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资料简介,沙俄和苏联到底有哪些不同点?
这两个国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叫“苏联”,一个叫“沙俄”。
当然,这都是扯淡,作为一脉相承的国家,苏联和沙俄不仅仅是俄国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类似于明朝和清朝的差别,两者在其他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注定了苏联和沙俄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语。
静夜史认为,苏联和沙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组成形式不同
苏联和沙俄最大的不同在于,沙俄是一个国家,而苏联是一堆国家,而从一个到一堆,根源在于列宁的“民族自决”政策。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首先会在一国取得成功,然后世界各地的民族都应该成立自己的苏维埃政权,然后共同组成无产阶级联邦,这是苏联诞生的理论基础。
由于俄国在十月革命后最先取得成功,因此俄国成为列宁“民族自决”政策的试验田,在列宁的支持下,原沙俄境内的乌克兰、高加索、白罗斯、吉尔吉斯等民族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并以平等身份加入苏联。
这一政策虽然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基础,却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在沙俄时代,俄罗斯用几百年时间迅速扩张领土,而在扩张的过程中进行疯狂的种族换血,不接受任何“联邦”或者“自治”,对乌克兰的自治出尔反尔就是最好证明,所以尽管沙俄国土面积达2200多万平方公里,但统治始终非常稳固。
根据列宁设想成立了苏联后,虽然联邦的面积和沙俄相当甚至有所超出,但毕竟不是俄罗斯的国家,一旦联邦解散,俄罗斯将会损失惨重,而1991年苏联解体也确实如此。
2、社会制度不同
苏联和沙俄另外一个本质不同在于,苏联是共产主义国家,而沙俄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创始人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在先进的国家爆发,而列宁主义修正了这一点,落后的沙俄同样可以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取得了三年反干涉战争的胜利后,缔造了苏联,而后苏联开始走上共产主义路线。
二战之前的苏联,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共产主义国家,时刻处于帝国主义的围追堵截中,因此苏联选择了重工业优先的斯大林模式,这帮助苏联快速完成了工业化,并在苏德战争中最终击败法西斯,一跃成为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而沙俄时代,虽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领土迅速扩张,但也因为领土的拖累,沙俄始终没有精力真正实现富国强兵。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后,沙俄民族危机深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废除了落后的农奴制,终于为沙俄打开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向曙光。虽然在19世纪末沙俄也和其他列强一样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沙俄的发展始终滞后,这也是沙俄在一战期间彻底崩溃,并最终爆发十月革命的根本原因。
作为俄罗斯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无论沙俄还是苏联都给俄罗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今天的俄罗斯,虽然早已不复超级大国之勇,但沙俄留下的巨大国土,苏联留下的恐怖核武库,以及两者一脉相承的“大俄罗斯”主义政策,都在今天的俄罗斯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建党时间是哪年?
建党时间: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因7月30日晚密探闯进会场,与会代表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7月23日。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统领下的原国民革命军(原义勇军)士兵2万余人,为了对抗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实行的镇压政策,在江西省省会南昌武装暴动,从而正式建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此事件被称为南昌暴动。1933年6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同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这个决定。
从此,“八一”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的建军纪念日,并且一直沿革到现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解放军的建军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七一建党节、党的生日等,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而设立的纪念日,1941年中共中央正式将庆祝日期定为每年的7月1日。
戈尔巴乔夫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1991年12月25日,时值西方圣诞节。但此时的苏联,却是一片暮气沉沉,强大的红色帝国已经难掩它的萧条和僵化,崩塌之势已成为必然。
晚7时,60岁的戈尔巴乔夫在克林姆林宫硕大的办公桌前,以苏联总统的名义,向全苏联人民、全世界发表了电视讲话。
他说道:“亲爱的同胞们,这个国家的前景已经非常惨淡,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职务的活动,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随后,他亲手将苏联2.7万个核弹头的“按钮”交给了叶利钦,交出了国家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
