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摇钱树,为什么有些地区仍允许给活熊取胆?
一只名叫Sasikia的熊,被动物保护组织解救出来,最终死在了手术台,兽医将它解剖后,它的胆囊挂满了黑色的肉瘤,而导致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活熊取胆”。
亚洲动物基金会在早前播放了一个长达50多分钟的纪录片《月亮熊》,里面除了记录“活熊取胆”的整个过程以外,更多的是展现了人类在金钱的利益下,对待熊是多么的残忍。
因为一只Sasikia的熊,她决定探索“活熊取胆”2007年9月,《文汇报》记者熊君慧被朋友带到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当她踏入手术房的那一刻,一股恶臭使她几乎要退出来,她忍着呕吐走进去,看到手术台上躺着一只很大的熊。
那只熊叫Sasikia,因为长时间被人恶性的“活熊取胆”,最终还是死在了手术台上。
死后的Sasikia被当场解剖,当医生将熊的胆囊翻开的身时候,熊君慧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黑色小囊肿,医生告诉她:“这是恶性肿瘤。”
也正是那一次,熊君慧知道了什么是“活熊取胆”,她不敢相信世上竟然有如此残忍的事情,她决定曝光这件事。
之后三个月,熊君慧暗访了四川和东北数家熊舍,在《文汇报》上做了连续报道,但影响力有限,思前想后,熊君慧决定拍摄一部关于“活熊取胆”的纪录片。
于是,熊君慧找到自己的老上司涂俏,得知熊君慧想要拍摄关于熊的纪录片时,涂俏欣然答应,和她们一起的还有陈远忠,他们很快筹集了40万元。
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从拿到资金到第一次拍到熊,整整用了一年。
他们去过正规大型养熊场,可是听说要拍摄纪录片,人家根本不让进,万分无奈之下,熊君慧求助了AAF(亚洲动物基金会),可是里面的人不愿意多说,最后给熊君慧了一个暗示:去吉林看看。
吉林?难道说......
熊君慧随后马不停蹄地去了吉林,经过走访打听,终于打听到一个有熊的地方:长富村。
亲眼观看”活熊取胆“走进长富村,随处可见各式各样已经废弃的大铁笼子,熊君慧三人很是激动,因为她知道,这个村子一定有熊。
走了不久以后,她们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女主人警惕地看着三人,熊君慧借口说买些熊胆,女主人听到三人要买熊胆,脸色一下子就变了,随即挥手说:“这里没有熊胆,你们找错了,赶紧离开。”
看到女主人的反应,她们更加确定来对了,可是如果不让进,就无法拍摄到熊,她们不能放弃,一个村子这么大,总有一个让进的才对,因此,她们离开了那个女人家,在村子里开始继续寻访。
庆幸的是,她们走进了一位叫伞国彦的家里,并且顺利地见到了熊。
借口买些熊胆回去给老人用,熊君慧三人走进了伞国彦家的熊舍,伞国彦先用一钩子把熊笼的侧门向内钩了好几尺,以便把熊固定在更狭小的空间里。
此时黑熊“嗷”一声,身体向内蜷缩在一起,随后,伞国彦把一条铁棍横插在熊的前后掌之间,使熊不能活动,这样可以安静地从熊腹下取出胆汁。
活熊取胆的方法是将一个金属管永久地插入熊的胆囊,另一端露在熊的腹部外面,这种管子最大的缺陷是容易引起伤口流脓感染。
一旦感染,黑熊基本上就救不活了,于是它们被穿上“铁马甲”,防止熊因为伤口难受,把自己的内脏抓伤。
看到如此残忍的一幕,熊君慧三人久久不能平静,她们看到熊那一双无助的眼神望着她们,似在祈求她们能帮自己解脱一样。
熊君慧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有这么残忍的事情呢?活熊取胆是为了什么?”
为什么要活熊取胆?中医等亚洲传统医学认为,熊胆汁有很多对人有益的功效,因此,亚洲各国都有延续数千年的杀熊取胆的传统。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按钱乙云,熊胆佳者通明,每以米粒点水中,运转如飞者良,余胆亦转,但缓耳。
而随着熊数量的减少,杀熊取胆逐渐消失,随之兴起的就是“活熊取胆”,就是将黑熊囚禁在铁笼里,用一根钢管插入熊的胆囊,随用随取。
活熊取胆的好处就是可以保留熊的生命,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被穿上铁马甲的熊,每天都遭受着生不如死的待遇。
而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每年的药用熊胆需求,只要1000只熊就能够满足,而单单一个长富村就不止1000只,那么,其他这样“活熊取胆”的熊胆去哪里呢?
