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拼音怎么读,为什么是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还是蛮高的,最初的含义,是指退隐之后再度出仕,好比说有些老干部退休了,但由于能力口碑太好,单位缺了他还真不能运转,于是领导层经研究决定,将其返聘回公司,这就叫东山再起。
但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后来东山再起又被引申为失败后重头再来。
那么东山到底是个什么山,为什么不叫南山、北山、西山呢?开始之前,我们先简单讲一下两晋的故事。
两晋汉末三国纷争数十年,直到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又在280年灭吴,才真正完成统一。但晋朝国祚不长,立国没几年天下又乱了,还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纠纷,一不小心亡国了,史称西晋。好在司马家人丁兴旺,司马睿南渡,在建邺(今南京)建立偏安政权延续晋朝国祚,因其统治区域大部分在长江以东,故史称东晋,也以江左代指东晋。
话说东晋的命也不好,毕竟祖上留下的摊子实在太烂,整个东晋都在战乱中度过,直到383年淝水之战爆发,东晋取胜,才取得了暂时的安宁。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谢安,和东山再起的故事,就源于此。
攘外先安内刘禹锡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苏轼诗云“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这里的王、谢,都是指晋朝两大家族。
谢安就出生于谢家,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父亲谢裒(póu)官至太常,但谢安似乎对当官并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最爱做的事就是跟王羲之等人游山玩水,清谈玄学,隐居于东山。
但要命的是,谢安实在是太有才,太有名了,天下人吾不知其才,以至于《世说新语》中记载“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就说你如果不当官,天下老百姓怎么办?
谢安笑而不语,就是不去。
直到40岁那年,家族中在朝为官的人老的老、死的死,弟弟谢万又因北伐失利被贬,才不得不从东山上下来,走进朝廷。有个词叫“出山”,就是从这里来的。
出山后,朝廷依然重用谢安,能给的高官要职都给了,谢安也不负众望,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去世,驸马桓温就开始动歪心思。
这桓温也了不起啊,成汉就是灭在他手上,因此名声和势力也非常大,简文皇帝去世更没人可以管他了,于是独揽朝政、操纵废立,夺位之心路人皆知,只可惜在第三次北伐时失利,名望受挫,王谢才两大家族联手把桓温除掉了,东晋内部也由此得到了喘息之机。
淝水之战刚刚处理外内部矛盾,外敌又入侵了。公元282年,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搞掉东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统一。
再看东晋这厢,都城人人自危,砸锅卖铁抓壮丁也才凑够了8万兵马,要真跟前秦军打起来,那可是以卵击石。
唯一能指望的也就谢安了。
前秦军气势汹汹,国家难保,谢安坐镇东山,临危不乱。直接就让侄儿谢玄上前线了,谢玄说叔叔啊,你有没有搞错,这仗怎么打?
他安慰道:不要怂,就是干。
然后扭头就开始下棋,直到半夜时分,他才开始排兵布阵,布的是那著名的“八卦阵”。
淝水那边,战争已经打响,东山这边,谢安还在下棋。结果下着下着,捷报就传来了,晋军大获全胜,谢玄立了大功。
再看谢安,他居然还在思索棋局,在场的人当时就服了,没有人不佩服他这临危不乱的气势。
淝水之战,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东晋的救命稻草,谢安不世之功,该怎么嘉奖呢?古人最牛的就是位列三公,而谢安,居三公之上。
东山再起所以你看,如果谢安不出山,那谢家在朝廷里已经没有了势力,家门必然衰落,所以他此次出山,是肩负重振谢家门庭的重任的。出山后,国家内有外踝,谢安临危不乱,先安内、再攘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东晋的延续。
从隐居,到出山,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因此才能叫东山再起。
偷偷学艺打一成语?
答案:一技之长 [yī jì zhī cháng]
一技之长,汉语成语,拼音是yi ji zhi chang,注音是ㄧ ㄐㄧˋ ㄓㄧ ㄓㄤˇ,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出自清·郑燮《郑板桥集·家书·淮安舟中寄舍弟墨》。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近义词:才有所长
反义词:一无所长
调羹的意思?
基本解释:
解释
◎ 调羹 tiáogēng
(1) [spoon]∶用于搅拌或进食的小勺子
(2) [season soup]∶搅拌羹汤使均匀或美味
引用解释
1.《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因以“调羹”喻治理国家政事。 宋 赵善括 《醉蓬莱·魏相国生日》词:“补袞工夫,调羹手段,如今重试。”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延赏庆寿》:“老爷寿诞, 小玉 绣得一枝梅在此间,愿老爷为国调羹。”
2.指宰相。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本朝状元宰相》:“今七卿中,有 潘芝轩 世恩 、 胡希庐 长龄 、 茹总宪 芬 、 王司空 以衔 、 姚阁学 文田 凡五人,皆有调羹之望焉。”
3.调和羹汤。《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帝赐食,亲为调羹。”后多用作皇帝赏识臣下之典。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文章献赤墀,甘泉紫芝。凌云辞赋世称奇,至尊叹息幸同时也。降輦调羹,臣子荣遭际。”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惟 太白 长流 夜郎 。然其走马上金鑾,御手调羹,贵妃侍砚,与 崔宗之 著宫锦袍游遨江上,望之如神仙。”
七言诗清郑燮古诗注音?
《七言诗》
(清)郑板桥
bù fēng bù yǔ zhèng qíng hé ,
不风不雨正晴和,
cuì zhú tíng tíng hǎo jié kē 。
翠竹亭亭好节柯。
zuì ài wǎn liáng jiā kè zhì ,
最爱晚凉佳客至,
yī hú xīn míng pào sōng luó 。
一壶新茗泡松萝。
jǐ zhī xīn yè xiāo xiāo zhú ,
几枝新叶萧萧竹,
shǔ bǐ héng cūn dàn dàn shān 。
竖比横皱淡淡山。
zhèng hǎo qīng míng lián gǔ yǔ ,
正好清明连谷雨,
yī bēi xiāng míng zuò qí jiān 。
一杯香茗坐其间
什么枝什么长成语?
没有“什么枝什么长”的成语。
正确成语是:一技之长。
【成语】: 一技之长
【拼音】: yī jì zhī cháng
【解释】: 技:技能,本领;长:擅长、长处。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出处】: 清·郑燮《郑板桥集·家书·淮安舟中寄舍弟墨》:“愚兄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
【举例造句】: 风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如有一技之长者,前来进谒,莫不优礼以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