30分钟后,曾经高高飘扬的苏联国旗,在克林姆林宫徐徐降下。接替它的,是俄罗斯的三色旗帜。至此,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便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轰然坍塌。
(戈尔巴乔夫旧照)
那么,作为苏联的最后一任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后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戈尔巴乔夫卸任后,叶利钦给他落实了退休待遇。
戈尔巴乔夫每月可以享受4000卢布的退休金。同时,叶利钦还为他配备了专职警卫人员,在莫斯科郊外为他提供了一套别墅,以及一辆高级轿车。当然,除了这些必要的常规退休干部待遇外,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待遇,几乎就没有了。
但这些待遇,对于曾经叱咤风云的戈尔巴乔夫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经济上既不能满足他庞大的日常开销,在政治上更不能彰显他曾经身为国家领导人的存在。
于是,戈尔巴乔夫就以出席各种活动,来刷取存在感,强化他在俄罗斯人民心中的地位。
一、戈尔巴乔夫在退位后,企图重返政治舞台。他先在1996年高调参加俄罗斯总统的竞选。结果,俄罗斯民众并不买账,最终惨淡收场,只获得了大约不到1%的选票。其后,戈尔巴乔夫又在1999年组建了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并于次年当选为该党领袖。但在5年后,戈尔巴乔夫辞去了统一社会民主党的一切职务。
2007年,希望东山再起的戈尔巴乔夫,再次组建了俄罗斯社会民主联盟并出任党魁,其后不久又辞职。
同时,戈尔巴乔夫还经常针对时事发表演说,对所有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点评。曾就普京的国内政策,以及外交手段提出过尖锐的看法。他不无自豪地说:“作为曾经的国家元首,我有义务发表我的看法,用我的影响告诉民众有关真相。”
(叶利钦旧照)
二、戈尔巴乔夫退位后,热心于公益和慈善事业。戈尔巴乔夫在退位后的第二年,就筹建了“戈尔巴乔夫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基金会”。他邀请世界专家,定期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募集善款,这个基金会的具体负责人,就是他的女儿伊丽娜。
戈尔巴乔夫还在1993年5月,领导创建了“国际绿十字会”,并就任该组织第一任主席。他的善举,后来得到了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赞扬。同时,他还利用“戈尔巴乔夫基金会”,致力于为弱势人群提供帮助。
三、戈尔巴乔夫著书立传,参加各种商业活动。从1992年开始,戈尔巴乔夫陆续出版了80多部书籍,其中各种形式的回忆录占据大多数,一些书籍具有相当的名气,如《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不幸的改革者》《离开克里姆林》等,在全世界畅销。
这些作品不但为戈尔巴乔夫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让他轻松赚取了数百万美元,也为他带来了各种荣誉称号。
同时,戈尔巴乔夫还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频繁现身于各大高校,为观众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苏联各种政治内幕。
这种商业活动,一方面让他获取了高昂的出场费,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戈尔巴乔夫的存在感,由此愈发明显。
当然,戈尔巴乔夫偶尔还会出演一些电影或者纪录片,特别是有关苏联解体的影片,戈尔巴乔夫更是乐此不疲。
随着戈尔巴乔夫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看到了他背后的商机,也纷纷邀请他拍摄广告。
1997年,戈尔巴乔夫爷孙俩就担当了“必胜客”的代言人,并因此获利10多万美元。同时,他还为“LV”等奢侈品拍摄广告片。“LV”不但给予了一定数量的佣金,还向“国际绿十字会”捐献了数量可观的资金。
不过,尽管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后,相当的“不安分”,但民众似乎对他的认可度并不高。在他2006年75岁生日之际,俄罗斯国内媒体,曾做过一个调查,超过50%的民众认为,戈尔巴乔夫“功劳不多,过错不少”,近30%的民众对他的行为表示非常反感,还有一部分人对他丝毫不感兴趣。
(赖莎旧照)
四、戈尔巴乔夫痛失爱妻,晚年孤独。1999年9月,戈尔巴乔夫的妻子赖莎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给戈尔巴乔夫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他和妻子相濡以沫几十年,彼此都深爱着对方。但在戈尔巴乔夫最需要妻子的时候,赖莎却把他独自留下,撒手人寰。
女儿伊琳娜目睹了父亲的悲痛和绝望,卖掉了莫斯科市区的房子,主动来到父亲的身旁,给予了他最大的安慰,帮助他走出痛苦,勇敢地面对生活。
现在,戈尔巴乔夫和后辈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纵享天伦之乐。
(参考资料:《戈尔巴乔夫传奇》)
说一说在俄罗斯的感受如何?
在俄罗斯已经生活7年了,算留学的两年,已经差不多10年了,娶了俄罗斯姑娘,生了一个混血姑娘,这里已经成为我真真正正的家了,感受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完的。我就以我手机相册实拍,来介绍一下我所居住的城市Усть Илимск
破旧的街道(领着孩子散步)
老旧的螺旋桨飞机(1.5小时的短途飞机,内部还没大巴车厢好)
美丽的自然环境(污染小,人口少,随处可见的自然美景)
我这里的感就是落后
其他的城市也经常去,比如说伊尔库茨克
我非常喜欢的城市,我留学的地方,这里有活力还有底蕴,生活节奏适中,人们很安逸。
再比如说首都莫斯科
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钱钱钱,有钱万能,没钱不能
阶级的本质?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从本质上讲,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对阶级最经典的定义来自列宁: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数量也不同。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