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救苦经,为何到了二十六有很多人要拜观音求财呢?
农历正月二十六,相传此日是观音开库日,意思是人们只要诚心祭拜观音菩萨,就可以向观音借库,借财库则得财,新的一年会财星高照,财源广进。但是记得到每年的腊月二十九还要向观音菩萨来还库,正因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正月二十六民间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西游记89到91回概括?
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会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悟空忏悔兵器离身,上豹头山定住欲买猪羊筹备钉钯会的两个小妖。回城让沙僧扮作贩猪羊者,自己和八戒变作二妖,赶着猪羊入虎口洞复命。三徒巧夺兵器打跑黄狮精,火烧妖洞。黄狮精逃至竹节山九曲盘桓洞,告请祖翁九灵元圣。九灵元圣帅七狮来到玉华城外,三徒出城迎敌。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三徒大战七狮,八戒被擒,悟空用身外身法擒住二狮。次日,悟空沙僧大战五狮,九灵元圣趁机把唐僧、玉华王父子和八戒噙回洞中,悟空沙僧擒住四狮打死黄狮精。再次日,悟空沙僧寻至洞外,被九灵元圣轻松噙入洞中。悟空走脱,请来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九灵元圣。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师徒借宿慈云寺,连日游玩。正月十五晚上师徒随众僧入城上金灯桥看灯,听闻酥合香油之役。空中忽现三尊妖佛,一阵风摄走香油和唐僧。经四值功曹指点,悟空寻至青龙山玄英洞,大战三犀,直至天晚未胜,遂返回慈云寺搬来八戒沙僧助战。
那么金蝉子是什么来历?
金蝉子就是知了,极富蛋白质,现在还有不少美食爱好者喜欢拿它煎炸来吃。
在《西游记》小说中,“金蝉子”也是一个能吃的,这个“金蝉子”便是唐僧,妖精们都争着抢着要吃它。因为能长生不老。
为什么能长生不老呢?因为唐僧原本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又称金蝉长老)转世,喻有“金蝉脱壳”之意。而脱壳变身的蝉,被视为是一种长生、再生的象征。所以这就有了吃唐僧肉能够长生不老的说法。
大家都知道,唐僧是《西游记》中核心的人物,小说中的所有故事情节发展,都是围绕他展开的。
但是,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金蝉子的故事。
“金蝉子”的那些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唐僧本是如来身边的第二大弟子,名叫金蝉子。话说是因为不听如来讲法,打瞌睡而被贬到了人间,这一去就是500年,在人间轮回了10次。
不过,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理由,因为只是因为不听讲法就将其“下放”人间,多少有些浪费了这人才。毕竟能够待在如来身边的,肯定都是修行了多年的,德才兼备的,随便因为一件小事就将其贬人间,肯定有些说不过去。
01 金蝉子被贬下凡,主要是为了宣扬佛法
唐僧是如来佛祖二弟子金蝉子第十世转世,更是如来钦点、观音选定的取经人,且各路神仙都知道,这唐僧就是为了取经而来。
唐僧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呢?最初是不知道。
后来才慢慢知道。因为众神仙并不避讳说他的身世。比如在第42回中,孙悟空因为红孩儿的事,去找菩萨帮忙,菩萨说:
“悟空,你不领金蝉子西方求经去,却来此何干?”
从中可见,观音菩萨称孙悟空师傅并不是喊“唐僧”,而是直言不讳喊“金蝉子”,没有半点隐瞒的意思。且不仅是此处有所体现,在小说中的不少地方都有提到,这显然是有些特意在说明这事,让众人知道,唐僧就是金蝉子,就是为取经而来。
其实,金蝉子被贬入凡间,不是因为真的犯错,只不过是如来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让其转世去做一个取经人,将佛法传到东土。
这一点,不仅如来、观音知道,玉帝、太上老君等仙人都知道,甚至是五庄观那个镇元大仙也知道:
“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
02 前世今生的轮回
兰盆会后,金蝉子转生到了东土,然后开始了漫长的取经之旅。原本以为,最多也就花一生的时间去实现这个伟大的宏图志愿,结果却不曾想竟用了十辈子。
为何这样说呢?