这不得不说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日用品了,熊胆茶、熊胆牙膏、熊胆洗发水等等,都包含着熊被一次次的伤害。
也就是说,“活熊取胆”很少的一部分是应用到了中医治病救人上,而更多的是被商家拿来赚钱。
市面上,一斤新鲜的熊胆可以卖到800元左右,而一斤干熊胆可以卖到将近10000元。
被“活熊取胆”的熊命运会怎样?熊的寿命一般在25年左右,而它们在4岁的时候,就会被人类在腹部挖个洞,开始了“活熊取胆”的生活。
一只熊每年可以产10斤左右的熊胆,而采集熊胆大都选择在早上,因为熊还没有吃东西,胆汁比较多一些。
由于个人养熊,条件很差,在给熊插管后,伤口就会发炎,这对于熊来说,刚开始根本无法忍受。
于是有些熊就会用自己的爪子使劲地抓伤口,甚至有的熊因为忍受不了伤口的异痒,把自己的内脏都抓了出来。
为此,为了不让熊做出自虐的行为,人们给熊专门制作了铁甲,就是防止熊抓坏自己的内脏死亡。
而自从有了铁甲以后,因为熊自残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可是,伤口发炎带来的负面影响却给熊带来了无法挽救的伤情,而饲养的人只是简单给熊伤口上洒一点消炎药,再无其他。
据了解,百分之八十的熊在经过“活熊取胆”以后,胆囊癌变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就像Sasikia一样,胆囊里面密密麻麻的淋巴瘤,单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只有等熊死亡解剖以后,才能看到。
另外,由于长期受枷锁的影响,熊性也磨灭了,就算放回大自然,它们也无法生存,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
2009年3月,亚洲动物保护协会救助出28只熊,刚救出来没两天就死了12只,另外的16只熊也是重病缠身,救出来如果病情太严重的话,就会对它们施行安乐死。
活熊取胆”如此残忍,为何没有被禁止?2012年,亚洲黑熊就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易危”一类,并可是由于许多有中医传统的亚洲国家已明令禁止“活熊取胆”,我国便成了夜幕中熊胆的最大来源。
如此残忍的做法,为什么没有被禁止呢?
主要原因有三个:
1、利益让人铤而走险
熊君慧三人在得知长富村有熊以后,立马前往了长富村,可是当地的人对他们很提防,并且不承认有熊胆出售。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说呢?
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养熊是违法的行为。
国家对于养熊有着明确的规定,规定明确要求只有养50只以上的熊才能拿到养熊许可证,对于长富村来说,大都是每家养个两三只熊,根本不符合国家标准,更没有养熊许可。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赚钱,据伞国彦介绍,他们一头熊的年产熊胆高的15斤,低的10斤左右,收入是相当可观的。
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不难想象会有多少像伞国彦一样偷偷养熊的人。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熟人介绍的不卖,这也就导致很多时候,相关部门无法确定有人私自养熊。
2、医学上的必需品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囊,是一种比较珍贵的药物,来源也比较紧张,所以才有了黑市的发展。
据相关专家介绍,中药动物药在临床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牛黄丸、片仔癀等名贵中草药中就含有熊胆的成分。
而熊胆本身就是一个复方成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可以完全替代熊胆的物质出现,虽然人们开始用合成的熊胆,可是人工合成的无法做到像熊胆一样的复方成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熊胆为医学所用,也是没有明确禁止“活熊取胆”的另外一个原因。
既然不能取消“活熊取胆”,能不能减轻它的痛苦呢?
3、“活熊取胆”有合规要求
在古代,人们想要获取熊胆,只能将熊杀死以后,然后将熊胆取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人发明了“活熊取胆”,就是在熊身上插一根钢管,随时都可以取出熊胆,熊还不会死亡。
但是因为这样做的熊死亡率很高,也太过残忍,没多久朝鲜就禁止这样的行为,可是这样残忍的做法,却流传到我国,并得到了很快的推广。
《月亮熊》一上映,万千民众就对这样残忍的景象表示无法接受,可是,我们也有明确规定:只要按照“活熊取胆”的规定,就能进行这样的操作。
什么样的规定呢?
专业术语叫:无管引流!
