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什么时候成立,美国的历史是怎样的?
美国从根上,算是英王乔治三世在海外的地产。从1776年,成功上市,到最终属于自己的“户口本”独立,截止今年,共244年的历史。但美国的起源,要比这200多年,更长,更复杂。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远航,发现了加勒比海,及加勒比海南、北两端的美洲陆地。资助哥伦布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通过这次种子轮投资直接赚翻,源源不断的美洲白银通过西班牙船队运回欧洲,这下穷的叮当响的欧洲大陆可炸了锅。
成吨的西班牙白银,刺激了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前仆后继的涌向美洲,300年时间里,这帮人在美洲到处圈地,有时因为地盘越界问题,经常掐架。毕竟,几方都从欧洲老家过来,武器科技水平都差不多,几斤几两,各方都清楚,吊打对方的先决条件根本不成立,所以仗着手中的火枪,一股脑向美洲持烧火棍的印第安土著人开火。
经过多年的时间沉淀和混战,西班牙人灭了阿兹特克的土著印第安人,占据了南美洲的陆地。葡萄牙人抢到一块巴西,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南美洲大部分说西班牙语,而巴西人会说葡萄牙语的主要原因。抢夺的最终结果,荷兰人最low,仅在弗吉尼亚和纽约的上层社会,站稳脚跟。法国人跑到了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围城打转,一直到今天。英国因为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继承霸主头衔,所以在美洲获利最丰,就连美国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英国开枝散叶的遗产。
在美国正式独立之时,最早的十三个州殖民地,全部是英国国王的财产。英国王室对其采取3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第一种,属于英国王室的直接管辖地,包括马萨诸塞州、弗吉尼亚州、新罕布什尔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纽约州、新泽西州、佐治亚州。一共有8个,该区域内的财权、法律审判权,归属英国国王。
第二种,属于英国国王颁发特许经营的地区,包括罗德岛、康涅狄格州,这两个州的老大,由当地人选出,但最后,必须经过英国国王同意,才能最终上任,算是有一定的有限自治权利。
第三种,属于英国国王下属得力马仔的封赏地,包括马里兰州、特拉华州、宾夕法尼亚州,这三个州的人需要向英王宣誓效忠,承认英国国王的宗主权,同样,也需要向英国国王让出法律审判权和一定的财务税收,才能换取国王同意的相对自治。
以上13个州算是美国立国的基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以前,因为以上十三个州的农民和商人不满继续向英王缴税,心里总想,凭啥自己种的苞米,要向6000公里外的宗主纳贡,干脆反了算了。当时,美国距离英国实在太远,汽轮帆船动辄要跑个把月,英王的管治权力和影响力实在有限,时间长了,队伍人心不齐,也就不难理解。
另外,当时欧洲的几个主要大国在美洲的地盘争夺,从来都是欧洲本土优先,海外殖民地其次,美洲的争夺战也是从属于欧洲大陆战的延续,西班牙没落以后,法国成了英国的主要敌人,美国的英国移民要反他们自己的国王,就会找英国的敌人——法国帮忙,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美国在1776年,从英国成功分家以后,时隔60年,又通过欺负邻居墨西哥,先后获得德克萨斯州、俄勒冈州、爱达华州、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和怀俄明州。
加上1803年和1867年,美国趁法国的拿破仑战争、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分别从法国和俄国手中,购买的路易斯安娜和阿拉斯加,终于才形成了今天美国的雏形。可以说美国是世界历史上,通过分家、抢夺、购买三种手段,旷古绝今形成的唯一主流国家。这其中,有1/3是从英国分家得来,一半是抢夺的墨西哥,剩余的部分,是趁对方战争虚弱,花白菜价购买所得,不得不说,美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大航海”时代播下的种子,经过英国没落移民的创业精神,最终发扬光大。
美国国会什么时候休会?
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关。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行使立法权。议案一般经过提出、委员会审议、全院大会审议等程序。一院通过后,送交另一院,依次经过同样的程序。法案经两院通过后交总统签署;若总统不否决,或虽否决但经两院2/3议员重新通过,即正式成为法律。国会还拥有宪法所规定的其他权力。如对外宣战权、修改宪法权等。两院均设有许多委员会,还设有由两院议员共同组成的联席委员会,国会工作大多在各委员会中进行。委员会分为:
①常设委员会,其数目各届国会不尽相同,任期与每届国会任期同为2年。影响较大的有:众议院的议事规则、赋税、拨款、军事、司法、外交等委员会,参议院的外交、拨款、财政、司法、军事等委员会。
②特别调查委员会,为处理临时或专门性问题而设立。
③联席委员会,需要作出与两院共同有关的决定时成立。
④调解委员会,其任务是拟定一个能为两党接受的议案。国会还设有总审计室、国会图书馆等附属机构。
参议院&众议院一般在周一到周五召开会议,开会地点在国会山庄,很少在周末举行会议召开会议对公众开放,电视直播。
美国的独立战争能算一次民族解放运动吗?