根据某些学者的观点,因为唐僧的九辈子,都断送在了沙和尚手中。因为这沙和尚,专干的事情就是“杀和尚”,专吃取经人。
在古书中,流沙河的水,是浮不起东西的: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然而,沙和尚吃掉的那九个取经人,他们的骷髅却沉不下去,而这9个骷髅,就是唐僧的前世。
为何唐僧九辈子都被沙和尚给干掉了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正如大家想的一样,那就是唐僧太善良了,每次取经路上,到了沙和尚这条流沙河上,十世修行的好人唐僧,一世、两世、三世……都被沙和尚吃掉。
最后,耗掉了九辈子。如来一看,急了,这500年都快过了,怎么任务还没有完成?
心想,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恐怕是无法实现了。于是,便找来了观音菩萨等各路神仙来,重新布了“一盘局”。
最后,观音菩萨干的活最多,也最出色,她找来了三个犯错的帮手,辅佐唐僧一路西行。
最终,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正经,修成了正果!
阴阳等于对立吗?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蝶恋花
书接上回,话说土鳖君跟大家一起拜读了《黄帝内经》的三段论(病是什么?病怎么到身体里去的?到身体里的病怎么让它出去?),了解了《内经》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外化于内的方法论。大家从整体上对《内经》有了些了解。上回说到炁一分为二化作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生克萌发万物。下面几期,土鳖君将跟大家一起再进一步,在“二、三、四、五、十二”这些数字中探求《黄帝内经》的博大智慧。本期跟大家探索一下“二”的秘密。
开始之前,我们说句题外话。前几天,一个意大利品牌秀了一把无知的下限,又拿自己粗鄙的思维去揣测中国古老的智慧。中国人的冶金术早于欧洲,庖丁解牛的时候,大概意大利人还在用手吃饭呢。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人选择了筷子而不去用刀叉呢?显然筷子里面蕴藏着奥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筷子其实是我们去窥探天机的工具。回想一下,我们一般会说“一双筷子”?而基本没人说“两支筷子”,其实,筷子是一划为二、二合为一,一为太极、二为阴阳。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当我们用筷子的时候,一根是动的,一根则是不动的。阴阳也是阳主动,而阴主静。当用一双筷子的时候,阴阳合和我可以吃到美食,当我们分别用两根筷子的时候,则阴阳绝离,我们就吃不到东西。我们还可以再观察一下,筷子的上端是方形的,而下端是圆形的,中国传统认为天圆地方,所以说筷子上端为地,在八卦中代表地的是坤卦,同理下面为代表天的乾卦,这样上地下天就组成了六十四卦中的泰卦,我们就会用的很顺畅。假如你反过来用的话,就构成了否卦,我们就用的很不舒服。(筷子中还隐藏着五行、三才、易数等很多哲学思想,甚至手指的命名都跟筷子有很大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看图吧)。所以说不要以为西餐用刀叉吃饭就多么庄重、多么高贵,一双小小的筷子都有一顿西洋大餐企及不到的高度。
好了,文归正传。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朴素的辩证法,它有四个特点:普遍、对立、统一、转化。古人用阴阳关系把所有的对立关系整合起来(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比如天地、动静、寒暑、表里、刚柔、男女、昼夜等,同时也用阴阳把同一种事物的两面区别开来,比如:山之南为山阳、山之北为山阴。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阴阳在不断地运动的,这种运动的过程产生了日月盈仄、寒来暑往等自然现象,生发了我们眼前的婆娑世界。