这项技术是利用熊自身组织通过小手术制造引流管道,采胆汁时,只要将软导管引入,胆汁即可在十几秒内自然流出,手术的成功率达到100%。
据专家介绍,采胆汁可在熊进食或卧休时进行,取胆熊无任何不适感,整个过程安全、自然。
但是,做无管引流手术的话,需要正规的医生进行手术,这对于很多不法之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只有比较正规的养熊场才会给熊做无管引流,大多数黑养殖的个体户依然沿用有管引流的做法。
写到最后:亚洲动物基金会曾经解救过一批黑熊,那批黑熊由于长期囚禁在养熊场内插管取胆,它们身心俱损,伤口溃烂,腹腔感染,不断有黄褐色的脓水从溃烂的皮肤渗出,很久也不敢从笼子里走出来接触大地。
打开他们的腹腔,有的引流管子已烂在肚里,有的和脏器紧紧粘连在一起。
放入山林后,它们除了拼命摇头外,不会向前挪动一步,因为关在铁笼里面太久,也许已经忘记怎么走路了。只是痴呆的目光朝天望着,好像仍然感到还在铁笼里。
它们或许一生都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笼子里面,人类在它们的胆囊上插入一根管子,伤口常年不允许愈合,每天分两次抽取它们的胆汁,这种景象是多么的可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比古代刑法都要可怕。
它们被人类无情地关押,无情的插管,它们每天都在承受着这样的痛苦。
如果黑熊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的孩子,它们一定会杀掉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一生也这么凄惨地活着。
“活熊取胆”极其残忍,几乎每只熊均是病熊,其胆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试想一下,我们使用的熊胆用品,是取至一只患有癌症的熊身上时,这样的熊胆制品,我们心安吗?
最后想说的是,就算是无管引流技术比钢管引流的创伤小很多,“活熊取胆”对于熊来说都是一样的伤害,对于人类而言节省了取蛋时间,但对于黑熊来说却加深了其痛苦。插着软管的胆囊久久不能愈合,多数黑熊会患上胆囊之类的疾病,甚至是癌症。
人类极力想避免的癌症,有些人却亲手施加给了无辜的熊,这是何其的狠毒?
印象中成龙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这句话现在看来,是绝对的真理!
不知道大家对“活熊取胆”是怎样的看法,您认为“活熊取胆”应该禁止吗?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祝福的什么填词语答案?
关于结婚的祝福成语:
相敬如宾 同德同心 如鼓琴瑟 花开并蒂 缔结良缘
缘订三生 成家之始 鸳鸯壁合 文定吉祥 姻缘相配
喜结连理 白首成约 终身之盟 盟结良缘 许订终身
缘订三生 成家之始 鸳鸯壁合 文定吉祥 姻缘相配
白首成约 天作之合 心心相印 永结同心 福禄鸳鸯
相亲相爱 百年好合 永浴爱河 佳偶天成 宜室宜家
白头偕老 百年琴瑟 百年偕老 花好月圆 福禄鸳鸯
天缘巧合 美满良缘 郎才女貌 瓜瓞延绵 情投意合
夫唱妇随 珠联壁合 凤凰于飞 美满家园 琴瑟合鸣
美满良缘 郎才女貌 瓜瓞延绵 情投意合 夫唱妇随
珠联壁合 凤凰于飞 美满家园 琴瑟合鸣 相敬如宾
同德同心 如鼓琴瑟 花开并蒂 终身之盟 盟结良缘
百年好合 永浴爱河 佳偶天成 宜室宜家 白头偕老
百年琴瑟 百年偕老 花好月圆 天缘巧合 缔结良缘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恩爱有佳,相敬如宾 相儒以默,
儿孙满堂
关于生日祝寿的祝福成语:
长寿百年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多福多寿 年年有今日 岁岁有今朝
福寿双全 长寿百年 人寿年丰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关于开业的祝福成语:
恭喜发财 开业大吉 财源广进 蒸蒸日上 财源滚滚
日进斗金 前程似锦 大展鹏图 马到功成 生意兴隆
关于新年的祝福成语:
新年快乐 羊年大吉 恭喜发财 身体健康
六六大顺 福星高照 万事如意 工作顺利
年年有余 新年快乐 步步高升 事事顺心
万事大吉 恭喜发财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合家欢乐 财源广进 年年平安 岁岁如意
辞旧迎新 恭贺新禧 岁岁平安 吉星高照
三羊开泰 年年有余 合家幸福 吉祥如意
五谷丰登 五福临门 幸福美满 金玉满堂
喜上眉梢 笑逐颜开 红红火火 甜甜蜜蜜
心想事成 美梦成真 万事如意 大吉大利
关于家庭的祝福成语:
天伦之乐、共享天伦、承欢膝下、欢聚一堂 、幸福美满,
合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关于祖国的祝福成语:
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国强民富,
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六畜兴旺
关于同学的祝福成语:
形影不离、志同道合、肝胆相照、互惠互助、同心协力 、名列前茅,
金榜题名,努力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尊师重教,团结友爱。
其他补充的:
吉祥如意jí xiáng rú yì
【解释】:祥:祥瑞。如意称心。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
五谷丰登wǔ gǔ fēng dēng
