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是什么时间,12点又叫什么?
时间的表达方式12点,有两种可能。在按24小时进制的表达方式里,12点指的是中午!我们常常说的正午十二点!但是如果晚上半夜12点在24小时进制里又叫0点。另外在12小时进制的表达方式里12点还有可能是晚上12点,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子夜12点!
子夜吴歌描写的是秋季的什么景象?
《子夜吴歌》描写的是秋夜一片皎洁的月光下,千家万户“捣衣”,为远征的亲人准备冬装的景象。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三更指的是什么时间?
古代的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我们现时每昼夜为24小时,而在古时则为12个时辰。三更指的是几点,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
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
时辰北京时间属相别名和描述子时23:00-00:59鼠夜半,又名子夜、中夜,鼠在这时间最活跃。丑时01:00-02:59牛鸡鸣,又名荒鸡,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扩展资料: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 或 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
几点是子夜以前?
子夜指23时至1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
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零点以前为前一日,零点以后为次日。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丑时
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为凌晨1时至凌晨3时。
2、寅时
时间为凌晨3点到5点。
3、卯时
时间为太阳初升时5点至7点。
4、辰时
时间为7时至9时。
5、巳时
临近中午的时刻,即上午9时至中午11时。
6、午时
时间为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
7、未时
时间为13时至15时。
8、申时
时间为15时至17时。
9、酉时
下午5时至下午7时。
10、戌时
时间为19时至21时。
11、亥时
21时至23时。此时正是夜阑人静之夕,故又称人定。
子夜指什么时间?
、子夜是指现在的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2、中国古代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一天的时间,分别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日“时辰”从子时(相当于现在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开始,到亥时(相当于现在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结束。子夜就是子时,指的是晚上11点至凌晨1点的时间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