(为了直观起见,有请代表纯阳的乾卦和代表纯阴的坤卦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上期我们说到,上古的先贤们将自然地规律合于人体,而有了中医。所以阴阳的概念也贯穿了中医诊治体系,主要用来阐述身体结构和机能,疾病的机理和治疗。(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比如,我们体内也有对立的关系:身体、病症的虚实、邪气的热寒、药剂的攻守、脏器的表里等。体内的脏器也有两面:肾阴肾阳、肝阴肝阳、阴虚阳虚等。
人把生理活动描述为气(功能)和精(物质)的交互运动。阴精与阳气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营养(阴)是活动(阳)的物质基础,而活动又是营养的机能表现。在对立的阴阳彼此对立的过程中,阴、阳之间可出现出现此消彼长的运动规律这叫阴阳消长,当阴阳一方长到了极致,就会转换成另一面,这种运动规律叫阴阳转化。人体健康一定程度是因为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动态的协调,阳气卫护于外,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免疫主要调动阳气,阳相当于人体的推进系统和防卫系统。而阴精藏精于内,主要负责支持和匡扶阳气,阳气之所以绵绵不绝,主要依靠阴气的支援和运化,阴相当于人体的战略支援系统。所以俗话说:“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如果这套对立统一的平衡被某种原因和方式破坏(阴阳失调),出现阴阳的偏盛和偏衰的情况,就会衍生出某种疾病。
顺带说一嘴: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阴盛格阳,阴气太盛,导致阳气有所衰减,起床之后头昏脑涨;一直到中午,吃过午饭之后,精神才会好起来;但一到晚上,精神越来越好,捧着手机不睡觉。这是典型的阳衰阴盛的表现。
所以,在中医辩证中,阴阳学说其实总体指导思想之一(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其中阴阳可以概括其余六种情况。),在总纲的指导下,望其明晦;闻其亮哑,问其多言或少语;切其脉象之浮、大、滑、数或沉、细、涩、迟的四诊法基本上就可以系统的分辨是阳症还是阴症。进而对治疗手段和单方给予指导,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平衡(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人体内阴阳的变化跟天地的阴阳往复是一致的,所以在日常的养生中我们要多注意平衡人体的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自然界阴阳的变化相统一。根据日夜的交替,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直观起见,图片示之)。其实就是最基础的养生方法。
如果再往深层次里养的话,就需要根据辩证确定自己的体制,根据不同的体制,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用食物、运动和药功预先将其体内的阴阳之气培育起来,以防备到需要的时候无可用。(对于阳虚阴盛者,借助夏季三伏的盛阳用温热壮阳的食物或药物,将其体内的阳气先培育起来,冬天就不容易发病;对于阴虚阳亢者,借助冬季三九的老阴用凉润滋阴的食物或药物将其体内的阴气先培育起来,夏天就不容易发病。此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总而言之,养生的大方向其实很简单,因天之序,根据自然地变化规律把握好人体内阴阳运行的规律,该睡觉的时候就去睡觉,该吃饭的时候就去吃饭,该用功的时候去用功,该玩耍的时候去玩耍,不过度消耗阳气,不过度消耗津液,生活张弛有度,餐食荤素相宜,适当有氧运动,有时间和精力写写字、抄抄经典,保持一颗平常心,与人为善,您的身体会越来越好。希望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能慢慢的改变自己,切勿透支生命。
下一期,土鳖君将跟大家一起探索“三、四、五”这三个数字与人体的秘密,敬请期待。
但按其真正的实力可以排第几位?