【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自】:《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示例】: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送旧迎新sòng jiù yíng xīn
【解释】:送走旧的,迎来新的。
【出自】:宋·杨万里《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送旧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两年闲。”
【示例】:朝为秦雨,暮为楚云,~,此章台之恒事也。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
招财进宝zhāo cái jìn bǎo
【解释】:招引进财气、财宝。
【出自】: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招财进宝臻佳瑞,合家无虑保安存。”
【示例】:你们家这棵大树,树大根深,受日月精华滋养,本是棵~的摇钱树。 ◎谌容《万年青》
财运亨通cái yùn hēng tōng
【解释】:亨:通达,顺利。发财的运道好,赚钱很顺利。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谁知财运亨通,飘到长人国,那酒坛竟大获其利。”
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通八达,天长地久,十全十美
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季安康,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顺风,九转功成,十全十美,百战百胜,千秋功业,万古流芳,
厚积薄发和薄积厚发是什么意思?
厚积薄发与薄积厚发主要有释义,用法以及使用语境上的区别。
一、成语释义
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喷薄而出。原指粮食要囤积充分,以备不时之需,每次取的时候要少取避免浪费。现在用于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而薄积厚发的意思是指经过短暂的学习后发挥自己最大的实力,主张做人做事不用太隐忍。
二、成语用法
厚积薄发和薄积厚发都是褒义词。但用法不同,前者主要用于形容默默积累后的爆发,后者则是主动学习后的展示,例句如下:
1、《汉魏摇钱树初步研究》是作者长达二十多年对西南地区摇钱树资料搜集和钻研的厚积薄发之作。
2、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薄积厚发,定下宋朝三百年江山,成为读书少、智谋多的典范代表。这样的人才,自然远胜那些论理有千言、胸中无一策的沽名钓誉之徒。
三、使用语境
厚积薄发是一种隐忍,低调的人生态度,适用于夸赞他人,而薄积厚发则是一种乐观面对人生的自信,是个人的自知之明。
例句如下:
1、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
2、而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形态b2c颠末十余年的开展,以其贸易形式多样性、相对低本钱和低信誉风险等优势,终于厚积薄发,百花齐放。
3、“薄积厚发”是坦荡的人生规则。知之为知之,可以教人;不知为不知,可以求学。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正是由于许多人的薄积厚发,我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倾囊相授,社会才得以迅速进步; “薄积厚发”是积极的人生姿态。
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需要改变?
我觉得所谓的“学生思维”只是人在某个阶段中对某些事物的理解,并不能算是一种缺点。人生的成长本身就伴随着很多挫折和感悟,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经历,也会得出不同的应对模式。所以并不能说“学生思维”是错误的,只能说“学生思维”在职场中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
以这个理念为前提,我给出以下建议:
1、公平。在学生时代,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区别,主要定义在成绩的高低。而想取得好成绩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读书。相对而言,努力读书的人比不努力读书的人的分数确实要高一些。
受到这个观念的影响,很多职场新人会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公平”。然而现实是,很多人努力过后,非但没有获得成功,还遭受到很多委屈。为什么会这样?我举个例子:
学生考试就好比爬山,只要努力,终究有登顶的一天;但职场就像选择路线,有些路线的重点是金山银山,有些终点却是刀山火海,所以很多人努力过后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就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然后郁郁寡欢,以为努力是错的,而且已经找不到任何方向。
我想说的是:努力固然重要,选择也很重要。
如果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我认为很多人都是成功人士,因为生而为人,谁不努力呢?你需要做的,是学会分辨并选择和你价值观相符的企业,有科学机制的企业,才会提升你成功的可能性。