首先来看看百度百科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描述
美国独立战争(英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1775年—1783年)或称为美国革命战争,是大英帝国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英属北美之外。由于英国一直以来对殖民地进行剥削,对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严重阻碍作用,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北美人民奋起抗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1607年,一百多个英国殖民者在北美洲南端的东部海岸登陆,在詹姆斯河上游建立他们称做詹姆斯敦的据点。这些移民刚到北美的时候, 人地两生,衣食无着。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种植当地的农作物。但是,当他们在北美大陆站稳脚跟后。英国在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殖民地的居民来自欧洲各国,起初以英格兰人最多,但德意志人和爱尔兰人后来居上[1] ,人数超越了英格兰人。正是这种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促成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共同的心理特征,从而使他们形成为多种族结合的美利坚民族。
再看看对民族解放运动的解释
民族解放运动(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
所以显然,美国独立战争就是一场美利坚民族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的民主解放运动,而且是具有代表意义的。
南北战争是美国建国多少年?
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建国85年。美国是1776年建国,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由乔治·华盛顿任总司令,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此日(7月4日)亦被美国作为国庆日。
1861年4月12日 - 1865年4月9日,即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最终以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
为什么要建立联合国?
如果说二战结束后,对全世界来说最大的成果是什么,那一定是成立了联合国,至今在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果说联合国创建之初,除了英美苏三个初始国外,一定还有咱们中国。
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凭借着二战中无畏的牺牲和全民族的抗战,为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支持,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为创始国。但是,很少人知道将中国拉进联合国的居然是一个美国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人就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他是罗斯福班底的重要成员,他精力充沛,远光长远,尤其是斡旋的能力不比丘吉尔差。眼看着二战进行到大转折的一年(1943年),同盟国在在各个战场上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成为他和罗斯福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利益是关键。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发了不小的战争财,又捞取了不少的道义分。战争结束后,有必要建立一个解决各国矛盾,致力发展经济,最终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国际性组织。
其次,站位要高。作为二战中较晚参战的国家之一,虽然在出兵、出力方面确实是起到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但是比起苏、英等这些参战较早的国家,拿到话语权可能会相对慢一些。而牵头组建一个国际组织,自然而然的就能很快拿到话语权。
作为当时经济、军事实力各方面都很强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有强化所谓“资产阶级民主”建设的“义务”,面对各色各样的意识形态、世界观的国家,就像最近治理校园app乱象一样,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来领导和整合,而这个角色只有美国。
这时,英美苏三国首脑决定召开会议。会商如何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同作战,以便尽快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并为战后的秩序进行安排。而在此之前,先举行的外长会议就显得越发重要,说白了就是预备会、打前站、定主线。
赫尔受命要在这个会议上,取得最大成果。在莫斯科举行的外长会议上,中方代表的出现让人觉得即正常,又意外。正常的是,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前,就已经同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了多年反侵略战争,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在决定反法西斯斗争的进展上,没有中国的参与,显然是缺少分量。
意外的是,《四国宣言》即将签署前,赫尔通过政府与中方迅速取得联系,由驻苏中方大使傅秉常代表中方在宣言上签字。美国积极推高中方国际影响,确定大国地位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是打击日本的最好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由于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抗争,将日军40%的兵力牢牢的牵制在中国战场。同时,又是日后打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美国需要中国。
其次,战后巨大的中国市场是销售美国工业品和资本输出的好地方。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惯用的伎俩,追求经济利益是他们的根本目的。
更为主要的是,三国之间互为犄角,形成相对的平衡。有中方的参与,这个平衡点一定会向美国倾斜,增加她的话语权;拉拢中方有利于战后在亚洲监督日本,抗衡苏联;同时也可以制约英国,可谓一箭三雕。
赫尔的成果。经过他力争而使中方代表参加签署的《四国宣言》,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它明确了同盟国从侵略威胁下获得解放的责任;并承诺将战争迅速结束,并有秩序地过渡到和平建设,同时建立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形势组织。
看到已经签好的宣言,赫尔心情极为激动。他知道,战后将要建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对他来说,这次外长会议是他十年外交生涯中的一个亮点。
一是实现了罗斯福和他本人的构想,建立一个全球性组织——“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二是经过赫尔的努力争取,中国已成为四大国之一,为以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打下了基础;
更为重要的,还是在东方找到一个亲美的势力。这对其战后主导世界格局,是积极的推动。当然,不得人心的蒋介石,终被历史淘汰,成为“扶不起的阿斗”。虽然新中国的成立让其幻想破灭,但这种深邃的战略眼光还是令人敬佩。
莫斯科外长会议意义重大。它加强了同盟国的合作,为战后建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赫尔后来回忆说:“如果我不坚持努力使中国成为最早的签字国之一,中国要担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就会不那么有理有据。”
赫尔担任了将近二十年的国务卿,他被历史学家认为是美历史上最杰出的国务卿。由于他拥护建立联合国组织,194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金。
文章的最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抛开其他因素,为曾帮助过中国的外国人点个赞?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