西天佛教按时间算有竖三世佛:过去佛燃灯佛祖,现在佛如来佛祖,未来佛弥勒佛祖。按空间算有横三世佛:中央裟婆世界的如来佛祖,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观音菩萨的真实实力在西天排在横竖三世佛之下,排名第六位。
一,观音菩萨缘何未能成佛要明白观音菩萨的真正实力,首先要明白观音菩萨为什么不是佛。
民间传说观音菩萨功德圆满即将成佛,但在去往西天涅槃成佛的路上,遇见一老虎要吃一老妇人,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出手相救,因而耽误了涅槃的时间,故而未能成佛。以此来体现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
而佛经:《千手千眼无疑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记载,观音菩萨早在遥远的无量劫前已经成佛,是过去佛之一,法号正法明如来,是十方如来之师,而如来佛祖正是正法明如来的首席大弟子。如来佛祖在裟婆世界中成佛,正法明如来为普度众生,倒驾慈航,降低境界成为观音菩萨,辅助如来传扬佛教,引领众生脱离苦海。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未能成佛,主要是为了传教南瞻部洲。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是为了如来传教,而取经计划不过是传教的一部分,真正负责传教的是观音菩萨。
在民间之中,香火最旺,最受百姓欢迎的,并不是佛祖、玉帝、道祖等高高在上的天尊,而是观音菩萨、关公、吕洞宾等接地气的神仙。为了更好的传教东土,观音菩萨势必要保持亲民形象,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佛祖。观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之心,化为观音三十三相,寻声救苦,普度众生,使得民间“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佛法成功东传。
二,六字大明咒:唵(o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观音菩萨不是佛,威力却超越佛的力量,主要是因为有六字大明咒加持。
六字大明咒又称观世音菩萨心咒,是观音菩萨慈悲心的体现,涵摄了佛所教授八万四千法门的精义,能够清除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这六种烦恼。
六字大明咒有九十九恒河沙数如来、微尘数菩萨的法力加持,法力不可思议,如来佛祖书写六字大明咒贴在五行山下,与孙悟空共处五百年,其用意并不是要压服孙悟空,而是要用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的无上慈悲,清除孙悟空的贪、瞋、痴、傲慢,引领孙悟空成为佛门中人,观音菩萨可谓是孙悟空的真正领路人。
六字大明咒是佛门无上神咒,并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学的,就连如来佛祖学六字大明咒也要经历千辛万苦。
大乘庄严宝王经记载,当如来佛祖还是菩萨的时候,想要学习六字大明咒,但是走遍了无数个世界,仍然找不到方法,最后如来佛祖向宝上如来哭诉,宝上如来指点如来佛去找莲花上如来,才得以学成六字大明咒。
而莲花上如来也是经过千辛万苦,才找到阿弥陀佛求法,阿弥陀佛才让观音菩萨将六字大明咒传授给莲花上如来。
三,七佛之师,慈悲的教主西游记中,孙悟空称观音菩萨为七佛之师,慈悲的教主。其实在佛教中,七佛之师指的是文殊菩萨,因为文殊菩萨是过去七佛的老师,但是被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度化成佛的菩萨远不止七个,观音菩萨也可以称为七佛之师。
而慈悲的教主是指观音菩萨是未来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悲华经》中记载观音菩萨原是阿弥陀佛的大儿子,故是阿弥陀佛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而大势至菩萨为第二顺位继承人,他们三位合称西方三圣。
观音菩萨要在阿弥陀佛涅槃之后,继承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之位,最终成佛,佛号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观音菩萨与弥勒佛祖一样,都是横三世佛的继承人,实力和地位相差不远,因如来佛祖在佛教之中地位最高,所以观音菩萨才排在弥勒佛之后,位列第六位。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实力超凡,在天庭之中是与如来佛祖平起平坐的五方五老之一,如来佛祖尊称她为观音尊者,说她神通广大。而观音菩萨一出场就要以玉净瓶砸向孙悟空,还好被太上老君阻止,不然西游记就直接大结局了。后来西天取经,观音菩萨把孙悟空治得服服帖帖,孙悟空曾说他只跪师父,如来和观音菩萨,可见观音菩萨在孙悟空眼里地位是与如来佛祖平起平坐的。观音菩萨为取经竭尽全力,最后却未要丝毫奖励,不愧为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排在佛教第六位实至名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