因此,你要抛弃所谓的“公平”,不要觉得付出就一定有回报,不要觉得受委屈就一定有人帮你撑腰,不要觉得你现在背的黑锅一定有人替你平反,这些事情都需要你自己去承担并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获得成长。
2、即时满足。很多年轻人都希望今天播种,明天就能收获果实。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今天做人事专员,想半年后就做上人事经理;
目前月薪是3000元,想明年就涨到5000,后年涨到8000,五年后2万;
才做销售没多久,就想月收入过万;
……
有这种想法的人,他们总是以为天上能掉馅饼,等着时间流逝,自然能达到他们所期待的目标。
现实就是,你想挣多少钱,你就得先看看自己值多少钱。没有人会给你先开高薪资,哪怕有哪个看走眼的面试官给你开了高薪资,你也会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导致很快被辞退。健康的企业,都遵循“等价交换”理念,也就是“你值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
所以,你不能单纯给自己规划“多少年后让自己挣多少钱”,还需要规划“如果我要达到这个薪资,我需要拥有怎样的能力”。因此你不能急于求成,要给自己做铺垫,短则两三年,长则七八年,这样的积累才能让你有一定的厚度,去击败你的同龄人以及比你年龄小的人。
3、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要么没规划,要么乱规划。应试教育的目标就是考试,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平时贪玩也好、偷懒也好、努力也好,最终的目标都是考试,只有这条路可走。
可到了社会中就会发现,有太多的路可选,而且并没有唯一的路径。所以职场新人就出现两种现象:
(1)没规划,得过且过。
(2)听信所谓的成功学,给自己做一个所谓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
其实职场新人没有职业规划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你没有任何的经验,所以没有明确规划,这不是很正常吗?但有些人就以为,成功人士应该是从出生就做好自己的一辈子规划。这怎么可能呢?我相信所有人都是不断摸索,不断改变,不断成长,不断领悟,最终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因此,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是很正常的,不要焦虑。
你需要做的,就是把手头上的每一件事做好,积累自己的经验,这样你就会在三五年后,和同龄人区分开来。因为其他人都在混日子,而你在为自己的履历打工,三五年的沉淀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追得上来的。
4、以为成功是靠改掉所有毛病。应试教育告诉我们要全能,不能偏科。加上小时候我们经常参加兴趣班,父母也说:“多一项技能,就多一条选择的道路。”所以我看到很多职场新人很喜欢给别人挑毛病,希望把一个人变得“完美”。
可职场完全不是这样。你越“完美”,就意味着你越平庸。人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你懂得越多,就意味着你什么都不专。真正优秀的人,是懂得把自己的长项发挥到淋漓尽致,而不是让自己什么都会。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很多小企业的老板,既做销售,又做管理,还做财务,所以企业很难做大。为什么会这样?有两个原因。第一,他的心力分散,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同事做那么多件事情。第二,他都不专业。很多小企业为什么离职率高,就是因为老板不会做管理而导致留不住人。这就是很多中小型企业很难有突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板太想管完所有,但最终什么都做不好。
越成熟的企业,岗位分配就越细致:做销售的只做销售,做管理的只做管理,做研发的只做研发,做生产的只做生产,做公关的只做公关,做财务的只做财务……大家把自己的专业发挥到最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就能产生更高的效益,企业也会越来越好。
所以,不要再认为成功就是让自己完美,而是让自己在某个领域发挥到极致。只有小企业,才需要所谓全能的人;而所谓的全能,就是你可能要接触很多杂活,也就是“苦劳”。想想看,当你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上时,你还有时间让自己成长吗?
-End-
作者简介:重燃石,多年中小型企业高层管理,擅长向上管理、企业机制的构建、企业内部管理。关注我,和你分享职场小技巧,让你在职场中少走弯路。你听过的最不可思议的故事是什么?
谢谢邀请!
今天和朋友一起逛街时,聊到了结婚的趣事,不可思议的事层出不穷。
记得去年我爸妈带我去相亲,我一家三口,对方一家三口,在介绍人家里见面。我爸和他爸聊的可嗨,我,我妈,对方,对方妈妈都在那陪笑,而我更是从始至终都没和那个女生搭上话。场面那叫一个尴尬...
最近有个小伙子娶了一位“老师媳妇”,婚礼当天被要求做题!考题内容主要来自在《婚姻法》。
听说新郎前几个月就开始背书了,期待在婚礼上考过,做完一道一道的接受批改,旁边的伴郎小兄弟都笑出了猪叫。
最后悲惨的小伙子由于答错太多,建议补考后下次结婚....
接受考察现场作答接受批改公布答案考题回顾错了很多接连出错补考,这次婚礼取消!--END--
保佑文章观看过万,看过的人都点赞,保佑点赞的人家财万贯,关注的人年入百万,保佑保佑保佑保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