护作用。叶枕是叶鞘与叶片结合处的外部。叶片、叶鞘和叶枕因品种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和外形,是区别谷子品种的标志之一。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的“绿色工厂”。什么叫光合作用呢?就是植物靠叶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靠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输送来的水分,在阳光的作用下,合成植物体本身所需的养分,这种植物特有的为自己制造养分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我们采取一系列耕作栽培措施,如增施肥料、及时灌溉等,都是为了创造一个合适的叶面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的。根深叶茂,光合作用强的植物,积累的干物质多。根据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谷子去叶、留叶试验结果,谷穗中干物质的重量几乎全部是来自抽穗后叶片的光合作用。抽穗前及叶鞘贮藏、输送来的仅占8%。这说明,叶片所进行的光合作用,是形成产量的决定因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