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类,中国的五大牧场是那五个?
应该是四大牧区。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它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额济纳戈壁,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大小牲畜4000万头,居全国首位,牛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二,牛奶产量为全国第四,绵羊毛、山羊毛及驼毛产量居全国第一。
新疆牧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面积12亿亩,其中可利用的7.5亿亩,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8%。草场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给多种畜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本区最高饲养量为3590多万头,专门从事畜牧的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11.5%,年产值达6.9亿元(不包括畜产品和畜产品加工),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主要畜牧名种有:细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马、骆驼等。
西藏牧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草场面积约8亿亩,在全国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条件高寒,草场质量以藏东南的山地峡谷较好,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羊、藏马等。其中改良绵羊有10多万只,改良黄牛2000多头。此外,本区在近年还引进牧草和饲料作物品种80多种,种植人工牧草近万亩,草场网围栏面积达40多万亩。
青海牧区是我国第四大牧区,草场面积分别为10.8亿亩。可利用的草场青海省为5亿亩。牲畜存栏数在2000万头以上。其中有牦牛近50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40%,奶的乳脂率比一般奶牛高一倍多,是我国牦牛头数最多、质量最好的省份。
鸭肉有什么营养?
感谢邀请。
鸭是一种常见的禽类,鸭肉和鸡肉一样也能做出鲜美无比的菜肴,鸭肉的营养价值也不低,相对来说鸭肉更为肥美,也同样适合滋补调虚。
鸭肉含有多种矿物质,钾、磷、镁、钙都有丰富含量,而且鸭肉中的硒元素含量十分可观,硒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抵抗体内的自由基,延缓机体衰老,保护血管,被称为长寿生命元素,而鸭肉中硒含量丰富。鸭肉中富含维生素A,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鸭肉蛋白质丰富,脂肪肥美,做成菜肴十分美味。
不过鸭肉由于普遍脂肪含量较高,养殖量略少于鸡,所以大家虽然也常吃鸭肉,不过鸡肉更普遍。鸭全身都是宝,它对传统医学做出的贡献也很大,鸭肉、鸭血、鸭内金都可以入药。公鸭和母鸭在中医学上性质略有区别,公鸭偏微寒,而母鸭偏微温,所以常听长辈说感冒发烧咳嗽慎吃鸡肉鸡汤,不过鸭汤和鸭肉却可以吃,因为鸡肉普遍性温,如果是燥咳或风热感冒吃鸡肉便认为会加重症状,但吃鸭肉性偏中,更温和一些,所以更适合吃。
鸭肉能够补阴,对于虚痨也有补益调理效果。鸭肉经常和海带、竹笋等一同炖煮,能够补虚滋阴,预防便秘,是民间补虚劳的良药。对于浮肿、支气管炎、水肿等也有一定的调理效果。鸭肉中的蛋白质在禽肉中算名列前茅,脂肪虽然多不过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起畜肉类来说多很多,所以适当吃点鸭肉也不用担心会加重西脑血管疾病,反而有助调理,因为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平稳血清胆固醇浓度,对预防高血脂有效。
鸭肉适合阴虚劳损的人食用,鸭肉营养丰富、热量丰富,蛋白质和脂肪适宜,能够补益身体提高体质。鸭肉助于利水消肿,清肺养胃,对于体虚肥胖或水肿有效。鸭肉和当归一同熬煮对于贫血体弱的朋友也有很好调理效果。
你知道食物可以划分为哪些类?
食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要供给人体热能,叫热力食品,在我国主要是粮食,也叫主食;另一类主要是更新、修补人体的组织,调节生理功能,叫保护性食品,又叫副食。粗略地说,副食是指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性食物、大豆及其豆制品和蔬菜、食油等。热力食品和保护性食品既相互影响,又不能截然分开。 “五谷为养”,米、麦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人体所需要的有80%左右的热能和50%左右的蛋白质是由粮食供给的,全谷制成的食品,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同时还供给无机盐。黍为有粘性之稷,稷米即高粱米,我国产的高粱米中脂肪及铁的含量均比稻米多。小米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和铁,也比稻米高,维生素B1、B2亦很丰富。豆类所含的蛋白质质量高,它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上符合人体需要,其中赖氨酸很多,营养价值高。 谷类含淀粉最多,蛋白质次之,供给机体的主要是糖,而豆类则含蛋白质多,脂肪次之,供给机体的主要是蛋白质。两者混食,就可以互相补偿,提高营养价值。 “五畜为益”,“益”是增进,有益。五畜是动物性食品,主要供给蛋白质及脂肪,而且畜类的蛋白质质量较高,可与谷类蛋白质互相补足。动物性食品,亦是人体脂肪的主要来源。中医认为这些都是“血肉有情之品”,补益作用确比草木之类为佳。但是,长期高脂饮食,也会带来危害,贵在适量。宜“谨和五味”,不可“贪嗜太过”。
畜性什么意思?
畜类的意思是禽兽之类,一般是指相对于鸟类动物等野禽而言的哺乳动物。家畜是被人类高度驯化的动物,它具有独特的经济性,能满足人类的相关需求,其种类较多,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能够正常繁殖后代并且可以被人为地改变其生产方向,同时其性状还能够稳定遗传下来。
动物的过冬方式?
小动物们通过冬眠、储存食物、迁徙、直接过冬、打洞等方式过冬。
1、冬眠
当气温下降时,冬眠动物体温刚好保持在免于冻死的水平,冬眠时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大致有旱獭,松鼠,刺猬,熊,蜗牛,蛇,山鼠以及蛙类和昆虫等等。
2、储存食物
松鼠会储存一定的过冬食物,但是松鼠并不冬眠,它们在冬天也经常出洞活动,寻找地面积雪或落叶下的坚果,以维持生命,多数时间还是在树洞中呆着。
3、迁徙
春秋间鸟类会来回迁徙的,比如大雁,燕子,丹顶鹤,天鹅等。这样的鸟叫做候鸟。不过有些野生畜类或昆虫也会迁徙的哟,例如我国西藏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美洲王蝶。
4、直接过冬
直接过冬的动物多是温血动物,到了冬天,它们的体温基本上还和夏天一样,大致不变。例如羊猪牛马猴等,还有鸟类。不过在冬季来临之前,它们多会长得肥肥胖胖的,还会换上一身厚厚暖和的冬装:畜类换毛,鸟类换羽。
5、打洞
穿山甲要挖几十米深的洞,钻进去过冬,它还要准备几十万只白蚁来当过冬的食物。另外,还有其它的如蚂蚁、田鼠等在冬天来临前贮存许多食物,修好巢穴,冬天躲在巢穴里面,不出来活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